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4月21日上午11時30分,位於赫爾曼廣場的中心商業區遭到地面炮火的直接攻擊,許多售貨員和過往行人被炸死。稍後,炮彈一發接一發地砸向納粹帝國的心臟:國會大廈遭到攻擊,巨大的炮塔被炸毀,碎片落到大廈前面的街道上;布蘭登堡門的一個檐口被擊落;夏洛滕堡宮殿燃起了熊熊大火。據一名剛好目擊了現場情況的外國記者報導,至少每五秒鐘就會有一發炮彈落到威廉街上的中央政府辦公區,到處都是碎石瓦礫、燃燒的車輛、死人和傷員。
四面楚歌 雙管齊下合圍柏林(1)
蘇軍徹底切斷了德軍企圖逃離柏林的道路。希特勒決定留守柏林,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但就在這時,一線新的希望出現在面前:當時位於易北河上的溫克的第12集團軍,或許可以解除柏林之圍。
4月22日,星期天,蘇德雙方原本將在柏林展開一場殊死較量,但未能實現。希特勒從早到晚都在盼望著施坦因納在柏林城外擊潰蘇軍。最後,希特勒向驚恐不安的參謀部成員宣布,德國已經輸掉了戰爭,但他寧願自殺也不會投降。這一天在悲觀、憂鬱的氣氛中結束。與此同時,在蘇軍方面,烏克蘭第1方面軍司令員科涅夫元帥滿心希望能夠攻克柏林。但第二天一大早,他卻接到通知,史達林和最高統帥部已經向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和烏克蘭第1方面軍下達了新的指示,命令朱可夫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擔負突入柏林市中心、奪取“第三帝國”國會大廈的光榮使命。
當天夜間,朱可夫命令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先頭部隊進行重組,突破左翼束縛。在北面,突擊第3集團軍奉命從北部郊區直接進攻,向柏林市中心突進,減輕崔可夫和卡圖科夫部隊向東推進的阻力。突擊第3集團軍司令庫茲涅佐夫上將為了適應城市戰,重整了3個步兵軍,組建突擊大隊和突擊分隊,向柏林北部進發。他們並未採取逐間房屋、逐條街道爭奪的戰鬥模式,而是用“卡秋莎”火箭炮直接摧毀每一個可疑的據點。緊接著,再由坦克前來摧毀所有可以藏匿狙擊手的建築和工事。柏林城內炮火連天,到處都是倒塌的建築物,場面狼藉不堪。蘇軍步兵越過一堆又一堆的廢墟,向前穩步推進,用火焰噴射器、反坦克槍和炸藥清掃每一個地下掩體。此刻,躲在地下室或掩體裡面避難的柏林市民驚慌失措,不知道厄運什麼時候就會降臨到自己的頭上。那些試圖逃跑或被迫逃到街上的市民,遭到在頭頂盤旋的蘇軍戰鬥機的攻擊。
上午10時,庫茲涅佐夫的突擊大隊向魏森塞發起攻擊。納粹黨衛軍第11摩托化師的突擊分隊和裝備低劣的國民衝鋒隊分隊用高射炮進行地面射擊,給蘇軍造成很大的麻煩,但他們幾乎是蘇軍遇到的惟一的抵抗力量。蘇軍很快占領了該地區,並對投降的德軍戰俘匆匆進行了審訊。有些紅軍能說一口流利的德語,但絕大多數的審問工作還是由來自翻譯部隊的女軍人完成的,她們在戰鬥中一直緊跟著第一梯隊向前推進。對於大多數被俘的德國女人和那些表示願意接受反納粹思想的德國男人,蘇軍要求他們負責清理廢墟,剩餘人員則作為俘虜押回後方。突擊第3集團軍繼續向柏林城區突進。
在東部,崔可夫的近衛坦克第8集團軍和卡圖科夫的近衛坦克第1集團軍在埃爾克納和彼得斯哈根遭到頑強抵抗。但到下午時分,他們成功抵達了達默河,施普雷河近在咫尺。他們計劃第二天強渡施普雷河,儘快突入柏林城區,實現攻占國會大廈的最終目標。在崔可夫和卡圖科夫的右翼,突擊第5集團軍在近衛第12集團軍和第11坦克軍的支援下,突破柏林東部防線,向考爾斯多夫、比斯多夫和卡爾紹斯特推進。在進軍途中,卡圖科夫的部隊俘虜了大批囚犯,這種情況實在令他始料未及。在進攻埃爾克納時,他接到手下一個指揮官打來的奇怪電話,說剛剛俘虜了很多日本戰俘。卡圖科夫眉頭緊皺,考慮到蘇聯當時並沒有對日本帝國正式宣戰,因此這是一件涉及兩國外交關係的比較棘手的事情,於是下令立即把那些日本人帶到他的司令部來。
朱可夫的部隊在柏林東部和北部取得節節勝利,幾乎在同一時刻,希特勒在總理府地下室里召開例行性的元首會議。以前每逢開會,希特勒和他的忠實信徒們完全不考慮史達林格勒戰役以來所遭遇的失敗和危險,總是不切實際地保持樂觀情緒。然而,在今天的會議上,他們再也高興不起來了:奧得河陣地徹底崩潰;巴斯的第9集團軍已被蘇軍殲滅或包圍,無法趕來援救柏林;第56裝甲軍也失去聯繫,指揮官卡爾·魏德林因為有叛變投敵的嫌疑,希特勒已經下令將其逮捕並處決;蘇聯紅軍正在向前推進,隨時包圍柏林。更讓希特勒氣急敗壞的是,施坦因納並沒有對蘇軍發起進攻。整個上午,希特勒命令地下室的人員一直在打電話四處打聽施坦因納何時發起攻擊。希姆萊和納粹黨衛軍向希特勒信誓旦旦地保證,進攻馬上開始並將取得勝利。據說,希姆萊告訴希特勒已經發起進攻,但這與德國空軍的報告並不相符。下午3時剛過,希特勒得到確切消息,施坦因納並沒有下達任何進攻的命令。更糟糕的是,部署在柏林北部負責支援施坦因納的德軍已經撤退,這使得那些地區非常危險。事實上,蘇軍已經攻入了柏林。
四面楚歌 雙管齊下合圍柏林(2)
四面楚歌 雙管齊下合圍柏林(1)
蘇軍徹底切斷了德軍企圖逃離柏林的道路。希特勒決定留守柏林,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但就在這時,一線新的希望出現在面前:當時位於易北河上的溫克的第12集團軍,或許可以解除柏林之圍。
4月22日,星期天,蘇德雙方原本將在柏林展開一場殊死較量,但未能實現。希特勒從早到晚都在盼望著施坦因納在柏林城外擊潰蘇軍。最後,希特勒向驚恐不安的參謀部成員宣布,德國已經輸掉了戰爭,但他寧願自殺也不會投降。這一天在悲觀、憂鬱的氣氛中結束。與此同時,在蘇軍方面,烏克蘭第1方面軍司令員科涅夫元帥滿心希望能夠攻克柏林。但第二天一大早,他卻接到通知,史達林和最高統帥部已經向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和烏克蘭第1方面軍下達了新的指示,命令朱可夫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擔負突入柏林市中心、奪取“第三帝國”國會大廈的光榮使命。
當天夜間,朱可夫命令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先頭部隊進行重組,突破左翼束縛。在北面,突擊第3集團軍奉命從北部郊區直接進攻,向柏林市中心突進,減輕崔可夫和卡圖科夫部隊向東推進的阻力。突擊第3集團軍司令庫茲涅佐夫上將為了適應城市戰,重整了3個步兵軍,組建突擊大隊和突擊分隊,向柏林北部進發。他們並未採取逐間房屋、逐條街道爭奪的戰鬥模式,而是用“卡秋莎”火箭炮直接摧毀每一個可疑的據點。緊接著,再由坦克前來摧毀所有可以藏匿狙擊手的建築和工事。柏林城內炮火連天,到處都是倒塌的建築物,場面狼藉不堪。蘇軍步兵越過一堆又一堆的廢墟,向前穩步推進,用火焰噴射器、反坦克槍和炸藥清掃每一個地下掩體。此刻,躲在地下室或掩體裡面避難的柏林市民驚慌失措,不知道厄運什麼時候就會降臨到自己的頭上。那些試圖逃跑或被迫逃到街上的市民,遭到在頭頂盤旋的蘇軍戰鬥機的攻擊。
上午10時,庫茲涅佐夫的突擊大隊向魏森塞發起攻擊。納粹黨衛軍第11摩托化師的突擊分隊和裝備低劣的國民衝鋒隊分隊用高射炮進行地面射擊,給蘇軍造成很大的麻煩,但他們幾乎是蘇軍遇到的惟一的抵抗力量。蘇軍很快占領了該地區,並對投降的德軍戰俘匆匆進行了審訊。有些紅軍能說一口流利的德語,但絕大多數的審問工作還是由來自翻譯部隊的女軍人完成的,她們在戰鬥中一直緊跟著第一梯隊向前推進。對於大多數被俘的德國女人和那些表示願意接受反納粹思想的德國男人,蘇軍要求他們負責清理廢墟,剩餘人員則作為俘虜押回後方。突擊第3集團軍繼續向柏林城區突進。
在東部,崔可夫的近衛坦克第8集團軍和卡圖科夫的近衛坦克第1集團軍在埃爾克納和彼得斯哈根遭到頑強抵抗。但到下午時分,他們成功抵達了達默河,施普雷河近在咫尺。他們計劃第二天強渡施普雷河,儘快突入柏林城區,實現攻占國會大廈的最終目標。在崔可夫和卡圖科夫的右翼,突擊第5集團軍在近衛第12集團軍和第11坦克軍的支援下,突破柏林東部防線,向考爾斯多夫、比斯多夫和卡爾紹斯特推進。在進軍途中,卡圖科夫的部隊俘虜了大批囚犯,這種情況實在令他始料未及。在進攻埃爾克納時,他接到手下一個指揮官打來的奇怪電話,說剛剛俘虜了很多日本戰俘。卡圖科夫眉頭緊皺,考慮到蘇聯當時並沒有對日本帝國正式宣戰,因此這是一件涉及兩國外交關係的比較棘手的事情,於是下令立即把那些日本人帶到他的司令部來。
朱可夫的部隊在柏林東部和北部取得節節勝利,幾乎在同一時刻,希特勒在總理府地下室里召開例行性的元首會議。以前每逢開會,希特勒和他的忠實信徒們完全不考慮史達林格勒戰役以來所遭遇的失敗和危險,總是不切實際地保持樂觀情緒。然而,在今天的會議上,他們再也高興不起來了:奧得河陣地徹底崩潰;巴斯的第9集團軍已被蘇軍殲滅或包圍,無法趕來援救柏林;第56裝甲軍也失去聯繫,指揮官卡爾·魏德林因為有叛變投敵的嫌疑,希特勒已經下令將其逮捕並處決;蘇聯紅軍正在向前推進,隨時包圍柏林。更讓希特勒氣急敗壞的是,施坦因納並沒有對蘇軍發起進攻。整個上午,希特勒命令地下室的人員一直在打電話四處打聽施坦因納何時發起攻擊。希姆萊和納粹黨衛軍向希特勒信誓旦旦地保證,進攻馬上開始並將取得勝利。據說,希姆萊告訴希特勒已經發起進攻,但這與德國空軍的報告並不相符。下午3時剛過,希特勒得到確切消息,施坦因納並沒有下達任何進攻的命令。更糟糕的是,部署在柏林北部負責支援施坦因納的德軍已經撤退,這使得那些地區非常危險。事實上,蘇軍已經攻入了柏林。
四面楚歌 雙管齊下合圍柏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