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三節 史海探微,密勒之迷即將揭開

  時至21世紀之初,幾乎所有的乙級納粹戰犯都已經受到了應有的懲罰,至少也被四大盟國和戰爭受害國查獲到一定線索。然而也有一個罕見的例外,那就是納粹德國秘密警察的最高首領——海因利希·密勒。

  在二戰期間,在納粹德國和所有被占領區,蓋世太保都是一個令當地居民、德軍官兵直至本系統以外的納粹高官大員們談虎色變至少是充滿神秘感、畏懼感的字眼。它不僅夥同保安警察把數以萬計的猶太人抓進集中營和滅絕營,而且也是抵抗運動的心腹大患;它不僅可以輕而易舉地破獲朔爾兄妹領導的反法西斯秘密小組——“白玫瑰”,而且有能力把蘇聯“格魯烏”在西歐各國經營多年的情報網——“紅色樂隊”一網打盡;它打擊的目標不僅局限於穿便衣的國內外反叛者,而且可以把包括隆美爾、貝克、維茨勒本三位德軍元帥在內的數千名試圖推翻希特勒的德國軍官抓捕歸案。正因為如此,一位歐洲評論家不無道理地指出:“在蓋世太保全體成員中,至少有一半夠得上納粹戰犯的資格。”

  密勒並非一名老牌的納粹黨員,而是一名老資格的德國刑事警察。直到希特勒上台以後相當一段時間內,他才柵柵來遲地跨進納粹黨的大門。他之所以能夠在納粹德國登上顯赫的高位,臍身納粹黨和國家的核心圈,當然是由於他對希特勒狼狗一般的忠誠,但更是因為他對付高智商敵手那種無可替代的才幹與本領。這位服務於罪惡目標的極其出色的秘密警察總頭目,理所當然地成為各個盟國情報部門首當其衝的捕獲對象。可是,當盟國軍隊衝進秘密警察總部的辦公大樓之時,他早已緲無蹤影;當追捕人員來到他的住宅時,遇到的只是人去樓空的情景。盟軍審訊了成千上萬的秘密警察,可是沒有一個人能夠準確地說出其領導人的具體方位。久而久之,就連盟國執法人員也越來越傾向於原來被認為是荒誕不經的傳聞:他或許還沒等到戰爭結束,就投靠了蘇聯紅軍的情報機構,為新主子效勞去了。

  直到1987年,世界聞名的納粹戰犯追捕者西蒙·維森塔爾公布了當前執法人員最想弄清底細的10名納粹戰犯,密勒仍舊名列其間。維森塔爾中心以色列辦事處負責人埃弗拉伊姆·蘇羅夫近年在耶路撒冷也曾表示:密勒的下落至今依然是“有關大屠殺施暴者的一個不解之謎”。

  起初,大多數專家學者傾向於接受蘇聯和美國官方的記錄:密勒已於1945年5 月1 日夜死於蘇軍的炮火。然而,1966年開棺驗屍的結果表明,位在柏林市郊的密勒墓肯定是假的。裡面躺著的並非黨衛軍將軍密勒,而只是2 名名不見經傳的黨衛軍士兵。那麼,密勒究竟躲到哪裡去了。美國二戰史專家拉爾夫·皮肖維亞克首先發現了線索:他在為美國《歷史》進行為期數月的專項調查中,在查閱華盛頓國家檔案館解密資料時,找到了美國軍事情報機構CIC 的兩張曾經高度涉密的索引卡片。這兩張卡片毫不含糊地證明:二戰結束之後,蓋世太保的總頭子密勒曾在美軍設於圖林根的伊爾默瑙和上巴發利亞的阿爾騰什塔特的拘留營呆過,他在那裡接受了美軍為期4 周的審訊。華盛頓國家檔案館首席管理員喬治·沙盧證實說:“這些是真的。密勒曾經被捕。1946年1 月29日結案。”其二,1967年,曾經參加領導追捕艾希曼的以色列特工人員彼得·馬爾金奉命在慕尼黑的博登湖附近監視密勒的兒子過生日時,發現有一名前納粹軍官走出家門。他跟蹤這名德國軍官一段時間。不久,馬爾金不得不返回其隱蔽處;後來,他又被召回以色列。在“摩薩德”總部,馬爾金看到了追捕對象密勒的照片,他馬上確定他曾跟蹤過的那個德國軍官不是別人,而正是密勒本人。但是,這名來訪者再也未返回過博登湖畔。然而,活著的密勒究竟躲藏到哪裡去了?六七十年代以來,西方的不少研究人員傾向於他已經置身於蘇聯陣營。其中比較有說服力的著作是前納粹德國中央保安總局國外反間諜局局長瓦爾特·舒倫堡的《回憶錄》。舒倫堡認為,密勒還在二戰期間即已經投靠了蘇聯,他曾經向蘇聯方面提供了大量的有關納粹德國政治和軍事的機密情報。柏林戰役剛剛結束,他就被蘇聯官兵護送回到了莫斯科,在那裡開始了嶄新的生活。一位前蓋世太保的重要軍官瓦爾特·霍特完全贊成舒倫堡的觀點。十餘名在1953年之後被蘇聯當局釋放回國的德軍戰俘也不約而同地發誓說,他們先後在莫斯科親眼看見密勒曾與一批蘇聯軍官一道出現在紅場的檢閱台上。以後,不少作家、記者均爭先恐後地表示,他們已經掌握了有關密勒生活在東柏林。布拉格和莫斯科的充足論據。

  2001年4 月8 日,這是密勒追捕史上具有轉折性意義的一天。就在這一大,德國ZDF 電視頻道記者拉爾夫·皮爾科維克報導了一則足以令世人震驚的爆炸性新聞:二戰結束後,密勒曾經成為美國情報機關的特工人員。慎密和細心使得命運之神選中了皮氏。2000年美國國家檔案館對135 頁美國陸軍情報部門的有關密勒的戰時秘密檔案實行解密。然而數以百計的美國歷史學家,卻無人能夠從中受到任何收益。而去年年初,當皮爾科維克來到美國國家檔案館,為製作一部有關二戰人物的電視片尋求素材時,卻能通過逐字閱讀發現了3 張至關重要的小紙片。在這3 張記錄卡的背面,有美國國家檔案館首席檔案專家喬治·夏洛的簽名,以證明這3 張卡片的內容絕對可靠。第一張卡片表明的時間是1945年12月26日,其內容是:美軍諜報人員在德國一個平民拘禁營中發現了海因利希·密勒,於是派重兵將其秘密押解到德國西北部美軍控制的集中營內。此次,押解的絕密令上特別註明:鑑於海德利希·密勒身份特殊,手中掌握大量對美國有益的情報,所以有關他被捕的消息絕對保密。第二張卡片註明的日期是1945年12月28日,其內容為:蓋世太保的首腦密勒在盟國戰犯名單上名列第七,罪名是謀殺。美國中央情報司令部(中央情報局的前身)早在戰爭後期就奉命秘密對他進行追捕。此卡片還詳細地描述了密勒被捕時的模樣:身高5 .3 英尺,頭髮黑而細,眼珠非常靈活,一臉笑容,非常活躍,看起來非常聰明。“第三張卡片標明的時間是1946年2 月1 日,其記錄內容是:美國情報人員對密勒進行了審訊,所獲情報已通過絕密渠道轉交給美國陸軍司令部和中央情報司令部……本案於1946年1 月29日告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