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秋瑾又轉過身,對阮伯軒說 :“阮董事,請你放心,我不會在你這裡久待的 。”
只見徐寄塵也“霍”地站起來,說 :“只要我當一天校長,就決不辭退秋先生。阮董事,你請回吧。”
阮伯軒哼了一聲,悻悻地出門走了。兩個女子,卻抱在一起,落下淚來。
過了半晌,秋瑾緩緩地說:“寄塵,你不必擔心,我已準備去上海 。”
“啊 ?”徐寄塵一愣,“璇卿,我不怕,這點小事,我並不怕。我只是因為無人理解我們而難過。你,你幹嗎要走 ?”
“上海的陶先生已經來信,請我過去,我也想了多日。準備去辦一份報紙,去宣傳,我們需要被人理 解,我們的姐妹需要站在一起。這樣的世界,應該被打破了 。”
“璇卿……”徐寄塵哽咽著,說不出話來。
20世紀初的上海,到處一片喧囂吵鬧。外國巡捕趾高氣揚,來回地在街上踱著步,許多穿著袍子馬褂,留著長辮的行人頭也不抬,只是匆忙地走著。時而,一些鼻上架著藍片子金絲腳眼鏡的時髦男女,在街上肆無忌憚的忽然大聲說笑,惹得周圍的人都轉過來去,然後便是幾聲低低的抱怨,仍然低頭去做自己的事,路旁的店鋪里,傳出留聲機靡靡之音。
時至深秋,街頭到處飄揚著“秋季大減價”的布招。那些暗灰的店鋪牆壁上,七歪八扭的貼著各式的標語、GG,隨著夜色加重,路燈也亮了起來。幾處商店的霓虹燈不停地閃著,就像黑天裡遊動的鬼眼。秋瑾正坐在一輛亨斯美的雙人馬車上,旁邊是睜著好奇眼睛的吳希英,為了不讓她在阮家受苦,秋瑾在離開潯溪時,便把她贖了出來,帶到上海,她要讓她學文化,學技術,去做一個自立的人。
為了《中國女報》的創辦,她已經在上海奔波了好幾天。有蔡元培的安排,她們住在英租界的一幢房子裡,十分安全。現在她感覺很累,很想趕快回去睡一覺。整整一天,她寫了幾十份創刊啟事,上百份招股書,分別投送到湖南、江蘇、北京以及上海各地的 女子學校,希望能為《中國女報》提供款項。啟事在《中外日報》上已刊出了,現在她能做的,就是等待。
一連十多天過去,招股書卻如同一隻石子落進深潭,毫無回音。
又是幾天過去了,還沒有消息。秋瑾有些著急。
不料有一天,吳希英興沖沖拿著一封信,跑進門就喊,“秋先生,快,快,招股書有回信了 。”
秋瑾很興奮,忙接過信,拆開一看,裡面是一張大紅的請柬,上面寫道:
恭請鑑湖女俠秋瑾女士於丙午年九月九日駕上海望平街廉南湖寓宅暢敘
盟姊 吳芝瑛謹啟
原來是芝瑛姊,這昔日的好友,竟然也到了上海,秋瑾激動得跳了起來,她摟著吳希英在屋裡又蹦又跳。“九月九日,不就是明天嗎?”秋瑾高興地想著,一晃都兩年多了,芝瑛姊,芝瑛姊我們又要見面了。
第二天一清早,秋瑾對著鏡子換好衣裳,她打上領結,穿上西服上衣,玄色褲子,又找來那雙小號男式皮鞋,雋爽明秀,儼然一個英俊男子,她對吳希英囑咐了幾句,便叫了輛馬車,朝城南的望平街去了。
吳芝瑛跟她的丈夫住在一幢中型的老式洋房裡,院子很大,小洋樓座落在院子後面,秋瑾的馬車從甬道駛入。院裡垂楊夾道,雖時至重陽,但花木繁茂, 小池、假山、亭子、草地,頗有草木扶疏之勝。
車到樓前時,吳芝瑛已站在台階上了。她忽然站住了,驚訝得看著來人。
“你?……”
秋瑾茫然看了一下自己,恍然大悟,“大姊,你不認識小妹了 。”
“璇卿,”吳芝瑛又驚又喜,“你,你怎麼這身打扮,倒把我給唬住了 。”
兩人不覺拉住手笑了起來。
客廳里擺著精緻的西式家具,只是牆上的畫卷,都是些古畫精品,透出一派書卷氣,也點綴著主人的名士風度。
倆人牽著手進來坐下,有一個女僕獻上茶水。只聽吳芝瑛說 :“我聽說你早就回了國,可也不知到了哪裡,原來卻都在這上海 。”
“大姊,你怎麼也到了上海 ?”秋瑾反問道。
“唉,南湖辦的報館為了擴大影響,去年初遷到上海,於是就在這裡住下了 。”吳芝瑛忽然接著問,“璇卿,聽說你要辦報紙,不知準備怎樣了 ?”
聞聽此言,秋瑾不禁又鎖上眉頭 。“準備都差不多,現在就是缺少資金,沒有辦法出版。我原想靠女界投股,只是現在沒有一人投股 。”
“別著急,既然到了上海,我替你想辦法 。”說 著,吳芝瑛讓女僕到裡屋拿出一個布包,交給秋瑾,說 :“璇卿,這是我的一點積蓄,你先用著,過兩天,我替你找一些上層的名流,或許能讓她們投股 。”
“大姊,”秋瑾緊緊抱住吳芝瑛,“謝謝你,大姊。”看著這位每次都在關鍵時候幫助自己的大姊,她的淚水再也忍不住了。
正當兩人緊緊地抱在一起的時候,吳芝瑛的小女兒小夷跑了進來,細聲細氣地說 :“媽媽,秋姑姑,飯好了,快到便廳里用飯吧 !”
只見徐寄塵也“霍”地站起來,說 :“只要我當一天校長,就決不辭退秋先生。阮董事,你請回吧。”
阮伯軒哼了一聲,悻悻地出門走了。兩個女子,卻抱在一起,落下淚來。
過了半晌,秋瑾緩緩地說:“寄塵,你不必擔心,我已準備去上海 。”
“啊 ?”徐寄塵一愣,“璇卿,我不怕,這點小事,我並不怕。我只是因為無人理解我們而難過。你,你幹嗎要走 ?”
“上海的陶先生已經來信,請我過去,我也想了多日。準備去辦一份報紙,去宣傳,我們需要被人理 解,我們的姐妹需要站在一起。這樣的世界,應該被打破了 。”
“璇卿……”徐寄塵哽咽著,說不出話來。
20世紀初的上海,到處一片喧囂吵鬧。外國巡捕趾高氣揚,來回地在街上踱著步,許多穿著袍子馬褂,留著長辮的行人頭也不抬,只是匆忙地走著。時而,一些鼻上架著藍片子金絲腳眼鏡的時髦男女,在街上肆無忌憚的忽然大聲說笑,惹得周圍的人都轉過來去,然後便是幾聲低低的抱怨,仍然低頭去做自己的事,路旁的店鋪里,傳出留聲機靡靡之音。
時至深秋,街頭到處飄揚著“秋季大減價”的布招。那些暗灰的店鋪牆壁上,七歪八扭的貼著各式的標語、GG,隨著夜色加重,路燈也亮了起來。幾處商店的霓虹燈不停地閃著,就像黑天裡遊動的鬼眼。秋瑾正坐在一輛亨斯美的雙人馬車上,旁邊是睜著好奇眼睛的吳希英,為了不讓她在阮家受苦,秋瑾在離開潯溪時,便把她贖了出來,帶到上海,她要讓她學文化,學技術,去做一個自立的人。
為了《中國女報》的創辦,她已經在上海奔波了好幾天。有蔡元培的安排,她們住在英租界的一幢房子裡,十分安全。現在她感覺很累,很想趕快回去睡一覺。整整一天,她寫了幾十份創刊啟事,上百份招股書,分別投送到湖南、江蘇、北京以及上海各地的 女子學校,希望能為《中國女報》提供款項。啟事在《中外日報》上已刊出了,現在她能做的,就是等待。
一連十多天過去,招股書卻如同一隻石子落進深潭,毫無回音。
又是幾天過去了,還沒有消息。秋瑾有些著急。
不料有一天,吳希英興沖沖拿著一封信,跑進門就喊,“秋先生,快,快,招股書有回信了 。”
秋瑾很興奮,忙接過信,拆開一看,裡面是一張大紅的請柬,上面寫道:
恭請鑑湖女俠秋瑾女士於丙午年九月九日駕上海望平街廉南湖寓宅暢敘
盟姊 吳芝瑛謹啟
原來是芝瑛姊,這昔日的好友,竟然也到了上海,秋瑾激動得跳了起來,她摟著吳希英在屋裡又蹦又跳。“九月九日,不就是明天嗎?”秋瑾高興地想著,一晃都兩年多了,芝瑛姊,芝瑛姊我們又要見面了。
第二天一清早,秋瑾對著鏡子換好衣裳,她打上領結,穿上西服上衣,玄色褲子,又找來那雙小號男式皮鞋,雋爽明秀,儼然一個英俊男子,她對吳希英囑咐了幾句,便叫了輛馬車,朝城南的望平街去了。
吳芝瑛跟她的丈夫住在一幢中型的老式洋房裡,院子很大,小洋樓座落在院子後面,秋瑾的馬車從甬道駛入。院裡垂楊夾道,雖時至重陽,但花木繁茂, 小池、假山、亭子、草地,頗有草木扶疏之勝。
車到樓前時,吳芝瑛已站在台階上了。她忽然站住了,驚訝得看著來人。
“你?……”
秋瑾茫然看了一下自己,恍然大悟,“大姊,你不認識小妹了 。”
“璇卿,”吳芝瑛又驚又喜,“你,你怎麼這身打扮,倒把我給唬住了 。”
兩人不覺拉住手笑了起來。
客廳里擺著精緻的西式家具,只是牆上的畫卷,都是些古畫精品,透出一派書卷氣,也點綴著主人的名士風度。
倆人牽著手進來坐下,有一個女僕獻上茶水。只聽吳芝瑛說 :“我聽說你早就回了國,可也不知到了哪裡,原來卻都在這上海 。”
“大姊,你怎麼也到了上海 ?”秋瑾反問道。
“唉,南湖辦的報館為了擴大影響,去年初遷到上海,於是就在這裡住下了 。”吳芝瑛忽然接著問,“璇卿,聽說你要辦報紙,不知準備怎樣了 ?”
聞聽此言,秋瑾不禁又鎖上眉頭 。“準備都差不多,現在就是缺少資金,沒有辦法出版。我原想靠女界投股,只是現在沒有一人投股 。”
“別著急,既然到了上海,我替你想辦法 。”說 著,吳芝瑛讓女僕到裡屋拿出一個布包,交給秋瑾,說 :“璇卿,這是我的一點積蓄,你先用著,過兩天,我替你找一些上層的名流,或許能讓她們投股 。”
“大姊,”秋瑾緊緊抱住吳芝瑛,“謝謝你,大姊。”看著這位每次都在關鍵時候幫助自己的大姊,她的淚水再也忍不住了。
正當兩人緊緊地抱在一起的時候,吳芝瑛的小女兒小夷跑了進來,細聲細氣地說 :“媽媽,秋姑姑,飯好了,快到便廳里用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