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三節 抑制中蘇戰爭的因素

  如上所述,存在著導致中蘇對抗激化的因素,但另一方面也存在著抑制中蘇戰爭的因素。

  第一,是兩國的國內形勢。眾所周知,中國正推行四個現代化政策,忙於調整國內態勢。在這種情況下,它無力主動地去挑起中蘇戰爭。它即使認為中蘇戰爭不可避免,也極力想推遲之。

  另一方面,蘇聯由於處於一種比中國遠為有利的立場,因此它的內部會有人想:“在情況允許時,不失時機地給中國一次沉重打擊。”但是,由於勃列日涅夫健康不佳,加之中蘇戰爭有可能發展成為世界大戰,因此蘇聯領導集團內部會出現與“主戰論”對立的“反戰論”。“主戰”、“反戰”兩種觀點爭執不下,將使蘇聯領導集團對於是否發動這場戰爭議而不決.舉棋不定。

  第二,對未來戰爭感到不安。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在歐洲軍事界,許多人估計下一次大戰將是速決戰。實際上出乎意料之外,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打陣地戰的持久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義大利的杜黑將軍 [ 譯者註:朱利奧·杜黑(1869-1930) 義大利資產階級軍事理論家,少將。一九一○年曾提出空軍在未來戰爭中起主導作用的見解,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未能得到證實。以後,成為空軍制勝論的理論家。按照他的看法,空軍在奪取制空權後,即可襲擊敵人的國家中心和經濟中心,單獨取得戰爭的勝利。杜黑的觀點得到了西方某些軍事家的支持,在法西斯德國的“閃擊戰”理論和美、英等資產階級國家的轟炸航空兵戰鬥使用的理論和實踐中都有反映。 ] 重視轟炸機的作用,提倡閃擊戰;而許多人忽視飛機和坦克的作用。戰爭爆發後,儘管波蘭和法國很快戰敗,但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是持續了達五年之久。有一種評論說:“自古以來,將軍們準備打的都是過去樣式的戰爭,而不是未來戰爭。”這說明,人的認識容易落後於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和通信的發展,要想正確地把握未來戰爭樣式並有所準備,那是極為困難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原子彈問世,噴氣式飛機、核武器、核動力潛艇、飛彈、電子武器等取得了飛躍的發展。按照過去的概念預測未來戰爭,已經越來越困難了。世界上雖然有人認為“核大戰會毀滅全人類”,“核戰爭不可能發生”,但畢竟人的智慧不是萬能的。就算蘇聯的軍事力量遠遠凌駕於中共之上,要預測中蘇戰爭的結局也是難上加難的。恐怕連蘇聯自己也沒有把握能百分之百地使中國屈服。處理不好,中蘇戰爭還有可能致蘇聯於死地。抑制中蘇戰爭爆發的重大因素似乎正在於此。

  第四節 中蘇兩國領導集團的近況

  這裡有必要敘述一下中蘇兩國處於戰爭指導地位的現領導集團的情況。兩國都是共產黨一黨專政,國家的基本路線由政治局確定,政府完全處於共產黨的監督之下。

  過去,英國首相鮑德溫 [ 譯者註:斯坦利·鮑德溫(1867-1947) 英國政治家,保守黨領袖。一九二三年後,任過三屆首相。 ] 曾說過:“專制國家利於進行戰爭,在這方面民主國家至少落後兩年。”可以說,中蘇兩國都處於准戰時狀態。

  一、蘇聯領導集團

  蘇聯憲法規定:“蘇聯最高蘇維埃是國家權力的最高機關。”但是,這種規定只不過是形式,真正掌握大權的是黨。共產黨總書記的權限至高無上。他決定國內外政策和路線,掌握黨及政府的主要人事,監督政府機關。他是:

  1. 政治局的決策者;

  2. 軍隊的最高司令;

  3. 國防會議主席;

  4. 秘密警察的總監督者。

  現任總書記勃列日涅夫(一九○六年生)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國家元首、元帥。由於蘇聯的憲法和其他法律未對如何選擇接班人做出規定,因此,只有在激烈的權力鬥爭中脫穎而出的久經磨練的強者,如史達林、馬林科夫、赫魯雪夫這些人才能成為後繼者。總書記是政治局、書記處內各派力量較量的產物。政治局和書記處成員如下:

  政治局委員

  勃列日涅夫(一九○六年生)

  基里連科(一九○六年生)

  柯西金(一九○四年生)

  契爾年科(一九一一年生)

  蘇斯洛夫(一九○二年生)

  佩爾謝(一八九九年生)

  烏斯季諾夫(一九○八年生)

  安德羅波夫(一九一四年生)

  葛羅米柯(一九○九年生)

  謝爾比茨基(一九一八年生)

  庫納耶夫(一九一二年生)

  羅曼諾夫(一九二三年生)

  格里申(一九一四年生)

  另外還有九名候補委員。

  書記處書記

  勃列日涅夫(一九○六年生)

  魯薩科夫(一九○九年生)

  蘇斯洛夫(一九○二年生)

  齊米亞寧(一九一四年生)

  基里連科(一九○六年生)

  卡皮托諾夫(一九一五年生)

  契爾年科(一九一一年生)

  多爾基赫(一九二四年生)

  波諾馬廖夫(一九○五年生)

  戈巴契夫(一九三一年生)

  勃列日涅夫總書記在位十五年了。領導集團內的其他成員也都已在位多年。烏斯季諾夫接替死去的格列奇科擔任國防部長已有三年。他長期主管國防工業,享有元帥稱號。軍隊最高統帥部人員的任免事項、宣戰、下達動員令和戒嚴令等等,這些都是最高蘇聯埃主席團的權限,現在由勃列日涅夫一手控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