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一次他到舊金山去了一趟,去看看那些草芥之民,但是在踏上樓梯口的最後一刻他退卻了。他轉過身子逃進了人煙稠密的猶太貧民區。他一想到聽哲學討論就頭疼,他偷偷地溜走了,他生怕出現什麼草芥之民認出他來。

  他有時也讀報紙和雜誌,想看看《蜉蝣》遭到了什麼樣的虐待。那詩引起了轟動,可那是什麼樣的轟動呀!每個人都讀了,每個人都在討論它是否算得上真正的詩。地方報紙討論了起來;每天都要發表一些淵博的專欄評述,吹毛求疵的社論,和訂閱者們一本正經的來信。海倫·德拉·德爾瑪(她是以花腔連天的喇叭和震天價響的鼓聲被捧上了合眾國最偉大的女詩人寶座的)拒絕在她的飛馬①背上給予布里森登一席之地。她給公眾連篇累犢地寫信,證明布里森登算不上持人。

  ①飛馬:此處指Pegasus,希臘神話中有翅膀的飛馬,是詩歌靈感的象徵。

  《帕提農》在它的下一期為自己所引起的轟動而自鳴得意。它嘲弄約翰·伐流爵士,並用殘酷的商業手段開發布里森登之死這個話題。一份自稱發行量達到五十萬份的報紙發表了海倫·德拉·德爾瑪一首情不自禁的別具一格的詩。她挑布里森登的毛病,嘲笑他。然後還毫不內疚地發表了一首對布里森登的詩的諷刺性訪作。

  馬丁曾多次慶幸布里森登已經死去。布里森登是那麼仇恨群氓,而此刻他所有的最優秀最神聖的東西卻被扔給了群氓,每天詩里的美都遭到宰割;這個國家的每一個蠢材都在借著布里森登的偉大所引起的熱潮大寫其文章,把自己枯萎渺小的身影硬塞進讀者眼裡。一家報紙說:前不久我們收到一位先生寄來的信,他寫了一首詩,很像布里森登,只是更加高明。另一家報紙煞有介事地指責海倫·德拉·德爾瑪不該寫那首模擬詩,說:不過德爾瑪小姐寫那首詩是帶著嘲弄的心情,而不是帶著偉大的詩人對別人--也許是最偉大的人--應有的尊重。不過,無論德爾瑪小姐對創作了《蜉蝣》的人是否出於妒忌,她卻肯定是被他的詩迷住了,像千百萬讀者一樣;也許有一天她也會想寫出像他那樣的詩的。

  牧師們開始布道,反對《蜉蝣》,有一個牧師因為堅決維護那詩的內容,竟被以異端罪逐出了教會。那偉大的詩篇也給了人們笑料。俏皮詩和漫畫作者發出尖利的笑聲抓住了它,社會新聞周刊的人物專欄也拿那詩說笑話,大意是:查理·福雷山姆私下告訴阿齊·簡寧斯,五行《蜉蝣》就足以讓人去毆打殘疾人,十行《蜉蝣》就可以讓他跳河自殺。

  馬丁笑不出來,卻也沒有氣得咬牙。此事在他身上的效果是無邊的悲涼。他的整個世界都崩潰了,愛情在它的頂尖。和這一比,雜誌王國和親愛的讀者群的崩潰的確不算得什麼。布里森登對雜誌世界的判斷完全沒有錯;而他馬丁卻花了好多年艱苦的徒勞的努力才明白過來。雜誌正是布里森登所說的樣子,甚至更為嚴重。好了,他的歌已經唱完了,他安慰自己,他趕了自己的馬車去追求一顆星星,卻落進了疫病蒸騰的泥沼里。塔希提的幻覺--美妙的、一塵不染的塔希提--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他心裡。那兒有保莫圖思那樣的低矮的島子,有馬奎撒思①那樣的高峻的島子,現在他常發現自己駕著做生意的大帆船或是脆弱的獨桅快艇在黎明時分穿過帕皮提的環礁,開始遠航,經過產珍珠的珊瑚礁,駛往努卡西瓦和泰歐黑,他知道塔馬瑞會在那兒殺豬歡迎他,而塔馬瑞的圍著花環的女兒們會抓住他的手,歡笑著,唱著歌給他戴上花環。南海在召喚著他,他知道自己早晚是會響應召喚到那兒去的。

  ①保莫圖思島和馬奎撒恩島:保莫圖思原文為Paumous,疑為Tuamotu之訛,與馬奎撒思島部為南太平洋的島嶼,靠近塔希提島,屬波里尼西亞群島。

  現在他過著隨波逐流的生活。經歷了在知識天他的長期磨難之後他休息著,恢復著健康。在《帕提農》那三百五十元寄給他之後,他把它轉給了當地那位處理布里森登事務的律師,讓他轉給了他的家裡。馬丁得到了一張收到支票的收據,同時自己也寫了一張他欠布里森登一百元的收據寄去。

  不久以後馬丁就停止上日本料理了。他放棄了戰鬥,卻時來運轉了,雖然來得太遲。他打開了一個《千年盛世》寄來的薄信封,看了看支票的三百元的票面,發現那是接受了《冒險》的報酬。他在世界上欠下的每一筆帳,包括高利貸的當鋪債務,加在一起也不到一百元。他償還了每一筆債,從布里森登的律師那兒贖回了那張借據,口袋裡還剩下了一百多塊錢。他在裁縫鋪定做了一套衣服,在城裡最好的餐廳用餐。他仍然在瑪利亞家的小屋子裡睡覺,但是那一身新衣服卻使附近的孩子們停止了躲在柴房頂上或騎在後門柵欄上叫他二流子或癟三了。

  《華倫月刊》用二百五十塊錢買了他的夏威夷短篇小說《威幾威幾》;《北方評論》採用了他的論文《美的搖籃》;《麥金托什雜誌》採用了他為茉莉安寫的詩《手相家》。編輯和讀者都已經度完暑假回來,稿件的處理快了起來。但是馬丁不明白他們害了什麼怪病,突然一哄而上,採用起他們兩年來一直拒絕的稿子來。那以前他什麼東西都沒有發表過;除了在奧克蘭誰也不認識他,而在奧克蘭認識他的人都把他看作赤色分子,社會主義者。他那些貨品為什麼突然有了銷路,他無法解釋。只能說是命運的播弄。

  在他多次遭到雜誌拒絕之後,他接受了過去不肯接受的布里森登的意見,開始讓《太陽的恥辱》去拜訪一家家的出版社。在受到幾次拒絕之後,那稿子為欣格垂、達思利公司採用了,他們答應秋天出版那本書。馬丁要求預支版稅,對方回答他們無此成冽,像那種性質的書一般入不敷出,他們懷疑他的書是否能銷到一千冊。馬丁便按這個標準估計了一下那書所能帶給他的收入:若是一元錢一本,版稅算一毛五,那麼那書就能給他帶來一百五十元。他決定若是再要寫作他就只寫小說。只有它四分之一長的《冒險》卻從《千年盛世》得到了兩倍的收入。他很久以前在報上讀到的那一段話畢竟沒有錯:第一流的雜誌的確是一經採用立即付酬的,而且稿酬從優。《千年盛世》給他的稿費不是每字兩分,而是每字四分。而且還採用優秀的作品,這不就是麼?他的作品就被採用了。這最後的念頭一出現,他不禁笑了。

  他給欣格垂、達恩利公司寫了信,建議把他的《太陽的恥辱》以一百元賣斷,可是他們不肯冒這個險。而此時他也不缺錢用,因為他晚期的幾篇小說又已被採用,得到了稿酬。實際上他還開了一個銀行戶頭,在那裡他不僅不欠分文,而且有好幾百元存款。《過期》在被幾家雜誌拒絕之後在梅瑞迪思一羅威爾公司落了腳。馬丁還記得格特露給他的那五塊錢和自己還她一百倍的決心。因此他寫信要求預支五百元版稅。出乎他意料之外,寄回了一張五百元的支票和一紙合同。他把支票全兌換成五元一個的金幣,給格特露打電話,說要見她。

  格特露來得匆忙,氣喘吁吁地進了屋子。她擔心又出了麻煩,已經把手邊的幾塊錢塞進了提包。她一心以為她弟弟遭到了災難,一見他便跌跌撞撞撲到他的懷裡,淚流滿面,一言不發把提包塞進弟弟手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