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媽去世以後,我再也不吃瓜子了。一見瓜子,就會想起那一個最後的夜晚。

  她咬了一口芝麻南糖,說:「過去的芝麻糖片比這個薄多了。」

  現而今,又有什麼不是「俱往矣」的呢?

  但我還是感到鼓舞,她連這樣小的事情都記得,不正說明她的情況不錯又是什麼?因此我還跟她鬥趣地說;「媽還挺內行。」

  糖塊又厚又硬,咬起來比較困難,媽只吃了一塊就不吃了,我當時以為她可能是怕硌壞了她的假牙。其實媽那時哪還有心氣吃糖?回到家裡的第二天,我給她剝了一些糖炒栗子她也沒吃,全給了小阿姨了?記得我還埋怨過媽:「媽,我好不容易剝的,您怎麼給她吃?她要吃可以自己剝嘛。」

  媽輕輕地責怪著我:「你不應該那樣給我夾菜,讓老孫多下不了台。」想不到這也是媽對我的最後一次責怪了。

  我說:「那怎麼了?不那麼夾您就吃不上菜了。咱們吃的又不是他的飯,咱們吃的是自己的飯。」

  強調這點和用行動證明這點非常重要,媽對嗟來之食有難以忘懷的痛楚,和難以化解的羞辱之感。就是這樣,媽還不往飽里吃呢。對她來說,這到底不是自家的餐桌。

  媽又說:「老孫這次表現不錯。不怎麼饞,吃菜也不挑。」

  唉,他要是不挑食,我也就不會那樣給媽夾菜了。

  我倒不是和他爭食,我是怕先生這種不必謙讓的、自家人的親情,讓多愁善感的媽生出寄人籬下的傷感。我倒好說,媽到底是住在先生的家裡,就是多些客氣,也不會多餘。

  看來媽對借住先生家,以及先生此次的接待是滿意的。對於她的滿意,我自然應該擴而大之。難道我不是這個仍然肩負著各方歷史關係的家庭、轉承啟合的軸承嗎?便立刻請先生到客廳里來坐。當著媽的面,為建設我們這個家園,我又做了一次笨拙的努力。「媽說你這次表現不錯。」

  媽白了我一眼,這就是她今世對我的最後一次無言的訓斥了。寬宏大度的媽,定是覺出我這句話的不堪入耳之處了。

  先生曾經身居高位,有時肚裡能撐船。畢竟惑於情愛,湊巧也能讓我三分。他沒有計較我的不敬,也抓了一把瓜子嗑著,斷斷續續地說著一些閒話。

  我們當時說了些什麼?記不得了。反正是每個圍坐在一起的家庭都會說的那些話。

  這時我不知怎麼一回頭,看見貓咪就蹲在我背後、也就是媽對面的沙發上,一眨也不眨地注視著我們。後來,每當我回憶起這個時辰的情景,我都覺得它那時恐怕就知道媽的最後時刻已到。否則它為什麼那樣憂傷而絕訣地注視著媽?不是說貓有第六感覺嗎?它為什麼不會說話,它要是會說話,一定會預先警告我吧?

  我走過去把它抱來放在媽的膝上。我說:「媽,您看貓對您那麼好,您也不理人家了。」

  我的意思是,除了媽出院那天我把它從老家帶過來的時候,媽顯出過興奮之外,以後她好像再沒有關注過它。

  從它出生一個月後來到我們家、到媽去世,整整九年,每日三餐都由媽親手調製。晚上睡覺之前,媽要親自為它鋪好被褥、給它蓋好,對於我們的代勞,媽是很不放心的。就是它白天打盹,媽也不允許我大聲說笑,以免影響它的休息。媽不斷檢查冰箱裡魚和豬肝的儲量,隨時敦促我進行足夠的補充。不論有了什麼好吃的,她總是悄悄地留些給它。一向為我節儉的媽,有一次甚至讓我到外匯商店給它買一個進口的貓食罐頭嘗嘗。但是被我拒絕了,我擔心它從此就不再吃中國飯,那樣的消費如何承擔得了?我很後悔當時沒答應媽的要求,雖然我現在有過之而無不及地按照媽的要求去做,媽也享受不到那份愛貓之樂了。

  我不是沒有覺查到媽對貓咪的忽略,但我那時還沒有這個悟性。媽不是不再寵愛她的貓咪,媽是氣數已盡、無能為力了。

  媽沒有解釋自己對貓咪的忽略,她只是移動起每個細胞似乎都有千斤重的胳膊,卻在落下時化為無聲的輕柔,就像星期三早上摩挲我的頭頂那樣,輕輕地摩挲著它。

  媽不摩挲我和它,又能摩挲誰呢?

  媽一面摩挲著貓一面說:「雖然我老了,可是還是活著對你們更好。」

  「那當然。」我熱烈而急切地證實著她的這個結論。希望她能最迅速、最確鑿地聽到我的反應,來不及對我的熱望做更多的描繪。好像我的反應越快就能幫媽一把,就能越快地把自己的熱望和力量傳導給媽。

  雖然我不曾對媽準確、或不準確也解剖過我的困惑,但從她的這句話里,我聽到了媽對我深入生命本源的知解。

  媽,您當然要活下去,否則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可為的呢,一個人要是沒有什麼可為的;也就難活下去了是不是?

  從她這句話里,我還聽到活下去的願望,我想這是因為她剛才差不多恢復了從椅子上站起來的能力。

  不過,也許是她對我們表達的一份眷戀?

  這時她又讓我從後面托著她的胳肢窩,練習了幾次從凳子上起立坐下的動作,我真是只用了一點點勁,她就站起來了。

  她說:「高興,高興,我的思想問題解決了一半。」

  她之所以這樣說,肯定是因為我前幾天針對她的思想障礙,不得已地告訴她,她的腦子已經萎縮的相當厲害,並編出再不努力鍛鍊腦子就要繼續萎縮下去,那就沒有幾日可活的瞎話嚇唬了她的緣故,顯然我那枉費心機的瞎話,不但沒有起到我所預想的積極作用,反倒成了她的思想負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