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2009-7-2122:01lpj
53印度,瓦拉納西
我們搭長途巴士,平安抵達鄰近印度邊界的大城拉合爾。這裡和巴基斯坦其他城市一樣,機場及政府機關坐落的地區,都有軍車和手持自動步槍的士兵駐防,氣氛非常緊繃。但是其他地區的變化就不大了,還是和平時一樣熱鬧。看來印度的邊境似乎暫時不會封閉,我們慌慌張張地趕到這裡,自己也覺得有點好笑。
我們在拉合爾觀光,悠閒地度過一天。這個蒙兀兒帝國設立宮廷的古都,有不少景點值得一看。
傍晚,我們來到當地代表性的建築物之一,巴德夏席大清真寺(BadshahiMasjid)。從迴廊眺望全城,整片天空滿是不可思議的東西,一瞬間看起來象是拍動翅膀的鳥群,仔細一瞧,竟然都是風箏。數量多到不可思議,有一千到兩千個,不,或許還更多呢。
往下一望,可以發現家家戶戶的屋頂上,都有中年人和小孩一起抬著頭,一臉開心地放著風箏。城鎮各處風箏飛揚,橙色的天空中有無數黑點。我怔怔地說不出話來,這個地方說不定就要捲入大規模戰亂了,大家還是和平常一樣,天真地放著風箏,實在太優哉了。這一幕還真讓人覺得有點幽默,同時又隱約感受到人世無常。
這是因為這座邊境城市自古和印度就爭戰不絕吧!但這次的恐怖攻擊可能會帶來打量美國軍機,或四處發生暴動,即使如此,還是不會給市民的生活帶來任何變化和緊張感嗎?
因為接下來要往不同方向前進,我和清田君就在這裡分手了,終於。或許這是最後一次在旅途中和他相會,他的旅程再過三個月就要結束,而我,看來還要多花一些時間才能抵達終點。
“下次就在日本碰面了,要活著回來哦!”
我們道別彼此的時候,感慨更深了。以前我們分手時,總是向對方說:“接下來在墨西哥見”、“在南美再會了”。
——下一站就是日本了嗎?
真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不知不覺,我們兩人已經走了這麼一大段路了嗎?
他還是一樣握手,露出笑臉。比起第一次遇到他時,眼角多了不少皺紋,我也是這樣嗎?
踏上旅程已經六年了,意外的是,我自己一點也不覺得過了這麼久。大概只有在頭一年還會覺得時間很漫長,從那之後,感覺就麻痹了。不管是旅行兩年,還是旅行十年,就個人來說,對“長度”的感受已經沒什麼不同,總在回過神之後,才會覺得“時間過得真快”吧。
可是,看著他眼角的皺紋,我終於體會到自己度過了多麼“漫長”的時光。感受到某種未曾有過的寂寥,我們就此告別了。
跨國印度國境線,往東走,我終於來到印度教的聖地瓦拉納西。
應該有不少人在電視上看過眾多印度人在恆河沐浴吧?那幾乎都是在瓦拉納西拍攝的。
沒想到我在城市郊外發現一個不得了的東西,乍看之下還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有兩個紙糊的摩天大樓,其中一個被同樣紙糊的飛機刺穿,機身上還寫著聯合航空。雖然是紙糊的模型,大小有普通樓房三層樓高呢。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是為了煽動群眾而做的紀念碑嗎?還是某種黑色笑話?如果只是為了搞笑,那也花了太多成本吧。
印度人的行為和精神構造實在充滿謎團。距離那次恐怖攻擊還不到一個月,從這個紙糊模型的大小推測,大概從事件當天就開始動工了吧。
雖然嘴上說著:真是的,有這種精力、行動力和金錢,不能用在更有意義的地方嗎?不過,盯著這個印度人開的惡劣玩笑看,我也不怎麼有分寸吧?
撇開這個玩笑不談,和大多數遊客一樣,我也真的被瓦拉納西的魅力所吸引,決定暫時停留在當地。我每天在迷宮般的小路中漫無目的地晃著,喝著茶,眺望人群和恆河。
在聖地獨有的澄淨氣氛中,夾雜著人群生活的氣味和喧囂,小狗、牛和人們在同一空間遊蕩。在這樣的世界中隨興度過每一天,漸漸覺得許多事情都無所謂了,自己的這個存在也跟著輕盈起來。這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快感。
每天早晨,是最能讓人感受到這是印度教聖地的時刻。當朝陽從河流對岸的森林升起,沐浴者擠滿浴堤(沿著河岸鋪設的石階),河面上白光遍照,空氣中滿是塵埃。看過去,河水和人群都像是罩上一層薄膜,模模糊糊的。噹噹當,聽到四處響起呼喚禮拜的鐘聲,這一幕既嚴肅,又充滿戲劇性。
在恆河沐浴,具有以聖河洗淨身體污垢這種宗教上的意義。此外,人們也每天在河邊洗滌、排泄,讓河水帶走各類死屍,包含人的遺體。走在浴堤上,看到河水中漂浮著死人,不是什麼希奇的事。雖然一開始會覺得怎麼可以這樣浸在水裡,在這裡待了幾天之後,也無所謂了。我也想讓自己純淨地浸泡在這條被尊奉為神的河流上。
於是,某天早上,我也混進印度人裡面,一起沐浴。
涼涼的河水非常舒服,人們的拍水聲、談話、笑聲,這些柔和的喧鬧漸漸融入早晨澄澈的空氣中。朝陽當頭照著我們,河面白色的反光濃稠得象一層油脂。
我象印度人一樣,讓河水浸到胸口,面向初升的太陽雙手合十,感受到臉上的白光慢慢地滲透全身。
我想要祈禱,腦海確一片空白,絞盡腦汁也想不出自己想求什麼。
——現在的我,什麼都不要。
於是,我這麼祈禱著。
“但願世界和平。”
回過神來,我有種不可思議的感覺,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向神明祈求和自己或自己的幸福無關的東西。
從這天起,我每天都在河裡沐浴。不為什麼,就是因為舒服吧。
2009-7-2122:03lpj
54吳哥窟會勝過蒂卡爾神殿嗎?
我從尼泊爾搭機飛往泰國曼谷。中間隔著緬甸,因為眾多政治因素,現狀並不安定,無法騎自行車橫越。
來到曼谷那晚,我受到沉重打擊。
“全家便利商店”、“7-11”,市區到處都是在日本相當熟悉的連鎖店。一下子感受到日本就離自己不遠,我的心情出乎意料地動搖了。
泰國是亞洲旅行的大門,許多日本人都從這裡踏出旅行的第一步,輕易感受到自己來到另一個世界。我卻正好相反,在我看過的所有地方中,這是最有日本味的。
我想著,旅程就快結束了吧。不,坦白說,我的心情是“一切,就要終止了”。
也許是這個緣故吧,即使接下來就要踏遍東南亞,自己還是很冷靜。我思念著非洲的日子,越來越依依不捨。越接近日本,我的心似乎反而離故鄉越遙遠。
我從曼谷搭巴士前往歐亞大陸南端的新加坡,然後騎上自行車。
某天,我抵達柬埔寨。
一提到柬埔寨,首先想到的,就是佛教三大建築之一“吳哥窟”。來到這裡,我終於又再度感受到旅行該有的興奮。
自從六年前去過蒂卡爾之後,內心深處我一直想找出凌駕蒂卡爾的遺蹟。不管看到哪處遺蹟,都會有意無意地拿蒂卡爾來比。雖然有點無理取鬧,想要看到世界第一的景觀,就是這種純粹的情緒,單純地想要親眼目睹足以超越那份感動的美景。
53印度,瓦拉納西
我們搭長途巴士,平安抵達鄰近印度邊界的大城拉合爾。這裡和巴基斯坦其他城市一樣,機場及政府機關坐落的地區,都有軍車和手持自動步槍的士兵駐防,氣氛非常緊繃。但是其他地區的變化就不大了,還是和平時一樣熱鬧。看來印度的邊境似乎暫時不會封閉,我們慌慌張張地趕到這裡,自己也覺得有點好笑。
我們在拉合爾觀光,悠閒地度過一天。這個蒙兀兒帝國設立宮廷的古都,有不少景點值得一看。
傍晚,我們來到當地代表性的建築物之一,巴德夏席大清真寺(BadshahiMasjid)。從迴廊眺望全城,整片天空滿是不可思議的東西,一瞬間看起來象是拍動翅膀的鳥群,仔細一瞧,竟然都是風箏。數量多到不可思議,有一千到兩千個,不,或許還更多呢。
往下一望,可以發現家家戶戶的屋頂上,都有中年人和小孩一起抬著頭,一臉開心地放著風箏。城鎮各處風箏飛揚,橙色的天空中有無數黑點。我怔怔地說不出話來,這個地方說不定就要捲入大規模戰亂了,大家還是和平常一樣,天真地放著風箏,實在太優哉了。這一幕還真讓人覺得有點幽默,同時又隱約感受到人世無常。
這是因為這座邊境城市自古和印度就爭戰不絕吧!但這次的恐怖攻擊可能會帶來打量美國軍機,或四處發生暴動,即使如此,還是不會給市民的生活帶來任何變化和緊張感嗎?
因為接下來要往不同方向前進,我和清田君就在這裡分手了,終於。或許這是最後一次在旅途中和他相會,他的旅程再過三個月就要結束,而我,看來還要多花一些時間才能抵達終點。
“下次就在日本碰面了,要活著回來哦!”
我們道別彼此的時候,感慨更深了。以前我們分手時,總是向對方說:“接下來在墨西哥見”、“在南美再會了”。
——下一站就是日本了嗎?
真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不知不覺,我們兩人已經走了這麼一大段路了嗎?
他還是一樣握手,露出笑臉。比起第一次遇到他時,眼角多了不少皺紋,我也是這樣嗎?
踏上旅程已經六年了,意外的是,我自己一點也不覺得過了這麼久。大概只有在頭一年還會覺得時間很漫長,從那之後,感覺就麻痹了。不管是旅行兩年,還是旅行十年,就個人來說,對“長度”的感受已經沒什麼不同,總在回過神之後,才會覺得“時間過得真快”吧。
可是,看著他眼角的皺紋,我終於體會到自己度過了多麼“漫長”的時光。感受到某種未曾有過的寂寥,我們就此告別了。
跨國印度國境線,往東走,我終於來到印度教的聖地瓦拉納西。
應該有不少人在電視上看過眾多印度人在恆河沐浴吧?那幾乎都是在瓦拉納西拍攝的。
沒想到我在城市郊外發現一個不得了的東西,乍看之下還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有兩個紙糊的摩天大樓,其中一個被同樣紙糊的飛機刺穿,機身上還寫著聯合航空。雖然是紙糊的模型,大小有普通樓房三層樓高呢。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是為了煽動群眾而做的紀念碑嗎?還是某種黑色笑話?如果只是為了搞笑,那也花了太多成本吧。
印度人的行為和精神構造實在充滿謎團。距離那次恐怖攻擊還不到一個月,從這個紙糊模型的大小推測,大概從事件當天就開始動工了吧。
雖然嘴上說著:真是的,有這種精力、行動力和金錢,不能用在更有意義的地方嗎?不過,盯著這個印度人開的惡劣玩笑看,我也不怎麼有分寸吧?
撇開這個玩笑不談,和大多數遊客一樣,我也真的被瓦拉納西的魅力所吸引,決定暫時停留在當地。我每天在迷宮般的小路中漫無目的地晃著,喝著茶,眺望人群和恆河。
在聖地獨有的澄淨氣氛中,夾雜著人群生活的氣味和喧囂,小狗、牛和人們在同一空間遊蕩。在這樣的世界中隨興度過每一天,漸漸覺得許多事情都無所謂了,自己的這個存在也跟著輕盈起來。這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快感。
每天早晨,是最能讓人感受到這是印度教聖地的時刻。當朝陽從河流對岸的森林升起,沐浴者擠滿浴堤(沿著河岸鋪設的石階),河面上白光遍照,空氣中滿是塵埃。看過去,河水和人群都像是罩上一層薄膜,模模糊糊的。噹噹當,聽到四處響起呼喚禮拜的鐘聲,這一幕既嚴肅,又充滿戲劇性。
在恆河沐浴,具有以聖河洗淨身體污垢這種宗教上的意義。此外,人們也每天在河邊洗滌、排泄,讓河水帶走各類死屍,包含人的遺體。走在浴堤上,看到河水中漂浮著死人,不是什麼希奇的事。雖然一開始會覺得怎麼可以這樣浸在水裡,在這裡待了幾天之後,也無所謂了。我也想讓自己純淨地浸泡在這條被尊奉為神的河流上。
於是,某天早上,我也混進印度人裡面,一起沐浴。
涼涼的河水非常舒服,人們的拍水聲、談話、笑聲,這些柔和的喧鬧漸漸融入早晨澄澈的空氣中。朝陽當頭照著我們,河面白色的反光濃稠得象一層油脂。
我象印度人一樣,讓河水浸到胸口,面向初升的太陽雙手合十,感受到臉上的白光慢慢地滲透全身。
我想要祈禱,腦海確一片空白,絞盡腦汁也想不出自己想求什麼。
——現在的我,什麼都不要。
於是,我這麼祈禱著。
“但願世界和平。”
回過神來,我有種不可思議的感覺,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向神明祈求和自己或自己的幸福無關的東西。
從這天起,我每天都在河裡沐浴。不為什麼,就是因為舒服吧。
2009-7-2122:03lpj
54吳哥窟會勝過蒂卡爾神殿嗎?
我從尼泊爾搭機飛往泰國曼谷。中間隔著緬甸,因為眾多政治因素,現狀並不安定,無法騎自行車橫越。
來到曼谷那晚,我受到沉重打擊。
“全家便利商店”、“7-11”,市區到處都是在日本相當熟悉的連鎖店。一下子感受到日本就離自己不遠,我的心情出乎意料地動搖了。
泰國是亞洲旅行的大門,許多日本人都從這裡踏出旅行的第一步,輕易感受到自己來到另一個世界。我卻正好相反,在我看過的所有地方中,這是最有日本味的。
我想著,旅程就快結束了吧。不,坦白說,我的心情是“一切,就要終止了”。
也許是這個緣故吧,即使接下來就要踏遍東南亞,自己還是很冷靜。我思念著非洲的日子,越來越依依不捨。越接近日本,我的心似乎反而離故鄉越遙遠。
我從曼谷搭巴士前往歐亞大陸南端的新加坡,然後騎上自行車。
某天,我抵達柬埔寨。
一提到柬埔寨,首先想到的,就是佛教三大建築之一“吳哥窟”。來到這裡,我終於又再度感受到旅行該有的興奮。
自從六年前去過蒂卡爾之後,內心深處我一直想找出凌駕蒂卡爾的遺蹟。不管看到哪處遺蹟,都會有意無意地拿蒂卡爾來比。雖然有點無理取鬧,想要看到世界第一的景觀,就是這種純粹的情緒,單純地想要親眼目睹足以超越那份感動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