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將渠倒地垂淚說:“我這不是為自己,是為大王打算呀!”
公元前251年,燕將栗腹以四十萬大軍進圍趙國,攻打河北柏鄉地區的邑。大敵當前,趙孝成王左思右想,只好決定重新起用老將軍廉頗。
自從被革職回家以後,廉頗一直閉門不出。他的門客見其失勢,連招呼都不打,就爭先恐後地逃離了廉府,此次廉頗重新被任命為大將,這些門客又全回來了。廉頗哭笑不得地對他們說:“諸位既然已經走了,就不必再回來嘍!”門客們對他說:“唉!您的見識怎麼這樣短淺呢?天下人都是為利益而交往,閣下有勢,我們就樂意來跟著您;閣下無勢,我們就只得離開您,這是世上的真理呀,您有什麼好埋怨的呢?”廉頗聽了,仰天長嘆說:“喔靠!有勢和無勢,就是不一樣哈!”
面對燕軍進攻,廉頗作了具體分析,認為燕軍沒有重大戰爭經驗,燕將屬於低能之輩。因而,他建議趙王徵調全國15歲以上壯丁,編成新軍以抗燕人(老的軍都死光了)。
廉頗的救兵抵達邑,燕將栗腹正在邑城牆下做功課呢,用臨車、衝車這些東西攻城。臨車類似鳥巢,挑起十幾米高,獲得制空權,從頭頂射擊城上守軍;衝車則從底下撞擊城門。栗腹好像一個做外科手術的大夫,正忙著從頭上到腳下收拾邑,這時廉頗援兵的先頭部隊過來了。
栗腹覺得,做手術不如門診直接,來錢快,於是他讓醫師護士們都從手術台上下來——燕軍主力遂從無利可圖的攻城戰鬥中撤出——轉身攻擊趙軍先頭部隊。趙軍先頭部隊一觸即潰,似乎不堪一擊。栗腹大喜,發令追擊——讓這幫醫師護士們拼命追擊這幫病人。燕軍舉著手術刀追得正猛呢,突然遭遇廉頗的大批伏兵鉗攻。栗腹狼狽萬分,左衝右突,一場激戰,遭受殲滅性打擊,戰場上丟下了很多聽診器和壓舌片。
栗腹率領殘兵敗將北遁,廉頗緊追不捨,將其“陣斬之”。栗腹所部四十萬大軍,被廉頗八萬“破之”,這就是燕趙著名的之戰。廉頗因功受封信平君,代理相國事務,達到了他個人事業的輝煌頂端。這個跟秦軍打總是打不過的將軍,毆打起燕、齊等國來,總是春風得意。有點類似中國足球,遇強不強,遇弱不弱。
燕王喜在老窩薊城(北京西南)聽說自己的大兵被擊破了,全國的家底都光了,大驚失色。正在惶急,就見廉頗率領趙國的少年軍,乘勝推進五百里,已經到了薊城外邊囤營駐紮,隨時準備為燕國作手術。
燕王喜趕緊把他踹過的大夫將渠從監獄裡請出來,要他出城向趙軍談判求和。趙軍也不敢把主力長久停在遙遠的北方,遂同意議和。於是趙軍勝利凱旋,兩國言歸於好。但是沒過太多年,兩國又互相掐起來了,這就像一對忍不住總要用恨來表達愛的戀人一樣。後來,趁兩國掐得最凶的時候,秦人從背後出擊,黃雀得利,一舉滅趙。
廉頗在封君拜相之後,闊氣了沒五六年,趙孝成王就活得不耐煩,死掉了。
趙孝成王一死,新王趙悼襄王不太正經,整天在邯鄲夜總會泡妞,娶了一個娼女做媳婦(也就是後來趙王遷的媽),並且他很厭惡相國廉頗,命令廉頗就近向樂乘交出兵權,由樂乘接替廉頗職務。
結果廉頗憤怒之下,竟攻打了樂乘,樂乘抵擋不住,一走了之。廉頗也不好意思再留在軍中了,只得往魏國避難。魏國人雖然對廉頗以禮接待,但也並不重用。後來趙國的趙悼襄王頂不住秦軍的攻勢,有意重新任用廉頗,遂派使者前去探看。
廉頗這時候已經老了,滿頭白髮來偏早,到手黃金去已多。但他還想報效祖國,於是對著趙國使者狼吞虎咽,一頓吃了一斗米,十斤肉,相當於林黛玉一個月的伙食,然後披甲上馬,以示英勇不減當年。使者回去以後,被一個叫郭開的壞小子用黃金堵住了嘴,竟匯報說:“大王,廉頗老將軍還是很能吃的,但是吃得多,拉得也快,一頓飯上了三次廁所。”
趙悼襄王覺得廉頗老矣,遂嘆了口氣,不復招用。其實他不懂老年人的身體特點,吃得快,拉得快,是老年人健康的標準。
廉頗在魏國等得花兒都謝了,飯兒都涼了,也不見招用。這時候,楚人聞其大名,偷著把他挖走。廉頗到了楚國,工作開展不順利,史書說他“無功”,可能是對外折騰了幾次,但沒有戰功。廉頗常常以為楚卒趕不上趙卒之強,發出“我思用趙人”的感嘆,最後終老於楚國,安葬於當時楚國的都城壽春郊外,至今有墓。在廉頗的遺夢中,一定常有邯鄲的月色,清輝一片,大如白馬。
正文 第九章一
公元前251年,是個特別的年份,這一年爆發了上文的燕趙城大戰;同年秋天,叱吒風雲的老秦昭王也去世了,在五十六年執政的烽煙烈火中,秦昭王狠狠打擊了六國諸侯,最終他累了,被上帝請去一起吃點心了。同年,楚國的上國柱景陽同志,驚弓之鳥的那一位也終於不再驚了,去世了;趙國的平原君同志也在前一年去世了,列國的流行樂都是哀樂。
當這一連串如雷貫耳的名字,紛紛在墓碑上找到了自己的歸宿,新一代的驕子和鬥士們 ,又登上了狼煙蔽日、白骨遍野的戰國舞台。秦昭王死後,太子安國君繼位。這位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反映了他搞婦女工作時間長、任務重的特點,結果氣血兩虧,用事不到一年就死了。
公元前251年,燕將栗腹以四十萬大軍進圍趙國,攻打河北柏鄉地區的邑。大敵當前,趙孝成王左思右想,只好決定重新起用老將軍廉頗。
自從被革職回家以後,廉頗一直閉門不出。他的門客見其失勢,連招呼都不打,就爭先恐後地逃離了廉府,此次廉頗重新被任命為大將,這些門客又全回來了。廉頗哭笑不得地對他們說:“諸位既然已經走了,就不必再回來嘍!”門客們對他說:“唉!您的見識怎麼這樣短淺呢?天下人都是為利益而交往,閣下有勢,我們就樂意來跟著您;閣下無勢,我們就只得離開您,這是世上的真理呀,您有什麼好埋怨的呢?”廉頗聽了,仰天長嘆說:“喔靠!有勢和無勢,就是不一樣哈!”
面對燕軍進攻,廉頗作了具體分析,認為燕軍沒有重大戰爭經驗,燕將屬於低能之輩。因而,他建議趙王徵調全國15歲以上壯丁,編成新軍以抗燕人(老的軍都死光了)。
廉頗的救兵抵達邑,燕將栗腹正在邑城牆下做功課呢,用臨車、衝車這些東西攻城。臨車類似鳥巢,挑起十幾米高,獲得制空權,從頭頂射擊城上守軍;衝車則從底下撞擊城門。栗腹好像一個做外科手術的大夫,正忙著從頭上到腳下收拾邑,這時廉頗援兵的先頭部隊過來了。
栗腹覺得,做手術不如門診直接,來錢快,於是他讓醫師護士們都從手術台上下來——燕軍主力遂從無利可圖的攻城戰鬥中撤出——轉身攻擊趙軍先頭部隊。趙軍先頭部隊一觸即潰,似乎不堪一擊。栗腹大喜,發令追擊——讓這幫醫師護士們拼命追擊這幫病人。燕軍舉著手術刀追得正猛呢,突然遭遇廉頗的大批伏兵鉗攻。栗腹狼狽萬分,左衝右突,一場激戰,遭受殲滅性打擊,戰場上丟下了很多聽診器和壓舌片。
栗腹率領殘兵敗將北遁,廉頗緊追不捨,將其“陣斬之”。栗腹所部四十萬大軍,被廉頗八萬“破之”,這就是燕趙著名的之戰。廉頗因功受封信平君,代理相國事務,達到了他個人事業的輝煌頂端。這個跟秦軍打總是打不過的將軍,毆打起燕、齊等國來,總是春風得意。有點類似中國足球,遇強不強,遇弱不弱。
燕王喜在老窩薊城(北京西南)聽說自己的大兵被擊破了,全國的家底都光了,大驚失色。正在惶急,就見廉頗率領趙國的少年軍,乘勝推進五百里,已經到了薊城外邊囤營駐紮,隨時準備為燕國作手術。
燕王喜趕緊把他踹過的大夫將渠從監獄裡請出來,要他出城向趙軍談判求和。趙軍也不敢把主力長久停在遙遠的北方,遂同意議和。於是趙軍勝利凱旋,兩國言歸於好。但是沒過太多年,兩國又互相掐起來了,這就像一對忍不住總要用恨來表達愛的戀人一樣。後來,趁兩國掐得最凶的時候,秦人從背後出擊,黃雀得利,一舉滅趙。
廉頗在封君拜相之後,闊氣了沒五六年,趙孝成王就活得不耐煩,死掉了。
趙孝成王一死,新王趙悼襄王不太正經,整天在邯鄲夜總會泡妞,娶了一個娼女做媳婦(也就是後來趙王遷的媽),並且他很厭惡相國廉頗,命令廉頗就近向樂乘交出兵權,由樂乘接替廉頗職務。
結果廉頗憤怒之下,竟攻打了樂乘,樂乘抵擋不住,一走了之。廉頗也不好意思再留在軍中了,只得往魏國避難。魏國人雖然對廉頗以禮接待,但也並不重用。後來趙國的趙悼襄王頂不住秦軍的攻勢,有意重新任用廉頗,遂派使者前去探看。
廉頗這時候已經老了,滿頭白髮來偏早,到手黃金去已多。但他還想報效祖國,於是對著趙國使者狼吞虎咽,一頓吃了一斗米,十斤肉,相當於林黛玉一個月的伙食,然後披甲上馬,以示英勇不減當年。使者回去以後,被一個叫郭開的壞小子用黃金堵住了嘴,竟匯報說:“大王,廉頗老將軍還是很能吃的,但是吃得多,拉得也快,一頓飯上了三次廁所。”
趙悼襄王覺得廉頗老矣,遂嘆了口氣,不復招用。其實他不懂老年人的身體特點,吃得快,拉得快,是老年人健康的標準。
廉頗在魏國等得花兒都謝了,飯兒都涼了,也不見招用。這時候,楚人聞其大名,偷著把他挖走。廉頗到了楚國,工作開展不順利,史書說他“無功”,可能是對外折騰了幾次,但沒有戰功。廉頗常常以為楚卒趕不上趙卒之強,發出“我思用趙人”的感嘆,最後終老於楚國,安葬於當時楚國的都城壽春郊外,至今有墓。在廉頗的遺夢中,一定常有邯鄲的月色,清輝一片,大如白馬。
正文 第九章一
公元前251年,是個特別的年份,這一年爆發了上文的燕趙城大戰;同年秋天,叱吒風雲的老秦昭王也去世了,在五十六年執政的烽煙烈火中,秦昭王狠狠打擊了六國諸侯,最終他累了,被上帝請去一起吃點心了。同年,楚國的上國柱景陽同志,驚弓之鳥的那一位也終於不再驚了,去世了;趙國的平原君同志也在前一年去世了,列國的流行樂都是哀樂。
當這一連串如雷貫耳的名字,紛紛在墓碑上找到了自己的歸宿,新一代的驕子和鬥士們 ,又登上了狼煙蔽日、白骨遍野的戰國舞台。秦昭王死後,太子安國君繼位。這位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反映了他搞婦女工作時間長、任務重的特點,結果氣血兩虧,用事不到一年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