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使用彈射式武裝商船顯然僅僅是權宜之計,緊接著是用商船船體建造小型護航航空母艦。第一艘“大膽號”完全是揀人便宜,是由繳獲的德國蒸氣船“漢諾瓦號”改裝成的。“大膽號”1941年6 月服役,幾乎立即取得戰果。它搭載6 架格魯曼歐洲燕式飛機( 即美國F4F 野貓式飛機) ,其中兩架擊落了一架攻擊一支直布羅陀護航運輸隊的禿鷹式飛機,並把其餘飛機趕走了。戰鬥明白無誤地證明了護航航空母艦的作用,但用大批護航航空母艦來扭轉反潛戰的形勢,還有待時日。這時,戰爭已經擴大到了太平洋。
第五章 向印度洋推進
日本襲擊珍珠港解除了美國太平洋艦隊戰列艦對日本人的威脅。這時,日本人活象一輪冉冉升起的太陽異彩四射,從本土列島成扇形向外擴張。他們以海軍航空兵為先鋒,同時攻擊了在菲律賓、馬來亞、威克島、關島和香港的美英軍事基地。突然襲擊不可能總是處處得心應手,但日軍仍然取得了重大勝利。唯一的例外是威克島。在這裡,為數很少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守軍,在幾架野貓式戰鬥機支援下,打退了日軍第一次進犯日軍這次攻略作戰從12月10日開始,但被美軍擊退,並損失了“如月號”和“疾風號”兩艘驅逐艦。然而,日軍以更大的兵力捲土重來,並於1941年12月23日以壓倒的優勢擊敗了美國守軍。
B-17轟炸機是美國駐菲律賓防禦兵力中的擎天柱,它們在機場上遭到了從台灣島原文音澤為福摩薩,下同。起飛的日本海軍岸基戰鬥機和轟炸機的攻擊。儘管已經報警,知道日本人的攻擊迫在眉睫,美軍轟炸機和防空戰鬥機依然在機場上排列得整整齊齊,其中多數當即被日機摧毀。美國陸軍駐遠東航空部隊——一支有效的作戰部隊,在日本人的一次打擊下,就這樣被全殲了。
12月10日,由於天氣惡劣作戰活動暫時中斷之後,大約80架日本轟炸機在52架零式戰鬥機的掩護下,攻擊了馬尼拉附近的甲美地海軍基地。兩個小時裡,轟炸機在基地20,000英尺的高空穿梭飛行,處在老式火炮的射程之外,安然無恙。亞洲艦隊司令托瑪斯·C ·哈特海軍上將報告說:“烈火從一邊燒向另一邊。整個海軍船廠和甲美地大約三分之一的城區全被大火吞沒了。”幸運的是,為了安全起見,哈特已經把他為數不多的艦隻( 巡洋艦、驅逐艦和潛艇) ,大部派往荷屬東印度。甲美地基地被摧毀,造成了日軍在菲律賓的空中優勢,使這批艦隻無法返回菲律賓來抗擊日軍的入侵。
同一天,皇家海軍遭到了它在戰爭中的最慘重失敗,日本魚雷機在馬來亞東岸擊沉了“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和“反擊號”老戰列巡洋艦。溫斯頓·邱吉爾後來承認:“在整個戰爭期間,我不曾受到更直接的打擊。在我躺在床上輾轉反側的時候,可怕的消息死死地糾纏著我。無論是在印度洋還是太平洋,都沒有英國或是美國的主力艦……在這浩瀚遼闊的大洋上,日本至高無上,而我們無論在哪裡,要麼十分微弱,要麼就是空白。”
戰前,英國在遠東的戰略是在東亞水域保持一支強大的作戰艦隊來遏止日本人的侵略。一直拖到1941年8 月,英國海軍部才決定派6 艘主力艦和1 艘航空母艦去新加坡。但是,歐洲戰事的需要使這次調艦計劃付諸東流,僅僅由於邱吉爾的巨大壓力,海軍部才象徵性地同意派出“威爾斯親王號”和“反擊號”。
這兩艘艦的裝備都不能勝任賦予的任務。象第一次世界大戰留下來的所有戰列巡洋艦一樣,“反擊號”的裝甲很薄,防空武器過時。“威爾斯親王號”通風設備很差,不適於在熱帶長期服役。新服役的航空母艦“無敵號”也編入了Z 部隊( 該艦隊的番號) ,但在西印度群島進行訓練時觸礁了。指揮這支艦隊的是海軍少將托姆·菲利普爵士,前皇家海軍參謀部副參謀長。他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參謀軍官,但卻從來沒有在戰時進行過海上指揮。
據報告,有一支日本入侵艦隊正在往暹羅灣的宋卡運送登陸部隊。12月8 日晚上,菲利普率領他的2 艘大艦和4 艘驅逐艦離開了新加坡,去攻擊這支日本艦隊。這位將軍要求皇家空軍派飛機在他的艦隊前面實施偵察,並在作戰時提供戰鬥機保護。但是,被日軍步步緊逼的空軍已經有許多飛機和機場落入敵手,他們答覆說,無力提供這樣的援助。
沒有空中掩護,軍艦是根本不能出海的。然而,菲利普得到通知,新加坡附近的森巴旺有一個布魯斯特水牛式戰鬥機中隊將作好準備,隨時待命起飛。他還聽到風聲,說日軍在西貢附近集結了一支規模可觀的魚雷轟炸機部隊。英國海軍航空兵的劍魚式魚雷機作戰半徑有限,菲利普據此認為,日本魚雷機也不可能遠離印度支那基地,飛越400 海里到達登陸灘頭。他認為,日軍正在登陸的時候,他的艦隊無論如何不能呆在港內無所事事。於是,便率領艦隊出海,而他要依靠的是奇襲、快速和高射炮的保護。
Z 艦隊保持著無線電靜默,避開日軍布設的水雷場和潛艇巡邏線,忍受著熱帶的潮濕陰冷,在靜靜的夜晚朝北方駛去,直到第二天,即12月9 日,一切都平安無事。起初,幸運之神似乎偏愛了英國人。那天上午,一架日本偵察機飛到新加坡上空,錯誤地報告說“威爾斯親王號”和“反擊號”沒有離港。日近黃昏,一艘日本潛艇在海上發現了一些軍艦,但它拍發的信息在送往日軍司令部時被耽擱了。日本海軍相信了那份關於英國人仍然留在港內的錯誤報告,駐在西貢附近的日本海軍第二十二岸基航空隊的飛機都已做好攻擊新加坡英艦的戰鬥準備。高井定男海軍大尉後來回憶說:“每個人都在忙著了解新加坡海軍基地的水深、最好的攻擊方向和最有利的飛行隊形。”
第五章 向印度洋推進
日本襲擊珍珠港解除了美國太平洋艦隊戰列艦對日本人的威脅。這時,日本人活象一輪冉冉升起的太陽異彩四射,從本土列島成扇形向外擴張。他們以海軍航空兵為先鋒,同時攻擊了在菲律賓、馬來亞、威克島、關島和香港的美英軍事基地。突然襲擊不可能總是處處得心應手,但日軍仍然取得了重大勝利。唯一的例外是威克島。在這裡,為數很少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守軍,在幾架野貓式戰鬥機支援下,打退了日軍第一次進犯日軍這次攻略作戰從12月10日開始,但被美軍擊退,並損失了“如月號”和“疾風號”兩艘驅逐艦。然而,日軍以更大的兵力捲土重來,並於1941年12月23日以壓倒的優勢擊敗了美國守軍。
B-17轟炸機是美國駐菲律賓防禦兵力中的擎天柱,它們在機場上遭到了從台灣島原文音澤為福摩薩,下同。起飛的日本海軍岸基戰鬥機和轟炸機的攻擊。儘管已經報警,知道日本人的攻擊迫在眉睫,美軍轟炸機和防空戰鬥機依然在機場上排列得整整齊齊,其中多數當即被日機摧毀。美國陸軍駐遠東航空部隊——一支有效的作戰部隊,在日本人的一次打擊下,就這樣被全殲了。
12月10日,由於天氣惡劣作戰活動暫時中斷之後,大約80架日本轟炸機在52架零式戰鬥機的掩護下,攻擊了馬尼拉附近的甲美地海軍基地。兩個小時裡,轟炸機在基地20,000英尺的高空穿梭飛行,處在老式火炮的射程之外,安然無恙。亞洲艦隊司令托瑪斯·C ·哈特海軍上將報告說:“烈火從一邊燒向另一邊。整個海軍船廠和甲美地大約三分之一的城區全被大火吞沒了。”幸運的是,為了安全起見,哈特已經把他為數不多的艦隻( 巡洋艦、驅逐艦和潛艇) ,大部派往荷屬東印度。甲美地基地被摧毀,造成了日軍在菲律賓的空中優勢,使這批艦隻無法返回菲律賓來抗擊日軍的入侵。
同一天,皇家海軍遭到了它在戰爭中的最慘重失敗,日本魚雷機在馬來亞東岸擊沉了“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和“反擊號”老戰列巡洋艦。溫斯頓·邱吉爾後來承認:“在整個戰爭期間,我不曾受到更直接的打擊。在我躺在床上輾轉反側的時候,可怕的消息死死地糾纏著我。無論是在印度洋還是太平洋,都沒有英國或是美國的主力艦……在這浩瀚遼闊的大洋上,日本至高無上,而我們無論在哪裡,要麼十分微弱,要麼就是空白。”
戰前,英國在遠東的戰略是在東亞水域保持一支強大的作戰艦隊來遏止日本人的侵略。一直拖到1941年8 月,英國海軍部才決定派6 艘主力艦和1 艘航空母艦去新加坡。但是,歐洲戰事的需要使這次調艦計劃付諸東流,僅僅由於邱吉爾的巨大壓力,海軍部才象徵性地同意派出“威爾斯親王號”和“反擊號”。
這兩艘艦的裝備都不能勝任賦予的任務。象第一次世界大戰留下來的所有戰列巡洋艦一樣,“反擊號”的裝甲很薄,防空武器過時。“威爾斯親王號”通風設備很差,不適於在熱帶長期服役。新服役的航空母艦“無敵號”也編入了Z 部隊( 該艦隊的番號) ,但在西印度群島進行訓練時觸礁了。指揮這支艦隊的是海軍少將托姆·菲利普爵士,前皇家海軍參謀部副參謀長。他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參謀軍官,但卻從來沒有在戰時進行過海上指揮。
據報告,有一支日本入侵艦隊正在往暹羅灣的宋卡運送登陸部隊。12月8 日晚上,菲利普率領他的2 艘大艦和4 艘驅逐艦離開了新加坡,去攻擊這支日本艦隊。這位將軍要求皇家空軍派飛機在他的艦隊前面實施偵察,並在作戰時提供戰鬥機保護。但是,被日軍步步緊逼的空軍已經有許多飛機和機場落入敵手,他們答覆說,無力提供這樣的援助。
沒有空中掩護,軍艦是根本不能出海的。然而,菲利普得到通知,新加坡附近的森巴旺有一個布魯斯特水牛式戰鬥機中隊將作好準備,隨時待命起飛。他還聽到風聲,說日軍在西貢附近集結了一支規模可觀的魚雷轟炸機部隊。英國海軍航空兵的劍魚式魚雷機作戰半徑有限,菲利普據此認為,日本魚雷機也不可能遠離印度支那基地,飛越400 海里到達登陸灘頭。他認為,日軍正在登陸的時候,他的艦隊無論如何不能呆在港內無所事事。於是,便率領艦隊出海,而他要依靠的是奇襲、快速和高射炮的保護。
Z 艦隊保持著無線電靜默,避開日軍布設的水雷場和潛艇巡邏線,忍受著熱帶的潮濕陰冷,在靜靜的夜晚朝北方駛去,直到第二天,即12月9 日,一切都平安無事。起初,幸運之神似乎偏愛了英國人。那天上午,一架日本偵察機飛到新加坡上空,錯誤地報告說“威爾斯親王號”和“反擊號”沒有離港。日近黃昏,一艘日本潛艇在海上發現了一些軍艦,但它拍發的信息在送往日軍司令部時被耽擱了。日本海軍相信了那份關於英國人仍然留在港內的錯誤報告,駐在西貢附近的日本海軍第二十二岸基航空隊的飛機都已做好攻擊新加坡英艦的戰鬥準備。高井定男海軍大尉後來回憶說:“每個人都在忙著了解新加坡海軍基地的水深、最好的攻擊方向和最有利的飛行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