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一兩年內,他幾乎沒有發過什麼牢騷,倒有種興致高漲的感覺。或許是在這裡看到了軍中少年的風神,又溫熱了他年少時“縱死猶聞俠骨香”的一腔血吧。

  然而,他總還是要回去的。離開邊塞時,王維心中是高興還是惆悵呢?

  不得而知。

  四、多情自古傷離別

  回到長安的王維接著又南下出了一趟差“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他坐在船上,看著外面,江流在天地之外,山色似有還無。果然襄陽好風日啊!

  對了,襄陽,他到了這裡,一定很高興,因為他可以去看看當年的好朋友——孟浩然。

  笑倚清風立秋水·詩人王維(3)

  是啊,一別多年了。當年在長安和孟浩然相逢時,四十多的孟浩然是來考進士的。和他雖然差著十多歲,卻是一見如故。

  傳說王維有一次帶著孟浩然到了他辦公的地方,正在海闊天空地聊著,忽然玄宗大駕光臨,搞得二人手足無措,孟浩然只好鑽到了床底下。於是王維趕緊迎駕。唐玄宗估計也是個“地下工作者”,居然早就看到了這些,於是問是誰來了?王維說是孟浩然,玄宗倒沒生氣,反而高興地說早就想見見他了。孟浩然頂著一腦袋土鑽了出來。可他到底不是做官的料,這麼輕輕鬆鬆得來的機會又輕輕鬆鬆地扔掉了。“不才明主棄”,就這麼一句斷送了他的前程。得罪了皇帝的孟浩然只好打包回去了。王維也是愛莫能助。有人責怪王維沒有為孟浩然開解。只是,“不才明主棄”要怎樣來解釋才能讓玄宗回心轉意呢?

  離別時,孟浩然贈給王維一首詩,認為王維是他的知己好友。兩個人從此分開,再沒見面。

  如今,終於有機會了。

  也許王維興沖沖地來到了孟浩然的家裡,而得到的消息卻是,孟浩然已經去世了。

  故人不可見,漢水日東流。

  逝者如斯夫……看著漢水滾滾東流而去,想起了不能再見一面的老友,王維黯然傷神,眼淚不知不覺流了下來。他回憶起孟浩然的樣子,就這樣,追著回憶畫了一幅孟浩然的畫像,掛在刺史亭中,而這個亭子也由此而改名“浩然亭”。

  本是一次故友重逢的好機會,卻變成了生者的痛悼……

  那首《哭孟浩然》短短二十字,卻是聲淚俱下,情意迴蕩不已。千百年下,當我們讀到這裡時,也不禁為著兩位詩人之間的深情厚誼而感動不已……

  五、輞川風月

  從南方歸來的王維徹底地可以“獨善其身”了。

  朝廷里的情況,任誰都清楚,王維也是。他買了宋之問的別墅——輞川。於是,後面的日子,他多與裴迪一起在這裡悠哉游哉,賞景賦詩。

  輞川真是個好地方。明月竹林,白石清灘,空山青苔,古木衰柳,飛鳥夕嵐相伴,欹湖簫聲飛揚。王維和裴迪就像兩隻迷上花香的蝴蝶陶醉於此。

  是啊,他是在逃避,也難怪有人會批評他。

  可是,他除了這樣,還能怎麼做呢?難道讓他以一個詞臣的身份像魏徵那樣犯顏強諫?這樣做的把握幾乎等於零。他沒有魏徵所擁有的尊重與地位,而李隆基此時也沒有了當年奮發的心情。這樣做的的結果,只能是大唐少了一位傑出的詩人,又多了一起慘案。這倒符合儒家提倡的殺身成仁,王維也像一隻自己跑來就戮的羊羔成為祭祀的犧牲——這樣做一點意義都沒有。

  他不想與李林甫等人同流合污,不願跟著他們做壞事,又沒辦法扭轉乾坤,他所採取的辦法也是無奈之舉。

  然而,應酬還是有的。不知是哪一次皇帝帶著大臣們去驪山溫泉,皇帝寫了首詩,於是大臣們奉和,奉和的人中居然還有李林甫。於是王維寫了首和李林甫的詩——《和僕射晉公扈從溫湯》:“天子幸新豐……上宰無為化,明時太古清……謀猷歸哲匠,詞賦屬文宗……長吟吉甫頌,朝夕仰清風。”詩的確是不怎麼樣的,卻成了王維向李林甫投降的鐵證。可是,細細品味一下,有些地方真的很有意思。

  看過一本書,書中寫到這時,分析說王維是有意諷刺李林甫。因為李林甫“僅能秉筆”,而王維卻說他“詞賦屬文宗”。過分地吹捧就成了諷刺,王維的用意正在於此,而且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還有,李林甫曾教訓諫官們說:“明主在上,群臣根本就不用多說話。不然就會像馬廄里不聽話的馬一樣被哄出去。”這個就是“上古無為化”了。那本書中有一句說得十分精妙:中國的士大夫與喜歡罷工抗爭的外國人不同,他們更喜歡用的是消極怠工。

  王維正是在消極怠工。

  自然,他是軟弱了一點,可是,他畢竟是有正義感的,沒有在混濁的官場中被染黑,進而同流合污,他的正義感沒有被輞川風月銷磨。他就如同一汩清泉,無聲無息地流淌在陰暗的黑林里,任陽光被遮擋,依然清冽……

  六、秋槐葉落凝碧池

  大唐的盛世終於走到了盡頭,這回,充當改變歷史的人變成了安祿山。

  “安史之亂”一下子讓依然沉醉於大唐雄風的人們醒了過來。

  於是唐玄宗醒了,帶著他的愛妃、兒孫逃了出去;長安的大臣們醒了過來,金殿之上卻已無皇帝的蹤影。他們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的時候,便成了安祿山的俘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