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後宮生活中,皇后比光緒大三歲,閱歷多,見識廣,有充分理由看不起光緒。光緒則不能不對這位他不愛卻不敢惹也惹不起的名義上的妻子採取冷淡態度。德齡寫道:「我在宮裡頭聽許多人說,自從婚禮舉行過之後,光緒和靜芬(即隆裕皇后)從不曾有過半點親熱的態度。他們只像同處宮中的兩個陌生人而已。除非逢到什麼令節,或是參加什麼典禮,使他們實在不能不開口外,平時簡直絕對沒攀談過一次。」光緒逐漸愛上了天真可愛、健康活潑的珍妃。與光緒一生有關的女人中,生母醇親王福晉除外,慈禧使他恐懼,皇后使他自卑,瑾妃使他拘束,只有珍妃帶給他歡樂和自信。珍妃受到皇帝專寵,少不得引起以皇后為首的後宮的議論、妒忌、起而攻之和明槍暗箭。慈禧最初對此不以為然,女人憑本事籠絡男人,嬪妃也是一樣,有本事的邀皇上專寵,沒有本事的活該獨處空房。她甚至一度喜歡和欣賞珍妃——在珍妃身上,她看到了自己當年侍奉咸豐時的影子,因而沒有過多干預光緒與珍妃的恩愛生活。但是,光緒親政後,在接連發生的諸如甲午中日戰爭、戊戌變法等大事中,慈禧最不願看到的事發生了,光緒周圍逐步形成了敢於同自己分庭抗禮的政治勢力——帝黨。而珍妃的胞兄志銳、老師文廷式,恰恰是前期帝黨中的活躍人物。慈禧深知光緒的性格特點,因而首先從後宮狠下辣手。於是,珍妃媚主專寵,對皇后無禮;無視祖制留宿養心殿;女扮男裝,照相取樂;僭越乘輿等都成了罪狀。而最大的罪狀在於她「頗能建言」,惑主幹政,以及通過門下太監賣官鬻爵。光緒二十年(1894年)十月二十日,慈禧以不遵家法、干預朝政、賣官鬻爵諸罪,痛責珍妃。責罰珍妃細節,清檔未載。但從所存十月二十八日一份完整的珍妃病案,可知梁啓超所說「褫衣廷杖」竟非空穴來風。珍妃受責後「人事不省」,「六脈沉伏不見」,「抽搐氣閉,牙關緊急,周身筋脈顫動」,「筋惕肉顫」,「痰中帶血」,二十餘日方逐漸恢復。緊接著,慈禧將珍、瑾二妃降為貴人,下令內廷製作木框黃綾裱糊藍綾鑲邊長一尺的禁牌兩塊,分別懸於二妃宮中,上書:

  光緒二十年十一月初一日,奉皇太后懿旨:皇后有統轄六宮之責,嗣后妃嬪等如有不遵家法,在皇帝前干涉國政,顛倒是非,著皇后嚴厲訪查,據實陳奏,從重懲辦,決不寬貸。欽此。

  ------------

  第三節 悲劇重演(3)

  ------------

  光緒二十年十一月初一日,奉皇太后懿旨:瑾貴人珍貴人著加恩准其上殿當差隨侍。謹言慎行,改過自新。平素妝飾衣服,具按宮內規矩穿戴,並一切使用物件不准違例。皇帝前遇年節照例准其呈進食物。其餘新巧稀奇物件及穿戴等,不准私自呈進。如有不遵者,重責不貸。欽此。

  同時,慈禧毫不手軟地打擊帝黨官僚。其中與珍妃有關之人,她的哥哥志銳被撤差後貶斥烏里雅蘇台,另一個哥哥志錡逃亡上海;她的老師文廷式託病告假、避禍出京,第二年回京銷假時仍未躲過去,被革職逐回原籍,永不敘用。

  慈禧發動的這場宮廷大難,完全是借題發揮,其重點在於以殘酷手段打擊帝黨,將其扼殺在搖籃中;教訓光緒,讓他刻骨銘心地認識到:不可無視她的存在,動搖她的地位,覬覦她的權力。同時順便整肅宮闈,捍衛代表她的侄女——皇后的崇高地位和絕對權威。

  慈禧的目的基本達到。但整個過程中,珍妃以直言抗辯表現出的骨氣,以反唇相譏、質問、暗諷慈禧干預朝政、賣官鬻爵表現出的勇氣,使慈禧看到了又一個阿魯特氏。儘管一年多後,珍妃從嬪位恢復為妃,然從那時起她已犯下了絕大忌諱,種下了日後被置於死地的禍根。戊戌變法失敗後,珍妃冒死為光緒求情,被慈禧打入冷宮。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慈禧出逃前夕終將被囚三年、年僅二十五歲的珍妃推落井中。

  有人說,「光緒一生,無母子之親,無夫婦、昆季之愛,無臣下侍從宴遊暇豫之樂。」慈禧將光緒培育成為一個人格心理有嚴重缺陷的人,突出表現為懦弱自卑、猶豫不決、自覺無能、依賴性強、難以獨當大任。而後來維新變法的失敗遠遠超出了光緒個人挫折的範圍,其影響所及,直接造成了中華民族更為深重的災難。

  戊戌變法失敗後,光緒被慈禧長期囚禁在北京中南海瀛台,生不如死,受到種種非人的虐待。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酉時,光緒於瀛台涵元殿去世。第二天未時,慈禧於中南海儀鸞殿去世。

  光緒之死,成為清末最大的疑案之一。

  「正常死亡」的說法是,光緒自幼體弱多病加之長期精神抑鬱,造成了嚴重的氣血兩虧。他遺精頻繁,有時一月達十幾次,到最後腎虧嚴重得已排不出精血。而舊有的結核症又波及到肺、胃及其他器官,引發了諸多綜合病症。光緒發病在光緒三十四年年初。七月,光緒臥床不起,杜鍾駿等六位名醫會診,均認為他已病入膏肓,所開藥方無非靜養補身而已。十月初十,慈禧患了痢疾。太監崔玉貴等怕慈禧死在光緒之前對己不利,遂進讒言,誣告光緒聽說慈禧有病面露喜色。太醫早將光緒不治、不過捱時日的診斷結果告訴了慈禧,她搖搖頭,悽然道:「只怕皇帝要走在老身前頭了。」果然,二十日光緒咳血不止,二十一日痛苦地告別了人世,終年三十八歲。光緒的死,應該對慈禧有所衝擊。同治死後,她將母愛全給了光緒,一手撫養他長大。現在最親的兒子和最恨的對手均化為烏有,她頓覺失去生命所依。二十二日,慈禧在儀鸞殿從容交代後事,宣醇親王載灃子溥儀入宮嗣位,由光緒皇后葉赫那拉氏監護,攝政王載灃監國。之後,亦故去,終年七十四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