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忠媳婦忙站起來,屈膝一福道:“二奶奶對奴婢一家十分的好,奴婢都記在心裡。”

  童若瑤叫她坐下,又問了些家常話,留她在這裡吃了午飯再回去。陳忠媳婦道:“眼看著要下雪,等下了雪路就不好走,奴婢先回去通知其他人準備著,好快些將金豆給二奶奶送來。”

  天氣瞧著確實要下雪了,童若瑤讓小玉拿了些棉花來,小玉交代陳忠媳婦手裡,笑道:“二奶奶一早就惦記著,偏家裡發生了些事兒,你們又不得來,今兒來了就帶回去。好給孩子們做棉衣。”

  陳忠媳婦不肯收,小玉道:“是咱們二奶奶的心意,外面雖然也有,倒不及這棉花柔軟又暖和。你若不收,可不是嫌棄?”

  送走陳忠媳婦,童若瑤就琢磨著如何才能把這玉米推廣出去,眼下瞧著玉米的產量是比較好,可也像她自己說的,許是風調雨順的緣故。可今年她種植的地方是坡地,且因為那坡地種植其他農作物產量都不好,童老爹才以一個低廉的價格買了來給自己作為陪嫁。

  如果是山下那些肥沃的土地,不知這玉米的產量會如何?不過有一點兒倒是玉米的有優點,其他農作物必然要土地肥沃收成才好,可玉米卻不需要這一點,即便是貧瘠的坡地,產量也已經可以和山下那些肥沃的土地的產量相提並論。可見,玉米對土地的要求不似小麥、水稻等農作物,便已經有了推廣的價值。

  不是童若瑤非要推廣,眼下是拿到了玉米的種子,並且已經種出來,自己知道這也是糧食,何況今年因為有孕,連嫩玉米都沒吃著。而其他人不知道,種出來也賣不出去……

  隔天,向老闆歸期已定,敏惠領著晴兒親自去感謝向老闆的恩情。一段日子的相處,晴兒對向老闆倒是十分不舍,直到向老闆保證有時間來上京看她,她才重新展露笑顏。前前後後,一聲一個“向叔叔”叫的格外親熱。

  敏惠如今寡居,自知該迴避一二,親自謝過向老闆,留下晴兒去了隔壁屋裡。耳邊隱隱約約傳來晴兒清脆的笑聲,嘴角不由自主地也掀起一抹笑。

  晴兒陪著向老闆吃了午飯,才依依不捨地從客房出來。

  寒風蕭索,大雪如期而至,紛紛揚揚一晚,銀裝素裹,幾乎有些刺眼。外面自然是冷的僵手,可一旦進了屋裡,就暖和好似春天一樣。

  小玉幫童若瑤脫下披風,香珠便忙過來扶著她坐下,老夫人道:“今兒下雪,外面冷的要命,你怎麼這麼早就跑來了?”

  放眼望去,顧廷雅姊妹、崔氏抱著銘姐兒、郝氏都來了,卻獨獨不見黃氏。時候不算早,因為青松院和百壽堂距離千禧堂最遠,所以基本是其他人都到了,童若瑤和呂氏才會到。

  顧廷雯笑道:“老夫人是體諒二嫂子,怕二嫂子有個什麼閃失,她就不能抱孫子了。”

  “如今已經三個多月,張大夫說胎兒穩妥,還叫適當地走走逛逛。讓老夫人操心,孫媳覺得很好,好像和以往沒什麼不同。”

  崔氏笑道:“前頭六個月都是這樣,滿了六個月就會覺得身子愈發沉重,不過張大夫雖說三個月後胎兒穩妥,還是要注意著。”

  童若瑤微笑點點頭,旁邊呂氏似有些不放心,眉尖微蹙,“豈止前三個月要注意著,從有孕到臨產都該注意著才好。若瑤身子骨單薄,如今懷胎三個月,瞧著卻愈發清瘦。”

  老夫人也露出擔憂的神色來,“不是沒什麼反應麼?可是胃口不好?”

  “哪裡,比以前吃的都多,午飯前要吃點心,晚飯前還要吃點心,可到了正餐上,仍舊比往日吃得多呢!”童若瑤說著不好意思地垂下頭,“小玉她們常說,我的飯量都趕上大男人了。”

  “能吃才好,就怕不能吃!”老夫人放心地笑起來,目光甚是慈愛。

  崔氏笑道:“二嫂子是有福氣,當初我懷銘姐兒的時候,一開始鬧得厲害,後來又胃口不好,生她的時候又……”

  想起那驚心動魄的場面,眾人也是一副後怕的模樣,童若瑤笑著寬慰道:“如今弟妹也大好了,可見是銘姐兒帶來的福氣,說到底弟妹也是有福氣的。”

  崔氏血崩之診雖然得了張大夫的治療,沒有生命危險,對身子骨的損傷卻大。她的福氣是,她生了銘姐兒,黃氏卻仍舊對她極好,仍舊十分高興抱了孫女。可自己,倘或……

  許是自己多心吧,童若瑤打住想法,“怎麼不見二嬸子?”

  “外頭莊子上的管事們一大早就來了,母親和管家都忙著。”說到這裡,崔氏似是想起一事來,問道,“聽說二嫂子種的金豆收成不錯?”

  老夫人對此事也極是有興趣,童若瑤來不及回答,她便若有所思地道:“我記得去年在南邊種出來卻沒有成熟就都死了,莫非金豆在南邊不適應,反而適應上京的氣候?”

  “好不好孫媳也不確定,要等看到實物才知道。”

  呂氏道:“廷煊也是,隨便得了些種子就拿回來叫種著瞧瞧,咱們都不知這金豆有何用途,收成好有能如何?”

  童若瑤垂下頭,尤記得顧廷煊說過,得到種子的時候,他和顧炎還吃過用玉米粉做成的吃食。玉米種出來,自然是拿來吃的。可顧廷煊不在,自己說再多也無用。更何況,種植金豆的土地是自己的陪嫁。

  老夫人淡淡看了呂氏一眼,語氣略顯生硬,“什麼用途咱們現在不知道,等廷煊回來自然就知道了。廷煊從外面帶回來的東西也不算少,咱們大夏沒出現過的,咱們都沒見過的,多得去了。”

  呂氏點頭稱是,語風一轉,“廷煊他們出門已經兩個多月,也不知什麼時候能回來。”

  一般而言他們若只是查看生意、收帳的話,最多兩個月就能回來,今年因為一路上要尋找晴兒故而耽擱了,“……現在晴兒被向老闆送回來,他們得到信兒,行程就能快些,年前總是能回來的。”

  呂氏仍是擔憂,“外面冰天雪地的,好像比去年還冷。”

  窗外寒風呼嘯,紛紛揚揚又開始下雪。黃氏滿臉笑意,披著披風手捧暖爐進來,衣裳上還帶著雪花,“老夫人大喜,今年幾個莊子的收成比去年好了兩成呢!”

  一直沒發言的郝氏,似笑非笑道:“今年風調雨順,去年這上京一代鬧了旱情,南邊又沒鬧旱情,可見是二嫂管理有方,讓收成好了。”

  這話說的,好像老夫人那些莊子的收成好不好全在黃氏。黃氏暗暗冷哼一聲,朝老夫人道:“銀錢、糧食兒媳和管家皆已清點妥當,莊子上的幾位管事也每人打賞了三十兩銀子的過年錢。老夫人要不要見見他們?”

  老夫人笑眯眯地搖搖頭,對黃氏很是放心,道:“讓他們歇兩天,等這第一場大雪停了再回去。”

  黃氏點頭稱是,說了些無關緊要的家常話,待外面大雪漸漸小了,才從老夫人屋裡散出來。

  到了年底,顧家上上下下也都忙起來,而陳忠也將金豆運進來,童若瑤命婆子收拾一間屋子,作為庫房存放這些糧食。許是房間面積小的緣故,瞧著那些堆積的大袋子,好像很多。

  陳忠將收成做成了帳本,羅列十分明白清楚,平均算下來,三畝地五擔的收益。

  “……這金豆實在,重量卻不輕,依重量而言,算下來比小麥每畝地幾乎多出一倍!”陳忠道。

  童若瑤微微一笑,隨即叫小玉去給廚房的婆子說一聲,叫多買幾隻雞回來,想了想道,“就買沒長大的雞吧,咱們用金豆餵養。”

  陳忠聞言,試探地道:“二奶奶種植金豆,某非是拿來餵養雞的?”倘或如此,那也太不划算,那塊地雖然不多,好歹也有二十來畝,只一年人工開支就不知能買多少雞了。

  香雪道:“二奶奶是想瞧瞧,倘或雞吃了金豆會不會有事兒。不過,二奶奶,咱們後罩房那兩隻雞吃了金豆倒是一點兒事兒也沒有呢!”

  “那如果叫廚房把那金豆磨成粉,做成點心什麼的你敢不敢吃?”

  香雪想了想,猶豫地搖搖頭,“二奶奶還是再喂喂雞瞧瞧吧。”

  童若瑤幽幽嘆口氣,與陳忠說了說明年播種的事兒,又打賞了過年錢。陳忠亦是不願收,甚為惶恐地道:“今年年初二奶奶給的銀錢已經是一年的。”

  送走陳忠,童若瑤又跑去臨時庫房,瞧著那堆積起來的玉米。心一會兒飛揚起來,一會兒又沉甸甸地沉下去。

  126:溫馨過度

  雖然天寒地凍,外面鋪子的生意都一日比一日好起來。就連童若瑤打理的這間成衣鋪子,一天也有好幾單的買賣。

  生意好了,自然大夥都高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