第76頁
但是,根據中尉的說法,馬特洛索夫不是犧牲在敵人的槍口下,而是犧牲在火力點前邊的雪地上。由此,讓人更加無法理解的是,犧牲了的英雄是如何壓制住敵人的機槍火力的。
只有到了1991年,曾為前線戰士的作家維亞切斯拉夫·孔德拉季耶夫可能依靠目擊者講述的情況,開始懷疑對於亞歷山大·馬特洛索夫的豐功偉績的傳統描寫:"是的,馬特洛索夫確實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並不是大家描寫的那樣。還在當時,我們得知馬特洛索夫的豐功偉績後,感到十分不解:離火力點這麼近時,為什麼還要衝上去堵槍眼?要知道,完全可以向據點的喇叭口投擲手榴彈,也可以用自動步槍向敵人的火力點猛烈射擊,壓制住敵人的機槍火力。顯然,薩沙沒有手榴彈,也沒有自動步槍,他所在的懲戒連裝備的大概只是一些'自己的'步槍。馬特洛索夫採取的肯定是另一種方式:他繞過火力點,費力地爬了上去,試圖從上面壓住敵人機槍的槍身,德國人抓住他的手,把他拖了下去,並猛烈射擊。這個連乘機抓住這一短暫停頓的有利時機。這樣來看,馬特洛索夫的豐功偉績十分合理,而且巧妙。馬特洛索夫力氣不夠也不是他的錯。再說,又怎麼會有力氣呢!要知道,經過飢餓煎熬的勞教所生活後,哪來的力氣呢!這樣的說法沒有暴露實情,而且創造了神話。蘇軍果斷地大力宣揚,把它作為大家仿效的對象。"56
有些戰士曾參加過這場戰鬥並親眼目睹馬特洛索夫在雕堡上的情形。他們的說法與以上說法吻合。但是,上面的假設有點讓人懷疑,即馬特洛索夫試圖從上面把機槍的槍身壓到地上。實際上,這根本不可能做到,因為槍身幾乎沒有從射擊口中伸出。更有可能的是,馬特洛索夫到達了碉堡的出氣口,試圖猛烈射擊,但是,他不幸中彈。在要掉下來時,他堵住了出氣口。當德國人想把他的屍體從碉堡頂上拉下來時,他們不得不停止掃射。我們的連隊抓住這一時機,成功地向前挺進。顯然,一共有兩個德國人和一挺機槍。其中一人忙於處理屍體時,另外一人不得不停止射擊。機槍手望風而逃,衝進碉堡的紅軍戰士們在那裡發現了亞歷山大·馬特洛索夫的遺體,當時他躺在射擊口的前邊,胸膛已經被敵人的子彈穿了許多孔。於是他們認定,這位戰士是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眼。神話就這樣誕生了。隨後,有幾十篇報告連篇累牘地報導馬特洛索夫的後來者的豐功偉績。與此同時,馬特洛索夫團證上的題詞(這是戰鬥剛一結束時政治部副主任И.Г.納茲德拉切夫大尉簽署的)內容為:"撲向敵人的火力點,並且壓制住了它,表現出了英雄主義。"這裡可以證實,馬特洛索夫並沒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敵人的槍眼,而是撲向了通風口,最終用這種方法"壓制住了"敵人的機槍火力。
------------蘇德神話比較------------
蘇德神話比較
二戰期間蘇聯宣傳的神話,既不同於德國所歌頌的豐功偉績,也不同於其他西方國家。在德國,輿論首先大肆宣揚的是飛行員、坦克手和潛水員的戰鬥功績,是他們消滅了敵人最大數量的飛機、坦克和船隻。在全德國聞名的是飛行員埃里希·哈爾特曼,他擊落了敵人352架飛機;德國第一個海軍英雄是京特·普林,他指揮潛艇U-47,擊沉了敵人28艘船隻(普林犧牲的消息在兩個半月以後才對人民公開);全國聞名的還有坦克手米哈埃爾·維特曼,他擊毀了140多輛坦克。類似的豐功偉績還在戰後德國將軍們的回憶錄中有所反映。例如,弗里德里希·威廉·馮·梅倫京就寫到了某位大尉列斯特曼,這位大尉在1942年12月頓河的幾場戰鬥中,率領著25輛最新的"虎"式坦克,在很短的時間裡摧毀了蘇軍65輛坦克,而自己卻毫髮無損。
而蘇聯呢,政治指導員瓦西里·克洛奇科夫和列兵亞歷山大·馬特洛索夫在戰時要比蘇聯最優秀的飛行員И.Н.闊日杜布和
А.И.波克雷什金名氣大得多。至於亞歷山大·馬里涅斯科,他在蘇聯潛水員中發明了最有成效的進攻方法,運用這種方法擊沉德軍大型遠洋輪船"威廉·古斯特羅夫"號。在很長時間裡他處於被人們遺忘的角落,連"蘇聯英雄"的稱號也是在死後,直到1990年,才被授予的。
根據取得勝利的次數比較,蘇軍的王牌飛行員大大遜色於德軍,這是毫無疑問的。埃里希·哈爾特曼一共取得了352次勝利(所有這些勝利大多是在蘇德戰場上取得的,同時包括在羅馬尼亞上空擊落7架美國"野馬"戰鬥機)。處在第二位的格爾哈爾特·巴克霍取得301次勝利,第三位是京特·拉爾,共取得275次勝利。這前3名王牌飛行員取得的勝利幾乎都是在與蘇聯空軍作戰的過程中取得的。蘇聯呢,即使闊日杜布和波克雷什金,只不過取得了62次和59次勝利。
蘇聯將軍們在戰後的回憶錄中也描寫了那些在摧毀敵人裝備方面做出卓越貢獻的英雄。比如,裝甲兵元帥М.Е.卡圖科夫就講述了自己的下屬、上尉Д.Ф.拉夫里年科的故事--拉夫里年科於1941年12月在莫斯科城下犧牲:"他同敵人一共進行了28場血戰。德米特里·拉夫里年科駕駛的坦克曾有3次著火,但是,即使在最艱難危險的情況下,這位勇敢的坦克手也順利地脫險。他擊毀了52輛法西斯坦克。這是以往的戰爭史上前所未聞的。"顯然,他的說法不符合事實,因為德國坦克手維特曼的戰績幾乎是拉夫里年科的3倍還要多。而且,拉夫里年科上尉所擊毀坦克的數量也令人懷疑。首先,卡圖科夫十分肯定地說,拉夫里年科最後擊毀的那輛德國坦克是重型坦克,就像我們前面已經說過的那樣,這是根本不可能的。其次,對於拉夫里年科豐功偉績的宣揚在戰爭年代就開始了,但是,對於他所消滅的敵人坦克數量的報導往往不同。正如《真理報》記者尤里·茹可夫所寫的那樣,"拉夫里年科是這個世界上我們所知道的最勇敢的坦克手。這個小伙子擊毀了敵人的47輛坦克,曾經3次面臨死亡的威脅,坦克也3次被毀,但每次都死裡逃生,直到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奪去了他年輕的生命:半路上,他從坦克里出來,想熟悉一下環境,恰好一顆流彈飛來,在他身邊爆炸,他就這樣光榮犧牲了。"這完全符合神話創作的規則,勇士般的英雄曾經3次從很難倖存的死亡線上逃了出來,最後卻由於聽起來非常荒唐的偶然事件喪生。
只有到了1991年,曾為前線戰士的作家維亞切斯拉夫·孔德拉季耶夫可能依靠目擊者講述的情況,開始懷疑對於亞歷山大·馬特洛索夫的豐功偉績的傳統描寫:"是的,馬特洛索夫確實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並不是大家描寫的那樣。還在當時,我們得知馬特洛索夫的豐功偉績後,感到十分不解:離火力點這麼近時,為什麼還要衝上去堵槍眼?要知道,完全可以向據點的喇叭口投擲手榴彈,也可以用自動步槍向敵人的火力點猛烈射擊,壓制住敵人的機槍火力。顯然,薩沙沒有手榴彈,也沒有自動步槍,他所在的懲戒連裝備的大概只是一些'自己的'步槍。馬特洛索夫採取的肯定是另一種方式:他繞過火力點,費力地爬了上去,試圖從上面壓住敵人機槍的槍身,德國人抓住他的手,把他拖了下去,並猛烈射擊。這個連乘機抓住這一短暫停頓的有利時機。這樣來看,馬特洛索夫的豐功偉績十分合理,而且巧妙。馬特洛索夫力氣不夠也不是他的錯。再說,又怎麼會有力氣呢!要知道,經過飢餓煎熬的勞教所生活後,哪來的力氣呢!這樣的說法沒有暴露實情,而且創造了神話。蘇軍果斷地大力宣揚,把它作為大家仿效的對象。"56
有些戰士曾參加過這場戰鬥並親眼目睹馬特洛索夫在雕堡上的情形。他們的說法與以上說法吻合。但是,上面的假設有點讓人懷疑,即馬特洛索夫試圖從上面把機槍的槍身壓到地上。實際上,這根本不可能做到,因為槍身幾乎沒有從射擊口中伸出。更有可能的是,馬特洛索夫到達了碉堡的出氣口,試圖猛烈射擊,但是,他不幸中彈。在要掉下來時,他堵住了出氣口。當德國人想把他的屍體從碉堡頂上拉下來時,他們不得不停止掃射。我們的連隊抓住這一時機,成功地向前挺進。顯然,一共有兩個德國人和一挺機槍。其中一人忙於處理屍體時,另外一人不得不停止射擊。機槍手望風而逃,衝進碉堡的紅軍戰士們在那裡發現了亞歷山大·馬特洛索夫的遺體,當時他躺在射擊口的前邊,胸膛已經被敵人的子彈穿了許多孔。於是他們認定,這位戰士是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眼。神話就這樣誕生了。隨後,有幾十篇報告連篇累牘地報導馬特洛索夫的後來者的豐功偉績。與此同時,馬特洛索夫團證上的題詞(這是戰鬥剛一結束時政治部副主任И.Г.納茲德拉切夫大尉簽署的)內容為:"撲向敵人的火力點,並且壓制住了它,表現出了英雄主義。"這裡可以證實,馬特洛索夫並沒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敵人的槍眼,而是撲向了通風口,最終用這種方法"壓制住了"敵人的機槍火力。
------------蘇德神話比較------------
蘇德神話比較
二戰期間蘇聯宣傳的神話,既不同於德國所歌頌的豐功偉績,也不同於其他西方國家。在德國,輿論首先大肆宣揚的是飛行員、坦克手和潛水員的戰鬥功績,是他們消滅了敵人最大數量的飛機、坦克和船隻。在全德國聞名的是飛行員埃里希·哈爾特曼,他擊落了敵人352架飛機;德國第一個海軍英雄是京特·普林,他指揮潛艇U-47,擊沉了敵人28艘船隻(普林犧牲的消息在兩個半月以後才對人民公開);全國聞名的還有坦克手米哈埃爾·維特曼,他擊毀了140多輛坦克。類似的豐功偉績還在戰後德國將軍們的回憶錄中有所反映。例如,弗里德里希·威廉·馮·梅倫京就寫到了某位大尉列斯特曼,這位大尉在1942年12月頓河的幾場戰鬥中,率領著25輛最新的"虎"式坦克,在很短的時間裡摧毀了蘇軍65輛坦克,而自己卻毫髮無損。
而蘇聯呢,政治指導員瓦西里·克洛奇科夫和列兵亞歷山大·馬特洛索夫在戰時要比蘇聯最優秀的飛行員И.Н.闊日杜布和
А.И.波克雷什金名氣大得多。至於亞歷山大·馬里涅斯科,他在蘇聯潛水員中發明了最有成效的進攻方法,運用這種方法擊沉德軍大型遠洋輪船"威廉·古斯特羅夫"號。在很長時間裡他處於被人們遺忘的角落,連"蘇聯英雄"的稱號也是在死後,直到1990年,才被授予的。
根據取得勝利的次數比較,蘇軍的王牌飛行員大大遜色於德軍,這是毫無疑問的。埃里希·哈爾特曼一共取得了352次勝利(所有這些勝利大多是在蘇德戰場上取得的,同時包括在羅馬尼亞上空擊落7架美國"野馬"戰鬥機)。處在第二位的格爾哈爾特·巴克霍取得301次勝利,第三位是京特·拉爾,共取得275次勝利。這前3名王牌飛行員取得的勝利幾乎都是在與蘇聯空軍作戰的過程中取得的。蘇聯呢,即使闊日杜布和波克雷什金,只不過取得了62次和59次勝利。
蘇聯將軍們在戰後的回憶錄中也描寫了那些在摧毀敵人裝備方面做出卓越貢獻的英雄。比如,裝甲兵元帥М.Е.卡圖科夫就講述了自己的下屬、上尉Д.Ф.拉夫里年科的故事--拉夫里年科於1941年12月在莫斯科城下犧牲:"他同敵人一共進行了28場血戰。德米特里·拉夫里年科駕駛的坦克曾有3次著火,但是,即使在最艱難危險的情況下,這位勇敢的坦克手也順利地脫險。他擊毀了52輛法西斯坦克。這是以往的戰爭史上前所未聞的。"顯然,他的說法不符合事實,因為德國坦克手維特曼的戰績幾乎是拉夫里年科的3倍還要多。而且,拉夫里年科上尉所擊毀坦克的數量也令人懷疑。首先,卡圖科夫十分肯定地說,拉夫里年科最後擊毀的那輛德國坦克是重型坦克,就像我們前面已經說過的那樣,這是根本不可能的。其次,對於拉夫里年科豐功偉績的宣揚在戰爭年代就開始了,但是,對於他所消滅的敵人坦克數量的報導往往不同。正如《真理報》記者尤里·茹可夫所寫的那樣,"拉夫里年科是這個世界上我們所知道的最勇敢的坦克手。這個小伙子擊毀了敵人的47輛坦克,曾經3次面臨死亡的威脅,坦克也3次被毀,但每次都死裡逃生,直到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奪去了他年輕的生命:半路上,他從坦克里出來,想熟悉一下環境,恰好一顆流彈飛來,在他身邊爆炸,他就這樣光榮犧牲了。"這完全符合神話創作的規則,勇士般的英雄曾經3次從很難倖存的死亡線上逃了出來,最後卻由於聽起來非常荒唐的偶然事件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