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市井有誰知國士(8)

  六楊度是中共一分子,這事實不惟入黨批准人周恩來惦記著,其介紹人和直接聯繫人潘漢年當然更清楚,只不過,當年的中共“特科”二科(情報科)科長“小K”(潘在三十年代的綽號)解放後幾乎一直呆在監獄裡,成為莫須有的“內奸”,沉冤二十七年裡性命朝夕難保,哪還顧得上替一個過世並過時的壞人鳴冤?另一位與之有過秘密工作關係的中共高幹夏衍,也是解放後黨內殘酷鬥爭中的親歷者與倖存者,何敢主動供認與臭名昭著的楊度相識?只是到了風雨初霽的“文革”結束後,乾瘦乾瘦的夏衍才敢公開回憶故人——儘管他憶的是五年前死去的潘漢年,但也捎帶著提到了早逝了半個多世紀的楊度。在1982年11月23日的《人民日報》上,有夏衍懷念剛被中共中央平反昭雪的潘漢年的文章,其中有這樣一段文字說到了楊度:1931年黨的六屆四中全會之後不久,……大約在這一年深秋的一個晚上,他(潘漢年——筆者注)通過良友圖書公司找我,見面之後,他就要了一輛計程車,開到法租界的薛華立路(現建國中路——原注)的一家小洋房裡,把我介紹給一位五十出頭一點的紳士。他們似乎很熟脫,相互間沒有什麼寒暄。漢年同志一上來就說:“過幾天後我要出遠門了,什麼時候回來也難說,所以……”他指著我說:“今後由他和您單線聯繫,他姓沈(夏衍本名沈端先——筆者注),是穩當可靠的。”這位老先生和我握了握手。潘又補充了一句:“他比我大六七歲,我們是老朋友。”他們隨便地談了一陣,講的內容,特別是涉及的人的名字我全不了解。臨別的時候,這位老先生把一盒雪茄菸交給了他,潘收下後連謝謝這句也不說,我也猜到了這不是什麼臨別的禮品了。出了門,他才告訴我:“這是一位知名人物,秘密黨員,一直是我和他單線聯繫的,他會告訴我們許多有用的事情,你絕對不能對他怠慢。”停了一會,又說,這座洋房是杜月笙的,安南巡捕(指當時的法屬殖民地越南在中國法租界內的警察——筆者注)不敢碰,所以你在緊急危險的時候可以到這兒來避難。”這之後,我和潘漢年同志闊別了五年,直到抗戰前夕才再次會面。他給我介紹的那位老先生,開頭我連他姓什麼也不知道,大約來往了半年之後,他才坦然地告訴我:“我叫楊子,楊度。”這一下可真的使我大吃一驚。

  夏衍的確該大吃一驚,他萬萬想不到,當年的帝制禍首、軍閥政府的座上客,上海灘無人不畏的青幫頭子杜月笙的清客,竟然是本黨同志!嘸得了哇!

  夏衍說的建國中路上的這座建築,就是差點與我擦肩而過的“楊度故居”。前法租界薛華立路155號,現在是座普通的居民弄堂。2000年1月8日中午時分,我在弄堂口駐足,從建國中路公交車站等車的“阿拉”們身後,繞過一個正在起勁叫賣著平板車上的橘子的游販,徑直走進弄堂。

  這大概就是上海人說的那種民國時代的新式花園裡弄房:住宅不再是臨街的石庫門房,不再以高牆自絕於鬧市,而是以一條挺寬的弄堂串起一排排統一模式的紅磚樓,而這些紅樓又都是不大的宅門和不高的圍牆,不同的只是各家門前種植的一點花草各顯繽紛。上海的弄堂亦即北京的胡同,但同樣是住宅,開放式的洋樓與閉塞著的四合院所體現出來的居民的精神內涵卻十分不同。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海派”與“京派”之爭,其輸贏其實早在各自的民宅建築取向上即顯現出來了。弄堂內的第三排小樓,是13號,東、北兩面牆上各掛一面牌子——東面乃樓門一側,掛著一方木牌:建中居委會;北牆上嵌一小塊石牌,讓我頓感釋然:1929年—1931年楊度曾在此居住住過神秘人物的老房子很是不好看,雜亂的電線與晾衣繩把我的視線割扯得亂七八糟!更為有意思的是,二、三樓的每個窗台上幾乎都懸著長長短短的拖把。若時光倒退七十年,這些窗口外的“裝飾”也許就是房主人報警的信號,但現在,卻只是上海人精明持家的小小佐證。我走進樓里。黑洞洞的樓內深不可測,定定睛,看清正面是樓梯,身邊是幾堆蒙塵的雜物。在把舊時豪門糟踐得一塌糊塗方面,“海派”與“京派”是一派的。左側有一虛掩著的門,很厚很大的那種老式木門。叩門。裡面傳出難得和藹的邀請:請進。從黑暗中一下子被請到陽光燦爛的屋裡,眼睛與心理都難免有所不適。屋裡只一位中年女子,正在填《盧灣區計劃生育一戶一卡登記冊》。問清我的來訪動機後,她十分熱情地介紹了該樓的情況:現有四家人住在二樓和三樓上,一樓只這間居委會的辦公室;上面是住家,不好打擾的,而且這麼多年,解放前的東西早都沒有了。倒是這間——她有些自得地環顧了一圈兒——你看,這門窗、上海楊度舊居內景。望著窄窄的樓梯,仿佛又見楊度當年匆匆來去的身影……(攝於2000年1月)地板、壁爐,都是原來的,從來沒動過的。果然,當年的楊度先生的會客廳保存完好,別致的橢圓形窗戶,華貴的天花板飾線,堅實的木板,漂亮的靛藍色瓷磚,均安然若故。若不是桌台上的一尊“文革”時的毛澤東標準半身瓷像和牆上掛著的那幾面“二級居委會”、“盧灣區先進單位”等錦旗和標牌,我怕真要陷進七十年前了。那個壁爐是蠻好看的——居委會幹部直夸。是的,西牆裡的那個被藍瓷磚嵌著的壁爐真的很好看。我忍不住上前摸了摸,很光滑,也很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