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我們用肉眼都可以看出5名塞瓦斯托波爾海軍戰士故事的不可能性。身上捆著手榴彈撲到坦克下面去有什麼意義嗎?難道只是為了用自己的身體減小爆炸的威力嗎?要知道,如果距離坦克這麼近,乾脆直接把手榴彈或燃燒瓶扔到履帶下面去好了!但是,輿論宣傳需要的正是這種自我犧牲精神。作為一個英雄,就應該以犧牲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去消滅敵人。就這樣誕生了撲到敵人坦克下面去的海軍戰士的神話故事。
------------永遠也不可能再起來了------------
實際上,1941年11月7日,塞瓦斯托波爾海軍戰士也不可能消滅10輛德國人的坦克,因為在此以前,在克里米亞作戰的德國-羅馬尼亞第11集團軍既沒有一輛坦克,也沒有一門突擊火炮。關於這一點,曾任這個集團軍司令的埃里希·馮·曼施泰因元帥予以證實,俄羅斯的當代歷史學家們也完全同意他的觀點。蘇軍指揮員們之所以需要傳奇式的德國坦克部隊,僅僅是為了掩飾1941年10月底到11月初自己在克里木不光彩的失敗。當時,第51獨立集團軍的餘部完全處於混亂之中,損失慘重,被迫撤退到塔曼斯基半島,而普里莫爾斯克獨立集團軍的部隊,並沒有給他們援助,反而向塞瓦斯托波爾迅速撤退。
報刊上之所以大肆宣揚政治指導員菲利琴科夫領導的5人小分隊的英雄故事,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安德烈·普拉托諾夫寫了短篇小說《精神高尚的人》。54
眾所周知,前線的戰士們對這部小說如痴如醉。1942年,安德烈·普拉托諾夫在給妻子的信中描述了創作這一作品的過程:"你還記得那些戰士們嗎?就是那些在自己身上捆上手榴彈,衝到了敵人坦克下面的人?在我看來,這是最偉大的戰爭情節,我受人之託(即受《紅星報》的委託)要以它為素材寫一部紀念這些海軍戰士的作品……"
"我全身心地投入了創作。我寫出的東西可能有點類似輓歌。瑪麗亞,如果我能夠成功地創作成這部作品的話,我本人也會接近這些犧牲英雄們的靈魂……我覺得……我會有所成功的,因為他們的豐功偉績感染著我……"
短篇小說《精神高尚的人》給以前就熟悉普拉托諾夫作品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青少年時代在沃羅涅日的一位朋友、詩人尼古拉·斯塔利斯基在戰爭剛一結束就給普拉托諾夫寫信說:"很高興讀到了你的《精神高尚的人》,從中我們能夠感受到那熟悉的、激動人心而又盪人心魄的熱烈場面。"作家實際上"離那些犧牲的英雄們的心靈十分近",這並不只是一般形式主義的通告戰績的報告。
毫無疑問,由於心情激動,情緒高昂,普拉托諾夫看不到戰士們拿著手榴彈衝到坦克下面去的荒謬之處。在《精神高尚的人》中,作家不加考慮地再現了前線戰報中關於5名紅海軍戰士豐功偉績的一些自相矛盾的地方:"齊布利科有著熟練的槍法和一顆敏銳的心靈:第一次射擊就射中了領頭那輛坦克的瞭望孔,坦克歪向一邊,駕駛員也死了,坦克像野馬一樣東躥西逃。但是,第二輛坦克仍然肆無忌憚地衝到了公路的路基上,幾乎到了菲利琴科夫率領的小分隊的跟前。剎那間,菲利琴科夫毫不猶豫地一躍而起,把一捆手榴彈投向了這輛坦克的下面……"
"機槍聲戛然而止,再也沒有彈藥了,最後的子彈帶也用完了。齊布利科不等坦克再次發動進攻,就沖向了最近的一輛坦克,並向它的履帶下扔出了一捆手榴彈。響起了震耳欲聾的爆炸聲,火光吞噬了坦克,坦克永遠地啞了聲。"
"齊布利科沒有聽見從這輛坦克中傳出的機槍射擊聲。但是現在他感覺到了,在他的身體上好像有很多細小的、異樣的東西,讓他感到痛苦萬分:它們在他的肚子上、胸脯上和喉嚨里。他明白,自己已經遍體鱗傷。他感到他的生命正在一點點逝去,他的心臟正在逐漸變得冰冷,他躺在地上,縮成了一團,就像小時侯為了取暖睡在母親的被窩裡一樣。"
作家就像他的主人公一樣,靈感超越了思想。在普拉托諾夫寫的短篇小說中,勇敢的5人小分隊不僅消滅了坦克,而且還消滅了德國整個連的機槍手。根據神話創作的原則,英雄們不僅為消滅裝甲車而獻出自己的生命,而且每個人的生命都要讓敵人付出整整10個人的代價:"菲利琴科夫和奧金佐夫邊沖邊向敵人黑壓壓的步兵隊伍里扔進幾顆手榴彈。齊布利科的機槍根本不讓敵人有進攻的機會。敵人剛剛抬起頭,齊布利科就用準確的火力封鎖住了他們;如果他們稍微動一動或者想後退的話,齊布利科就準確地補上一梭子……"
"但是,德國人似乎也猜透了什麼:他們明白了,與其到時候等死,還不如暫時撤離。30多個人立刻從地上跳了起來,淒楚地喊叫著跑到了坦克後面。菲利琴科夫和奧金佐夫向他們扔了一些手榴彈,然後又用步槍向他們補了幾槍,立刻就有10個人倒下了。其餘的步兵,大概有50個左右,永遠也不可能再起來了。"
------------輿論宣傳壓倒物理規則------------
以下是普拉托諾夫筆下尼古拉·菲利琴科夫衝到坦克下面去的經過:"他的心為已經習慣的生活而感到壓抑。但是,坦克已經緩緩離開路基,菲利琴科夫在離自己很近的地方發現了這輛坦克。他知道,只需稍稍做出努力,就可以讓它不復存在,就可以徹底消滅它那令人憎惡的鋼鐵軀體,使它再也不能傷害人的心靈和肉體。現在,只要一個動作,就可以決定是有意義地、幸福地生活,還是永遠地悲觀失望、分離和死亡。
------------永遠也不可能再起來了------------
實際上,1941年11月7日,塞瓦斯托波爾海軍戰士也不可能消滅10輛德國人的坦克,因為在此以前,在克里米亞作戰的德國-羅馬尼亞第11集團軍既沒有一輛坦克,也沒有一門突擊火炮。關於這一點,曾任這個集團軍司令的埃里希·馮·曼施泰因元帥予以證實,俄羅斯的當代歷史學家們也完全同意他的觀點。蘇軍指揮員們之所以需要傳奇式的德國坦克部隊,僅僅是為了掩飾1941年10月底到11月初自己在克里木不光彩的失敗。當時,第51獨立集團軍的餘部完全處於混亂之中,損失慘重,被迫撤退到塔曼斯基半島,而普里莫爾斯克獨立集團軍的部隊,並沒有給他們援助,反而向塞瓦斯托波爾迅速撤退。
報刊上之所以大肆宣揚政治指導員菲利琴科夫領導的5人小分隊的英雄故事,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安德烈·普拉托諾夫寫了短篇小說《精神高尚的人》。54
眾所周知,前線的戰士們對這部小說如痴如醉。1942年,安德烈·普拉托諾夫在給妻子的信中描述了創作這一作品的過程:"你還記得那些戰士們嗎?就是那些在自己身上捆上手榴彈,衝到了敵人坦克下面的人?在我看來,這是最偉大的戰爭情節,我受人之託(即受《紅星報》的委託)要以它為素材寫一部紀念這些海軍戰士的作品……"
"我全身心地投入了創作。我寫出的東西可能有點類似輓歌。瑪麗亞,如果我能夠成功地創作成這部作品的話,我本人也會接近這些犧牲英雄們的靈魂……我覺得……我會有所成功的,因為他們的豐功偉績感染著我……"
短篇小說《精神高尚的人》給以前就熟悉普拉托諾夫作品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青少年時代在沃羅涅日的一位朋友、詩人尼古拉·斯塔利斯基在戰爭剛一結束就給普拉托諾夫寫信說:"很高興讀到了你的《精神高尚的人》,從中我們能夠感受到那熟悉的、激動人心而又盪人心魄的熱烈場面。"作家實際上"離那些犧牲的英雄們的心靈十分近",這並不只是一般形式主義的通告戰績的報告。
毫無疑問,由於心情激動,情緒高昂,普拉托諾夫看不到戰士們拿著手榴彈衝到坦克下面去的荒謬之處。在《精神高尚的人》中,作家不加考慮地再現了前線戰報中關於5名紅海軍戰士豐功偉績的一些自相矛盾的地方:"齊布利科有著熟練的槍法和一顆敏銳的心靈:第一次射擊就射中了領頭那輛坦克的瞭望孔,坦克歪向一邊,駕駛員也死了,坦克像野馬一樣東躥西逃。但是,第二輛坦克仍然肆無忌憚地衝到了公路的路基上,幾乎到了菲利琴科夫率領的小分隊的跟前。剎那間,菲利琴科夫毫不猶豫地一躍而起,把一捆手榴彈投向了這輛坦克的下面……"
"機槍聲戛然而止,再也沒有彈藥了,最後的子彈帶也用完了。齊布利科不等坦克再次發動進攻,就沖向了最近的一輛坦克,並向它的履帶下扔出了一捆手榴彈。響起了震耳欲聾的爆炸聲,火光吞噬了坦克,坦克永遠地啞了聲。"
"齊布利科沒有聽見從這輛坦克中傳出的機槍射擊聲。但是現在他感覺到了,在他的身體上好像有很多細小的、異樣的東西,讓他感到痛苦萬分:它們在他的肚子上、胸脯上和喉嚨里。他明白,自己已經遍體鱗傷。他感到他的生命正在一點點逝去,他的心臟正在逐漸變得冰冷,他躺在地上,縮成了一團,就像小時侯為了取暖睡在母親的被窩裡一樣。"
作家就像他的主人公一樣,靈感超越了思想。在普拉托諾夫寫的短篇小說中,勇敢的5人小分隊不僅消滅了坦克,而且還消滅了德國整個連的機槍手。根據神話創作的原則,英雄們不僅為消滅裝甲車而獻出自己的生命,而且每個人的生命都要讓敵人付出整整10個人的代價:"菲利琴科夫和奧金佐夫邊沖邊向敵人黑壓壓的步兵隊伍里扔進幾顆手榴彈。齊布利科的機槍根本不讓敵人有進攻的機會。敵人剛剛抬起頭,齊布利科就用準確的火力封鎖住了他們;如果他們稍微動一動或者想後退的話,齊布利科就準確地補上一梭子……"
"但是,德國人似乎也猜透了什麼:他們明白了,與其到時候等死,還不如暫時撤離。30多個人立刻從地上跳了起來,淒楚地喊叫著跑到了坦克後面。菲利琴科夫和奧金佐夫向他們扔了一些手榴彈,然後又用步槍向他們補了幾槍,立刻就有10個人倒下了。其餘的步兵,大概有50個左右,永遠也不可能再起來了。"
------------輿論宣傳壓倒物理規則------------
以下是普拉托諾夫筆下尼古拉·菲利琴科夫衝到坦克下面去的經過:"他的心為已經習慣的生活而感到壓抑。但是,坦克已經緩緩離開路基,菲利琴科夫在離自己很近的地方發現了這輛坦克。他知道,只需稍稍做出努力,就可以讓它不復存在,就可以徹底消滅它那令人憎惡的鋼鐵軀體,使它再也不能傷害人的心靈和肉體。現在,只要一個動作,就可以決定是有意義地、幸福地生活,還是永遠地悲觀失望、分離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