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杜詩也確實不再有盛唐的華麗,而走向了中唐的沉寂與蕭瑟。在大明宮唱和中,賈至拋磚引玉,岑參、王維、杜甫三位大詩人隨後唱和,不幸在歷來的詩評中,杜甫敗下陣來。其實這也實在沒有什麼,因為任何人都有自己擅長的方面,又有自己不擅長的方面。像李白,寫不受拘束的古體詩絕對是拿手好戲,但格律詩上就未免捉襟見肘。杜甫也不例外,他的長項並不是來描寫這種富貴的場景,因為他的經歷有限,又由於官職上低賈至很多,先沒了平等唱和的底氣,八句話中用了四句來恭維賈至,發揮的餘地也就少了,落敗也實屬難免。

  至於本節題目中的“格律與解悶”,又是怎麼回事?格律與解悶又有什麼關係?事實上一點關係都沒有,但這兩點,一個是杜詩的特點,另一個,則是常為人忽略的地方。杜甫的詩除卻詠嘆調之外,也有“解悶”這樣的小品,有一首和李白互相調侃的詩,可見杜甫也有著相當的活潑一面。杜甫曾作《解悶》詩十二首,其實不是弔古,就是懷舊。

  但若說懷舊——懷念故友的話,杜甫無疑懷得最多的是李白。他們兩人交往時間充其量就只有一年,然而卻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一點曾在前面寫李白的文章中提過,不再贅述。但李白的瀟灑風度無疑給杜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終杜甫一生都由衷地敬佩他、關切他。以“憶李白”為題材的詩近二十首,這種情況相當少見,可見李杜交情的確很深。但杜甫並未因對李白的這種崇拜而盲目追隨他的風格,相反,和李白高亢嘹亮的歌聲完全不同,杜甫沉鬱頓挫的悲歌久久迴蕩在唐朝由盛而衰的天空中……

  【長使英雄淚滿襟】

  和杜甫同時期的人,最受杜甫愛戴的是李白;而杜甫前時代的人,最受杜甫愛戴的則是諸葛亮。從杜詩中不難看出他對這位三國時期蜀相的崇敬之情,很多詩中都提到了諸葛亮。也難怪,杜甫的後半輩子基本上是在蜀中度過的,或者說,至少是在那裡度過了他生命中很長的一段時間,自然會受到一些影響。面對著成都的武侯祠,面對著那傳說是諸葛亮曾經擺下的八陣圖,面對著先主託孤的白帝城,杜甫能無感慨?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在眾多詠諸葛亮的詩中,杜甫的這一首《蜀相》,堪稱絕品。諸葛亮的一生,杜甫用“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一聯概括得既精要又得當,令人拍案叫絕。“出師未捷身先死”,曾令多少志士為之扼腕?南宋大將宗澤,臨終前輕輕地吟誦著這一句,因為他不能再帶領兵士們去收復失地,一腔悲憤化在“渡河”的連呼聲中,在場眾人莫不感動流淚。

  杜甫這首詩能引起志士們極大的共鳴,原因在於,杜甫本人就是一位志士——諸葛亮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片忠君愛國之心自古以來受人稱道;杜甫也是這樣,只不過,杜甫並沒有這樣的機會來“救生靈於塗炭”。他空懷兼濟天下之心,卻沒有得到皇帝的賞識。那麼杜甫有無治國的才能呢?不知道,沒有驗證過。但可以肯定,和李白一樣,杜甫也並不適合政治。

  本來杜甫在安史之亂中從長安逃到了肅宗行在(就是皇帝所在之處),有扈從之功,於是肅宗封他為左拾遺。但杜甫不懂得官場上的厲害,甚至比李白在長安呆的時間還要短,杜甫就不得不退了下來。

  詩窮而後工,似乎不無道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王維那樣人與詩皆富貴,很多詩人官做得越來越大,詩也越來越差。杜甫離開了官場,按現在的話講就是“到群眾中去”,所以才有了“三吏”,所以才有了“三別”,所以才會有杜甫用嘶啞的聲音喊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悲苦詩聖話杜甫(4)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頭亂髮垂過耳。”不得志的杜甫只好棄官而去,流落在川中,最後乘孤舟漂泊在衡州、潭州間,“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大曆五年的冬天,這位生前並未得到他應有地位的詩人,悽慘地死在了這艘承載著杜甫的顛沛流離與老病悲苦的小船上。

  然而詩的天地從來就沒有中斷過杜甫的聲音,那艘船的船頭似乎還可看到杜甫的身影,拄杖迎風,愁苦的臉望向天際——嗚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風為我從天來……

  杜甫死後,他的家人無力安葬他,直到四十三年後,他的孫子杜嗣業,才把他的遺體安葬在首陽山下,葬在他的祖父唐初詩人杜審言的墓旁,杜甫可以安息了。

  杜甫的一生像一支悽苦的歌,為自己苦,為別人苦……

  詩人啊,魂兮歸來!

  歪批唐朝詩人(1)

  歪批唐朝詩人

  鄙人好讀書,不求甚解。忽一日,偶憶相聲《蘇批“三國”》,於是乎鄙人“批興”大發,作《歪批唐代詩人》一篇,聊自遣耳。

  ◇王績——盛世隱者

  雖說貞觀一朝是處在初唐,但只怕沒有人反對說這是個盛世。和前代詩人比起來,王績的隱居顯得有些沒有必要。魏晉南北朝的詩人有的是不得已為了遠離政治而隱居,王績則更多的是為了自己對詩酒人生的一種追求吧。只是王績實在是幸運,如果他遇到“士不為己用則殺之”的皇帝,只怕也很難逍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