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恐天怒,

  搗煉五色石,

  引日月之針,五星之縷,把天補。

  補了三日不肯歸婿家。

  走向日中放老鴉,

  月里栽桂養蝦蟆。

  天公發怒化龍蛇。

  此龍此蛇得死病,

  神農合藥救死命。

  天怪神農黨龍蛇,

  罰神農為牛頭,

  今載元氣車。

  不知車中有毒藥,

  藥殺元氣天不覺。

  爾來天地不神聖,

  日月之光無正定。

  不知元氣元不死,

  忽聞空中喚馬異……

  這真是上天下地瞎嚼蛆了。其中又有一段云:

  白玉璞里斫出相思心。

  黃金礦里鑄出相思淚。

  忽聞空中崩崖倒谷聲,

  絕勝明珠千萬斛買得西施南威一雙婢。

  此婢嬌饒惱殺人,

  凝脂為膚翡翠裙,

  唯解畫眉朱點唇。

  自從獲得君,

  敲金

  玉凌浮雲,

  卻返顧一雙婢子何足雲!

  又一段云:

  青雲欲開白日沒,

  天眼不見此奇骨。

  此骨縱橫奇又奇,

  千歲萬歲枯松枝,

  半折半殘壓山谷,

  盤根蹙節成蛟螭。

  忽雷霹靂卒風暴雨撼不動,

  欲動不動,千變萬化總是鱗皴皮。

  此奇怪物不可欺!

  韓愈說他這首詩:

  往年弄筆嘲同異,怪辭驚眾謗不已。

  可見這種詩在當時確是一種驚動流俗的「怪辭」,確有開風氣的功效。

  我說這種詩體是從民間的佛曲鼓詞出來的。這固然是我的猜測,卻也有點根據。盧仝有《感古》四首,其第四首詠朱買臣的故事,簡直是一篇唱本故事:

  君莫以富貴輕忽他年少,

  聽我暫話會稽朱太守。

  正受凍餓時,

  索得人家貴傲婦。

  讀書書史未潤身,

  負薪辛苦胝生肘。

  謂言琴與瑟,

  糟糠結長久。

  不分殺人羽翮成,

  臨臨沖天婦嫌丑。

  (原文闕一句)

  其奈太守一朝振羽儀,

  鄉關晝行衣錦衣。

  哀哉舊婦何眉目,

  新婿隨行向天哭!

  寸心金石徒爾為,

  杯水庭沙空自覆。

  乃知愚婦人,

  妒忌陰毒心,

  唯救眼底事,

  不思日月深。

  等閒取羞死,

  豈如甘布衾?

  這首詩通篇說一個故事,並且在開篇兩句指出這個故事的命意與標題。「聽我暫話會稽朱太守」。這便是後來無數說書唱本的開篇公式。這不可以幫助證明盧仝的詩同當時俗文學的關係嗎?

  盧仝只是一個大膽嘗試的白話詩人,愛說怪話,愛做怪詩。他有《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云: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學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喫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這是打油詩。打油詩也是白話詩的一個重要來源(看上文)。左思《嬌女》,陶潛《責子》,都是嘲戲之作,其初不過脫口而出,發泄一時忍不住的詼諧風趣;後來卻成了白話詩的一個來源。盧仝有兩個兒子,大的叫抱孫,小的叫添丁。他有《寄男抱孫》詩,又有《示添丁》詩,都是白話詼諧詩:

  寄男抱孫

  別來三得書,書道違離久。書處甚粗殺,且喜見汝手。殷十七又報,汝文頗新有……《尚書)當畢功,《禮記》速須剖。嘍囉兒讀書,何異摧枯朽?尋義低作聲,便可養年壽。莫學村學生,粗氣強叫吼。下學偷功夫,新宅鋤藜莠……引水灌竹中,蒲池種蓮藕。撈漉蛙腳,莫遣生科斗。竹林吾最惜,新筍好看守……兩手莫破拳(「破拳」似即是今之猜拳),一吻莫飲酒。莫學捕鳩鴿,莫學打雞狗。小時無大傷,習性防已後。頑發苦惱人,汝母必不受。任汝惱弟妹,任汝惱姨舅:姨舅非吾親,弟妹多老丑。(據此句,「弟妹」似不是抱孫的弟和妹。若是他的弟和妹,丑還可說,怎麼會老?)莫引添丁郎,淚子作面垢。莫引添丁郎,赫赤日裡走。添丁郎小小,別吾來久久,脯脯不得吃,兄兄莫捻搜。他日吾歸來,家人若彈糾,一百放一下,打汝九十九。

  此詩顯出王褒《僮約》與左思《嬌女》的影響不少。

  示添丁

  春風苦不仁,呼逐馬蹄行人家。慚愧瘴氣卻憐我,入我憔悴骨中為生涯。數日不食強強行,何忍索我抱看滿樹花?不知四體正困憊,泥人啼哭聲呀呀。忽來案上翻墨汁,塗抹詩書如老鴉。父憐母惜摑不得,卻生痴笑令人嗟。宿舂連曉不成米,日高始進一碗茶。氣力龍鐘頭欲白,憑仗添丁莫惱爺。

  盧仝的白話詩還有好幾首,我且舉幾首作例,在這些詩里都可以看出詼諧的風趣同白話詩的密切關係。

  贈金鵝山人沈師魯

  金鵝山中客,來到揚州市。買藥床頭一破顏,撇然便有上天意……光不外照刃不磨,迴避人間惡富貴……示我插血不死方,賞我風格不肥膩。肉眼不試天上書,小儒安敢窺奧秘。崑崙路臨西北天,三山後浮不著地,君到頭來憶我時,金簡為吾鐫一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