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安國君一死,他的兒子——子異,就登上了王位。子異錄用自己的哥們呂不韋做相國,封之為“文信侯”。而這時,他的媳婦邯鄲姬卻還抱著小趙政在邯鄲城裡當超生游擊隊。子異趕緊命呂不韋通過外交交涉,把邯鄲姬和小趙政用馬車載著,從邯鄲接來秦國。
於是,公元前251年的初冬,一行車馬冒著斜風細雨,離開趙國,向著函谷關方向,遲緩地開過來了。車上坐的,就是未來“頓戟一怒,令天下伏屍遍野”的秦始皇!此時,他尚偎依在媽媽邯鄲姬的臂彎里,是個八歲孩子,叫做趙政。他們的車馬在初冬原野上行走,馬車頂上盤旋著來自遠山的鳥群,兩旁飄零起入泥的霜葉。
這隊車馬通行無阻,因為有秦、趙兩國使者共同護送著。使者們手握著“節”,引導著趙政母子的車隊。“節”是政府頒發的通行證,樣子像竹筒,是個青銅小工藝品。每當道路遇上關隘,使者一舉手中的“節”,關隘立刻放行,遇到交通阻塞,還可以優先通過,沿途驛站見“節”,一律提供免費住宿飲食。“節”實在是個好東西,所以使者又叫“使節”。
小趙政到了咸陽,沒過幾年,到了十三歲的時候,可憐的爸爸子異同志也駕崩了。小趙政繼位,號為“秦王政”,時間是公元前246年。
呂不韋繼續以相國身份執政,號稱“仲父”,意思是秦王政的二爹。秦王政的媽媽邯鄲姬,則以長輩身份監國,握有大權。秦軍調動軍隊的公文上,都要加蓋邯鄲姬的“太后”印璽。
呂不韋和邯鄲姬,這兩個邯鄲“金色年華夜總會”里的“三賤客”(還有一個子異,已死),承擔起了秦國的政務。當初晃著螢光圈唱啊跳啊,似乎不會有什麼出息的小青年,十多年後竟一躍成為閃閃發光的政治明星。
倆人這時三十多歲,奮發治國,志氣洋洋,把K歌和泡吧的精神都用在了勤奮國事上不過,史書上說“太后時時竊私通呂不韋”,就是說倆人關係曖昧,常在床上互相撫抱著,哼著“愛你在心口難開”的老歌,議論著國事。
當此之時,相國呂不韋食邑十萬戶,門客三千,家僮萬人。這位風險投資的鼻祖,終於以一千五百斤黃金的總代價,成就了歷史上最大的一筆投機買賣。
正文 第九章二
如果認為秦相國呂不韋只會唱“愛你在心口難開”,那就實在太小覷他了。呂不韋是頗有能力的,遠在他輔佐子異執政第一年的時候(公元前249年),呂不韋就派大將蒙驁(念傲)衝出函谷關,沿豫西走廊向東開拓,攻占了該走廊的戰略要地——成皋地區,把勢力進一步推向中原。
次年,蒙驁又攻占了趙國在山西地區的太原;再次年,蒙驁攻占了魏國的汲、高都等二 十城;同年,又攻取趙國的榆次、新城、狼孟等三十七城;後來他又攻拔韓國十三城、魏國二十城,累積已有九十餘城入帳。諸多戰功,使得這位蒙驁堪稱秦國一時名將,簡直可以號稱“小白起”了。這位蒙驁,就是未來名將蒙恬的爺爺,和其他秦國將相一樣,蒙驁也是來自齊國的外籍高能量人士。
與秦軍一貫的殺戮作風不同,蒙驁雖然攻城總數超過白起,但戰鬥中沒有斬首記錄,這體現了呂不韋在《呂氏春秋》中所鼓吹的“義兵”精神。直到十幾年後呂不韋死去,才再次出現斬首十萬的記錄。
蒙驁的兵雖然“義”,但它吞土並地的一系列凌厲攻勢,還是引起了東方各國的恐懼和警覺。於是,東方諸侯組織起了對秦大反擊,時間是公元前247年,正值戰國末期,一共有兩次。呂不韋代表秦國,硬生生地接了六國這兩掌,對於穩定秦國霸業,功不可沒。
信陵君魏公子無忌擔任了諸侯聯軍總統帥。魏無忌號為戰國四君子之一,十年前邯鄲大戰時期曾急人之困,竊符救趙,大名遠揚諸侯,所以諸侯們都給他面子。他約集韓、趙、魏、楚、燕五國軍隊,西討強秦,以求六國的最後掙扎。
秦國駐中原大將蒙驁看看魏無忌聲勢浩大,決定避其鋒芒,主動放棄豫西走廊,實行戰略退卻。聯軍一路追擊,雙方經過激戰,秦軍受到一定打擊,蒙驁收容殘部退守函谷關。魏無忌統率五國聯軍追到,在函谷關下挑戰,一直震動了咸陽。
但是,五國聯軍進展速度過快,兵員、物資無法補給,以致無力攻拔函谷關,拖延了一陣,乾脆宣告勝利散夥。
瀟水曰:補給線的問題,一直是制約戰爭成敗的關鍵因素。在韓戰時期,聯合國軍統帥李奇微研究了與中國志願軍的交戰記錄,發現了這樣一個有趣的規律,就是中方志願軍發起每次有威脅的進攻,都是剛好持續八天時間。不論功效如何,八天之後必然中止,不再擴大戰果,這是受了中方軍用物資運輸能力的限制。中國後勤準備的最大限度,是讓每個士兵可以獲得持續使用一周的彈藥和糧食。一旦糧食彈藥耗完,戰役只能停止。所以後來李奇微利用這個特點,在戰鬥八天之後組織了一次頗有殺傷力的大反攻,令志願軍同志們很吃虧、很難受。
魏無忌立了赫赫戰功,凱旋返回大梁,後邊跟著秦國派來的間諜。這些間諜用一萬斤黃金賄賂晉鄙的門客,說當年晉鄙老先生一點兒罪沒有,卻被魏無忌的門客朱亥大哥活生生地給錘死在邊防指揮部了。晉鄙的門客們拿了黃金,四處跳著腳罵魏無忌:“魏無忌擁兵自重,要造反啦!現任魏王要滾蛋啦!”
於是,公元前251年的初冬,一行車馬冒著斜風細雨,離開趙國,向著函谷關方向,遲緩地開過來了。車上坐的,就是未來“頓戟一怒,令天下伏屍遍野”的秦始皇!此時,他尚偎依在媽媽邯鄲姬的臂彎里,是個八歲孩子,叫做趙政。他們的車馬在初冬原野上行走,馬車頂上盤旋著來自遠山的鳥群,兩旁飄零起入泥的霜葉。
這隊車馬通行無阻,因為有秦、趙兩國使者共同護送著。使者們手握著“節”,引導著趙政母子的車隊。“節”是政府頒發的通行證,樣子像竹筒,是個青銅小工藝品。每當道路遇上關隘,使者一舉手中的“節”,關隘立刻放行,遇到交通阻塞,還可以優先通過,沿途驛站見“節”,一律提供免費住宿飲食。“節”實在是個好東西,所以使者又叫“使節”。
小趙政到了咸陽,沒過幾年,到了十三歲的時候,可憐的爸爸子異同志也駕崩了。小趙政繼位,號為“秦王政”,時間是公元前246年。
呂不韋繼續以相國身份執政,號稱“仲父”,意思是秦王政的二爹。秦王政的媽媽邯鄲姬,則以長輩身份監國,握有大權。秦軍調動軍隊的公文上,都要加蓋邯鄲姬的“太后”印璽。
呂不韋和邯鄲姬,這兩個邯鄲“金色年華夜總會”里的“三賤客”(還有一個子異,已死),承擔起了秦國的政務。當初晃著螢光圈唱啊跳啊,似乎不會有什麼出息的小青年,十多年後竟一躍成為閃閃發光的政治明星。
倆人這時三十多歲,奮發治國,志氣洋洋,把K歌和泡吧的精神都用在了勤奮國事上不過,史書上說“太后時時竊私通呂不韋”,就是說倆人關係曖昧,常在床上互相撫抱著,哼著“愛你在心口難開”的老歌,議論著國事。
當此之時,相國呂不韋食邑十萬戶,門客三千,家僮萬人。這位風險投資的鼻祖,終於以一千五百斤黃金的總代價,成就了歷史上最大的一筆投機買賣。
正文 第九章二
如果認為秦相國呂不韋只會唱“愛你在心口難開”,那就實在太小覷他了。呂不韋是頗有能力的,遠在他輔佐子異執政第一年的時候(公元前249年),呂不韋就派大將蒙驁(念傲)衝出函谷關,沿豫西走廊向東開拓,攻占了該走廊的戰略要地——成皋地區,把勢力進一步推向中原。
次年,蒙驁又攻占了趙國在山西地區的太原;再次年,蒙驁攻占了魏國的汲、高都等二 十城;同年,又攻取趙國的榆次、新城、狼孟等三十七城;後來他又攻拔韓國十三城、魏國二十城,累積已有九十餘城入帳。諸多戰功,使得這位蒙驁堪稱秦國一時名將,簡直可以號稱“小白起”了。這位蒙驁,就是未來名將蒙恬的爺爺,和其他秦國將相一樣,蒙驁也是來自齊國的外籍高能量人士。
與秦軍一貫的殺戮作風不同,蒙驁雖然攻城總數超過白起,但戰鬥中沒有斬首記錄,這體現了呂不韋在《呂氏春秋》中所鼓吹的“義兵”精神。直到十幾年後呂不韋死去,才再次出現斬首十萬的記錄。
蒙驁的兵雖然“義”,但它吞土並地的一系列凌厲攻勢,還是引起了東方各國的恐懼和警覺。於是,東方諸侯組織起了對秦大反擊,時間是公元前247年,正值戰國末期,一共有兩次。呂不韋代表秦國,硬生生地接了六國這兩掌,對於穩定秦國霸業,功不可沒。
信陵君魏公子無忌擔任了諸侯聯軍總統帥。魏無忌號為戰國四君子之一,十年前邯鄲大戰時期曾急人之困,竊符救趙,大名遠揚諸侯,所以諸侯們都給他面子。他約集韓、趙、魏、楚、燕五國軍隊,西討強秦,以求六國的最後掙扎。
秦國駐中原大將蒙驁看看魏無忌聲勢浩大,決定避其鋒芒,主動放棄豫西走廊,實行戰略退卻。聯軍一路追擊,雙方經過激戰,秦軍受到一定打擊,蒙驁收容殘部退守函谷關。魏無忌統率五國聯軍追到,在函谷關下挑戰,一直震動了咸陽。
但是,五國聯軍進展速度過快,兵員、物資無法補給,以致無力攻拔函谷關,拖延了一陣,乾脆宣告勝利散夥。
瀟水曰:補給線的問題,一直是制約戰爭成敗的關鍵因素。在韓戰時期,聯合國軍統帥李奇微研究了與中國志願軍的交戰記錄,發現了這樣一個有趣的規律,就是中方志願軍發起每次有威脅的進攻,都是剛好持續八天時間。不論功效如何,八天之後必然中止,不再擴大戰果,這是受了中方軍用物資運輸能力的限制。中國後勤準備的最大限度,是讓每個士兵可以獲得持續使用一周的彈藥和糧食。一旦糧食彈藥耗完,戰役只能停止。所以後來李奇微利用這個特點,在戰鬥八天之後組織了一次頗有殺傷力的大反攻,令志願軍同志們很吃虧、很難受。
魏無忌立了赫赫戰功,凱旋返回大梁,後邊跟著秦國派來的間諜。這些間諜用一萬斤黃金賄賂晉鄙的門客,說當年晉鄙老先生一點兒罪沒有,卻被魏無忌的門客朱亥大哥活生生地給錘死在邊防指揮部了。晉鄙的門客們拿了黃金,四處跳著腳罵魏無忌:“魏無忌擁兵自重,要造反啦!現任魏王要滾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