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頁
魏徵聽完之後點點頭: “既是如此,由為兄代改放旨也就是了。”於是魂征取來筆墨,將“不赦天牢李世民”改為“本赦天牢李世民”。
二人帶了詔書,並讓隨從帶了李世民的逍遙馬和定唐刀,來到天牢。徐茂功將自己的想法和改赦令之事說了一遍,李世民大難得救,感激萬分,便要向徐、魏二人施禮致謝,徐茂功急忙將他攔住,說道: “主公不可,日後不久,我等亦要歸唐輔佐主公,請主公好自為之。今日事急,望你速速脫身,如等魏王回來,大難難免矣!”
李世民道: “二位先生如此通達世理,深明大義,實乃濟世治國之棟樑,以後如能委身輔唐以定天下,百姓之萬幸也!我在長安翹首仰望,恭候二位先生光臨!”李世民說完,提刀上馬,三人拱手而別。
時隔不久,魏王班師回到金墉。他想,外敵已卻之門外,李世民也不可長期禁而不殺,以免再生後患。於是使令延尉去天牢提李世民,即刻問斬。延尉到天牢一看,李世民早已無影無蹤。魏王得知情況,急傳徐茂功,追問秦王哪裡去了。徐茂功道: “遵主公聖旨,臣等己放李世民歸唐。”
李密一聽勃然大怒: “本王何曾有此旨意?”魏徵急忙將詔書呈上: “主公請觀你的御筆親批。”
李密也是個極精細的人,接過詔書仔細一看,便覺出了“不”字改成“本”字的蛛跡。他怒喝道: “好刁賊!你們一個身為軍師,一個身為宰相,竟敢以假亂真,糊弄本王,壞我大事,罪當九誅!本王姑念你們有功於前,饒爾等不死。官職削掉,財物沒收,即刻滾出金墉,永不許回來!”
原來崗山的老臣,一見要免軍師和宰相,一齊出班保奏。魏王拿眼一瞅.都是跟徐茂功親近的,心中怒火更盛,喝斥道: “本王已決,卿等勿再言。若有再為二位妖道保奏者罪加一等!”眾人只得含怒退下。
徐茂功見事已至此,無可挽回,便與魏徵離殿而去。想想自己弟兄親手創建的崗山大業毀於此昏王之手,悲傷、氣憤、幽怨、自悔一起湧上心頭。於是他找來筆墨,題詩一首曰: “群雄滅隋事業壯,擇主不明愧難當,昏君無道欺賢良,悲歌一曲千秋傷!”二人將詩往午門一貼,就離開了金墉城。
午門值日官急忙將此詩撕下告於李密。李密看了詩句,更是火上加油,急令秦瓊、羅成飛馬將二人捉回,立即斬首,以正國法。
秦瓊與羅成出得城來,緩緩而行,並不急於追趕。秦瓊問羅成: “表弟,觀今日之變,你有何感?”
羅成道: “我來金墉時間短,對一些情況知之未深。那魏王李密未必就是那麼壞嘛?退一步說,如果軍師、宰相覺得李密不行,再易新主也就是了。崗山大業創建起來不容易,他們怎麼能一走了事?!”
秦瓊嘆了口氣道: “表弟有所不知,那李密在金墉己網羅了許多勢力,就是咱們結義的四十六友中,也有不少人糊裡糊塗地跟著他跑。如果不讓李密做皇上,金塘城勢必有場爭鬥,自己內部相互殘殺起來,後果就更慘了。大哥和三弟放出李世民,是寄希望於他。他倆被迫離開金墉,離開了自己的弟兄,心情是很痛苦的。表弟,我看咱們也別追了,就放他們另投別處去吧!”
羅成撲哧一笑; “二哥喲,你別拐彎抹角了,在這件事上咱們不謀而合,我也不想去追三哥呀!”
秦瓊說:“如果魏王要追查起來,加罪於咱,那又該怎麼辦呢?”
羅成冷笑一聲: “他不追查在倒還罷了,如果他敢對二哥不恭,我羅成可不吃他那一套。走,咱們找個僻靜處,吃酒去吧!”
秦瓊和羅成在外面廝混到第二天上午,才回城去見魏王。秦瓊道: “臣與羅將軍奉命去緝拿魏徵和徐劫,追了老遠,也沒見著。特來回稟。”
李密知道秦瓊跟徐、魏關係甚密,徐、魏既走,他們的狐朋也得收拾乾淨,免得以後再生是非。於是李密喝道:“你們倆和徐、魏串通一氣,來搪塞孤王。來人,將這二位奸黨推出斬首!”
羅成一聽這話,臉都氣白了,他哪裡受過這種氣喲。他見幾個殿前衛士過來想要動手, “倉啷啷”就把寶劍抽出來了,向前一進身大喝一聲: “看你們哪個敢再上前一步!”別說在金墉城,就是在眾反王中,哪個不知道羅成是天下無敵武狀元,誰提起他都懼怕三分,那幾個殿前衛士一見羅成發怒,都嚇得呆愣在那兒,拿眼直瞅魏王,就是不敢上前綁人。
程咬金在一旁也趁機咋呼上了: “羅賢弟,你真行!這魏王是昏了頭了,他也不想想這皇上是咋當上的!動不動就想抖抖威風,胡亂殺人,兄弟,上去揍他,掐掐他的尖兒!”
魏王氣得渾身哆嗦,但看著羅成手提寶劍那個衝勁兒,乾急沒法兒。如果再激化一步,他真的動起手來,金墉城裡沒有一個人是他的對手,我可也就完了。讓這些人在身邊,遲早是個禍害,乘此機會攆他們下山也就是了。想到這兒,李密說道: “既然你們覺得在金墉窩囊,本王也不強求。將爾等削去官職,永不錄用,你們下山去吧!”
秦瓊急忙叩頭謝過不斬之恩;羅成將官服一脫, “叭”地往李密臉前一摔.半個“謝”字也沒有,程咬金這邊只想拽茬,牢騷不斷: “李密呀,你算他娘的老幾!老程讓你當皇帝,反過來你還要罷我的官,攆我滾蛋!俺們弟兄是仁義英雄,不跟你一般見識。如今大隋朝已經滅了,老子們把打的江山讓給你,也懶得再操這份心。我可告訴你,崗山這地盤要弄丟了,你小子可得不到好死!……”
二人帶了詔書,並讓隨從帶了李世民的逍遙馬和定唐刀,來到天牢。徐茂功將自己的想法和改赦令之事說了一遍,李世民大難得救,感激萬分,便要向徐、魏二人施禮致謝,徐茂功急忙將他攔住,說道: “主公不可,日後不久,我等亦要歸唐輔佐主公,請主公好自為之。今日事急,望你速速脫身,如等魏王回來,大難難免矣!”
李世民道: “二位先生如此通達世理,深明大義,實乃濟世治國之棟樑,以後如能委身輔唐以定天下,百姓之萬幸也!我在長安翹首仰望,恭候二位先生光臨!”李世民說完,提刀上馬,三人拱手而別。
時隔不久,魏王班師回到金墉。他想,外敵已卻之門外,李世民也不可長期禁而不殺,以免再生後患。於是使令延尉去天牢提李世民,即刻問斬。延尉到天牢一看,李世民早已無影無蹤。魏王得知情況,急傳徐茂功,追問秦王哪裡去了。徐茂功道: “遵主公聖旨,臣等己放李世民歸唐。”
李密一聽勃然大怒: “本王何曾有此旨意?”魏徵急忙將詔書呈上: “主公請觀你的御筆親批。”
李密也是個極精細的人,接過詔書仔細一看,便覺出了“不”字改成“本”字的蛛跡。他怒喝道: “好刁賊!你們一個身為軍師,一個身為宰相,竟敢以假亂真,糊弄本王,壞我大事,罪當九誅!本王姑念你們有功於前,饒爾等不死。官職削掉,財物沒收,即刻滾出金墉,永不許回來!”
原來崗山的老臣,一見要免軍師和宰相,一齊出班保奏。魏王拿眼一瞅.都是跟徐茂功親近的,心中怒火更盛,喝斥道: “本王已決,卿等勿再言。若有再為二位妖道保奏者罪加一等!”眾人只得含怒退下。
徐茂功見事已至此,無可挽回,便與魏徵離殿而去。想想自己弟兄親手創建的崗山大業毀於此昏王之手,悲傷、氣憤、幽怨、自悔一起湧上心頭。於是他找來筆墨,題詩一首曰: “群雄滅隋事業壯,擇主不明愧難當,昏君無道欺賢良,悲歌一曲千秋傷!”二人將詩往午門一貼,就離開了金墉城。
午門值日官急忙將此詩撕下告於李密。李密看了詩句,更是火上加油,急令秦瓊、羅成飛馬將二人捉回,立即斬首,以正國法。
秦瓊與羅成出得城來,緩緩而行,並不急於追趕。秦瓊問羅成: “表弟,觀今日之變,你有何感?”
羅成道: “我來金墉時間短,對一些情況知之未深。那魏王李密未必就是那麼壞嘛?退一步說,如果軍師、宰相覺得李密不行,再易新主也就是了。崗山大業創建起來不容易,他們怎麼能一走了事?!”
秦瓊嘆了口氣道: “表弟有所不知,那李密在金墉己網羅了許多勢力,就是咱們結義的四十六友中,也有不少人糊裡糊塗地跟著他跑。如果不讓李密做皇上,金塘城勢必有場爭鬥,自己內部相互殘殺起來,後果就更慘了。大哥和三弟放出李世民,是寄希望於他。他倆被迫離開金墉,離開了自己的弟兄,心情是很痛苦的。表弟,我看咱們也別追了,就放他們另投別處去吧!”
羅成撲哧一笑; “二哥喲,你別拐彎抹角了,在這件事上咱們不謀而合,我也不想去追三哥呀!”
秦瓊說:“如果魏王要追查起來,加罪於咱,那又該怎麼辦呢?”
羅成冷笑一聲: “他不追查在倒還罷了,如果他敢對二哥不恭,我羅成可不吃他那一套。走,咱們找個僻靜處,吃酒去吧!”
秦瓊和羅成在外面廝混到第二天上午,才回城去見魏王。秦瓊道: “臣與羅將軍奉命去緝拿魏徵和徐劫,追了老遠,也沒見著。特來回稟。”
李密知道秦瓊跟徐、魏關係甚密,徐、魏既走,他們的狐朋也得收拾乾淨,免得以後再生是非。於是李密喝道:“你們倆和徐、魏串通一氣,來搪塞孤王。來人,將這二位奸黨推出斬首!”
羅成一聽這話,臉都氣白了,他哪裡受過這種氣喲。他見幾個殿前衛士過來想要動手, “倉啷啷”就把寶劍抽出來了,向前一進身大喝一聲: “看你們哪個敢再上前一步!”別說在金墉城,就是在眾反王中,哪個不知道羅成是天下無敵武狀元,誰提起他都懼怕三分,那幾個殿前衛士一見羅成發怒,都嚇得呆愣在那兒,拿眼直瞅魏王,就是不敢上前綁人。
程咬金在一旁也趁機咋呼上了: “羅賢弟,你真行!這魏王是昏了頭了,他也不想想這皇上是咋當上的!動不動就想抖抖威風,胡亂殺人,兄弟,上去揍他,掐掐他的尖兒!”
魏王氣得渾身哆嗦,但看著羅成手提寶劍那個衝勁兒,乾急沒法兒。如果再激化一步,他真的動起手來,金墉城裡沒有一個人是他的對手,我可也就完了。讓這些人在身邊,遲早是個禍害,乘此機會攆他們下山也就是了。想到這兒,李密說道: “既然你們覺得在金墉窩囊,本王也不強求。將爾等削去官職,永不錄用,你們下山去吧!”
秦瓊急忙叩頭謝過不斬之恩;羅成將官服一脫, “叭”地往李密臉前一摔.半個“謝”字也沒有,程咬金這邊只想拽茬,牢騷不斷: “李密呀,你算他娘的老幾!老程讓你當皇帝,反過來你還要罷我的官,攆我滾蛋!俺們弟兄是仁義英雄,不跟你一般見識。如今大隋朝已經滅了,老子們把打的江山讓給你,也懶得再操這份心。我可告訴你,崗山這地盤要弄丟了,你小子可得不到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