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
「那你說怎麼辦?」
池寧能知道什麼呢?走出內閣的時候,池寧感覺自己年紀輕輕,就已經要開始禿頭了。他還不死心地問了原君一遍,如果他利用太后的娘家事,會怎麼樣。
原君直接就給出了大凶的結果。
隨著原君對池寧感情的日益增加,原君現在能夠看到的屬於池寧的未來已經十分模糊了,只能給出吉凶之類的模糊方向。
就很愁人。
池寧和王洋這廂因為天生謹慎的性格而選擇了按兵不動,那邊卻已經有人等不及了。這是一夥兒既不支持太子登基也不希望念平帝醒來的人,他們覺得現在朝堂之上,鼓吹太子登基的邪風均是來自太后的授意,必須得摁死太后才行。
這些人是真的心臟,不僅揭發了太后娘家的舊事,還上奏請示,天和帝的屍骨什麼時候可以葬入帝陵。
池寧從大師兄江之為手上得到了天和帝的屍骨後,第一時間就請原君確定了這屍骨不再有問題,就給太后的宮裡送了去,讓人家母子團聚。老太后也不知道是不信任池寧,還是單純想要和兒子再多處一段時間,請了坐忘心齋的仙師入宮,整整七七四十九人,來給天和帝的屍骨念往生輪迴經,要一連念上個九九八十一天,才好超度亡魂。
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偏偏有人要作死,在這個點上踩太后。
果不其然,太后怒了。
她先是以雷霆手段,自己收拾了自己家裡僅剩的人,又在內閣和司禮監議事時,拄著肅帝的龍頭拐杖,像戰士一般,踏著鼓點,邁入了大殿。
俯視群臣,太后當庭點破了發難之人,直言問他,欺負她孤孫寡祖,是何居心。
證據嘛,自然就是對方暗中聯繫了錢皇后的家人。誰能想到呢?錢皇后的家人臨陣倒戈,全數站了太后。池寧和王洋對視一眼,就已經明白了,原來太后的套在這裡,天和帝去了,錢皇后和太后有再多的恩怨,也已經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利益共同體,不可能再斗下去了。甚至也許不和的表象都只是做給別人看的,她們早就聯手了。
太后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這是鐵證如山,又背離了最基本的社會道德觀念,對方一派被連根拔起,整個朝堂之上,根本無人敢站出來稍微說一兩句。因為你一旦開口,你就有可能也要背負上欺負孤兒寡母的不義之名,文臣最是重名,愛惜羽毛,又怎麼會沒事去招惹這樣的腥臊?
連王洋都連夜找來自己當年當府尹的門生,一起儘可能的銷毀了他們曾做過調查的痕跡,再不能把此事翻找出來。
而朝堂之上,也是再無人敢對太子聞宸登基一事提出質疑。念平帝的退位進程,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第83章 努力當爹第八十三天:
池寧看著朝堂上威風堂堂的老太后,忽然心生了一個想法:如果是他師父的話,他會怎麼做呢?
答案顯而易見,張精忠會選擇儘可能地和太后和平共處。張精忠當年不知道太后冷酷鐵血的本質嗎?不,作為一手挖掘了有琴太后的人,張太監肯定比所有人都要了解這位太后的本質,甚至可以說這才是他們進行合作的基礎。
張太監一直不覺得當皇后的必要條件是愛皇上,她可以敬他,畏他,拿他當上峰當老闆,卻絕不應該為愛吃醋,失去理智。
而性格冷血的有琴太后,無疑是最符合張太監這套理論的人。
她可以對後宮諸妃一視同仁,可以愛護自己的親子,從不會因為嫉妒而誤事,讓後院失火。因為她根本不愛肅帝,無愛便無恐,不會心理失衡,不會患得患失。只要肅帝給夠她身為皇后足夠的尊重,她就可以是全天下最賢惠的妻子。
張太監與這樣的皇后在內廷配合,自然是千好萬好心情好。
於是,池寧捫心自問的第二個問題,也就隨之而來:那我可以試著和太后合作嗎?
事實上,現在池寧和太后的關係,正處於一種比較微妙的合作狀態里,他們有著共同的目標——推太子上位,並一直在為此不懈努力。只是池寧這邊「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地先一步考慮到了更遠的未來,當太子登基後,朝堂該如何重新洗牌。
不,不對,池寧想著想著,這才突然像是意識到了什麼。
【太后也在防備著我,是嗎?】這是池寧的第三個問題,他選擇了直接問原君,因為池寧突然明白了,他按兵不動是因為他拿太后沒轍,那太后呢?太后為何也要一直容忍他的種種試探?是因為脾氣好嗎?很顯然不是,那麼真相就只有一個,太后拿他也沒有辦法!
【是的。】原君開開心心地恭喜了池寧,不知不覺,池寧也被別人標記成了勁敵。
換作旁人,肯定會覺得這是嘲諷。只有池寧,高高興興地接受了來自原君的道喜,因為他真就有了一種榮幸之至的感覺。他覺得強大到沒有辦法解決的對手,也對他有一樣覺得難搞的敵視。
一個更加大膽的想法,就這樣在池寧的心中誕生。
池寧轉天就把自己的這個想法,和二師兄俞星垂說了一遍,然後,就連仙仙都表示,這想法真的很大膽:「你確定不會有問題嗎?」
「我們做什麼都會有風險啊,」池寧是這樣解釋的,「既然如此,不如搏一把更大的。」
說完,池寧就著手細化起了他的想法,打算等他查漏補缺,研究到了足夠有說服力後,就拿去和王洋商量。
池寧能知道什麼呢?走出內閣的時候,池寧感覺自己年紀輕輕,就已經要開始禿頭了。他還不死心地問了原君一遍,如果他利用太后的娘家事,會怎麼樣。
原君直接就給出了大凶的結果。
隨著原君對池寧感情的日益增加,原君現在能夠看到的屬於池寧的未來已經十分模糊了,只能給出吉凶之類的模糊方向。
就很愁人。
池寧和王洋這廂因為天生謹慎的性格而選擇了按兵不動,那邊卻已經有人等不及了。這是一夥兒既不支持太子登基也不希望念平帝醒來的人,他們覺得現在朝堂之上,鼓吹太子登基的邪風均是來自太后的授意,必須得摁死太后才行。
這些人是真的心臟,不僅揭發了太后娘家的舊事,還上奏請示,天和帝的屍骨什麼時候可以葬入帝陵。
池寧從大師兄江之為手上得到了天和帝的屍骨後,第一時間就請原君確定了這屍骨不再有問題,就給太后的宮裡送了去,讓人家母子團聚。老太后也不知道是不信任池寧,還是單純想要和兒子再多處一段時間,請了坐忘心齋的仙師入宮,整整七七四十九人,來給天和帝的屍骨念往生輪迴經,要一連念上個九九八十一天,才好超度亡魂。
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偏偏有人要作死,在這個點上踩太后。
果不其然,太后怒了。
她先是以雷霆手段,自己收拾了自己家裡僅剩的人,又在內閣和司禮監議事時,拄著肅帝的龍頭拐杖,像戰士一般,踏著鼓點,邁入了大殿。
俯視群臣,太后當庭點破了發難之人,直言問他,欺負她孤孫寡祖,是何居心。
證據嘛,自然就是對方暗中聯繫了錢皇后的家人。誰能想到呢?錢皇后的家人臨陣倒戈,全數站了太后。池寧和王洋對視一眼,就已經明白了,原來太后的套在這裡,天和帝去了,錢皇后和太后有再多的恩怨,也已經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利益共同體,不可能再斗下去了。甚至也許不和的表象都只是做給別人看的,她們早就聯手了。
太后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這是鐵證如山,又背離了最基本的社會道德觀念,對方一派被連根拔起,整個朝堂之上,根本無人敢站出來稍微說一兩句。因為你一旦開口,你就有可能也要背負上欺負孤兒寡母的不義之名,文臣最是重名,愛惜羽毛,又怎麼會沒事去招惹這樣的腥臊?
連王洋都連夜找來自己當年當府尹的門生,一起儘可能的銷毀了他們曾做過調查的痕跡,再不能把此事翻找出來。
而朝堂之上,也是再無人敢對太子聞宸登基一事提出質疑。念平帝的退位進程,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第83章 努力當爹第八十三天:
池寧看著朝堂上威風堂堂的老太后,忽然心生了一個想法:如果是他師父的話,他會怎麼做呢?
答案顯而易見,張精忠會選擇儘可能地和太后和平共處。張精忠當年不知道太后冷酷鐵血的本質嗎?不,作為一手挖掘了有琴太后的人,張太監肯定比所有人都要了解這位太后的本質,甚至可以說這才是他們進行合作的基礎。
張太監一直不覺得當皇后的必要條件是愛皇上,她可以敬他,畏他,拿他當上峰當老闆,卻絕不應該為愛吃醋,失去理智。
而性格冷血的有琴太后,無疑是最符合張太監這套理論的人。
她可以對後宮諸妃一視同仁,可以愛護自己的親子,從不會因為嫉妒而誤事,讓後院失火。因為她根本不愛肅帝,無愛便無恐,不會心理失衡,不會患得患失。只要肅帝給夠她身為皇后足夠的尊重,她就可以是全天下最賢惠的妻子。
張太監與這樣的皇后在內廷配合,自然是千好萬好心情好。
於是,池寧捫心自問的第二個問題,也就隨之而來:那我可以試著和太后合作嗎?
事實上,現在池寧和太后的關係,正處於一種比較微妙的合作狀態里,他們有著共同的目標——推太子上位,並一直在為此不懈努力。只是池寧這邊「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地先一步考慮到了更遠的未來,當太子登基後,朝堂該如何重新洗牌。
不,不對,池寧想著想著,這才突然像是意識到了什麼。
【太后也在防備著我,是嗎?】這是池寧的第三個問題,他選擇了直接問原君,因為池寧突然明白了,他按兵不動是因為他拿太后沒轍,那太后呢?太后為何也要一直容忍他的種種試探?是因為脾氣好嗎?很顯然不是,那麼真相就只有一個,太后拿他也沒有辦法!
【是的。】原君開開心心地恭喜了池寧,不知不覺,池寧也被別人標記成了勁敵。
換作旁人,肯定會覺得這是嘲諷。只有池寧,高高興興地接受了來自原君的道喜,因為他真就有了一種榮幸之至的感覺。他覺得強大到沒有辦法解決的對手,也對他有一樣覺得難搞的敵視。
一個更加大膽的想法,就這樣在池寧的心中誕生。
池寧轉天就把自己的這個想法,和二師兄俞星垂說了一遍,然後,就連仙仙都表示,這想法真的很大膽:「你確定不會有問題嗎?」
「我們做什麼都會有風險啊,」池寧是這樣解釋的,「既然如此,不如搏一把更大的。」
說完,池寧就著手細化起了他的想法,打算等他查漏補缺,研究到了足夠有說服力後,就拿去和王洋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