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功夫不負有心人,1957年秋末,獵手們終於發現了大劊子手艾希曼的蛛絲馬跡,線索來自數千里之外的阿根廷。該線索的最初發現者是一位18歲的帶有一半猶太血統的姑娘羅澤·赫爾曼。羅澤姑娘住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市郊的奧利沃斯區,是全區公認的貌似天仙的“皇后”。幾乎所有未婚的小伙子,都把同她喜接連理視做自己最美好的願望。為此,他們用盡了渾身解數:或是抬出百萬富翁的父親,或是炫耀自己有望去美國繼承大筆房地產,或是亮出醫科大學的碩士文憑,一個一文不名的建築工人則表示了自己無比的真誠,他願同姑娘浪跡天涯,願做世界上最體貼妻子的模範丈夫。羅澤姑娘沒有高傲地拒絕某一個追求者,但也不曾輕易地選定自己的終身伴侶。1957年秋天,一個20歲的德國移民小伙尼古拉斯(愛稱為尼克)·艾希曼,加入了追求者的行列。他的自我表現形式比較獨特,他不是誇耀自己家庭的當今和未來,而是稱頌父親的歷史。“我父親當年是德國軍隊的一位高官,他不僅指揮陸軍,還能調動黨衛軍……”,“那麼他是一位將軍了?”“不,不,不過他的權力比將軍大得多,他足足可以掌握上百萬人的命運……。哎,他的命運實在太差,立下那麼大的功勞,人們卻不了解他,甚至還嫉恨他。”“他想必是七·二零事件的參加者了?”善良的姑娘是把人往好處想,如果這位老人真是一位刺殺希特勒的英雄,倒足以在自己心目中占據崇高的地位。不料,尼克急乎乎地反駁起來,“哪裡的事,我父親哪能跟那些敗類攪到一起。他決不是叛徒和懦夫。他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全部完成元首交給的任務,把猶太人統統消滅掉。”“你說什麼?”姑娘吃驚地睜大了眼睛。“哦,哦,我是指那些販毒、拐賣人口、誘姦女孩的猶太人,他們難道不是猶太人中的敗類嘛”。望著羅澤的金髮碧眼和高挑的鼻樑,尼克說什麼也料想不到他的小仙女會是半個猶太人,更沒有想到自己已經成了父親的第一個掘墓人。羅澤回家之後,一股腦把自己的困惑與氣憤全都對父親講了,他父親是個地道的猶太人,也是達豪集中營的倖存者。聽到尼克對猶太人的敵對情緒,又聯想到尼克的姓氏也是艾希曼,赫爾曼先生油然感到此中必定大有文章。雖則尼克尚未邀請女兒到家中見父母,赫爾曼還是悄悄找到尼克的家門口。一跟鄰居打聽,這家的主人不姓艾希曼,而姓克利門特,赫爾曼心中的疑團更是大大擴展。他隨即給西德黑森州檢察長弗利茨·鮑爾寫信,揭發那個所謂的克利門特極有可能就是大戰犯文希曼。鮑爾檢察長是德國猶太人,納粹執政時期曾倍受迫害,最後九死一生,故此他同赫爾曼一樣迫切希望抓獲艾希曼,將他繩之以法。但他深知,西德的司法、執法部門中,隱藏著不少納粹分子,稍不留心就會打草驚蛇。他把希望寄托在摩薩德身上,很快向他們進行了通報。時值1957年冬。摩薩德一接到鮑爾的通報,很快派出於練的偵察員於1958年1 月前往布宜諾斯艾利斯郊區進行調查。不料,狡猾的克利門特似乎聽到了風聲,離開了原住址而不知去向。鮑爾檢察長契而不舍,親抵摩薩德總部,通報了艾希曼現在使用里卡多·克利門特的化名這一重要線索。摩薩德戰士窮追不捨,經過將2 年的查詢,經過1958年1 月、1958年3 月和1960年2 月的3 次調查,以色列特工以代羅澤姑娘給尼克送生日禮物為由,首先找到了尼克的工廠,繼而找到尼克本人,再通過他的摩托車牌號終於找到了艾希曼的新住址,它位於比奧利沃斯區更為偏遠的聖費爾南多區的加里波第街的一座磚房內。經驗豐富的偵察員憑藉克利門特在艾希曼與其妻維拉結婚25周年之際,給其妻獻花一事,最終確定克利門特就是大屠戶艾希曼本人。

  1960年4 月,一個由9 名特工人員和互名醫生組成的特遣小組抵達布宜諾斯艾利斯,其指揮官是加比·埃勒達德。動手的日期為5 月11日。這一天傍晚,天氣陰冷,下著小雨。特遣隊員們分乘2 輛汽車,按時進入預定地點舉行布控。就在艾希曼從公共汽車的末班車走下來,即將走進家門的幾分鐘內,特遣隊員閃電般地將他擒獲。進而,他們將艾希曼押上以色列特工部門派來接應他們的專機。這次行動的保密性可謂是點水不漏,以至於艾希曼的家屬、奧德薩組織和阿根廷警方,還未判明事情的性質,特遣小組已於5 月22日勝利地回到特拉維夫。由於人證、物證、旁證一應俱全,艾希曼毫無可以抵賴的餘地,只得老老實實地供認自己的真實身份。

  1961年8 月14日,以色列高等法庭經過14周的審理,參閱了1500份記錄和來自16個國家的近百份辯方證詞,聽取了100 名指控證人的控訴後,宣告審判終結。同年12月11日,該法庭宣判以四項重罪判處艾希曼死刑:1 .殺害了數百萬猶太人;2 .將另外數百萬猶太人置於迅速導致死亡的條件和環境中;3 .從身體上和精神上嚴重傷害猶太人;4 .禁止猶太婦女懷孕和生育。

  1962年5 月31日夜,艾希曼被以色列法警帶出牢房,執行絞刑;隨後法警又迅速將屍體火化,在大海上揚灰。

  繼艾希曼之後,以色列特工又頻頻出擊,在敘利亞查明並擒獲了重要的納粹乙級戰犯弗蘭茨·拉德馬歇。戰爭期間,他雖然在納粹德國外交部官拜高級專員,卻不止一次地參加中央保安總局召開的有關迫害和滅絕猶太人的機密會議。他並不甘心於充當納粹德國外交部與中央保安總局之間的聯絡員,而且積極參加對猶太居民的大屠殺。在南斯拉夫,他留下劣跡斑斑,策劃和督促特別行動隊殺害了躲過了第一輪屠殺的3 萬餘名猶太婦女和兒童。以色列的特工隊員還神不知、鬼不曉地進入烏拉圭首都蒙德維地亞,在周邊任何鄰居均未被驚擾的情況下,幹掉了號稱里加兩大劊子手之一的名牌乙級戰犯庫克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