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宗澤逝世後,宋朝失去了一個領導抗戰的忠臣,開封留守由杜充接任,岳飛也歸杜充掌管。杜充是一個治軍無方、酷而無謀、貪生怕死的傢伙,與黃潛善等人其實是一丘之貉。杜充上任伊始,立即中止北伐,並絕斷對兩河義軍的任何聯繫和支援,並且將宗澤苦心經營的種種設施也給破壞了。

  汴京一帶是抗金鬥爭的最前線。對於這樣一道防線,杜充不是鼓勵部下積極防禦,而是不顧人民的死活,下令掘開黃河堤防,使黃河改道入淮,企圖讓泛濫的河水來阻擋金軍。河水淹沒了汴京周圍的地區,淹沒了農民的莊稼,淹沒了人民的生命財產,卻阻擋不住金軍的鐵騎。1129年(建炎三年)夏季,金軍由統帥兀朮帶領,大規模地向南進攻。杜充眼看高宗逃往杭州,開封成了難守的孤壘,於是擅自撤離開封,移軍建康(今南京市)去了。這年五月,高宗迫於輿論,由杭州北返建康,以高宗為首的南宋政府文武百官惶惶然,惟恐金軍渡軍南下,而高宗則接二連三地給金軍首領粘罕寫信乞和,其卑躬曲膝的醜態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是年秋天,金兀朮率領大軍,氣勢洶洶地 向江淮撲來。宋高宗嚇破了膽,他把防守建康的責任交給杜充後,自己又在投降派的保護下逃到臨安 (今浙江杭州)去了。擅離開封、極不負責任的杜充 ,非但沒有受到斥責,反而被提升為尚書右僕射(右相)兼江淮宣撫使 。當金軍從馬家渡一過江 ,杜充就自帶3000親兵,偷偷地北渡長江投敵去了。

  主帥逃跑,留守建康的十萬宋軍軍心動搖。部將紛紛率部逃奔,各謀營生,逃跑像瘟疫一樣蔓延開來。在這巨大的混亂和恐慌面前,岳飛巋然不動,在他的滿腔愛國熱情的鼓舞之下,士卒被深深地感動了。他們皆齊聲高呼 :“惟統制是命 !”一些打算四散回家的士兵,也定下心來繼續跟岳飛抗金。

  軍心穩住了,岳飛精神很是振奮,杜充降敵後,岳飛擺脫了杜充的羈束,自領一軍,開始了獨當一面的抗金活動。但是,大部宋軍已經潰散,金國十萬大軍從容地渡過了長江,很快地包圍了建康城。建康就此失守。

  金軍分兩路越過長江後,分一路猛追高宗,高宗嚇得乘海船逃到海上。

  岳飛開始孤軍奮戰,後來和另外兩個統制會和。岳飛和人民站在一起,在敵後阻截,騷擾金軍。他帶領將士,取得了六戰六捷的戰績。

  那時候,岳飛的軍隊已經同南宋政府失去了聯繫, 成為一支孤軍,給養的補充十分困難。但是,軍隊的紀律依舊很好。岳飛嚴格地約束部下,不准隨便拿老百姓的東西,不准侵占民房。為了解決軍糧問題,他多方設法,並曾與母親商量,捐獻家財以購買糧食。他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吃飯,總是和下等的兵士在一起,得到部下的熱烈擁護。這樣一支與眾不同的隊伍,自然能夠得到駐地老百姓的愛戴。街頭市井,買賣照常,農民安心下田。有岳家軍在,駐地附近老百姓有一種安全感,岳家軍因而贏得了“岳爺爺軍”的美稱。1130年(建炎四年)春天,這支部隊開到宜興(今江蘇宜興)駐紮下來,在那裡維持了良好的秩序,同當地人民相處得很好。這支軍隊人數雖然不多,但是正在逐漸成長為一支堅強的抗金力量。

  金軍占據明州後,處境日益困難,茫茫大海不見高宗蹤跡,將士們水土不服,岳飛又駐軍宜興,韓世忠引兵前往鎮江,金軍歸路有被截斷的危險,於是決定退兵。為了方便運輸掠奪的財物,金軍繞道大運河,水陸並行。金軍沿途所至,瘋狂地進行燒殺搶掠。他們在臨安縱火,連燒三天三夜,煙焰不絕。金軍的殺掠,加之官兵的騷擾,以及建炎四年夏季的瘟疫,平江府人民喪生者近50萬,只有十分之一二的人口倖免於難。

  江南軍民面對金軍的凶暴行徑,奮起抗擊,金軍 攻打臨安時,錢塘縣令率鄉兵2000,上陣拒敵,自己身受重傷,仍然令士兵背負著他,繼續指揮戰鬥,最後在天竺山英勇犧牲。金軍進犯越州時,餘姚知縣李穎士招募幾千鄉兵,他們布列許多旗幟,迷惑敵人,勝利地阻擊了一晝夜。這一系列戰鬥都打擊了女真貴族的囂張氣焰,使金軍難以在江南立足。

  建炎四年三月,兀朮到達鎮江府,打算滿載虜獲品過江,卻遭到了韓世忠軍隊的攔擊。金軍號稱10萬人,韓世忠手下只有8000人馬,全軍登上戰艦,屯駐屹立在江西的焦山,控扼住金軍的歸路。金兀朮屢戰屢敗,十分狼狽。他請求韓世忠放他過江,韓世忠提出了他無法接受的條件:放回徽、欽二帝,歸還疆土。

  兀朮沿長江南岸且戰且走,到了黃天盪 (在今江蘇南京市東北),進退不得,被韓世忠卡在那兒 ,相持了48天之久。

  建康成了金軍在江南僅存的立足點,對於再下江南,吞滅宋朝,無疑有非常重要的軍事價值。當兀朮和韓世忠在江上對峙時,建康的金兵在城東北的鐘山、城南的雨花台構築大寨,開鑿了兩道護城河,並在山上挖洞,以供避暑之用。

  浮廷歸來的宋廷,暫駐越州,將建康的金軍視為莫大的威脅。高宋君臣為此調動了可以調動的全部兵 力,命令張俊全權負責收復建康事宜,可是卑怯的張俊寧可任人唾罵,也不敢向建康前進一步。勇敢承擔克復建康重任的,只有岳家軍。

  四月二十五日,岳飛發起的清水亭之戰告捷,敵人橫屍15里,斬得耳戴金銀環的女真人頭175級,活捉女真、渤海、漢陽軍45人,繳獲馬甲、弓、箭、刀、旗等器械3700多件。

  在敵眾我寡的情勢下,要圍殲兀朮大軍,是不可能實現的。岳飛採用的策略是自南而北,驅逐敵人過江。建康城南30里有一座山,上有雙峰,東西對峙,故取名牛頭山。岳飛在中頭山設伏兵,伺機殲敵,到了晚上,輪流派出100名士卒,身穿黑衣,混入金營騷擾,使金軍在驚慌中互相攻殺。後來發覺上了宋軍的圈套,便加強了巡邏警戒,不讓宋軍混入金營。岳飛又派士卒銜枚伏在路旁,等金軍“巡卒”過來時,一一加以擒獲。直弄得金軍損兵折將,惶惶不安。從四月到五月,岳家軍同敵軍戰鬥幾十次,都取得勝利。戰事不利,使兀朮覺得久留建康無益,遂移於建康城西北15里的靖安鎮,並加緊在城裡擄掠和破壞,縱火焚燒三日,抓走居民、官員中的強壯男女,瘋狂屠殺城中市民。一個原有17萬居民的城市,只剩下一片廢墟,逃生者僅及十分之一。

  乘金軍裝載輜重、驅趕大批劫掠人員緩緩北渡之 際,在張俊、劉光世等大軍遠離建康情況下,岳飛率一支孤軍直趨靜安,攔擊金軍。前建康通判錢需則召集鄉兵從側面襲擊金軍,以配合岳家軍的正面進攻。五月十一日,兀朮從靖安鎮撤到對岸的宣化鎮,岳家軍追到靖安鎮,消滅了最後一批金軍。戰士們跳上尚未逃遁的敵船,殘敵多被擊溺於江水之中。岸上的鎧甲、兵器、旗鼓、輜重、牛驢等等,數以萬計,或縱橫委棄,或堆積如山。

  建康戰役歷時半月多,殺敵3000多人,擒獲千戶留哥,其中光是靖安一戰,即俘金兵300多人。這是岳家軍的首次大勝利。從此金軍不復在江南留下一騎一卒,建康收復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