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兩支日本艦隊象一把巨大的鐵鉗夾擊雷伊泰灣,企圖擊沉托馬斯·C ·金凱德海軍中將1943年6 月晉升為海軍中將。第7 艦隊的運輸和補給船隻,摧毀美軍的灘頭陣地。其中一支強大的艦隊由栗田健男海軍中將指揮,由5 艘戰列艦( 包括“大和號”和“武藏號”巨型戰列艦) 編成。它將穿越聖貝納迪諾海峽,近逼萊特島北部。另一支艦隊( 其中有兩艘老式戰列艦) 由西村祥治海軍中將率領,將要通過蘇里高海峽,抵近萊特島南部。儘管小澤海軍中將剩下的4 艘航空母艦隻能拼湊116 架飛機,但它們仍然是這次戰鬥的主力。小澤的艦隊從日本本土南下,駛往呂宋島,企圖把哈爾西和他的艦隊誘出雷伊泰灣。日軍缺乏具有實戰經驗的飛行員,為了補救這一點,他們異想天開,發明了一種新的令人瞠目驚心的戰鬥隊——神風航空隊。凡是神風隊隊員都必須宣誓,駕駛裝著炸彈的飛機去撞擊敵艦。
美國潛艇和海軍飛機使帝國海軍儲存的燃油遭到了嚴重損失,致使參加“捷1號作戰”的艦隻幾乎用了一周時間才駛達雷伊泰灣。這一耽擱。使他們完全失掉了出敵不意襲擊美國人的可能,也就是說,失去了在金凱德的艦船卸載時予以攻擊的機會。10月23日,日本艦隊首次受挫,美國潛艇“海鯽號”和“鰷魚號”在南中國海擊沉了栗田健男的兩艘巡洋艦,其中有他的旗艦“愛宕號”。
第二天,日軍進行了反擊。飛到菲律賓集結的飛機分成3 波,每波飛機50-60架,攻擊了哈爾西的一支航空母艦特混大隊。第一波遭到了從“埃塞克斯號”起飛的7 架惡婦式戰鬥機( 由戴維·麥克坎貝爾海軍中校率領) 的截擊。半小時內,麥克坎貝爾和他的僚機羅伊·W ·拉辛格海軍上尉擊落了15架敵機。麥克坎貝爾獨自擊落9 架,創造了太平洋戰爭中一次戰鬥單機擊落敵機的紀錄。他說:“我們緊咬著損失慘重的敵機編隊,幾乎一直追到馬尼拉才返航……我的飛機炮彈快打光了,汽油也快燒完了。”麥克坎貝爾降落時,發現“汽油勉勉強強使飛機滑到了降落攔阻裝置。”
另一批日機攻擊了“普林斯頓號”輕型航空母艦。艦上的一位戰鬥機飛行員卡爾·布朗海軍上尉說:“我們將80架日機拖住了15分鐘……擊落了28架。按說,我們不能用8 架惡婦式戰鬥機去對付80架敵機,但在它們攻擊我們軍艦的時候,必須首先攻擊它們……我們開足油門,緊追不捨,用一切火力射擊。”
然而,美國飛機未能拯救這艘航空母艦。一架單獨的“彗星”艦載俯衝轟炸機隱蔽地從雲層中衝下來,向“普林斯頓號”投下了兩顆500 磅炸彈。炸彈穿透了飛行甲板,在機庫甲板爆炸,引起大火。機庫甲板上已經裝上魚雷的6 架復仇者式飛機被引爆,火勢更猛。除了滅火人員外,全艦人員奉命棄艦,轉移到“伯明罕號”巡洋艦和幾艘驅逐艦上。在惡婦式戰鬥機驅趕企圖攻擊它的敵機的時候,成噸的海水湧進這艘受傷的航空母艦。黃昏時分,除了艦尾靠近魚雷庫的地方在燃燒外,大火已被撲滅。“伯明罕號”返回“普林斯頓號”旁邊,準備拖航。這時,航空母艦的艦尾發生一陣驚天動地的爆炸大火引起艦尾彈藥艙爆炸。,燃燒著的破片一股腦地傾瀉在巡洋艦上。
巡洋艦上的一位軍官說,“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景象令人毛骨悚然,殘不忍睹。甲板上到處都是炸死的人和傷勢慘重、奄奄一息的人,許多人血肉模糊,十分可怕……血到處橫流,淌進了甲板的排水溝,繼續地流著、流著。”“伯明罕號”只受了輕傷,但它的艦員有229 人被炸死,420 人受了傷。“普林斯頓號”這時再也無法搶救,棄艦後,用魚雷把它擊沉了。這是兩年前所羅門海戰中老“大黃蜂號”被擊沉以來,美國損失的第一艘航空母艦。
第38特混艦隊立即替它報了仇。大約250 架飛機攻擊了萊特島西北錫布延海上的栗田艦隊。日本人幾乎沒有空中掩護,但“大和號”和“武藏號”都裝有120 門火炮,高射炮火很猛。“武藏號”首當其衝,一次又一次遭到轟炸,但8 條魚雷和4顆炸彈僅僅使這艘堅盔厚甲的戰列艦減慢了航速。在又直接命中10 條魚雷、6 顆以上炸彈後,“武藏號”才最終傾覆沉沒,全艦2,400 名官兵,將近一半葬身魚腹。栗田的其餘幾艘戰列艦( 包括“大和號”) 受創,但美國飛行員過高估計了攻擊效果,栗田的艦隊仍繼續向聖貝納迪諾海峽和金凱德的護航運輸隊挺進。
與此同時,金凱德得到警報,西村海軍中將的南方部隊正在逼近。他判斷,日本人正在駛向蘇里高海峽。這個判斷是正確的。為了攔截敵艦,他把6 艘老式戰列艦( “西維吉尼亞號”、“田納西號”、“加利福尼亞號”、“馬里蘭號”、“賓夕法尼亞號”和“密西西比號”) 橫列在海峽的北口。10月25日凌晨,日本艦隊進入海峽水域後,西村先是遭到驅逐艦和魚雷艇連續幾小時的騷擾,接著,他發現前進的道路已經被傑西·B ·奧爾登多夫海軍少將指揮的戰列艦封鎖。戰列艦用14英寸和16英寸主炮轟擊了西村的艦隊,擊沉了兩艘日本戰列艦。美國海軍打贏了以列陣方式進行的最後一次海戰。由於美國艦隊的艦隻大都是從珍珠港海底打撈起來的戰列艦,這就更增添了這次勝利的戲劇性。
美國潛艇和海軍飛機使帝國海軍儲存的燃油遭到了嚴重損失,致使參加“捷1號作戰”的艦隻幾乎用了一周時間才駛達雷伊泰灣。這一耽擱。使他們完全失掉了出敵不意襲擊美國人的可能,也就是說,失去了在金凱德的艦船卸載時予以攻擊的機會。10月23日,日本艦隊首次受挫,美國潛艇“海鯽號”和“鰷魚號”在南中國海擊沉了栗田健男的兩艘巡洋艦,其中有他的旗艦“愛宕號”。
第二天,日軍進行了反擊。飛到菲律賓集結的飛機分成3 波,每波飛機50-60架,攻擊了哈爾西的一支航空母艦特混大隊。第一波遭到了從“埃塞克斯號”起飛的7 架惡婦式戰鬥機( 由戴維·麥克坎貝爾海軍中校率領) 的截擊。半小時內,麥克坎貝爾和他的僚機羅伊·W ·拉辛格海軍上尉擊落了15架敵機。麥克坎貝爾獨自擊落9 架,創造了太平洋戰爭中一次戰鬥單機擊落敵機的紀錄。他說:“我們緊咬著損失慘重的敵機編隊,幾乎一直追到馬尼拉才返航……我的飛機炮彈快打光了,汽油也快燒完了。”麥克坎貝爾降落時,發現“汽油勉勉強強使飛機滑到了降落攔阻裝置。”
另一批日機攻擊了“普林斯頓號”輕型航空母艦。艦上的一位戰鬥機飛行員卡爾·布朗海軍上尉說:“我們將80架日機拖住了15分鐘……擊落了28架。按說,我們不能用8 架惡婦式戰鬥機去對付80架敵機,但在它們攻擊我們軍艦的時候,必須首先攻擊它們……我們開足油門,緊追不捨,用一切火力射擊。”
然而,美國飛機未能拯救這艘航空母艦。一架單獨的“彗星”艦載俯衝轟炸機隱蔽地從雲層中衝下來,向“普林斯頓號”投下了兩顆500 磅炸彈。炸彈穿透了飛行甲板,在機庫甲板爆炸,引起大火。機庫甲板上已經裝上魚雷的6 架復仇者式飛機被引爆,火勢更猛。除了滅火人員外,全艦人員奉命棄艦,轉移到“伯明罕號”巡洋艦和幾艘驅逐艦上。在惡婦式戰鬥機驅趕企圖攻擊它的敵機的時候,成噸的海水湧進這艘受傷的航空母艦。黃昏時分,除了艦尾靠近魚雷庫的地方在燃燒外,大火已被撲滅。“伯明罕號”返回“普林斯頓號”旁邊,準備拖航。這時,航空母艦的艦尾發生一陣驚天動地的爆炸大火引起艦尾彈藥艙爆炸。,燃燒著的破片一股腦地傾瀉在巡洋艦上。
巡洋艦上的一位軍官說,“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景象令人毛骨悚然,殘不忍睹。甲板上到處都是炸死的人和傷勢慘重、奄奄一息的人,許多人血肉模糊,十分可怕……血到處橫流,淌進了甲板的排水溝,繼續地流著、流著。”“伯明罕號”只受了輕傷,但它的艦員有229 人被炸死,420 人受了傷。“普林斯頓號”這時再也無法搶救,棄艦後,用魚雷把它擊沉了。這是兩年前所羅門海戰中老“大黃蜂號”被擊沉以來,美國損失的第一艘航空母艦。
第38特混艦隊立即替它報了仇。大約250 架飛機攻擊了萊特島西北錫布延海上的栗田艦隊。日本人幾乎沒有空中掩護,但“大和號”和“武藏號”都裝有120 門火炮,高射炮火很猛。“武藏號”首當其衝,一次又一次遭到轟炸,但8 條魚雷和4顆炸彈僅僅使這艘堅盔厚甲的戰列艦減慢了航速。在又直接命中10 條魚雷、6 顆以上炸彈後,“武藏號”才最終傾覆沉沒,全艦2,400 名官兵,將近一半葬身魚腹。栗田的其餘幾艘戰列艦( 包括“大和號”) 受創,但美國飛行員過高估計了攻擊效果,栗田的艦隊仍繼續向聖貝納迪諾海峽和金凱德的護航運輸隊挺進。
與此同時,金凱德得到警報,西村海軍中將的南方部隊正在逼近。他判斷,日本人正在駛向蘇里高海峽。這個判斷是正確的。為了攔截敵艦,他把6 艘老式戰列艦( “西維吉尼亞號”、“田納西號”、“加利福尼亞號”、“馬里蘭號”、“賓夕法尼亞號”和“密西西比號”) 橫列在海峽的北口。10月25日凌晨,日本艦隊進入海峽水域後,西村先是遭到驅逐艦和魚雷艇連續幾小時的騷擾,接著,他發現前進的道路已經被傑西·B ·奧爾登多夫海軍少將指揮的戰列艦封鎖。戰列艦用14英寸和16英寸主炮轟擊了西村的艦隊,擊沉了兩艘日本戰列艦。美國海軍打贏了以列陣方式進行的最後一次海戰。由於美國艦隊的艦隻大都是從珍珠港海底打撈起來的戰列艦,這就更增添了這次勝利的戲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