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中國在美國的正面宣傳太少,但是對中國不利的反面宣傳非常囂張。中國的形象處處被歪曲,計劃生育被污衊為違犯人權、國防現代化成了威脅亞洲和平、發展外貿成為了非法傾銷等等,據此形成了各種各樣的“中國威脅論”,從而倡導對中國的“圍堵”政策,對中美關係危害無窮。為了推動中美關係的正常發展,中國必須積極展開對美國的公關和遊說活動,加強對美國有關中國的正面宣傳。美國民意測驗指出,中國將成為美國第二大經濟夥伴,在對美宣傳中應當著重於雙方的貿易優勢。為了消除美國人民因為間接認識中國所造成的誤解,中國必須建立對美國從最基層到最高層有關中國信息的渠道。在新聞報導上,公關不能改變壞新聞,但是可以減少壞的影響,可以用好新聞沖淡壞新聞。如果平時多宣傳好新聞,出了事情也可以減少壞的影響。在目前中國沒有向美國經常發布正面好新聞的情況下,美國人所知道的,都是間接、反面、對中國不利的壞新聞。在美國的中國人每天拿起《紐約時報》,簡直是不忍卒讀。
公關在當今國際交流頻繁,信息流通迅速的世界,特別是在以民意為依賴的美國,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內政外交各行各業賴以運轉的重要專業。公關活動包羅萬象,無孔不入,中國要推動對美國的公關活動,必須要培養大批的專業人才,更要借重美國的專業公關公司,這些公司的業務是專門在美國國內外為各行各業宣傳造勢,樹立形象,培養民意,爭取選票,開拓市場的。公司成員都是經常在華府或者地方走動的專業新聞記者、國會議員、政治顧問。他們經常是從原職轉到公關,又從公關回到原職。如此進進出出,和他們活動的對象都是難分彼此的圈內人,他們所發揮的作用也是其他人所無法達到的。
公關和遊說在美國是憲法所承認的政治運作,是合法的商業活動。從事國內公關遊說的公司必須向國會登記,代表國外的公關遊說公司必須向司法部登記,他們的業務就是賺錢,沒有固定的政治取向。但是他們不能同時接受敵對顧客的委託,造成顧客利益的矛盾。公關的活動無所不在:民意測驗、政治預測、輿論導向、新聞發布、GG發布、社論報導,為所代表的國家領導人安排訪問活動,撰寫講稿談話等一切足以增加中美兩國文化交流、樹立形象,為雙方友好發展鋪路造勢的工作,都屬於公關活動。
我的結論是,中國是一個擁有12億人口的經濟迅速發展的大國,在國際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動向為全球所重視。中國需要向世界宣傳,兩億五千萬美國人民也希望直接聽到中國的聲音。讓我們以最有效的方式把中國的聲音傳達給美國和全世界。
李希光:今天趙老給我們做了一場非常精彩的演講,他說要學會美國公關工作的經驗,我曾經和同學們說要學習美國新聞學,現在趙老說要學習美國的公共關係,講了很多具體的案例。趙老我有一個問題,從您的結論看,美國人民聽不到中國人民的聲音,這和美國媒體公關是分不開的。我的問題是這樣的,回到在延安窯洞時期,那時候您是在國民黨的《中央日報》作記者,你對中共的公關活動很了解,那時候中共的形象現在和當時有什麼不一樣。
趙浩生:這也是我時常琢磨的一個問題,那時候中共的形象那麼好,而物質條件那麼差,國際上異口同聲地說,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的將來。而今天中國國力人力都發展的驚人,但是在國際形象上常常被誤解,這也是我希望能夠解釋的一個問題。我沒有一個完整的答案,希望我們一起來探討。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我是採訪國共和談的,我每天要找周總理和鄧大姐要新聞,新聞記者要的就是新聞,每次遇到他們總會給我一兩條新聞,但是國民黨的宣傳部長每次總是一問三不知,無可奉告,這樣就非常失敗。就是說我們是不是應該好好的非常誠懇地來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同學:我覺得作為遊說和公關來說,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顧客必須要有這樣的需求,需要改變這種關係,如果沒有這樣的需求,那麼這個工作就沒有目的性和效果了。這是我聽了您的講話的一點看法。
同學:我覺得這和共產黨本身的形象有關係,很多人說是美國對中國的誤解,我想也不一定是誤解,有很多是很真實的,但是我們中國人可能不太願意聽。三四十年代的中共,不管她的國際形象,她在中國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也是很偉大的。那麼她的真實情況表達出來,比如通過偉大的記者斯諾,我想美國的老百姓都是很願意看到一個真實的中國共產黨的形象的,代表著老百姓的利益,而且比較簡樸,很重要的一點她是一個弱者,所以美國人比較喜歡她。現在中共不是一個弱者,而是一個強者。不一定是他們有什麼了解不了解的問題,現在了解的應該更多。
趙浩生:也有人認為美國對中國的心理狀態是出於傳統的中國思想――“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現在是冷戰時代結束了,蘇聯解體了,美國沒有敵人了,他就感覺空虛了。無敵國外患,他就擔心他這個國家要垮了,擔心國防工業要蕭條了,在這種心情下,他一定要樹立一個敵人,這個敵人形象越醜化對他越好。是不是有這方面的理由。
同學:在80年代的時候,美國和蘇聯對抗,需要中國,所以她和中國站在一起,現在蘇聯解體了,俄羅斯倒過去了,在這種情況下,她就需要拿中國出來做目標了。
趙浩生:面對著這種情況,中國應該以什麼樣的方法來對抗這種局面。
劉殿求(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中美撞機以後,人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美國要設敵,為什麼要立中國為敵,當然這個問題有一些深層次的因素和各自不同的看法了,但是總體來說有好幾個方面的表現。一是裁軍,美國主要是裁陸軍,海軍和空軍不會裁減多少;二是修改兩個戰場理論,把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觀念轉變為打贏一場戰爭,國內的人民生活一點不受任何影響,但是它把中心移到了亞太。這些是現象,是事實,剩下的問題是為什麼要這樣設置。我覺得最近有幾個因素比較明朗。比如說美國的經濟問題,現在美國的經濟中,軍事經濟的比例有兩本帳,公開的講占到總的7%-8%,但是實際上據說20%,這就是說在美國的經濟中軍事工業占的比例很大。美國三屆總統都擔憂工業和軍事的關係,最近的一個就是艾森豪維爾,軍事家和工業界的聯合會把美國帶到什麼路子上去。美國最近的經濟衰退,就是在尋找新的發展軍事工業的機會。小布希上台以後,軍方的右翼勢力和工業界的結合更多了。波音公司的生產中,主要部分是軍用飛機的生產。比如說售台武器,從美國的本意來說當然也有支持台灣的意思,但是相當大的原因是支持本國的軍事工業。要不要買這40億,台灣還在考慮。這是在中美關係中的經濟因素。這還要回到老祖宗的話,這是基礎性的。另一個因素是文化的,原來美國的第一敵人是蘇聯,因為蘇聯強大,但是從意識形態和文化背景上說,我們和美國的差距更大。在文化中有一條很重要的是宗教,歐盟和美國有矛盾,但是他們都是央格魯―薩克遜民族的。蘇聯一旦把軍事大國的帽子摘掉,他們和美國的文化差距並不明顯。我同意趙老的觀點,加強公關,但是公關的重點必須找出來。我在美國,一個6歲的小孩聽說我從北京來,ok,Ihateyou,但是hateforwhat?所以我們必須找出公關的重點和方向。我們現在中美關係的研究,經常就是出現了一個case研究一個case,現在是中美撞機,研究原因,過一段是什麼其他的,就又要找原因。所以必須找到一個宣傳的方向。我們過去對美國的議會工作是不重視的,對他們的官員部長花的時間比較多。請部長吃飯比較願意花錢,議員的工作做的不夠。我在加拿大和美國都呆了好幾年,每到十一是慶祝我們國慶的時候,到了10月10日是國民黨慶祝雙十節的時候。他們的慶祝隊伍人數十倍於我們。按規定,我們國慶升國旗是合法的,但是沒有幾個人去升,而國民黨慶祝他們的國慶是非法的,但是他們的慶祝隊伍浩浩蕩蕩。確實他們也有錢,但是他們的公關也做的好。
公關在當今國際交流頻繁,信息流通迅速的世界,特別是在以民意為依賴的美國,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內政外交各行各業賴以運轉的重要專業。公關活動包羅萬象,無孔不入,中國要推動對美國的公關活動,必須要培養大批的專業人才,更要借重美國的專業公關公司,這些公司的業務是專門在美國國內外為各行各業宣傳造勢,樹立形象,培養民意,爭取選票,開拓市場的。公司成員都是經常在華府或者地方走動的專業新聞記者、國會議員、政治顧問。他們經常是從原職轉到公關,又從公關回到原職。如此進進出出,和他們活動的對象都是難分彼此的圈內人,他們所發揮的作用也是其他人所無法達到的。
公關和遊說在美國是憲法所承認的政治運作,是合法的商業活動。從事國內公關遊說的公司必須向國會登記,代表國外的公關遊說公司必須向司法部登記,他們的業務就是賺錢,沒有固定的政治取向。但是他們不能同時接受敵對顧客的委託,造成顧客利益的矛盾。公關的活動無所不在:民意測驗、政治預測、輿論導向、新聞發布、GG發布、社論報導,為所代表的國家領導人安排訪問活動,撰寫講稿談話等一切足以增加中美兩國文化交流、樹立形象,為雙方友好發展鋪路造勢的工作,都屬於公關活動。
我的結論是,中國是一個擁有12億人口的經濟迅速發展的大國,在國際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動向為全球所重視。中國需要向世界宣傳,兩億五千萬美國人民也希望直接聽到中國的聲音。讓我們以最有效的方式把中國的聲音傳達給美國和全世界。
李希光:今天趙老給我們做了一場非常精彩的演講,他說要學會美國公關工作的經驗,我曾經和同學們說要學習美國新聞學,現在趙老說要學習美國的公共關係,講了很多具體的案例。趙老我有一個問題,從您的結論看,美國人民聽不到中國人民的聲音,這和美國媒體公關是分不開的。我的問題是這樣的,回到在延安窯洞時期,那時候您是在國民黨的《中央日報》作記者,你對中共的公關活動很了解,那時候中共的形象現在和當時有什麼不一樣。
趙浩生:這也是我時常琢磨的一個問題,那時候中共的形象那麼好,而物質條件那麼差,國際上異口同聲地說,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的將來。而今天中國國力人力都發展的驚人,但是在國際形象上常常被誤解,這也是我希望能夠解釋的一個問題。我沒有一個完整的答案,希望我們一起來探討。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我是採訪國共和談的,我每天要找周總理和鄧大姐要新聞,新聞記者要的就是新聞,每次遇到他們總會給我一兩條新聞,但是國民黨的宣傳部長每次總是一問三不知,無可奉告,這樣就非常失敗。就是說我們是不是應該好好的非常誠懇地來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同學:我覺得作為遊說和公關來說,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顧客必須要有這樣的需求,需要改變這種關係,如果沒有這樣的需求,那麼這個工作就沒有目的性和效果了。這是我聽了您的講話的一點看法。
同學:我覺得這和共產黨本身的形象有關係,很多人說是美國對中國的誤解,我想也不一定是誤解,有很多是很真實的,但是我們中國人可能不太願意聽。三四十年代的中共,不管她的國際形象,她在中國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也是很偉大的。那麼她的真實情況表達出來,比如通過偉大的記者斯諾,我想美國的老百姓都是很願意看到一個真實的中國共產黨的形象的,代表著老百姓的利益,而且比較簡樸,很重要的一點她是一個弱者,所以美國人比較喜歡她。現在中共不是一個弱者,而是一個強者。不一定是他們有什麼了解不了解的問題,現在了解的應該更多。
趙浩生:也有人認為美國對中國的心理狀態是出於傳統的中國思想――“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現在是冷戰時代結束了,蘇聯解體了,美國沒有敵人了,他就感覺空虛了。無敵國外患,他就擔心他這個國家要垮了,擔心國防工業要蕭條了,在這種心情下,他一定要樹立一個敵人,這個敵人形象越醜化對他越好。是不是有這方面的理由。
同學:在80年代的時候,美國和蘇聯對抗,需要中國,所以她和中國站在一起,現在蘇聯解體了,俄羅斯倒過去了,在這種情況下,她就需要拿中國出來做目標了。
趙浩生:面對著這種情況,中國應該以什麼樣的方法來對抗這種局面。
劉殿求(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中美撞機以後,人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美國要設敵,為什麼要立中國為敵,當然這個問題有一些深層次的因素和各自不同的看法了,但是總體來說有好幾個方面的表現。一是裁軍,美國主要是裁陸軍,海軍和空軍不會裁減多少;二是修改兩個戰場理論,把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觀念轉變為打贏一場戰爭,國內的人民生活一點不受任何影響,但是它把中心移到了亞太。這些是現象,是事實,剩下的問題是為什麼要這樣設置。我覺得最近有幾個因素比較明朗。比如說美國的經濟問題,現在美國的經濟中,軍事經濟的比例有兩本帳,公開的講占到總的7%-8%,但是實際上據說20%,這就是說在美國的經濟中軍事工業占的比例很大。美國三屆總統都擔憂工業和軍事的關係,最近的一個就是艾森豪維爾,軍事家和工業界的聯合會把美國帶到什麼路子上去。美國最近的經濟衰退,就是在尋找新的發展軍事工業的機會。小布希上台以後,軍方的右翼勢力和工業界的結合更多了。波音公司的生產中,主要部分是軍用飛機的生產。比如說售台武器,從美國的本意來說當然也有支持台灣的意思,但是相當大的原因是支持本國的軍事工業。要不要買這40億,台灣還在考慮。這是在中美關係中的經濟因素。這還要回到老祖宗的話,這是基礎性的。另一個因素是文化的,原來美國的第一敵人是蘇聯,因為蘇聯強大,但是從意識形態和文化背景上說,我們和美國的差距更大。在文化中有一條很重要的是宗教,歐盟和美國有矛盾,但是他們都是央格魯―薩克遜民族的。蘇聯一旦把軍事大國的帽子摘掉,他們和美國的文化差距並不明顯。我同意趙老的觀點,加強公關,但是公關的重點必須找出來。我在美國,一個6歲的小孩聽說我從北京來,ok,Ihateyou,但是hateforwhat?所以我們必須找出公關的重點和方向。我們現在中美關係的研究,經常就是出現了一個case研究一個case,現在是中美撞機,研究原因,過一段是什麼其他的,就又要找原因。所以必須找到一個宣傳的方向。我們過去對美國的議會工作是不重視的,對他們的官員部長花的時間比較多。請部長吃飯比較願意花錢,議員的工作做的不夠。我在加拿大和美國都呆了好幾年,每到十一是慶祝我們國慶的時候,到了10月10日是國民黨慶祝雙十節的時候。他們的慶祝隊伍人數十倍於我們。按規定,我們國慶升國旗是合法的,但是沒有幾個人去升,而國民黨慶祝他們的國慶是非法的,但是他們的慶祝隊伍浩浩蕩蕩。確實他們也有錢,但是他們的公關也做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