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麼一想之後,恐怕朱元璋在稱帝後很容易就會得出一個結論:功臣元勛們都是有真本事的,若想要保住自己的兒孫不重蹈郭氏兄弟覆轍,唯一的辦法就是把他們統統滅光.

  與郭家父子的恩怨,看在朱元璋的得力部下眼裡,恐怕很容易使他們覺得自己跟隨的上司,是一個極有江湖義氣、滴水之恩報以湧泉的好主子(郭家雖然絕後,但郭小姐和小張夫人得到了優待,郭天爵之死也可算是咎由自取),加上他智勇俱全又有逢凶化吉的好運氣,誰都會覺得應該充分信任朱元璋,對他竭盡全力,也因此完全相信日後能夠成就功名,安享富貴.

  然而與郭家父子的前前後後,對於朱元璋本人來說,就是另一番滋味在心頭了.想當初自己是如何全心全意地報效郭子興?與自己對郭子興曾有過的忠誠和功績相比,自己的部屬們還沒誰能及.可那又如何?自己還不是變了麼?還不是絕了郭家的後嗣,奪了郭家名份下的權力麼?郭子興在生時曾經多次想向自己下手,最後總是功虧一簣,要是他毫不顧慮地當真下了殺手,只怕郭氏兄弟最後也不會落得如斯下場.

  這麼一想之後,恐怕朱元璋在稱帝後很容易就會得出一個結論:功臣元勛們都是有真本事的,若想要保住自己的兒孫不重蹈郭氏兄弟覆轍,唯一的辦法就是把他們統統滅光.於是他順理成章地效仿了自己祖籍沛縣的老鄉劉邦,不但在稱帝後大封朱氏兒孫,還毫不手軟地將開國元勛們一個個地消滅乾淨.

  郭天爵死後,滁陽大軍無論是名份還是在事實上,都徹底由朱元璋統轄了.在很短的時間內,他的軍隊先後攻克了江陰、常熟、寧國、揚州、池州、徽州等地,並採納老儒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讓自己打下的地盤有足夠的時間休養生息,積蓄力量.接受了小明王韓林兒所封的"吳國公"爵位.

  小明王韓林兒龍鳳九年,朱元璋率領朱家軍經過艱苦作戰,付出三十五名大將陣亡、數萬軍士喪命的代價,擊潰陳友諒的"大漢國",豐饒的鄱陽湖平原就此成了他的勢力範圍.第二年(公元1364)正月,朱元璋在應天稱吳王,韓林兒也只能默認.

  吳王朱元璋為自己設置了下屬百官(李善長為右相,徐達為左相,常遇春俞通海為平章政事).

  與此同時,和丈夫相濡以沫多年的馬氏,也在她33歲這年成為"吳王妃",她在戰事顛沛中生下的長子朱標則當上了王世子.這一年,馬氏已與朱元璋成婚十二年.

  五、當上皇后

  成為吳王后,朱元璋繼續馬不停蹄地四出征伐.隨著勢力越來越大,他與小明王韓林兒的決裂也勢在必行.龍鳳十二年(公元1366)五月,在聲討張士誠的檄文中,他公開宣稱"……愚民誤中妖術,不解偈言之妄誕,酷信彌勒之真有……聚為燒香之眾……妖言既行,凶謀遂逞,焚盪城郭,殺戮士夫,荼毒生靈……"——"彌勒教",就是白蓮教,亦稱明教,正是紅巾軍藉以號召、韓林兒依此稱帝的根據.——朱元璋的這番宣言表明他徹底脫離紅巾軍,決定另立碼頭的意願.

  然而依靠朱元璋維持局面的韓林兒卻還被蒙在鼓裡.就在朱元璋與他的最後一個對手張士誠作戰已經勝利在望的時候,也就是龍鳳十二年(公元1366)十二月,朱元璋派廖永忠去接小明王韓林兒"駕臨"應天.雕樑畫棟的"龍船"剛至瓜洲,就莫明其妙地沉進了江底,韓林兒當了十二年"宋皇帝",就這麼效法周昭王成了魚蝦之食.忠於韓林兒的紅巾軍也只能去向江水問答案了.由於這起"事故",朱元璋對廖永忠"大發雷霆",判他軟禁數日,隨後以"戴罪立功"為名再次重用.

  韓林兒死後,龍鳳紀年宣告終結,朱元璋下令改用"吳元年"紀事.

  論起來,張士誠也是個"吳王",而且稱王的時間比朱元璋還早.為什麼大家都稱吳王?據記載說,元順帝即位之初,民間便有童謠,說是:"富漢莫起樓,窮漢莫起屋,但看羊兒年,便是吳家國."於是張士誠便在平江(今蘇州)自封吳王.而朱元璋則是被韓林兒封為"吳國公",也在隨後稱了"吳王".為免混淆,史書遂將張士誠稱為"東吳",朱元璋稱為"西吳".

  朱元璋的西吳元年(公元1368)九月,即元順帝至正二十七年九月,"東吳王"張士誠所據守的蘇州城終於在八個月圍城之後被攻克.

  張士誠的王妃劉氏與私鹽販子出身的剽悍丈夫倒真是天生一對,在得知城破的消息後,她將所有嬪妾都強行和自己一起統統鎖入宮中齊雲樓縱火自焚,張士誠本人則在巷戰失利後自殺未遂被俘,又將西吳宰相李善長罵了個狗血淋頭,最後被暴怒的朱元璋活活打死,並焚屍揚灰.一十四年帝王夢,頃刻之間化為烏有,哀哉!

  "東吳王"張士誠敗死,朱元璋遂於十月派徐達常遇春北伐中原,開始了真正推翻元王朝之戰.

  十一月,徐達攻占下邳、沂州、太平、濟寧、益都、臨淄、昌樂,常遇春攻占東昌,元王朝的大都城已指日可得.看到這樣的局面,各路武裝也只能趕緊向朱元璋俯首聽命.浙東武裝首領方國珍就是在此時投降的(明朝建立後官封廣西行省左丞,只吃干俸不許上任).

  在這樣的大好情勢下,李善長率文武官員勸朱元璋稱帝.在十二月十一日和十二日連續兩天的勸進之後,朱元璋"勉為其難"地接受了大家的意見,並於八天後搬進了新建的皇宮.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他同時宣布,若上天果然應允自己稱帝,則登基的正月初四日定當放晴.果然天從人願,紛紛揚揚的雪花和陰沉的天色都在這天一掃而光,應天城(今南京)一片霽朗.朱元璋正式稱帝,國號明,從此開始了洪武紀年(元年為公元1368).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