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御前會議開頭進行得很順利,先論功行賞,楊秀清為左輔正軍師,封東王,蕭朝貴為右弼又正軍師,封西王;馮雲山為前導副軍師,封南王,韋昌輝為後護又副軍師,封北王;石達開為翼王,羽翼天朝。後來非結盟的功臣中,胡以晃最先封了豫王,秦日綱封了燕王,以後愈封愈多。然而初封五王始終位在諸王之上,他們的族中兄弟都被尊為“國宗”,如石祥禎稱為石國宗,韋俊稱為韋國宗,楊輔清稱為楊國宗。

  御前會議又定了官制,軍師和主將之下設丞相、檢點、指揮、將軍、總制、監軍、軍帥、師帥、旅帥、卒長、兩司馬等十一級。胡以晃、黃玉昆、蒙得恩,林鳳祥,秦日綱等都做了殿前檢點、指揮和將軍,羅大綱雖然勇而有功,東王嫌他不聽話,只給他做了個監軍,黃宣嬌也當上了指揮。又讀了《奉天討胡檄》,說明太平天國“創建義旗,掃除妖孽,廓清中夏,”的宗旨,鼓動漢族民眾共擊清軍,“務期肅清胡氛,同享太平之樂。”楊秀清等也無意見。接下去又談了一些別的事情,卻忽然爭吵了起來。並且驚動了“天父降凡”,最後議事結束時,除了天王本已稱萬歲,又決定了東王稱九千歲,西王八千歲,南王七千歲,北王六千歲,翼王五千歲。諸王從議事廳散出時,秀全面如死灰,神情震顫,幾乎認不得回到“內宮”的門徑。因為九千歲去萬歲僅僅一步之隔,不等進了天京,他已感到秀清威勢的熏逼,他的日子不好過了。秀清陰鷙傲慢,朝貴心滿意足,雲山心情沉重,韋正則面含微笑,小心侍奉秀清出了天王行宮。達開憂鬱地和朝貴並肩出來,朝貴拍拍他的肩膀,咧開大嘴笑道:“宣嬌聽你的話,你先勸勸她,嫁給我西王八千歲,還嫌虧待了她嗎?”

  達開冷冷地說道:“五哥今非昔比,做一個西王妃當然光采,就看宣嬌肯不肯了。”

  “不怕她不肯!”朝貴猛一揮手,大踏步轉身走了。

  達開回到家中,宣嬌正和春娥在寬敞的大廳中忙忙碌碌,那裡集中了城內幾家裁縫鋪子七八名裁縫,為首領們縫製袍服,達開兼管聖庫,春娥進城無事就攬下了這份差事。她們瞧見達開神情凝重,猜想又發生了什麼令人不快的事情,急忙迎了出來。達開道:“亞春,關照裁縫,停下手,先縫王服,等著穿哩。”

  “封王了嗎?”兩人驚喜地問,“七哥,你封了什麼王?”

  達開帶他們進內院,邊走邊嘆道:“封王了,我封的是翼王,他們是東西南北王。”

  “這不很好嗎,”宣嬌道,“大概楊蕭兩個人排在前邊了吧?”

  “不錯,而且四哥封了九千歲,五哥八千歲,我也是五千歲了。”

  “哎呀,七哥是五千歲了,比千歲還多了四千歲哩!”春娥驚喜道。

  進了上房東屋,宣嬌埋怨道:“楊秀清這個人封了九千歲還得了嗎?是誰的主意?怎不阻止?”

  達開解去裹頭的黑布,坐下來又嘆息道:“誰的主意?當然是四哥的主意,二哥堅決不同意,三哥也不贊成,說道:‘古來封王只稱千歲,沒有多加的,明朝大太監魏忠賢把持朝政,人稱九千歲,那是他那一夥同黨吹捧他,甚至稱他九千九百九十歲,卻並非官家所封,不足為訓,’五哥嘻嘻哈哈,倒是無所謂,我也說:“歷代王爵稱千歲,已成定例,我們反對滿清,要連一切繁文褥節都反掉,不能反而定得更加繁瑣複雜了。’”

  “奇怪!”宣嬌道,“你們都反對,怎麼還是依了他呢?”

  達開嘆道:“有什麼辦法呢,你忘了他有天父降凡這一招嗎?他見大家激烈反對,忽然一陣哈欠,天父附身,喊道:‘秀全吾兒過來聽旨!’二哥氣得滿面通紅,只得從御案前走過來跪在四哥面前,我們哪裡還坐得住,也都一個個跪下‘天父’道:‘秀全,爾坐江山、誰的功勞最大?’二哥只得說:‘清胞功勞最大,朝胞,雲胞也好。’‘天父’又道:‘既然知道秀清功勞大,為什麼不封九千歲?’二哥嘆了口氣,回頭望望三哥,三哥示意他答應下來,二哥只得道:‘遵天父吩咐。’誰知四哥還不罷休,又用‘天父’口氣問道:‘既然秀清封了九千歲,高出眾弟兄之上,分封諸王不該都受東王節制嗎?’

  五哥在旁跳了起來道:‘不行、四哥太欺侮人了,大家一般弟兄,誰該受誰節制?就為了四哥一個人專斷,才打了那麼多敗仗!’四哥又用‘天父’口氣說道:‘朝貴不聽話,是想自己打自己屁股嗎?’二哥沒奈何,只得說道:‘悉遵天父旨意吧。’‘天父’這才回天。四哥睜開眼來裝模作樣連忙扶起二哥,說道:‘剛才天父降身了嗎?說了些什麼,小弟怎麼一點也不知道?’封王詔旨上就這樣定了下來:‘以上諸王俱受東王節制。’”達開說到這裡,悲愴的大聲道,“宣妹,想不到我石達開毀家獻身,參加拜上帝會反清起義,卻遇上了這樣可悲的場面,剛才看到二哥跪在裝神弄鬼的楊秀清面前,我恨不曾帶刀,否則手刃這廝,為太平天國除一大害!”春娥著急道:“七哥,你可不能這樣魯莽,那可壞了大事。”宣嬌道:“難怪七哥,當時我若是在旁邊,也會火冒萬丈,手痒痒的要把楊秀清幹了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