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基本上平靜地度過了大半生之後,五十多歲的李淵終於走到了政治舞台的最前面。

  晉陽起義的主角,在下一篇中還要再說,這裡先說一點。李淵的實際行動按現在看確實沒有李世民積極,但這並不意味著李淵沒有這個意思,也不說明他就是處於被動的局面而被逼反,而恰恰說明李世民的行動很符合李淵的心意,只有當他有出格的時候李淵才會用訓斥來側面“提醒”他,不然以留守大人的身份來做這些事是很麻煩的,何況身邊還有兩個盯梢的人——王威和高君雅。李淵何嘗不想把他們幹掉,落得個清靜——他派高君雅去迎戰強大的突厥說不定就有借刀殺人的目的。沒想到對突厥的失利卻差點給李淵招來殺身之禍——隋煬帝派人要將李淵押解到江都。實難想像煬帝後來如果不改變主意,李淵的結果會如何,而那樣的話李氏兄弟的命運也很堪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就算能逃脫一時,將來的道路也不好走。這時李淵想到的是讓李世民回河東去找李建成一起起兵,這實在是有些冒險。當然兄弟二人才能上都沒問題,但缺乏的是李淵那樣的名望與威信。不過就當時的情況來看,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為兒子打算,哪怕能逃一時也總比和他一起死強。李世民卻並不想走,他勸父親“芒碭山澤,是處容人。請同漢祖,以觀時變”,也就是去做“盜賊”。這個主意落空後不知他心裡是否有過別的計劃,想來總不會等死,那麼會不會劫獄呢?不好說,也許會有比這個主意好得多的主意,只是他當時無論怎麼想,也都沒用了,煬帝幫了他們這個大忙——由於此時還用得著李淵,所以煬帝放過了他。而李淵一被釋放,隋朝倒霉的日子就要來了。想起三國中劉備離開曹操時說:“吾乃籠中鳥、網中魚,此一行如魚入大海、鳥上青霄,不受籠網之羈絆也!”李淵也不能免俗,出“獄”後——關於這個“獄”,被捕的李淵究竟在沒在牢房裡呆實在值得商榷,《大唐創業起居注》中這樣寫道:“初,使以夜至太原,溫彥將宿於城西門樓上,首先見之。喜其靈速,報兄彥弘,馳以啟帝。帝時方臥,聞而驚起,……退謂秦王……”感覺不怎麼像在牢里,倒很像在自家府上逍遙——李淵說了兩句話:“此後餘年,實為天假”、“吾聞惟神也不行而至,不疾而速。此使之行,可謂神也。天其以此使促吾,當見機而作”。兩句話都是真心話,不過第一句沒什麼,當時的感慨而已,誰遇到這種事都會這麼說;而第二句則是只有至親至信的人才能聽到的,因為這已經是明白地說他終究要起兵造反了。其實李氏父子間經常咬耳朵,《起居注》里經常會有“謂(秦)王曰”的字樣,待等全家聚齊了,又是“謂太子、秦王曰”,往往這些話都是洗去冠冕堂皇露了真實想法的重要的話,從這時就體現了李淵有任人唯親的傾向。但這也不能全怪李淵,看慣了這麼多手下反叛上司的情景,李淵不想重蹈覆轍。再者歷史上其實很多人也都如此,李淵之後當然很多這樣的,李淵之前也不在少數。但凡有條件讓自己的兒子和自己一起做事的人,大都會這麼辦,至於那些看似唯賢的君主,其實很多都有些無奈,因為他們在做大事的時候,自己孩子的年齡還小,派不上用場。既然如此,就不得不用外人了。比如劉邦,如果他的兒子年紀再大點,我才不信他會把兵權那麼甘心交給韓信,頂多讓他當個副手。任人唯親的壞處不言自明,“親”只憑著與主君的關係就能輕易掌握大權,但往往他們都不具備那樣的才華,所以外人自然會生氣。李淵真應該謝天謝地,主要還是謝他自己和他夫人,他們的孩子完全擔當得起重任,沒有讓李淵的“任人唯親”成為錯誤。

  痛並快樂著·李淵(2)

  從太原到長安,一路之上行軍打仗,李淵的沉穩表現出來是更趨於保守,年輕的李世民則是積極進取。這與他們的年齡有關,李世民後來征高麗時也是求穩。雖然正常的求穩也沒有壞處,但過了頭有時不免誤事。李淵雖然有點保守,但不失統帥風度,一路上還算平安。到了長安之後,李淵的求穩用於政治之上則非常的高明。雖然司馬昭之心已然路人皆知,可李淵就是能那麼耐得住氣。別說,李淵父子和司馬父子還真是有點像——李淵的老謀深算像司馬懿,而最後得到天下的人則是三人中年紀最小的那個。

  隋煬帝楊廣像

  當隋煬帝被殺的消息傳到長安後,李淵高高興興地哭了一場——為煬帝發喪時,大家一齊高興大哭的場面一定很有趣。哭完了,李淵就開始考慮登基的問題了。裴寂這位老夥計當然知道該怎麼辦,於是長安上演了一出禪讓大戲。李淵堂而皇之地當上了大唐的開國皇帝,真是悠哉悠哉。境況相反的是李密,前面提到過,當初李淵一番謙詞讓李密乖乖地“幫”自己對付洛陽,而將長安拱手相讓。李密攻洛陽是有失策之處,但也不是不能成功,一旦他占據了洛陽,還真不好對付。但失策就是失策,最後李密死在了李淵的陰謀中。

  除去戰爭,李淵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當然戰爭方面並不由他親自出面解決,倒像是個顧問。但是總的局面李淵其實是很關心的,每次大的決定都是由他來做的),比如遊獵,可謂優哉游哉。讀《資治通鑑》,經常看到李淵到處游幸,“高興”時還會跑到戰場去看看(戰場不一定是前線),真是一個愛玩的皇帝。另外,從武德元年至武德五年,李淵孩子的人數由原來的十來個左右一下子翻了幾番。建成常年居住在長安還好點,像出征在外的李世民回家之後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弟弟妹妹一下子又多了許多。說李淵有點不務正業也不怎麼冤枉他。但是雖然孩子多了這麼多,而皇后卻一直沒有再立。李淵對其夫人竇氏也的確很深情,對她生的幾個兒女更是刻意照顧。建成三兄弟還有平陽公主所受的待遇都是皇室中別人無法比擬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