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以正式報刊上發表的作品為評定標準,科幻迷自辦刊物上發表的作品不計入內。
作品確係科幻作品,包括在純文學刊物、兒童青少年刊物或科普刊物上發表科幻作品。同一作者創作的純文學作品,童話作品或科普作品不計入內。
各類評定製度如下。
一 小說作者積分評定。
(一)以兩萬字以下為短篇小說,兩萬字到五萬字為中篇小說,五萬字以上為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每篇一分,中篇小說每篇三分,長篇小說每部十分。
(二)作品如有轉載,或再版,按轉載或再版次數累積加分。一方面轉載或再版代表著作品受歡迎的程度,另一方面轉載或再版也為擴大科幻藝術的影響作了貢獻。如葉永烈的《小靈通漫遊未來》再版多次,發行量以數百萬計,對擴大科幻藝術的影響力起了巨大的作用。
(三)作品如由改編,其中改編成卡通畫按一次積分累積,改編成電視劇按兩次積分累積,改編成電影按三次積分累積。這主要是考慮到三種改編難度和影響力的大小。科幻小說改編成電視劇或電影這種情況八十年代初曾有過,現在雖然沒有,但這是我們科幻作者奮鬥的一個重要目標。在為中國科幻影視提供優秀原創作品方面,目前這批科幻作者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四)校園科幻與小小說作品不計入內。但學生作者創作的正式科幻作品計入積分。如《真心英雄》等。成人作者在少兒刊物上發表的作品,如在《少年科學》等處刊發的作品計入積分。這主要是考慮到目前少兒刊物為接受科幻作品的主要陣地。
二 科幻評論作者積分評定
(一)以五千字以內為短篇評論,五千字到兩萬字為中篇評論,兩萬字以上為長篇評論。這主要是考慮到評論作品與小說性質不同。短篇計一分,中篇計五分,長篇計十分。
(二)作品如有轉載或再版按轉載或再版次數累積加分。
(三)"讀者來信"或"一句話評論"等不計入內,必須是完整的評論文章。
三 科幻翻譯工作者積分評定
(一)以兩萬字以內為短篇,兩萬字到五萬字為中篇,五萬字以上為長篇。短篇每篇一分,中篇每篇五分,長篇每篇十分。
(二) 譯作如有轉載或再版,按轉載或再版的次數累積記分。
四 科幻編輯積分評定
(一)綜合媒體的科幻專欄責任編輯,每工作一年計五分。
(二)專業科幻媒體的編輯,每工作一年計十分。
臨時性編發個別科幻作品的編輯人員除外。
五 科幻教育工作者積分評定
(一)主持科幻講座,每次一分。綜合科幻活動中的大會發言不計。
(二)主持科幻選修課、培訓班的,每屆十分。
六 科幻美術工作者積分評定
(一)發表科幻美術作品,每幅一分。
(二)出版專業美術圖集,計十分。
以上兩項如有轉載或再片,分別累積加分。
(三)專業科幻雜誌的美術設計人員,每工作一年計十分。
(四)科幻系列叢書的封面設計,每幅一分。
七 科幻宣傳工作者積分評定
(一)組織單位規模的科幻活動,每次一分。
(二)組織市級規模的科幻活動,每次五分。
(三)組織省級規模科幻活動,每次十分。
(四)組織國家級規模科幻活動,每次二十分。
(五)組織國際規模科幻活動,每次五十分。
以上各項只為主要組織工作負責人評定分數。按活動規模與組織工作難度成正比的一般情況,單位級活動報一位負責人,市級兩位,省級三位,國家級四位,國際級五位。後三項需有相關的資格認定。
"入門簡單"是這個積分系統的第一個優點。在小說、評論或翻譯這三個方面只要有一個短篇正式發表就可以提出申報,使這個積分系統為廣大科幻作者敞開大門。數位化是這個積分系統的第二個優點。在杜絕論資排輩等問題上,以作品發表數量為依據是唯一可行的方案。沒有新作就意味著積分停滯不前。這個積分系統還能兼顧歷史與現狀,體現一些已經去世,或年事以高不再創作的科幻前輩的價值。
這個積分評定系統的缺點在於數位化雖然能確定作者影響力大小,但可能忽略單個作品的具體藝術價值,忽略一些藝術水高的"陽春白雪"。因此這主要是個體現作品外在影響力的評定標準。
如果這個積分制度能夠得以實施,將來科幻工作者就可以向社會說明自己的真正成就。"科幻作者"也將不再是個曖昧不清的名稱。這個系統也為科幻作者積極創作提供動力。
評定工作的具體操作如下:
一 由某個組織機構,如科幻小說研究會等承擔評定任務,成為科幻作者積分評定機構。
二 以自主申報,隨機抽查為原則,由作者自由提供個人作品發表資料,包括詳細的轉載或再版記錄,向評定機構申報。評定機構確定其申報內容的準確性後頒發積分證書。
三 自首次申報後,每年根據作者新發表作品的情況增加其分數。
四 科幻作者積分評定機構每年初將上一年積分情況印刷成冊,向國內所有科幻工作者和相關出版社或媒體公布。
作品確係科幻作品,包括在純文學刊物、兒童青少年刊物或科普刊物上發表科幻作品。同一作者創作的純文學作品,童話作品或科普作品不計入內。
各類評定製度如下。
一 小說作者積分評定。
(一)以兩萬字以下為短篇小說,兩萬字到五萬字為中篇小說,五萬字以上為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每篇一分,中篇小說每篇三分,長篇小說每部十分。
(二)作品如有轉載,或再版,按轉載或再版次數累積加分。一方面轉載或再版代表著作品受歡迎的程度,另一方面轉載或再版也為擴大科幻藝術的影響作了貢獻。如葉永烈的《小靈通漫遊未來》再版多次,發行量以數百萬計,對擴大科幻藝術的影響力起了巨大的作用。
(三)作品如由改編,其中改編成卡通畫按一次積分累積,改編成電視劇按兩次積分累積,改編成電影按三次積分累積。這主要是考慮到三種改編難度和影響力的大小。科幻小說改編成電視劇或電影這種情況八十年代初曾有過,現在雖然沒有,但這是我們科幻作者奮鬥的一個重要目標。在為中國科幻影視提供優秀原創作品方面,目前這批科幻作者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四)校園科幻與小小說作品不計入內。但學生作者創作的正式科幻作品計入積分。如《真心英雄》等。成人作者在少兒刊物上發表的作品,如在《少年科學》等處刊發的作品計入積分。這主要是考慮到目前少兒刊物為接受科幻作品的主要陣地。
二 科幻評論作者積分評定
(一)以五千字以內為短篇評論,五千字到兩萬字為中篇評論,兩萬字以上為長篇評論。這主要是考慮到評論作品與小說性質不同。短篇計一分,中篇計五分,長篇計十分。
(二)作品如有轉載或再版按轉載或再版次數累積加分。
(三)"讀者來信"或"一句話評論"等不計入內,必須是完整的評論文章。
三 科幻翻譯工作者積分評定
(一)以兩萬字以內為短篇,兩萬字到五萬字為中篇,五萬字以上為長篇。短篇每篇一分,中篇每篇五分,長篇每篇十分。
(二) 譯作如有轉載或再版,按轉載或再版的次數累積記分。
四 科幻編輯積分評定
(一)綜合媒體的科幻專欄責任編輯,每工作一年計五分。
(二)專業科幻媒體的編輯,每工作一年計十分。
臨時性編發個別科幻作品的編輯人員除外。
五 科幻教育工作者積分評定
(一)主持科幻講座,每次一分。綜合科幻活動中的大會發言不計。
(二)主持科幻選修課、培訓班的,每屆十分。
六 科幻美術工作者積分評定
(一)發表科幻美術作品,每幅一分。
(二)出版專業美術圖集,計十分。
以上兩項如有轉載或再片,分別累積加分。
(三)專業科幻雜誌的美術設計人員,每工作一年計十分。
(四)科幻系列叢書的封面設計,每幅一分。
七 科幻宣傳工作者積分評定
(一)組織單位規模的科幻活動,每次一分。
(二)組織市級規模的科幻活動,每次五分。
(三)組織省級規模科幻活動,每次十分。
(四)組織國家級規模科幻活動,每次二十分。
(五)組織國際規模科幻活動,每次五十分。
以上各項只為主要組織工作負責人評定分數。按活動規模與組織工作難度成正比的一般情況,單位級活動報一位負責人,市級兩位,省級三位,國家級四位,國際級五位。後三項需有相關的資格認定。
"入門簡單"是這個積分系統的第一個優點。在小說、評論或翻譯這三個方面只要有一個短篇正式發表就可以提出申報,使這個積分系統為廣大科幻作者敞開大門。數位化是這個積分系統的第二個優點。在杜絕論資排輩等問題上,以作品發表數量為依據是唯一可行的方案。沒有新作就意味著積分停滯不前。這個積分系統還能兼顧歷史與現狀,體現一些已經去世,或年事以高不再創作的科幻前輩的價值。
這個積分評定系統的缺點在於數位化雖然能確定作者影響力大小,但可能忽略單個作品的具體藝術價值,忽略一些藝術水高的"陽春白雪"。因此這主要是個體現作品外在影響力的評定標準。
如果這個積分制度能夠得以實施,將來科幻工作者就可以向社會說明自己的真正成就。"科幻作者"也將不再是個曖昧不清的名稱。這個系統也為科幻作者積極創作提供動力。
評定工作的具體操作如下:
一 由某個組織機構,如科幻小說研究會等承擔評定任務,成為科幻作者積分評定機構。
二 以自主申報,隨機抽查為原則,由作者自由提供個人作品發表資料,包括詳細的轉載或再版記錄,向評定機構申報。評定機構確定其申報內容的準確性後頒發積分證書。
三 自首次申報後,每年根據作者新發表作品的情況增加其分數。
四 科幻作者積分評定機構每年初將上一年積分情況印刷成冊,向國內所有科幻工作者和相關出版社或媒體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