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風疾,亦稱風痹,所患之人初時言語不利、步履不穩,後逐漸半身不遂、癱病在床。而其病因撲朔迷離,讓大夫無從下藥開方,故而基本上是難以治癒的絕症。
沈梒本就打算一回京城面聖之後,便去拜會李陳輔,卻沒想到竟驀然從正寧帝處得知了他病危的消息。京城裡尚沒有傳開,想必也是正寧帝和李家人刻意壓下了風聲。
對於這位老師,沈梒的感情些許有些複雜。他們二人並沒有沈梒與秦閬之間的師徒之情,更多的是彼此的利用——沈梒利用李陳輔的蔭護,快速晉升為炙手可熱的朝廷重臣;而李陳輔也利用這位名震天下的才子,重獲聖眷,在「寒貴」之爭中搬回一局。
論政見,沈梒年輕敢想,李陳輔謹慎保守;論性格,沈梒溫文颯然,李陳輔嚴肅端謹。這師徒二人無論從那方面看,都大相逕庭,彼此也算不上欣賞對方。
可無論如何,從洪武二十三年至正寧一年,他們已彼此攜伴走過了八年的風雲變幻。
想到此處,沈梒又不禁輕聲勸謝琻道:「你知道老師的性格,他這個人性格嚴苛,又最在乎 『寒貴』兩派的爭鬥。此時他病中,你又何必故意在這時候隨我一同來見他,惹他不快?」
謝琻扯了扯嘴角,淡淡地道:「心胸狹隘,錙銖必較,小氣好鬥……你又何必說那些好聽話包裝?我最清楚元輔是什麼樣的人。放心,我這次來不是刺激他的。」
沈梒沉默地注視著他。雖然知道謝琻一向對李陳輔抱有不小怨氣,但沈梒更加知道,謝琻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的人,既然他保證了不會做什麼出格的事情,便真的不會做出來,此時便只好默許。
二人下得馬車,一同來到李宅門前,讓人入內通報。片刻後,出來迎接的是李陳輔的長子李若蒲,他一見沈梒便連忙行禮:「沈大人,久違了。這些日子家父一直在念叨您,可算把您盼來了。」
他頓了頓,將目光投向了沈梒身後的謝琻,目光中露出了些許敵意和畏懼:「謝大人怎麼……怎麼也有閒暇?」
謝琻淡淡地回望著他,半晌不咸不淡地露出個笑,遞上了手中的禮盒:「我聽良青說元輔身子不適,故而一同前來看望,沒有打擾貴府吧?」
李若蒲僵了僵,卻還是隱忍地收下了禮盒。謝琻身份貴重,性格又桀驁,縱使此時李若蒲心中有一萬個不滿,也不敢當面與他起衝突。
寒暄罷了,李若蒲引著二人往裡面走,對沈梒嘆道:「不瞞沈大人,家父病重,這兩日一直都在昏睡,偶爾清醒也口舌不清,說不了幾句話。他雖前段日子一直念叨著您,想與您見上一面,但我實在不知他今日——今日能不能與您聊什麼。」
沈梒安慰他道:「無妨,我來看看元輔便好,儘量不讓他傷神。」
來至李陳輔的臥房前,李若蒲為沈梒推開門請他進去,復爾又欲言又止地看了眼謝琻。然而謝琻只是居高臨下地瞥了他一眼,便緊跟著沈梒走了進去。李若蒲面上閃過一絲怒色,卻還是沒說什麼,垂頭帶上了門。
沈梒一進屋內,便聞到一股濃郁到讓人頭腦發昏的藥味,其中又混雜著些許腐朽之氣,仿佛是塊生肉被緊包在厚布里被放得久了的味道,在這密不透風的房裡,聞起來著實讓人窒息。又或許是為了不讓病人著風,屋子的門窗都關得緊緊的,連縫隙處都塞上了油紙,更顯昏暗。整間屋子如同是一顆腐爛的蘋果,無論是味道還是觀感都讓人作嘔。
李若蒲走過去撩起厚厚的床帳,輕聲喚道:「父親……父親?沈大人來看您了。」
一陣嘶啞的咳嗽聲傳來,時斷時續,如風中苟延殘喘的微弱燭火。
沈梒走上前去,借著屋內昏暗的光線往床內一看,頓時心中一驚又是一涼——他竟已完全認不出癱在床上的那老人是誰。
曾經的李陳輔是何等氣度,哪怕是炎炎盛夏一身官袍也穿得一絲不苟,無論何時背都挺得筆直,雙目如寒星,透著鷹一般的敏銳。他那張肅然的面孔不論何時只要微微一板,便能讓人不寒而慄,不敢在他面前說半句戲言。
可現在癱在床上的那老人,面色枯槁,四肢綿軟如同爛泥,不用幾個枕頭墊著連坐起身恐怕都費勁。花白乾枯的頭髮散亂在頭頂,又哪有半分往日儀容整肅的模樣?最令人觸目驚心的便是那雙眼睛,早已沒有半分銳利,瞳孔渾濁,眼白處遍布膿黃和血絲,像是被油污糊了厚厚一層的窗戶紙。
兩年不見……歲月和病痛竟能把昔日的一品重臣折磨成這般模樣麼?
沈梒按下驚駭,輕輕側坐在了床榻之旁,低聲喚道:「老師,我是良青……您還認得我嗎?我回京來了。」
「……良,青?」
老人渾濁的眼瞳顫抖著,乾枯的嘴唇微動呢喃著,半晌終於將眼神聚焦在了沈梒的臉上。他定定地看著沈梒,嘴巴慢慢張大,竟留下了一串涎水。李若蒲忙掏帕子為他拭去,而老人的目光還是牢牢黏在沈梒身上。片刻後,他竟慢慢抬起了手,掙扎著要去拉沈梒。
「大人,父親認得您呢!」李若蒲喜道。
沈梒忙握住了李陳輔抬起的手。那隻手枯槁乾澀,表皮墜拉,卻竟格外有力。李陳輔緊握著沈梒,用力拉扯了兩次,張嘴含混地低喊了兩聲什麼,上半身如瀕死的魚般挺著竟像是想要拼命坐起的樣子。
沈梒本就打算一回京城面聖之後,便去拜會李陳輔,卻沒想到竟驀然從正寧帝處得知了他病危的消息。京城裡尚沒有傳開,想必也是正寧帝和李家人刻意壓下了風聲。
對於這位老師,沈梒的感情些許有些複雜。他們二人並沒有沈梒與秦閬之間的師徒之情,更多的是彼此的利用——沈梒利用李陳輔的蔭護,快速晉升為炙手可熱的朝廷重臣;而李陳輔也利用這位名震天下的才子,重獲聖眷,在「寒貴」之爭中搬回一局。
論政見,沈梒年輕敢想,李陳輔謹慎保守;論性格,沈梒溫文颯然,李陳輔嚴肅端謹。這師徒二人無論從那方面看,都大相逕庭,彼此也算不上欣賞對方。
可無論如何,從洪武二十三年至正寧一年,他們已彼此攜伴走過了八年的風雲變幻。
想到此處,沈梒又不禁輕聲勸謝琻道:「你知道老師的性格,他這個人性格嚴苛,又最在乎 『寒貴』兩派的爭鬥。此時他病中,你又何必故意在這時候隨我一同來見他,惹他不快?」
謝琻扯了扯嘴角,淡淡地道:「心胸狹隘,錙銖必較,小氣好鬥……你又何必說那些好聽話包裝?我最清楚元輔是什麼樣的人。放心,我這次來不是刺激他的。」
沈梒沉默地注視著他。雖然知道謝琻一向對李陳輔抱有不小怨氣,但沈梒更加知道,謝琻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的人,既然他保證了不會做什麼出格的事情,便真的不會做出來,此時便只好默許。
二人下得馬車,一同來到李宅門前,讓人入內通報。片刻後,出來迎接的是李陳輔的長子李若蒲,他一見沈梒便連忙行禮:「沈大人,久違了。這些日子家父一直在念叨您,可算把您盼來了。」
他頓了頓,將目光投向了沈梒身後的謝琻,目光中露出了些許敵意和畏懼:「謝大人怎麼……怎麼也有閒暇?」
謝琻淡淡地回望著他,半晌不咸不淡地露出個笑,遞上了手中的禮盒:「我聽良青說元輔身子不適,故而一同前來看望,沒有打擾貴府吧?」
李若蒲僵了僵,卻還是隱忍地收下了禮盒。謝琻身份貴重,性格又桀驁,縱使此時李若蒲心中有一萬個不滿,也不敢當面與他起衝突。
寒暄罷了,李若蒲引著二人往裡面走,對沈梒嘆道:「不瞞沈大人,家父病重,這兩日一直都在昏睡,偶爾清醒也口舌不清,說不了幾句話。他雖前段日子一直念叨著您,想與您見上一面,但我實在不知他今日——今日能不能與您聊什麼。」
沈梒安慰他道:「無妨,我來看看元輔便好,儘量不讓他傷神。」
來至李陳輔的臥房前,李若蒲為沈梒推開門請他進去,復爾又欲言又止地看了眼謝琻。然而謝琻只是居高臨下地瞥了他一眼,便緊跟著沈梒走了進去。李若蒲面上閃過一絲怒色,卻還是沒說什麼,垂頭帶上了門。
沈梒一進屋內,便聞到一股濃郁到讓人頭腦發昏的藥味,其中又混雜著些許腐朽之氣,仿佛是塊生肉被緊包在厚布里被放得久了的味道,在這密不透風的房裡,聞起來著實讓人窒息。又或許是為了不讓病人著風,屋子的門窗都關得緊緊的,連縫隙處都塞上了油紙,更顯昏暗。整間屋子如同是一顆腐爛的蘋果,無論是味道還是觀感都讓人作嘔。
李若蒲走過去撩起厚厚的床帳,輕聲喚道:「父親……父親?沈大人來看您了。」
一陣嘶啞的咳嗽聲傳來,時斷時續,如風中苟延殘喘的微弱燭火。
沈梒走上前去,借著屋內昏暗的光線往床內一看,頓時心中一驚又是一涼——他竟已完全認不出癱在床上的那老人是誰。
曾經的李陳輔是何等氣度,哪怕是炎炎盛夏一身官袍也穿得一絲不苟,無論何時背都挺得筆直,雙目如寒星,透著鷹一般的敏銳。他那張肅然的面孔不論何時只要微微一板,便能讓人不寒而慄,不敢在他面前說半句戲言。
可現在癱在床上的那老人,面色枯槁,四肢綿軟如同爛泥,不用幾個枕頭墊著連坐起身恐怕都費勁。花白乾枯的頭髮散亂在頭頂,又哪有半分往日儀容整肅的模樣?最令人觸目驚心的便是那雙眼睛,早已沒有半分銳利,瞳孔渾濁,眼白處遍布膿黃和血絲,像是被油污糊了厚厚一層的窗戶紙。
兩年不見……歲月和病痛竟能把昔日的一品重臣折磨成這般模樣麼?
沈梒按下驚駭,輕輕側坐在了床榻之旁,低聲喚道:「老師,我是良青……您還認得我嗎?我回京來了。」
「……良,青?」
老人渾濁的眼瞳顫抖著,乾枯的嘴唇微動呢喃著,半晌終於將眼神聚焦在了沈梒的臉上。他定定地看著沈梒,嘴巴慢慢張大,竟留下了一串涎水。李若蒲忙掏帕子為他拭去,而老人的目光還是牢牢黏在沈梒身上。片刻後,他竟慢慢抬起了手,掙扎著要去拉沈梒。
「大人,父親認得您呢!」李若蒲喜道。
沈梒忙握住了李陳輔抬起的手。那隻手枯槁乾澀,表皮墜拉,卻竟格外有力。李陳輔緊握著沈梒,用力拉扯了兩次,張嘴含混地低喊了兩聲什麼,上半身如瀕死的魚般挺著竟像是想要拼命坐起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