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漸漸的,魏朝發現,許多事情安排不到他頭上了,擔綱的變成了魏忠賢,唔?魏朝就有些警惕,但表面上他不露痕跡,吃喝照舊,又過了幾日,他去找客氏風流,卻發現客氏不在,也不知哪裡去了,好容易等回來,卻對他不咸不淡,態度大異於從前。

  魏朝開始暗中派人監視客氏,最後得到稟報:她與魏忠賢幽會(太監也撬行)。

  轟!頭炸了。

  魏朝終於明白,他交了個白眼狼。

  怎麼辦?

  攤牌。

  於是在某一日,當魏忠賢又在與客氏廝混時,魏朝沖了進來,望著這一對半男不女大聲質問:why?!

  沒料到客氏表現的很正常,一指忠賢公公:他比你更知道體貼人。

  其實現在許多女性之所在戀愛時仍被第三人追求成功,這個原因也占了很大比例,但無論如何,她們的原配首先都會勃然大怒,而不是先考慮自己是否確實有趕不上競爭者的地方,魏朝也是,他大怒,怒過之後,上前一把揪住魏忠賢:走,找王安說理去!

  王安可真是莫名其妙,那年月沒有居委會,更別說太監的戀愛問題了,找來找去,竟找到他來做家庭工作,實在有點兒“有事兒您就找警察”的感覺。

  當魏朝怒斥一通後,便輪到魏忠賢了,他是一把鼻涕一把淚,辛酸加苦楚,把感情如何培養,如何深邃,如何難捨難分,說得感人至深,王安被打動了,他當場宣布:魏忠賢的愛情,是偉大的,魏朝,你換一個吧。

  魏朝狂怒:王安你處事不公!

  王安說嫌我不公,你可以滾。

  說滾就滾,魏朝滾了,魏忠賢成了出入宮廷的第一人,王安呢,繼續養病。

  有些人絕不僅僅做個二把手就滿足的,比如魏忠賢。他想當真正說了算的人,也許這與他自幼出入市井打架鬥毆,好勇鬥狠有關,在他內心裡,誰也不服,但是對王安,他多少還心存些感念,不是王安,他也做不到魏朝的位置,因此要扳倒王安,還真就於心不忍。

  那時的魏忠賢,尚有些良心。

  但良心終究還是被狗吃了,吃掉他那點殘餘良心的那條狗,就是客氏。

  嫁漢嫁漢,穿衣吃飯,誰願意找個吃軟飯的漢子?對食也是這個道理,別看一對兒假冒鴛鴦,那也要圖個人上人,所以客氏很希望魏忠賢飛黃騰達,成為真正的太監掌門,好讓她這個菜戶也風光一陣子,當菜戶不能當醃白菜不是?

  於是客氏對魏忠賢說:你把王安做了吧。

  魏忠賢說王安對我有恩,這麼幹太不是人。

  客氏一句話便顛覆了魏公公的道德觀:你還記得西李的結局麼?

  是了,西李被東林黨干滅火時,王安幫了大忙的,客氏的話很明白,你我若想榮華富貴,必須邀寵於皇帝,而皇帝眼下聽王安的,王安又支持東林黨,不把他幹掉,我們能控制皇帝麼?

  是這麼個理兒。

  怎麼拿下王安呢?

  首先,得哄皇帝高興。

  要哄明熹宗高興是件很簡單的事兒,這位皇帝沒別的愛好,只知專攻木匠活兒,端的是個好木匠,金瓶梅中說潘金蓮愛燒豬頭,只一根柴,無片時燒個糊爛,這天啟帝愛做木工,只一把鋸,無片時造個好樓台,和潘金蓮燒豬頭有得一拼。

  魏忠賢哄天啟帝高興,便讓他造樓,這一造起來就不得了,朱由校不干別的,整日介圍著木頭轉,快樂,歡愉,任何事都不管,全交給魏公公了。

  好,時機成熟。

  有一天,魏忠賢就說陛下,王安勞苦功高,讓他當太監最高管理者吧。

  其實王安已經是實際上的太監掌門了,這次討封只是給他個名頭而已,天啟帝並不在意,便准了,然後魏忠賢就高高興興告訴王安,你升官了。

  此時王安還算是魏忠賢的上級,便很有派頭的謙虛說,我老了,身體也不好,以後的天下還是你們的。說完後,還很形式主義寫了封摺子,意思是承蒙皇帝你高看我,只是我身體不好,就不要升職了,還是讓我退休吧。寫完後,強壓著滿心歡喜,把摺子遞上去了。

  王安這個做法,實際上是走過場,其實他美得鼻涕都冒泡了,只是謙虛一下還是要的,那年月人人都這麼幹,王安也不能脫俗。

  但他做夢也沒想到,有個人比他還樂,就是魏公公,他拿著王安的摺子到了天啟帝那兒,說王安不想升職,他說他老了,想退休,我看呢,他身體確實不怎麼好,乾脆,就准了吧。

  天啟帝天天忙木工,哪有心思理會這事兒?說准了,他退休,你接班。

  魏忠賢心花怒放,跑回去對王安說您老人家大喜啊,皇帝准了!王安還以為皇帝准他升官呢,眼都笑眯了,說哪裡哪裡,同喜同喜……沒說完,就聽魏公公道:皇帝准你退休了。

  五雷轟頂。

  王安走了,他走得是那麼糊塗,他不知道為什麼,人人都走的過場,怎麼到他這兒就成了真事兒?怪哉,怪哉,嗚呼哀哉。

  王安退休不久,便被魏忠賢羅織罪名充軍。

  太監也能充軍?那是,明朝時,太監有專門的“淨軍”,由太監組成的衛軍,犯法充軍的太監,就入淨軍。

  入淨軍後,便被魏忠賢安排爪牙殺害了,開始時不給他吃的,想餓死他,後來發現他三天後還活著,原來囚禁他的院子裡不知怎麼,竟種有些許蘿蔔(魏大閹人安排的殺手真夠二五眼),便一怒之下不由分說殺了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