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高拱一行來到小集鎮,高福上前與押車的小校說:「你看,咱們在這裡歇會兒腳,吃頓飯再上路吧?」小校卻連聲催道:「快點,趕路要緊。」一位九品官員跑了過來,朝著牛車上的高拱一揖:「可是高大人?」高拱問:「你是誰?」官員說:「咱是京南驛丞羅會先,請高大人到驛捨去吃頓飯,歇息片刻。」

  高拱剛走進京南驛中,便見張居正迎上,抱拳一揖:「玄老,張某特地趕來為你送行。」高拱悻悻道:「你這新任首輔,理當日理萬機,卻跑來為我這待罪之人送行,真是棒槌打磬,經受不起啊。」說完,他徑直進了驛站。張居正裝做沒聽見,轉而問驛丞:「宴席準備好了?」又吩咐道:「高夫人那裡,單獨送一桌過去,隨行家人也都酒菜招待好。」

  一間連著花廳的三楹大廳,窗外樹影婆娑。張居正與高拱兩人坐在酒席上。大廳里空落落的,倒顯得有些淒涼。張居正親自執壺,斟酒道:「玄老,本來說多邀幾個人來為你餞行,也好有個氣氛,但轉而一想又改變了主意,還是我倆對酌談心,更合時宜。來,先干一杯。」高拱並未舉杯,冷冷道:「你如此做,就不怕背上『黨護負國』的罪名麼?」張居正說:「這麼說,皇上昨日的批旨,玄老已經知道了?」高拱道:「你這麼快就登載於邸報,不就是想我知道麼?你捫心自問,我高某何曾虧待於你,你竟這樣負心於我。」張居正正要解釋,高拱打斷道:「我沒有誤會,你與閹黨結盟,欲去我而取而代之,你雖做事詭秘,畢竟還留下了蛛絲馬跡。」

  張居正不慍不火,道:「玄老,你眼下心境,我能理解!但您說我與閹黨結盟,純屬無稽之談。何況宰輔一職,乃國家至重名器,不是想得到就能得到的。昨日皇極門之變,驟然間你我一升一貶,一進一退,一榮一衰,應該說都非你我本意,如果不是世事更迭,你我本該一同效忠朝廷,為國家蒼生盡綿薄之力,我今天特地趕來,是為了向你表明心跡。」

  高拱掉頭,道:「老夫根本不願意聽你的任何解釋。」

  張居正說:「玄老,你聽也罷不聽也罷,我只想告訴你,我已乞恩請旨,為您辦好了勘合,你可以馳驛回籍安享晚年了。」

  只有官員才有動用馳驛的權力,高拱這次倉皇下野,只能雇輛牛車,一聽張居正說「牛車過於顛簸,玄老年事已高,哪經得起這番折騰」,高拱惱、氣攻心,一股怒氣爆發出來:「張居正,你不要又做師公又做鬼,搶了老夫的首輔之位,又跑到這裡賣乖。」張居正長嘆一口氣:「玄老,我要是有心把你擠出內閣,又何必拖到今天?」說著緩緩地從袖口中掏出幾張紙來。

  那是三張李延為他購置田地的契約。

  高拱更忍不住要破口大罵:「好哇,證據都捏在手上了,你想要怎樣?」張居正道:「並不想怎樣,原物奉還而已。」說罷閃身出門,轉身一揖:「玄老,我倆就此別過,願你旅途保重,早日平安到家。」

  高拱把那三張田契撕得粉碎。

  文華殿內喜氣洋洋。陳皇后、李貴妃鳳冠霞披,並排坐在丹陛前。她倆中間坐著朱翊鈞。張居正等部院大臣,馮保等大內貂璫分到兩廂。

  呂調陽跪在地上宣讀聖旨:「值萬曆改元新主登基之際,禮部謹遵祖制,晉封當今聖上嫡母、先帝皇后陳玉容為仁聖皇太后,當今聖上生母、先帝貴妃李彩鳳為慈聖皇太后,並制金簡玉書,以昭後世。」

  呂調陽起身,將金簡玉書呈上,兩宮太后的兩位貼身女侍上前接過。張居正率眾大臣跪下,張居正高奏:「臣張居正率部院大臣恭賀兩宮太后晉封。」馮保率眾貂璫跪下,馮保高奏:「老奴馮保率內府二十四局管事牌子恭賀兩宮皇太后晉封。」

  第八章 高拱去位(8)

  陳太后道:「諸位愛卿平身!」

  「謝太后!」

  韶樂奏起,兩位皇太后牽著朱翊鈞的手走出文華殿。對於年幼的朱翊鈞來說,他雖然不能完全理解目前發生的一切,但也感覺到極大的歡喜。張先生和馮保幫他掌管天下的事再好不過了,至少他可以做點以前想做又做不了的事。他讓馮保把能指揮螞蟻大戰的客用找來,馮保自然樂得奉承皇上,二話不說,他讓人把客用閹了,調養幾天,送到西暖閣皇上身邊當一名火者。

  倉場總督衙門庫房前一排排架子支起的曬席上,鋪滿了胡椒、蘇木、皮紙、獸皮等物品。數十名夫役拿著耙子,正扒著胡椒、蘇木。王國光逡巡其中,問跟隨的屬官:「庫房裡存放的胡椒有多少?」屬官道:「這裡存了一萬多斤,但儲濟倉那邊存得多,差不多有十萬斤。市面上這些東西十分緊俏,這兒卻堆積如山。」

  恰張居正趕來,到王國光值房,說要同他談一件要緊事。王國光笑道:「你這新任首輔,一會兒在工部,一會兒在昭陵,就是不注意你身邊那些大臣在做些什麼。」張居正:「他們都是一些勤勉於政的老臣,不需要我多加關照。」王國光道:「可他們在關照你,以魏廷山為首的高拱當年的門生故舊,每天都在背後搗鼓,這些人你不能不防。按慣例,大凡首輔上任,都會走馬換將,可你一個人單槍匹馬,到處亂竄,便能實施萬曆新政?」張居正說:「在用人問題上,我也一直在思考。高拱經營多年,他雖有私心,但他的確提拔了不少干臣良吏,這些人雖是他的門生故舊,同時也是朝廷的棟樑。對這樣的人,我們不但不能貶謫,反而應該重用。他們現在是在抵制我,但我深信,一切都會改變,日久見人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