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風浪太大,船隻行動,你就算再香的餌,它也不上鉤。”咸寧公主輕笑道,“你期待會有魚鬼迷心竅上你的鉤,這裡的魚千萬條,你總希望有一條犯傻。天下人千千萬萬,你要我救的是千千萬萬中的人,那些村民也是千千萬萬中的人,我如果不試試能不能救那些人,去借兵等他們死了再報仇,還有什麼用?竇途,我雖然冒險,但是我知道事不可為我會撤走,可是在我有機會讓村民少死一個的時候,我不會放棄他們,因為他們也是天下人,對我來說,沒有區別,一樣重要。你可以指責我衝動,但我不覺得我當初衝出去,是錯的。我今天因為天下人要放棄村民,明天也會因為天下人放棄你,這樣的人,真的是你要效忠的主公嗎?”

  “若是犧牲臣一人能為天下,臣會毫不猶豫,請主公犧牲臣的!”竇途皺眉,信誓旦旦道。

  “所以你是謀士,而我是主公。”

  第57章 我要去

  咸寧公主笑著坐到竇途旁邊, 拿起酒壺倒一杯酒, 端起酒杯碰了一下竇途的酒葫蘆, 酒杯發出一聲清響。

  竇途被她一句話說得啞口無言, 雖然覺得有道理,但是總感覺哪裡不對。他撓了撓頭, 想了想還是喝醉好了,反正罵也罵過了, 要是咸寧公主不聽, 那也不關他的事。

  “你跟了我有多少年了?”咸寧公主看他厭厭的樣子, 想了想問。

  “四五年了?”竇途絞盡腦汁回憶,不確定地道, “臣不記得了, 總之很久了。”

  咸寧公主點了點頭,笑道:“你這五年中看我犯錯從來都不會這麼不留顏面地指責我,可你因為阿致使我動了惻隱之心, 你不惜背著我敲打她,還當面說我, 你沒發現, 你其實也犯錯了麼?”

  竇途一愣, 灌進嘴裡的酒從唇角滑落他連忙用袖子擦了擦,陷入了凝思中。

  “你害怕阿致在影響我,可是你一樣害怕,你害怕阿致也在影響你,你其實也動了一樣的惻隱之心。一個謀士, 最不該有的是惻隱之心,所以你後悔當時在村中你並沒有阻攔我,你一定心裡想著,那時的你應該要不顧一切阻止我,你沒有辦法承認自己有了仁善,你只能把罪過安在阿致頭上。”咸寧公主靜靜地看著眼底慌亂不已的竇途,輕輕笑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其實你沒有攔我這不是你的錯。你是謀士不錯,但是你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你希望天下太平沒有人餓死病死,所以你逼著自己硬起心,拿起屠刀,消除一切阻擋你心愿的障礙。”

  竇途擰緊眉,沒吭聲。

  咸寧公主把酒杯一放,長嘆一口氣道:“你別老欺負阿致老實。真把她變成我這樣的人,就憑你每次對她不敬,她就能禁你三個月酒了。”

  竇途警惕地把酒葫蘆抓緊,狐疑地看著咸寧公主:“臣懷疑主公是想借刀殺人。”以後宋致要真膽肥禁他的酒,多半是咸寧公主唆使的。

  “有嗎?”咸寧公主挑眉道。

  竇途嘴角一抽,無力反駁。他總算明白了,咸寧公主說了這麼一大堆,就是想表明她知道當初確實衝動了,被宋致影響了,她也意識到自己的愚蠢,但是她身為竇途的主公,錯了可以改,就是不能認。知錯改錯不認錯,這可是梟雄之姿。

  前朝曹操,那也是這麼一位主,在宛城淫人嬸嬸,逼反了投降的張繡,結果大將典韋、他的繼承人長子與從子都戰死。雖然兩者性質不同,咸寧公主做的蠢事還能撈一個好名聲,但都是把自己置於危險的地方,犯了錯的人。

  “前面就到巴陵了!”有士卒過來通報。

  咸寧公主起身,走到船頭,看著黑漆漆的夜色中,確實有一個城門,亮著燈。巴陵縣有水門,以前東吳的魯肅曾經在這裡屯兵。

  楚琰聞聲出來,看見城頭有人在巡邏,燈火照亮了巴陵縣三個字,不由歡呼雀躍道:“我們到了!”

  咸寧公主回頭看她,見她開心的樣子,忍不住彎了唇角。楚琰是長沙王之妹,按照輩分來說,她還是楚琰的姑姑輩,雖然血緣已經疏遠得好幾倍。

  巴陵縣早接到了通報,縣令帶著人親自迎接,把人迎進了縣府,並且把自己住的地方騰出來,讓給楚琰和咸寧公主住。

  咸寧公主沒有多折騰,進了房間後就休息了。這幾天她一直都很疲憊,沒有好好休息,到了樓船上因為不習慣江浪沒睡好,終於到了陸地上可以好好休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咸寧公主醒了就在院子裡練劍,楚琰打著哈欠出來,看見她練劍,就貓在一邊偷看。咸寧公主第一時間發現了,但依舊不動聲色地練完所有招式。收手後,她才拆穿楚琰藏匿的位置:“郡主早啊。”

  “早……早啊。”楚琰裝作一副剛路過的樣子,“鳴之用過早餐了不曾?”

  “還沒有。”咸寧公主微微一笑,走到楚琰面前,“郡主也沒有吧?不如一起?”

  “好啊!”楚琰點了點頭,“鳴之先請。”

  “還是郡主先請吧。”咸寧公主舉手道。

  楚琰沒有再推辭,走在前面,心裡暗暗竊喜,她還想找機會跟曲和親近親近,沒想到曲和會主動約她吃早餐。

  兩人用過飯後,咸寧公主說要出去走走,楚琰忙不迭地道:“我知道這裡哪裡有好玩的地方!水軍點將台好玩!”

  咸寧公主看了看她,忍不住莞爾一笑,點了點頭:“好,那請郡主帶和領略巴陵風景。”

  就在咸寧公主與楚琰同游巴陵縣時,宋致和沈硯領著兩千兵馬追殺著那群官軍,一路從江陵追到了公安,才在公安縣郊外把官軍圍了起來。

  這一天一夜的追殺,讓沈硯不得不對宋致刮目相看,他本來不屑被塞進他軍中的宋致,認為不過是連城郡主又貪玩了。可是當他在接下來的時間中,見證宋致是如何咬死官軍,並且在第一次追上官軍時,不要命地奮勇作戰,連殺三人時,沈硯就收起了輕視之心。

  而更意想不到的是宋致在追擊殘兵時,提出了要趕在殘兵前頭設伏,和沈硯一前一後夾擊。她對這群官軍恨之入骨,但沒有失去理智地貿然追殺,而是很理智地分析,如何才能擴大戰果。在一個山谷埋伏時,宋致和他前後攻擊,一個殘兵狗急跳牆,把刀向她扔過來,擦著她的耳朵落在身後,她眼睛眨也不眨,舉起刀把那個殘兵的腦袋砍了下來。

  刀砍卷了,就拿起長戟,長戟被砍斷,就抱著殘兵,咬住對方脖子。沈硯都震驚了,他不是沒有見過女子殺人,武姬衛出兵剿殺山賊他見過,可是他沒見過有一個女子能做到像死士一樣,瘋狂對對手打擊報復,一點都不手軟。沒有兵器就撲上去用拳頭,拳頭沒力氣就用牙齒,咬得殘兵血肉模糊。

  不止是官兵們被宋致的瘋狂嚇到了,連江陵兵都心驚肉跳,寒毛直豎。宋致宛若魔怔了,沈硯把她從戰場上救下來,看著她的眼睛又見不到一點眼紅癲狂,而是很平靜地坐在石頭上歇息,接過沈硯的酒囊大口暢飲,飲罷把酒囊還給他,眼神清澈明亮,帶著笑意:“謝謝沈中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