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裁撤邊鎮,這句話要是放到崇禎朝的時候,那就是自絕後路了。大明早就已經沒了可戰之兵了,只能靠著各個邊鎮的軍兵來充門面。然而這些邊鎮的表現卻是讓崇禎皇帝費勁了腦筋。最後卻是誰也沒用上,還是讓李自成打進了北京城。那些邊鎮,幾十年下來,早就成了大明身上的毒瘤了。遼東李家倒了之後,便在崇禎朝出了吳家。這姜家在大同也是有了幾十年的根基的,現下倒是說打倒便打倒了。吳家在山海關那邊也曾經力抗過韃子的,可是在崇禎十七年的時候不知道怎麼的就沒了蹤影。現下大同的姜家,在面對朝廷的旨意和斥責後,竟然也是沒怎麼樣就服了軟,連最起碼的反抗都是沒有了,這讓眾人都是驚訝。不反抗是不可能的,已經在一地經營好幾十年了,怎麼樣身邊也是要有一些用的上的家丁親兵的,可是這些人竟然在那所謂的朝廷兵馬面前一點風浪都沒有掀起來,這就讓眾人吃驚了。這朝廷的兵馬現下竟然已經厲害到了如此地步。想一想也是,據說山西陝西那邊現下早就平定了,也是朝廷的兵馬過去平定的。

  崇禎一朝,十七年的時間,到處都是烽火,到處都是漏子,到處都是民變。崇禎皇帝從上位開始,事情就是一樁一樁的,沒個消停。而且從他爺爺萬曆朝就起兵反抗大明的滿清韃子也更是囂張。內憂外患,讓崇禎皇帝每日裡都是難以睡個好覺。

  可是自打他兒子上位後,這天下就奇怪的仿佛一瞬間就消停了。原來攻破京師的西北反賊們,現下竟然被朝廷兵馬剿平了;原來盤踞在遼鎮的滿清韃子,也是在崇禎十七年的時候跟著消失了蹤影。這真真是怪事。

  江南這些縉紳,也都不是糊塗的,自然有人打聽清楚了這朝廷新的兵馬是個什麼樣子。其實在南京小朝廷剛成立那會兒,眾人就已經清楚朝廷兵馬是個什麼水平了。船上的炮能直接打到南京城上,五百人的一隊軍兵就能打的朝廷上萬人馬大敗而歸。南京城的城門被人家一炮就給轟塌了。大明任何時候,任何地方的軍隊,哪裡有這樣的戰力啊。

  即便是後來以松江徐家為首的那些人不死心,可還不是在朝廷面前碰的頭破血流。雖然他們還在和朝廷抗爭著,在這米和布上掙扎著,但是明了事情內幕的人都知道,這些人家,早晚讓朝廷吃的渣滓都不剩。

  陳家保扶的永曆皇帝,上不上朝,問不問政,眾人都是不太清楚。但是眾人都是知道,自打李岩成為這首輔後,新鮮事就多了起來。這不,這新成立的學宮就是其中之一。

  從八月份開始,在江南各地,都是有這樣的學宮成立。打的名號就是幫助那些沒有足夠學資的士子們到這裡來學習。各地有名的士子們也都是被青島了這學宮裡任教。這學宮不同於原來朝廷在各縣設置的縣學,卻是完完全全的私立性質的,但現下卻是免費的。那些上不起族學,上不起縣學的士子們倒是可以在這學宮裡繼續的學習。學費是不用交的,一天三餐也是免費。若是家離著遠的,也是可以在這學校的宿舍里住著的。當然,要住在這裡,自然是要通過審核的。

  這樣的做法,在大部分人看來,倒是有種敗家的感覺。但是陳家卻是執著的堅持這麼做,這讓所有人都是弄不清楚。

  弄不清楚歸弄不清楚,現下有便宜可占自然是要占上一些的。許多讀不起書的學子們都是來到這裡。經過了審核之後,自然就獲得了在這裡學習的資格。一些落第的書生,也是紛紛來到這裡,謀求一份職業。因為這學宮建立起來,不光要學生,先生也是需要的。

  其實陳政在這裡建的這所學校,倒是兼有小學、中學和大學集中在一起的感覺。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這所學宮第一要務是給在工廠區工作的那些工人們的子弟服務的,第二才是針對這江南地區的文人士子們進行思想滲透的。

  江南歷來是大明的富庶之地。河南河北地方的中小地主,大概都是要親自下地耕種的,但是江南卻是不同,一些租種人家土地的佃戶,也是能吃上白米的。許多人家有閒錢拿出來供養子弟讀書,一二百年下來,就形成了這裡濃郁的學術氛圍。陳政所謂的滲透,絕不是想一下子改變大明江南讀書人們的思想,而是慢慢的順勢而為。

  建立這學宮,便是這滲透的開始。教員有的是江南各地的士子,有的則是在北島經過陳政培訓的一些北方讀書人。在一所學校里,江南的士子們要交給學生四書五經,而北島培訓後的教員,則是要教學生數學、地理和物理化學的。

  那些自己上完了課的士子們,在閒暇時間,也是可以去看看這些北島過來的教員進行的教學的。江南的這些落底士子們,很多都是不願拘泥於這四書五經裡邊的,像錢世強和沈青那樣的,更是大有人在。這些人就是陳政要滲透改變的第一批。陳政知道,改變人的思想,可不是一撮而就的,這要慢慢來,當然,手段是多種的。

  在上海縣這邊成立了這學宮,在揚州、蘇州、南京,陳家自然也是成立了這樣的學宮。思想的改變要從這江南地界開始,陳政設立的這些免費的學校,自然也是要從這江南地界開始的。至於銀錢,陳政現下還真是不缺。

  就這樣,從永曆元年的九月份開始,在江南各地,一時間,這新建起來的學宮成為了各地讀書人的一個夢想所在。即便那些能上的起自家族學或是縣學的,為了圖個新鮮,也為了賺上那麼一點便宜,也是紛紛來報名。當然,這中間也是要先緊著那些家境貧寒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