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三子的降生又給了道光帝新的希望,他為這個兒子起名為奕繼,似乎大有以其為繼承人的姿態.但不知是母親孕育時營養不足還是別的什麼原因,皇三子才剛滿月就又夭折了.道光帝再次遭受了打擊.自嘆兒女緣淺的道光帝遂將自己稱帝以來陸續夭折的皇次女、皇二子、皇三子都隆重安葬,葬入佟佳皇后之女端憫固倫公主的園寢中,與這個年紀最大的姐姐相依相伴.

  與道光帝相比,做為母親的靜妃所受的打擊就更加大了.孩子、尤其是兒子,就是後宮女人一切的指望,靜妃竟連喪兩子,心情可想而知.總算道光帝並沒有忘記她,於是她又在喪子的同時再次懷孕,當年十二月初七生下了一個女兒.這個皇六女平安長大,後封壽恩固倫公主,對靜妃之心也多少是個安慰.

  儘管靜妃兩個兒子都沒能養住,但她的受寵卻是不爭的事實,這對於全貴妃來說也是一個莫大的刺激.她和後宮中所有的女人一樣,都熱切地盼望自己能儘快生個兒子,不讓靜妃搶盡風頭.

  就象靜妃當年做貴人時趁著全貴妃懷孕之隙得寵那樣,當靜妃懷著皇六女大腹便便將要待產的時候,全貴妃也再一次懷上了身孕.和她第一次懷孕時那樣,這次祥妃也和她同時懷孕了.兩個女人之間,又再一次暗暗為誰能生個兒子較上了勁.

  就在這個時候,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道光帝的庶長子奕緯於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四月去世了.

  奕緯出生的時候,道光帝還只是個皇子,生母和妃也只是皇子側福晉納喇氏.奕緯自小不甚聰明,人雖然還算老實,卻體質蠃弱,也毫無讀書騎射的天分,任憑老子怎樣訓斥,他也沒得長進.道光帝對自己的這件"作品"真可算是十二萬分的不滿意,奕緯雖然做了多年皇帝獨子,爵位卻一直只在"貝勒"位上原地踏步.儘管如此,他畢竟還是道光帝唯一的兒子,盼孫心切的道光還是在他十四歲就為他辦了婚事.誰知奕緯在這方面也頗有父風,成婚八年也沒能給道光帝添個孫男孫女.然而對於這一點,道光帝卻是個丈八的燭台,只照別人不照自己,非但不檢討自己當年的榜樣,反而對兒子越發地吹鬍子瞪眼,對兒子的生母和妃更是吹毛求疵.父子間積怨已深,儘管兒子死了,道光帝對他的父子之情也沒能提起多少,照未名夭折的皇子例給這個已經二十大幾的兒子辦了喪事不算,還挺不厚道地追封他當了個"隱志"貝勒.

  由於這喪事和諡法實在有點說不過去,如妃也在兒子死後不久鬱鬱而終,因此關於奕緯之死,有人認為很可能是道光帝的手筆.當然這說法靠不住.奕緯死前臥病已久,何況道光帝當時年將五旬只有這麼一個兒子,除非奕緯犯上作亂,否則道光帝再怎麼說也不可能如此拿自己的後嗣香火開玩笑.

  奕緯死後,道光帝念及自己連喪三子,人已將老卻膝下無兒,皇位不知做何交代,後宮寵妃們又頻頻生女,鬱悶之極.這一鬱悶,他就聯想到了頤和園中的一座樓閣.

  原來在頤和園的昆明湖上有一座小島名鳳凰墩,是乾隆皇帝當年為其母所造,島上還有一所全用鳳紋裝飾的樓閣,與園中另一處建築"龍王廟"互相呼應,形成龍鳳呈祥的格局.

  道光帝一想到這座樓閣,立即覺得眼前一亮,認為自己之所以子嗣不興,絕對是因為這座樓鳳氣太旺的原因,這才坑了自己的兒子.聯想至此,他也說不得什麼省儉不省儉的話了,立即下令,讓人把鳳凰閣馬上拆個乾淨.

  鳳凰閣好端端地在鳳凰墩上立了幾十年,本來還能繼續立下去,然而如今它教道光帝給惦記上了,就只好自認倒霉.從此後頤和園裡也少了一處景致.

  樓拆後不久,全貴妃和祥妃也都到了孕滿生產的時候.

  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六月初九,全貴妃首先臨盆.她在圓明園的天地一家春基福宮中生下了皇四子奕詝.七天後,祥妃也生下了一個兒子,是為皇五子奕脤.

  兩個妃子在幾天內就給添了兩個皇子,也不知是不是道光帝樓拆得確實好?至少道光帝自己應該是對此深信不疑的,何況在此之後,他竟又陸續得了四個兒子.兒子多了,道光帝的底氣也足了,人丁寬裕之後,他甚至還慷慨地將祥妃所生的皇五子出讓,過繼給皇太后的親兒子惇恪親王綿愷做子嗣.

  全貴妃不但得寵,而且她為道光帝生下的兒子還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是皇長子早逝後第一個出生來為道光帝排憂解難的,不用說,從此以後道光帝對全貴妃的寵愛更是一日千里.

  當佟佳皇后於道光十三年四月去世後,道光帝自然而然地想讓全貴妃繼任皇后.這個想法剛一提出,就得到了全貴妃姑母兼婆母的皇太后鈕祜祿氏大力支持.

  道光十三年八月十五日,皇太后傳下懿旨,封全貴妃為"皇貴妃",讓她執掌後宮.第二年(公元1834)的十月,冊後典禮正式舉行,二十七歲的鈕祜祿氏成為道光帝的第三任嫡妻,登上了皇后的寶座.

  九、皇后之死

  全貴妃鈕祜祿氏既已成了皇后,當然就不免要掌管六宮.

  這時候宮中的人們才發現,這個年青的女人原來是那麼的有心計.從前她做妃子的時候對道光帝百般逢迎,籠絡得老皇帝三天兩頭往她那兒跑,佟佳皇后雖然心酸,但也遵循著不驕不妒的皇后規矩,無論是對全貴妃還是對其它的女人,都好言相對,從不干涉她們接近皇帝.而如今全貴妃當上了皇后,事情就完全不對了,這位皇后不但對道光帝管得嚴,對後宮中的嬪妃也不假辭色,動輒就給她們扣上"狐媚惑主"的罪名,或者以"整肅宮規"的名義挑出些岔子整治嬪妃或她們身邊的宮女太監,搞得後宮的女人們都心頭髮慌,為了避免遭殃都不得不儘量減少與皇帝接觸的機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