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生徒侍坐者十餘人。方辯論天性,剖析理欲,嚴詞正色,如對聖賢。忽微風颯然,

  吹片紙落階下,旋舞不止。生徒拾視之,則二人謀奪寡婦田,往來密商之札也。

  —-《灤陽消夏錄·四》

  天津某孝廉,與數友郊外踏青,皆少年輕保見柳陰中少婦騎驢過,欺其無伴,

  邀眾逐其後,?語調謔。

  少婦殊不答,鞭驢疾行。有兩三人先追及,少婦忽下驢軟語,意似相悅。

  俄,某與三四人追乃,審視,正其妻也。但妻不解騎,是曰亦無由至郊外。

  且疑且怒,近前訶之。

  其妻笑如故。某憤氣潮湧,奮掌欲摑其面。妻忽飛跨驢背,別換一形,以鞭

  指某數曰:「見他人之婦,則狎褻百端;見是己婦,則恚恨如是。爾讀聖賢書,

  一恕字尚不能解,何以掛名桂籍耶?"數其逕行。

  某色如死灰,矗立道左,殆不能去。竟不知是何魅也。

  --《灤陽消夏錄·三》

  吳僧慧貞言:有浙僧立志精進,誓願堅苦,脅未嘗至席。

  一夜,有女窺戶。心知魔至,如不見聞。女惶惑萬狀,終不能近禪榻。後夜

  夜必至,亦終不能使其一念。女技窮,遙語曰:"師定力如斯,我固宜斷絕妄想。

  雖然,師忉利天中也,知近我則必敗道,故畏我如虎狼。即努力得到非非想天,

  亦不過柔肌著體,如抱冰雪;媚姿到眼,如見塵壒,不能離乎色相也。如心到四

  禪天,則花自照鏡,鏡不知花;月自映水,水不知月,乃離色相矣。再到諸菩薩

  天,則花亦無花,鏡亦無鏡,月亦無月,水亦無水,乃無色無相,無離不離,為

  自在神通,不可思議。師如敢容我一近,而真空不染,則摩登伽一意皈依,不復

  再擾阿難矣。"僧自揣道力足以勝魔,坦然許之。偎倚撫摩,竟毀戒體。

  懊喪失志,侘傺以終。

  夫"磨而不磷,涅而不緇",惟聖人能之,大賢以下弗能也。此僧中子一激,

  遂開門揖盜。天下自恃可為,遂為人所不敢為,卒至潰敗決裂者,皆此僧也哉!

  --《姑妄聽之·一》

  梁豁堂言:有粵東大商喜學仙,招納方士數十人,轉相神聖,皆曰:"沖拳可

  坐致,所費不貲。"然亦時時有小驗,故信之益篤。

  一日,有道士來訪,雖敝衣破笠,而神竟落落,如獨鶴孤松。與之言,微妙

  玄遠,多出意表。試其法,則驅役鬼神,呼召風雨,如操券也。松魲台菌,吳橙

  閩荔,如取攜也。皇娥琴竽,玉女歌舞,猶仆隸也。握其符,十州三島,可以夢

  游。出黍顆之丹點,瓦石為黃金,百鍊不耗。粵商大駭,服。

  諸方士自顧不及,亦稽首稱聖師,皆願為弟子求傳道。

  道士曰:"然則擇日設壇,當一一授汝。"至期,道士登座。眾拜迄,道士問:

  "爾輩何求?"曰:"求仙。"問:"求仙,何以求諸我?"曰:"如是靈異,非真仙而

  何?"道士軒渠良久,曰:"此術也,非道也。夫道者沖穆自然,與元氣為一,烏

  有如是種種哉。蓋三教之放失久矣。儒之本旨,明體達用而已,文章記誦非也。

  談無說性,亦非也。佛之本旨,無生無滅而已,布施供養非也。機鋒語錄,亦非

  也。

  道之本旨,清淨沖虛而已,章咒籙符非也。爐火服餌,亦非也。爾所見種種,

  皆是章罵符籙事。去爐火服餌,尚隔幾層,況長生乎!然無所證驗,遂斥其非,

  爾必謂譽其能,而毀其所不能,徒大言耳。今示以種種能力,而告以種種不可為,

  爾庶幾知返乎?儒家、釋家,情偽日增,門徑各別,可勿與辯也。吾疾夫道家之

  滋偽,故因汝好道,姑一正之。"因指諸方士曰:"爾之不食,辟穀丸也。汝之前

  知,桃偶人也。爾之燒丹,房中藥也。爾之點金,縮銀法也。爾之入冥,茉莉根

  也。爾之召仙,攝厲鬼也。爾之返魂,役狐魅也。

  爾之搬運,五鬼術也。爾之辟兵,鐵布衫也。爾之飛躍,鹿廬蹻也。名曰道

  流,皆妖人耳。不速解散,雷部且至矣。"振衣欲起,眾牽衣扣額曰:"下士沉迷,

  已知其罪;幸逢仙駕,是亦前緣,忍不一度脫乎?"道士欲坐,顧粵商曰:"爾曾

  聞笙歌錦繡之中,有一人揮手飛異者乎?"顧諸方士曰:"爾曾聞炫術鬻財之輩,

  有一人脫履羽化者乎?夫修道者須謝絕萬緣,堅持一念,使此心寂寂如死,而後

  可不死;使此氣綿綿不停,而後可長停。然亦非枯坐事也。

  仙有仙骨,亦有仙緣。骨非藥物所能換,緣亦非情好所能結,必積功德,而

  後名列於仙籍。仙骨以生,仙骨即成;真靈自爾感通。仙緣乃湊,此在爾輩之自

  度,仙家安有度人之法乎?"因索紙大書十六字曰:"內絕世緣,外積陰騭,無怪

  無奇,是真秘密。"投筆於案,聲如霹靂,已失所在矣。"—-《姑妄聽之(三)·

  十七》族兄次辰言:其同年康熙甲午孝廉某,嘗游嵩山,見女子汲溪水。試求飲,

  欣然與一瓢;試問路,亦欣然指示。因共坐樹下語,似頗涉翰墨,不類田家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