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頁
在江南的文人士子中,現下倒是涌動起一股風潮。因為那新成立的學宮,每個月的中旬和下旬都是要舉行一場所謂的學術辯論會的,但凡上台有新說法的,能吸引眾人眼球的,都是要登上那所謂的學報的。而且這學報有個特點,竟然能把人的模樣分毫不差的印上去。雖然是黑白顏色的,但是也是一個露臉的機會了。那學報可不僅僅是在這學校里傳播的,而是要送到各地的官府一份的,便是在大街上,也是有專門的門店來發賣的。不過也不貴,就是一碗茶水錢。但凡是想看這報紙的,怕是沒有幾個人付不起這茶水錢的。
第三百五十章 萌芽
“請諸位安靜,安靜,下邊,我們開始今日之辯論。想必諸生都知道,顧先生是我們學宮的教習。前些時日,顧先生在學報上所做八股之害,更是引發學宮之中諸生之議論紛紛。諸生都應知,本學宮從建立之日起,就有真理越辯越明之學風。今日,顧先生特在此大合堂學社,與諸位爭辯。在坐諸生,皆可與顧先生進行言論,只要有理便可。哦,此真理,本人以為,便是這世間普遍之道理,可為行萬事之準則。哦,除了諸生,各位教習也可與顧先生辯論。”
在蘇州新建成的會稽學宮中,此時正在那大型的階梯教室中進行著一場辯論會。當然,這辯論會還沒有開始。但進入此屋的學生們,卻已經開始針對文史教習顧炎武在學報上發表的論述開始了辨析。
能引起這麼大爭論的,自然是那顧繼坤所發表的八股之害的議論。學報現下才出了五六期,但是如此大膽且題目鮮明的言論,卻是第一次在這學報上刊印出來。諸生也是奇怪,難道朝廷此時沒有什麼錦衣衛來盯著這裡。要知道雖然崇禎朝的時候把這民間的言論放寬了許多,但那大都是因為朝廷那時候整日裡光顧著對付各地的民變和北方的韃子了,所以才沒有閒心思管他們這些讀書人。而現下,朝廷可是重新穩定下來了,各地也是沒有民變了,或是便是有,也是小規模的,不為人所知的。而滿清韃子,此時也不知道怎麼就沒了蹤影。有人說那是他們和李自成的大順軍拼了個兩敗俱傷。總之在座諸生是不需要考慮這天下興亡的事情了。
沒了這層隱憂,諸生自然是要過往日那些醉生夢死的日子的,當然這中間是需要繼續探討這學問的。這新建起來的會稽學宮也是奇怪,凡是通過這資格鑑定的,便可以在這裡白吃白住,學習也是不花錢的。
有了這樣的條件,士子們自然是爭先恐後的往這裡來了。來到這裡之後,忽的發現這學宮裡的言論倒是自由很多,不單是學生可以私下說上許多,便是先生們也是市場發表見解。學宮裡發行的那學報,更是大膽的把各式各樣的言論印在了上面。在學宮裡發行也便罷了,竟然還發到了蘇州城裡頭。沒了憂國憂民的心思,整天讀著之乎者也的士子們,對於這些新奇的言論,自然是要發表一下自己的感慨的。而且眾人都是奇怪,以往對這樣的事情頗為敏感的督撫衙門或是錦衣衛此時卻是不見蹤影了。江南地界,其實從萬曆朝以來,這學術上的言論便是自由了很多,即便是涉及到朝政上的一些事情,也是有很多士子們拿出來在大廳廣眾下說的。而且因為在天啟朝的時候,因為江南地界的東林黨和朝中的魏閹爭鬥,使得這江南地界的文人們更多的都是以各種名義結社結黨。無論是東林黨,還是那復社,都是有他們自己的主張的。這學報上刊發出來的文字,若是能獲得諸生們的認可,便是在那畫舫里,也是要被倒茶的侍女敬上幾分的。
年輕的士子們,對於這樣可以出彩的機會,自然是不會放過的。於是每一期學報一出來,自然是各處爭相購買。學宮裡看不到了,那就跑到外邊來求一張,哪怕用新發行的一塊錢的銀元來買也是在所不惜。
辯論還沒有開始,士子們已經三三倆倆的坐在座位上開始了言論。在朝中,朱家皇帝規定了言官們可以言者無罪。而在這學宮裡,在牆壁上或是那大門口處,也都是寫上了什麼言論自由的話語。自由這個詞,諸生們到也是來到這學宮裡才獲知的,便是可以隨便說,無所顧忌的意思。
正因為如此,那主持的教習才大聲的敲起了驚堂木,讓諸生鎮定下來。而那顧繼坤,此時則是站在那講台上,等候諸生的發問。
這顧繼坤,便是陳政來的那個時空的顧炎武。此時此刻,他倒是沒有把自己的名字改過來,因為清兵根本就沒有入關,大明還是大明。不過這顧繼坤的性情卻是一樣的沒有變化。他和他的好友歸莊一起加入了這新建成的會稽學宮,在這裡邊做了教習。
像他這樣的屢試不第的士子,在江南地界,實在是太多。許多人不能一味靠著家裡人養活,在這學宮開設後,便找到了這樣一個即安穩,又體面的職業。這學宮提供的條件也是相當豐厚的。一日三餐自是不必說了,每一季還發給教習們一身衣服。每個月的工錢自然也是豐厚,比得上那些在衙門裡管事的官吏了。要知道此時衙門裡的官吏們可是漲了俸祿的。
像顧某人這樣愛鑽研學問的,這學宮自然是他們最好的歸屬了。而他進了這學宮後,忽然之間發現嗎,這學宮所倡導的治學之道,和他之前所思所想,頗為相像。全然不同於那種死讀四書五經,只知八股文章的私塾。於是,一時間,他便如魚得水,在那學報上很是快意的寫了些許文章。那學報在這學宮裡是免費發行的,各個年級都可以免費觀看,但是卻不能拿走,只能在那所謂的圖書館裡看。而學校外邊倒是有專門賣這些刊物的所在。那價錢自然是不貴,所以這顧先生對於每期學報都是要買來收集在一起的。而且這其中還有一個讓他驚奇的,便是那日有個人過來給他照像。當時他並不知道這一切是怎麼回事,可等看到那學報上有自己的畫像之後,自是驚奇一番。到後來他才弄明白那照相之術。
第三百五十章 萌芽
“請諸位安靜,安靜,下邊,我們開始今日之辯論。想必諸生都知道,顧先生是我們學宮的教習。前些時日,顧先生在學報上所做八股之害,更是引發學宮之中諸生之議論紛紛。諸生都應知,本學宮從建立之日起,就有真理越辯越明之學風。今日,顧先生特在此大合堂學社,與諸位爭辯。在坐諸生,皆可與顧先生進行言論,只要有理便可。哦,此真理,本人以為,便是這世間普遍之道理,可為行萬事之準則。哦,除了諸生,各位教習也可與顧先生辯論。”
在蘇州新建成的會稽學宮中,此時正在那大型的階梯教室中進行著一場辯論會。當然,這辯論會還沒有開始。但進入此屋的學生們,卻已經開始針對文史教習顧炎武在學報上發表的論述開始了辨析。
能引起這麼大爭論的,自然是那顧繼坤所發表的八股之害的議論。學報現下才出了五六期,但是如此大膽且題目鮮明的言論,卻是第一次在這學報上刊印出來。諸生也是奇怪,難道朝廷此時沒有什麼錦衣衛來盯著這裡。要知道雖然崇禎朝的時候把這民間的言論放寬了許多,但那大都是因為朝廷那時候整日裡光顧著對付各地的民變和北方的韃子了,所以才沒有閒心思管他們這些讀書人。而現下,朝廷可是重新穩定下來了,各地也是沒有民變了,或是便是有,也是小規模的,不為人所知的。而滿清韃子,此時也不知道怎麼就沒了蹤影。有人說那是他們和李自成的大順軍拼了個兩敗俱傷。總之在座諸生是不需要考慮這天下興亡的事情了。
沒了這層隱憂,諸生自然是要過往日那些醉生夢死的日子的,當然這中間是需要繼續探討這學問的。這新建起來的會稽學宮也是奇怪,凡是通過這資格鑑定的,便可以在這裡白吃白住,學習也是不花錢的。
有了這樣的條件,士子們自然是爭先恐後的往這裡來了。來到這裡之後,忽的發現這學宮裡的言論倒是自由很多,不單是學生可以私下說上許多,便是先生們也是市場發表見解。學宮裡發行的那學報,更是大膽的把各式各樣的言論印在了上面。在學宮裡發行也便罷了,竟然還發到了蘇州城裡頭。沒了憂國憂民的心思,整天讀著之乎者也的士子們,對於這些新奇的言論,自然是要發表一下自己的感慨的。而且眾人都是奇怪,以往對這樣的事情頗為敏感的督撫衙門或是錦衣衛此時卻是不見蹤影了。江南地界,其實從萬曆朝以來,這學術上的言論便是自由了很多,即便是涉及到朝政上的一些事情,也是有很多士子們拿出來在大廳廣眾下說的。而且因為在天啟朝的時候,因為江南地界的東林黨和朝中的魏閹爭鬥,使得這江南地界的文人們更多的都是以各種名義結社結黨。無論是東林黨,還是那復社,都是有他們自己的主張的。這學報上刊發出來的文字,若是能獲得諸生們的認可,便是在那畫舫里,也是要被倒茶的侍女敬上幾分的。
年輕的士子們,對於這樣可以出彩的機會,自然是不會放過的。於是每一期學報一出來,自然是各處爭相購買。學宮裡看不到了,那就跑到外邊來求一張,哪怕用新發行的一塊錢的銀元來買也是在所不惜。
辯論還沒有開始,士子們已經三三倆倆的坐在座位上開始了言論。在朝中,朱家皇帝規定了言官們可以言者無罪。而在這學宮裡,在牆壁上或是那大門口處,也都是寫上了什麼言論自由的話語。自由這個詞,諸生們到也是來到這學宮裡才獲知的,便是可以隨便說,無所顧忌的意思。
正因為如此,那主持的教習才大聲的敲起了驚堂木,讓諸生鎮定下來。而那顧繼坤,此時則是站在那講台上,等候諸生的發問。
這顧繼坤,便是陳政來的那個時空的顧炎武。此時此刻,他倒是沒有把自己的名字改過來,因為清兵根本就沒有入關,大明還是大明。不過這顧繼坤的性情卻是一樣的沒有變化。他和他的好友歸莊一起加入了這新建成的會稽學宮,在這裡邊做了教習。
像他這樣的屢試不第的士子,在江南地界,實在是太多。許多人不能一味靠著家裡人養活,在這學宮開設後,便找到了這樣一個即安穩,又體面的職業。這學宮提供的條件也是相當豐厚的。一日三餐自是不必說了,每一季還發給教習們一身衣服。每個月的工錢自然也是豐厚,比得上那些在衙門裡管事的官吏了。要知道此時衙門裡的官吏們可是漲了俸祿的。
像顧某人這樣愛鑽研學問的,這學宮自然是他們最好的歸屬了。而他進了這學宮後,忽然之間發現嗎,這學宮所倡導的治學之道,和他之前所思所想,頗為相像。全然不同於那種死讀四書五經,只知八股文章的私塾。於是,一時間,他便如魚得水,在那學報上很是快意的寫了些許文章。那學報在這學宮裡是免費發行的,各個年級都可以免費觀看,但是卻不能拿走,只能在那所謂的圖書館裡看。而學校外邊倒是有專門賣這些刊物的所在。那價錢自然是不貴,所以這顧先生對於每期學報都是要買來收集在一起的。而且這其中還有一個讓他驚奇的,便是那日有個人過來給他照像。當時他並不知道這一切是怎麼回事,可等看到那學報上有自己的畫像之後,自是驚奇一番。到後來他才弄明白那照相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