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頁
這個問題特別關係到普魯士、波蘭以及俄國靠近波羅的海的一些省份,這些
地區找不到任何人來購買它們從前出口英國的剩餘糧食;只有挪威這個經常
需要進口的國家能夠提供一個市場,但是陸路不能達到挪威。這些國家的林
業產品本來在西歐是更受歡迎的:但沒有船舶,這些產品就運不出去。就是
拿破崙本人也難於出售他的葡萄酒和白酒;在豐收的年 份,他的糧食也是
過剩的。農民所出售的至多只供應當地的消費,所以不應誇大這一不利條件:
它僅僅波及貴族大地主和大農場主等一小部分人;但是,這是一些有勢力的
人,而封鎖畢竟總是趨向於削弱農產品的價格、削弱農村的購買力,從而損
害了工業,而封鎖在別的地方則有利於工業。由此造成的大陸市場的缺陷、
經濟的虛弱以及財政的虧空,最後使得皇帝不得不對封鎖制度進行改組,並
通過頒發特許證的方式暫時放鬆一下。不論他的動機是多麼迫切,這种放松
還是引起了破壞大陸體系的離心傾向。拿破崙對大陸各國封閉了法國港口,
同時卻向美國人開放,這證明指責法國有利己主義是很有理由的。各盟國及
附庸國聲稱有權摹仿拿破崙這種做法,而俄國就帶了頭。
通過建立一個統一的、相對獨立的市場來加強歐洲聯盟,這顯然是一項
長期的工作,它要求長年累月的強制措施。第一個要排除的障礙來自領土的
分裂破碎以及由此產生的“內地”關卡。這是要“大軍”來解決的任務。在
公共輿論面前,英國的有利地位在於能證明:任何形式的大陸體系都是建立
在軍事專制之上的。
八、大陸體系與民族
大陸體系能否存在下去取決於俄羅斯戰役的結果。拿破崙一如既往又將
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下一次的勝利上:其餘的事都將迎刃而解,再視形勢發展
而定。因此他對於歐洲聯合的前途,並沒有確定的計劃。可以斷言的是,自
從1810 年以來,他加深了帝國的古羅馬特色;他的繼承者今後都將在即位十
年之內,在他定為第二首都的“不朽城”里舉行加冕典禮;拿破崙想把瑪麗·路
易絲親自帶到羅馬去,並在那裡為她加冕;為了這件大事,一些準備工作已
在進行。羅馬教皇將來既可住在巴黎,也可住在羅馬;遲早有一天,庇護七
世總會有一個甘願接受新的“巴比倫之囚”①的教皇成為他的繼承人。以後會
發生什麼呢?我們可以任意想像:在沙皇亞歷山大的軍隊崩潰之後,波蘭將
會復國;在俄國土地上成立一些新的公國來保護這個重建起來的國家;廢黜
貝爾納多特而代之以一個可靠的人;德意志將進行改組;伊比利亞半島將會
降服;君士坦丁堡將會被征服,成為帝國的第三首都;大陸的和平大概會得
到保障,拿破崙所設想的那種歐洲文明會逐步推廣。
有人曾試圖使這種推斷與作為世紀的特徵的民族主義協調一致,好象皇
帝曾打算要把大陸體系改變成一個由許多獨立自主民族自願組合的團體。他
為大陸所夢寐以求的世界文明同這樣的理想決不是背道而馳的;但是,靠征
服而建立起來的統一,對於法國大革命初期所設想的、作為其事業最高成就
的各民族自由聯盟完全是一個否定。然而,拿破崙的這種幻想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人們注意到拿破崙總是抓緊利用正在起作用的各種力量來實現他的目
的,而每當他認為時機適當的時候,他也從不忽視民族的思想感情。在法國,
拿破崙的權力就應歸功於這種民族意識;儘管他為了他個人的帝國迷夢而犧
牲了國家的利益,但法國人卻一直把他視為民族的領袖,因為他們的命運與
他的命運已是休戚相關,不再可分。而且他在繼承大革命的事業時,通過中
央集僅、兵役、在外敵面前保持敵愾同讎的長期戰爭以及激發集體自豪感的
節節勝利,加強了法國人的團結。在法蘭西帝國以外,他顯得更加謹慎得多;
雖然波蘭人不能譴責他背信棄義,因為他從來沒有對他們許諾過什麼,但是
他利用了他們的愛國精神;他把義大利的國名第一次寫在政治地理上、使伊
利里亞的名稱復活只及給予斯洛維尼亞語和克羅埃西亞語以官方語言的地位顯
然不是沒有用意的。
還值得肯定的是,拿破崙通過他的政治體系和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
各民族的發展。儘管他沒有完成義大利和德意志的領土統一,他大大地簡化
了這兩個國家的地圖;他把一部分南部斯拉夫各族人集結在一起,這是自十
四世紀以來從沒出現過的事。①他進行的改革不是無足輕重的:廢除各省自
主、特權和封建制度,代之以行政集權、公民平等和國內市場的統一,他創
造了發展政治民族主義必不可少的條件,在這個意義上,他算得上是好幾個
地區找不到任何人來購買它們從前出口英國的剩餘糧食;只有挪威這個經常
需要進口的國家能夠提供一個市場,但是陸路不能達到挪威。這些國家的林
業產品本來在西歐是更受歡迎的:但沒有船舶,這些產品就運不出去。就是
拿破崙本人也難於出售他的葡萄酒和白酒;在豐收的年 份,他的糧食也是
過剩的。農民所出售的至多只供應當地的消費,所以不應誇大這一不利條件:
它僅僅波及貴族大地主和大農場主等一小部分人;但是,這是一些有勢力的
人,而封鎖畢竟總是趨向於削弱農產品的價格、削弱農村的購買力,從而損
害了工業,而封鎖在別的地方則有利於工業。由此造成的大陸市場的缺陷、
經濟的虛弱以及財政的虧空,最後使得皇帝不得不對封鎖制度進行改組,並
通過頒發特許證的方式暫時放鬆一下。不論他的動機是多麼迫切,這种放松
還是引起了破壞大陸體系的離心傾向。拿破崙對大陸各國封閉了法國港口,
同時卻向美國人開放,這證明指責法國有利己主義是很有理由的。各盟國及
附庸國聲稱有權摹仿拿破崙這種做法,而俄國就帶了頭。
通過建立一個統一的、相對獨立的市場來加強歐洲聯盟,這顯然是一項
長期的工作,它要求長年累月的強制措施。第一個要排除的障礙來自領土的
分裂破碎以及由此產生的“內地”關卡。這是要“大軍”來解決的任務。在
公共輿論面前,英國的有利地位在於能證明:任何形式的大陸體系都是建立
在軍事專制之上的。
八、大陸體系與民族
大陸體系能否存在下去取決於俄羅斯戰役的結果。拿破崙一如既往又將
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下一次的勝利上:其餘的事都將迎刃而解,再視形勢發展
而定。因此他對於歐洲聯合的前途,並沒有確定的計劃。可以斷言的是,自
從1810 年以來,他加深了帝國的古羅馬特色;他的繼承者今後都將在即位十
年之內,在他定為第二首都的“不朽城”里舉行加冕典禮;拿破崙想把瑪麗·路
易絲親自帶到羅馬去,並在那裡為她加冕;為了這件大事,一些準備工作已
在進行。羅馬教皇將來既可住在巴黎,也可住在羅馬;遲早有一天,庇護七
世總會有一個甘願接受新的“巴比倫之囚”①的教皇成為他的繼承人。以後會
發生什麼呢?我們可以任意想像:在沙皇亞歷山大的軍隊崩潰之後,波蘭將
會復國;在俄國土地上成立一些新的公國來保護這個重建起來的國家;廢黜
貝爾納多特而代之以一個可靠的人;德意志將進行改組;伊比利亞半島將會
降服;君士坦丁堡將會被征服,成為帝國的第三首都;大陸的和平大概會得
到保障,拿破崙所設想的那種歐洲文明會逐步推廣。
有人曾試圖使這種推斷與作為世紀的特徵的民族主義協調一致,好象皇
帝曾打算要把大陸體系改變成一個由許多獨立自主民族自願組合的團體。他
為大陸所夢寐以求的世界文明同這樣的理想決不是背道而馳的;但是,靠征
服而建立起來的統一,對於法國大革命初期所設想的、作為其事業最高成就
的各民族自由聯盟完全是一個否定。然而,拿破崙的這種幻想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人們注意到拿破崙總是抓緊利用正在起作用的各種力量來實現他的目
的,而每當他認為時機適當的時候,他也從不忽視民族的思想感情。在法國,
拿破崙的權力就應歸功於這種民族意識;儘管他為了他個人的帝國迷夢而犧
牲了國家的利益,但法國人卻一直把他視為民族的領袖,因為他們的命運與
他的命運已是休戚相關,不再可分。而且他在繼承大革命的事業時,通過中
央集僅、兵役、在外敵面前保持敵愾同讎的長期戰爭以及激發集體自豪感的
節節勝利,加強了法國人的團結。在法蘭西帝國以外,他顯得更加謹慎得多;
雖然波蘭人不能譴責他背信棄義,因為他從來沒有對他們許諾過什麼,但是
他利用了他們的愛國精神;他把義大利的國名第一次寫在政治地理上、使伊
利里亞的名稱復活只及給予斯洛維尼亞語和克羅埃西亞語以官方語言的地位顯
然不是沒有用意的。
還值得肯定的是,拿破崙通過他的政治體系和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
各民族的發展。儘管他沒有完成義大利和德意志的領土統一,他大大地簡化
了這兩個國家的地圖;他把一部分南部斯拉夫各族人集結在一起,這是自十
四世紀以來從沒出現過的事。①他進行的改革不是無足輕重的:廢除各省自
主、特權和封建制度,代之以行政集權、公民平等和國內市場的統一,他創
造了發展政治民族主義必不可少的條件,在這個意義上,他算得上是好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