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翼王道:“妖軍的舢板比我們多,容不得我們逼近。你們必定都見過螃蟹吧?它有一對強壯有力的大鉗,是用來鉗物取食和攻擊對方的,四對細細瘦瘦的腳,是用來快速爬行的,大小配合起來,才能取長補短,行動自如。”

  大綱笑道:“我明白了,殿下是把妖軍的水師比作螃蟹吧,比得好,比得好!”

  翼王道:“是啊,蟹螯是妖軍的大船,蟹腳是妖軍的小船,把螃蟹的八隻腳都折斷了,它還能走嗎?”

  “明白了!”以晃點頭道,“好主意,把妖軍的舢板船先除掉,再收拾他們的大船;可是他們能乖乖的讓我們把他分隔開來消滅嗎?”

  石鎮吉道:“我也曾想到這個主意,可是怎麼才能把他們分隔開來,卻沒有好辦法,只好作為一種空想。”

  大綱也不住搖頭道:“空想,空想,雖是好主意,卻行不通,曾大妖頭沒有那麼蠢。”

  翼王道:“這確實是一道難題,今天召集弟兄們來,且不忙先下命令,請你們和我一塊兒商量個好主意。對於怎麼分隔妖軍的大小兵船,我也苦思了好多日子,怕只隱拿鄱陽湖來做文章,請大伙兒各抒己見,集思廣益。”

  於是黃玉昆、曾錦謙、賴裕新和年輕的將軍們,提出了各種各樣分隔清軍兵船的設想,幾乎是一致的意見,就是要將清軍舢板小船,引到鄱陽湖來,把它封鎖在湖中,使江上的大船成為沒腳的螃蟹,任憑太平軍水師去擺布。但是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卻又是面面相覷,拿不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來。

  翼王這才煞住了眾人的議論,說道:“戰國時代,魏國侵犯趙國,圍困了趙國的首都邯鄲,趙國求救於齊國,齊國不發兵救趙,卻出兵直趨魏國的首都大梁,魏國將軍只得被迫放棄對邯鄲的圍攻,回師抵禦齊國入侵的兵馬,這就解了邯鄲之圍。這是古代戰史上有名的‘圍魏救趙’之計。道理很簡單,就是兵法上的‘攻其所必救!’我們現在亦反過來運用這條兵法,‘誘其所必攻!’一步步把水陸妖軍都誘集到鄱陽湖口來,使舢板船心甘情願地進入我軍湖內袋形陣地。”

  翼王見眾人聽不明白,起身命他們聚到壁上懸掛的地圖前,指點著道:

  “這裡是九江城,是曾國藩志在必得的地方,是妖軍首先必攻的地方。這就得看林啟容的了,啟容,你能守得住嗎?”

  “殿下放心!”啟容道,“妖軍休想動我九江城分毫。”

  “很好!再設想,如果妖軍久攻九江不下,而九江以東的梅家洲,正處在扼守鄱陽湖口的戰略要地,若是拿下這個地方,就可孤立九江,進而奪取湖口縣城。這之後,他們就可以撇下九江,順流而下奪取安慶,有這許多好處,他們不會自然而然地想到移師去攻取梅家洲嗎?”

  “會的,會的。”石祥禎道:“這也是他們攻其所必攻的地方。”

  “再設想,他們雖想奪取梅家洲,卻被我們打退了,曾國藩不會想到動用水師舢板船進入鄱陽湖,東西兩側水陸同時夾攻梅家洲,以求打破僵局嗎?”

  “啊!妙啊!妙啊!”眾人同時發出驚喜的歡呼聲,“原來殿下用這一連串‘誘其所必攻’的錦囊妙計,誘使妖軍水師進入鄱陽湖口。”

  翼王豪邁地笑道:“是啊,剩下來的就是收緊布袋,讓他們的大船擱在江上任憑我們擺布了!”

  以晃想了一下,說道:“怎能保證他們必是小船進湖,而不是大船呢?”

  大綱道:“妖軍的大船是老爺,行動又笨,衝鋒陷陣都差小船,才不會讓大船進湖來哩。”

  玉昆猶豫道:“也許地們的舢板只進來一部份,那就美中不足了。”

  “不要緊。”達開斷然道,“我自會有辦法誘使妖軍舢板,爭先恐後地一起搶進鄱陽湖來。”

  翼王威嚴地掃視了眾將一眼,忽然歷聲道:

  “林啟容聽令!”

  “林啟容在!”

  “命你率領所部堅守九江,不得放棄一寸土地。此番與敵決戰在水面,但成敗關鍵在陸上。而九江城之戰是第一關鍵,守住九江,我們打勝仗就有了七成的把握。失去九江者斬!”

  “是,啟容遵令!”林啟容微含笑意,信心十足地肅立道。

  “羅大綱聽令!”

  “老羅聽著哩!”

  “命你散會後,立即率領所部渡過鄱陽湖,防守梅家洲。預計妖軍攻擊九江不下,將移師東進攻擊你軍陣地。無論敵人炮火多麼猛烈,都要以最猛烈的炮火將他們壓住,使他們感到非動用水師入湖攻擊不可。此戰事關重大,不可忽視,違令者斬!”

  “知道了!”大綱咕嚕道。

  “石祥禎聽令!”

  “祥禎在!”

  “命你帶領所部立即渡湖把守梅家洲東側,自湖口至以南四十里處的大姑塘一線,一則防禦妖軍水師登岸,二則與羅大綱南北呼應,攻擊梅家洲清軍之背,若梅家洲濱湖沿岸有失,亦斬!”

  “祥禎遵令!”

  “軍帥任廣發聽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