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小玉彎起嘴角,“二奶奶寫的信件只怕已經送出上京,反正年前二爺定然是能回來的。”
正說著,外面傳來晴兒清脆悅耳的笑聲,童若瑤剛站起來,只覺帘子一晃,晴兒歡歡喜喜地跑進來,直接撲到在童若瑤懷裡,甜膩膩地喊了一聲:“表舅媽。”
童若瑤蹲下來想要抱晴兒,晴兒卻忽地讓開,一本正經地道:“娘說表舅媽肚子裡頭有個小弟弟,所以暫時都不能抱晴兒,晴兒也長大了,不需要人抱了,等表舅媽生了小弟弟,晴兒還可以抱小弟弟呢!”
隨著敏惠一同進來的香雪聞得晴兒的話,笑道:“那些媽媽們都說,倘或同是小孩子說肚子裡的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生下來必然就是。晴兒小姐這樣說,可見明天咱們青松院是要添一位小少爺。”
童若瑤白了她一眼,“這樣的話你也信?晴兒知道什麼,還不是敏惠教的。”
敏惠心情大好,人也瞧著精神了許多,湊趣道:“表嫂誤會,我真沒教晴兒,只說現在表嫂要當心身子,讓晴兒聽話。”
晴兒仰著臉不解地道:“難道表舅媽肚子裡沒有一個小弟弟麼?怎麼晴兒瞧著表舅媽的肚子大了?”
童若瑤失笑,“還說沒人教呢,才三個月罷了,懷相還沒顯露出來,晴兒怎麼就看到我肚子變大了?豈不是說我貪吃,把肚子撐大了?”
晴兒更是迷惑,眨眨眼很是不能理解。說笑一回,敏惠抱著晴兒在榻桌另一邊坐下,見榻桌上幾幅漂亮的花樣子,笑著贊道:“從來不知表嫂的畫工這樣好,這花兒好像活了一般,倘或繡出來,只怕蝴蝶也要誤以為是真花呢!”
只出新鮮的花樣子肯定不成,主要還是款式,童若瑤沒空就琢磨著,腦海里成型的幾個都不適合現在寒冷的時節。
“晴兒也好喜歡,以後不用回家,就能經常過來找表舅媽了,晴兒也想畫的有表舅媽畫的這麼好看。”
童若瑤笑著摸摸她軟軟的小臉蛋,“晴兒聰慧,以後肯定比表舅媽還畫的好。”
晴兒開心地笑道:“表舅媽這樣說,就是答應要教晴兒了。”
“那是當然,只要晴兒不覺得枯燥無味。”
晴兒搖搖頭,“晴兒還想學繡花……”
“你現在還小,等長大些再學吧。沒得針尖扎著手,疼得你哭鼻子。”
晴兒努努嘴,十分驕傲地道:“向叔叔說晴兒最勇敢,不是愛哭鼻子的人,所以才喜歡晴兒的。”
說到這兒,敏惠一臉感激,“這一次多虧了向老闆,如果不是他發現晴兒,我也不會這麼快就見到晴兒。”
向老闆發現晴兒,也經過一番波折。原來那人牙婆子還有事兒要去蕪城,就帶著晴兒一道上路,晴兒一路上自是哭鬧不停,人牙婆子見她人小可憐,起了憐憫之心也不忍責罵。可晴兒不吃東西,也讓那人牙婆子著急,一日人牙婆子大賺一筆,帶她去了酒樓,晴兒仍舊緊咬牙關,一張嘴就嚷嚷著要回去,要找娘親。
人牙婆子耐心用完,少不得一頓責罵,恰好被一位好心商人撞見,打聽之下得知便花錢將晴兒買下。可人牙婆子亦是見利之人,見對方衣著體面,要價自然就高。便是如此,那商人見晴兒面黃肌瘦,實在可憐,最後花了三十兩銀子將晴兒買下。
晴兒見這商人面慈,又將自己帶到他家裡,換了乾淨的衣裳,還請了大夫看她身上被人牙婆子打出的傷。漸漸對周邊的人放開警惕,說爹爹不要她才把她賣了,又說從上京來,還說只要到了上京,就能找到會要她的家人。
可到了下半年,都是屬於生意忙碌的時節,那商人雖答應她要送她回上京尋找家人,卻一時忙的腳不沾地,手中還有貨物要送往西京。豈料,晴兒知道後竟然偷偷藏在裝貨物的馬車裡。
幸而夥計查看貨物發現了她,否則……那商人見她跟來,送回去又要耽擱時間,況且沒有充足的人手,只得帶在身邊。可目的地並非晴兒以為的上京,而是西京。
說來也巧,那商人原是個小商販,經營香料的原材料,恰好是送往向老闆的香料鋪子。之後的事兒,無需細說也知道,但凡見過向老闆的人只怕對他都會印象深刻,晴兒也不例外,看見他就好像看見了親人似地,撲進他懷裡大哭起來。
“向老闆丟下生意,馬不停蹄地將晴兒送回來,也是知道咱們定然心急如焚。”
敏惠感激而欣慰,摟著晴兒展開笑顏,“向老闆是晴兒的貴人,還有那好心的李老闆。”
童若瑤微笑道:“李老闆善心自然也能得到回報,向老闆已經說了,只要是他送來的,都要了,價格也比其他人開的高。”
“可那三十兩銀子,我卻不知何時才能還給向老闆。”敏惠深知她自己如今是寄人籬下,可她也只能寄人籬下,憑著自己的一雙手,總是能將這些債還清。
晴兒道:“向叔叔是好人,他不會要咱們給的錢,向叔叔喜歡晴兒,晴兒也喜歡向叔叔,向叔叔還說,晴兒是表舅的侄女,也算是他的侄女呢。”
向老闆的為人,還有與顧廷煊和顧炎的交情,自然是絕對不會收這錢。只是那李老闆,小本生意人卻也狠得下心拿出三十兩銀子。晴兒的貴人不止向老闆,還有那李老闆也是。
“咱們晴兒就是福氣大的。”
敏惠笑了笑,不覺淡了幾分,“向老闆的大恩大德我卻無以回報。”
“這兩天三爺在外面招待向老闆……還有件事兒差點兒忘了,向老闆這一兩日必然要離開,他說臨走時,希望再看看晴兒。”童若瑤說完,仔細端詳敏惠的神色,敏惠倒沒多大反應,“我也該當面謝謝他才是。”
晴兒卻顯得有些失落,“向叔叔為什麼要走?”
敏惠聞聲細語道:“向老闆的家不在上京,他要回家去呢!”
正說著,外面小丫頭進來稟報:“二奶奶,陳忠家的要見您。”
敏惠放下晴兒,站起身笑道:“我就不打攪表嫂了。”又朝悶悶不樂的晴兒道,“已經見過表舅媽了,是不是該跟娘回去了?”
晴兒點點頭,仰起臉朝童若瑤笑了笑。敏惠和晴兒剛出門,陳忠媳婦就從外面進來。
童若瑤讓小玉搬了椅子,又上了熱茶,才笑道:“我琢磨著這一兩日你們就該來了。”
陳忠媳婦放下茶杯,恭恭敬敬地道:“按照二奶奶說的法子,奴婢們已經把那金豆全笣下來,家裡那位還專門稱量了一番,收成倒是不錯。”
這是可喜的事兒,童若瑤明白陳忠一家也和小玉她們一樣,不相信這東西能吃,卻也禁不住想和其他農作物比較一下,問道:“倘或與小麥、高粱、大豆這些比起來,咱們地里的收益如何?”
陳忠媳婦立馬就道:“一般而言,小麥一畝地的產量是一擔,若是風調雨順,土地肥沃,還會多出一兩斗。若是流連不利,如去年那樣出現旱情,顆粒無收也是有得。奴婢對這些也不大懂得,倒是家裡那位說,像二奶奶這樣的坡地,種植小麥自然不如那些平順的,最多一畝地也就一擔。可今年金豆的收益,家裡那位粗略地算了一下,竟然差不多兩擔呢!”
“今年風調雨順,沒有旱情也沒有水患,固然收益好。”這個時代都是看天吃飯的,而對於天氣變化的預測,也遠遠不如現代的高科技。
陳忠媳婦道:“二奶奶有所不知,那塊坡地貧瘠,即便下足了地肥,終究與山下那些肥沃的土地不可相比的。所以,這個產量倒是不錯,可這金豆,眼下二奶奶打算如此處置,明年可還要種植?”
“當然要種植。”童若瑤想也沒想就肯定地道,產量相對而言比其他的農作物高,況且玉米也是五穀雜糧中的一種,只是原產地不在中原,而在歐洲。
“那金豆也不知能不能吃,二奶奶還要種?”站在一旁服侍的香雪,禁不住說道。
童若瑤看著她問道:“後罩房那吃過金豆的母雞可還活著?”
香雪垂下頭,後罩房種植的幾株金豆成熟後也拿來餵了那兩隻單獨養起來的雞,沒想到雞不但沒事兒,還越長越肥。
童若瑤朝陳忠媳婦道:“把明年要播種的種子留下,好好保管,別受了潮霉壞了,要不明年可就不發芽了。剩下的得了空,給我送進來吧。”
陳忠媳婦見童若瑤說的堅定,也不好反駁,只得點點頭。想了想又問道:“大豆要如何處置?”
“紅豆倒是可能拿來做點心,就送來吧,其他的你們將種子留下。我雖在鄉下長大,對農事卻也算不得熟悉,你們是陳媽媽的親戚,我早已將陳媽媽當做家人,對你們自然是信得過的。”
正說著,外面傳來晴兒清脆悅耳的笑聲,童若瑤剛站起來,只覺帘子一晃,晴兒歡歡喜喜地跑進來,直接撲到在童若瑤懷裡,甜膩膩地喊了一聲:“表舅媽。”
童若瑤蹲下來想要抱晴兒,晴兒卻忽地讓開,一本正經地道:“娘說表舅媽肚子裡頭有個小弟弟,所以暫時都不能抱晴兒,晴兒也長大了,不需要人抱了,等表舅媽生了小弟弟,晴兒還可以抱小弟弟呢!”
隨著敏惠一同進來的香雪聞得晴兒的話,笑道:“那些媽媽們都說,倘或同是小孩子說肚子裡的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生下來必然就是。晴兒小姐這樣說,可見明天咱們青松院是要添一位小少爺。”
童若瑤白了她一眼,“這樣的話你也信?晴兒知道什麼,還不是敏惠教的。”
敏惠心情大好,人也瞧著精神了許多,湊趣道:“表嫂誤會,我真沒教晴兒,只說現在表嫂要當心身子,讓晴兒聽話。”
晴兒仰著臉不解地道:“難道表舅媽肚子裡沒有一個小弟弟麼?怎麼晴兒瞧著表舅媽的肚子大了?”
童若瑤失笑,“還說沒人教呢,才三個月罷了,懷相還沒顯露出來,晴兒怎麼就看到我肚子變大了?豈不是說我貪吃,把肚子撐大了?”
晴兒更是迷惑,眨眨眼很是不能理解。說笑一回,敏惠抱著晴兒在榻桌另一邊坐下,見榻桌上幾幅漂亮的花樣子,笑著贊道:“從來不知表嫂的畫工這樣好,這花兒好像活了一般,倘或繡出來,只怕蝴蝶也要誤以為是真花呢!”
只出新鮮的花樣子肯定不成,主要還是款式,童若瑤沒空就琢磨著,腦海里成型的幾個都不適合現在寒冷的時節。
“晴兒也好喜歡,以後不用回家,就能經常過來找表舅媽了,晴兒也想畫的有表舅媽畫的這麼好看。”
童若瑤笑著摸摸她軟軟的小臉蛋,“晴兒聰慧,以後肯定比表舅媽還畫的好。”
晴兒開心地笑道:“表舅媽這樣說,就是答應要教晴兒了。”
“那是當然,只要晴兒不覺得枯燥無味。”
晴兒搖搖頭,“晴兒還想學繡花……”
“你現在還小,等長大些再學吧。沒得針尖扎著手,疼得你哭鼻子。”
晴兒努努嘴,十分驕傲地道:“向叔叔說晴兒最勇敢,不是愛哭鼻子的人,所以才喜歡晴兒的。”
說到這兒,敏惠一臉感激,“這一次多虧了向老闆,如果不是他發現晴兒,我也不會這麼快就見到晴兒。”
向老闆發現晴兒,也經過一番波折。原來那人牙婆子還有事兒要去蕪城,就帶著晴兒一道上路,晴兒一路上自是哭鬧不停,人牙婆子見她人小可憐,起了憐憫之心也不忍責罵。可晴兒不吃東西,也讓那人牙婆子著急,一日人牙婆子大賺一筆,帶她去了酒樓,晴兒仍舊緊咬牙關,一張嘴就嚷嚷著要回去,要找娘親。
人牙婆子耐心用完,少不得一頓責罵,恰好被一位好心商人撞見,打聽之下得知便花錢將晴兒買下。可人牙婆子亦是見利之人,見對方衣著體面,要價自然就高。便是如此,那商人見晴兒面黃肌瘦,實在可憐,最後花了三十兩銀子將晴兒買下。
晴兒見這商人面慈,又將自己帶到他家裡,換了乾淨的衣裳,還請了大夫看她身上被人牙婆子打出的傷。漸漸對周邊的人放開警惕,說爹爹不要她才把她賣了,又說從上京來,還說只要到了上京,就能找到會要她的家人。
可到了下半年,都是屬於生意忙碌的時節,那商人雖答應她要送她回上京尋找家人,卻一時忙的腳不沾地,手中還有貨物要送往西京。豈料,晴兒知道後竟然偷偷藏在裝貨物的馬車裡。
幸而夥計查看貨物發現了她,否則……那商人見她跟來,送回去又要耽擱時間,況且沒有充足的人手,只得帶在身邊。可目的地並非晴兒以為的上京,而是西京。
說來也巧,那商人原是個小商販,經營香料的原材料,恰好是送往向老闆的香料鋪子。之後的事兒,無需細說也知道,但凡見過向老闆的人只怕對他都會印象深刻,晴兒也不例外,看見他就好像看見了親人似地,撲進他懷裡大哭起來。
“向老闆丟下生意,馬不停蹄地將晴兒送回來,也是知道咱們定然心急如焚。”
敏惠感激而欣慰,摟著晴兒展開笑顏,“向老闆是晴兒的貴人,還有那好心的李老闆。”
童若瑤微笑道:“李老闆善心自然也能得到回報,向老闆已經說了,只要是他送來的,都要了,價格也比其他人開的高。”
“可那三十兩銀子,我卻不知何時才能還給向老闆。”敏惠深知她自己如今是寄人籬下,可她也只能寄人籬下,憑著自己的一雙手,總是能將這些債還清。
晴兒道:“向叔叔是好人,他不會要咱們給的錢,向叔叔喜歡晴兒,晴兒也喜歡向叔叔,向叔叔還說,晴兒是表舅的侄女,也算是他的侄女呢。”
向老闆的為人,還有與顧廷煊和顧炎的交情,自然是絕對不會收這錢。只是那李老闆,小本生意人卻也狠得下心拿出三十兩銀子。晴兒的貴人不止向老闆,還有那李老闆也是。
“咱們晴兒就是福氣大的。”
敏惠笑了笑,不覺淡了幾分,“向老闆的大恩大德我卻無以回報。”
“這兩天三爺在外面招待向老闆……還有件事兒差點兒忘了,向老闆這一兩日必然要離開,他說臨走時,希望再看看晴兒。”童若瑤說完,仔細端詳敏惠的神色,敏惠倒沒多大反應,“我也該當面謝謝他才是。”
晴兒卻顯得有些失落,“向叔叔為什麼要走?”
敏惠聞聲細語道:“向老闆的家不在上京,他要回家去呢!”
正說著,外面小丫頭進來稟報:“二奶奶,陳忠家的要見您。”
敏惠放下晴兒,站起身笑道:“我就不打攪表嫂了。”又朝悶悶不樂的晴兒道,“已經見過表舅媽了,是不是該跟娘回去了?”
晴兒點點頭,仰起臉朝童若瑤笑了笑。敏惠和晴兒剛出門,陳忠媳婦就從外面進來。
童若瑤讓小玉搬了椅子,又上了熱茶,才笑道:“我琢磨著這一兩日你們就該來了。”
陳忠媳婦放下茶杯,恭恭敬敬地道:“按照二奶奶說的法子,奴婢們已經把那金豆全笣下來,家裡那位還專門稱量了一番,收成倒是不錯。”
這是可喜的事兒,童若瑤明白陳忠一家也和小玉她們一樣,不相信這東西能吃,卻也禁不住想和其他農作物比較一下,問道:“倘或與小麥、高粱、大豆這些比起來,咱們地里的收益如何?”
陳忠媳婦立馬就道:“一般而言,小麥一畝地的產量是一擔,若是風調雨順,土地肥沃,還會多出一兩斗。若是流連不利,如去年那樣出現旱情,顆粒無收也是有得。奴婢對這些也不大懂得,倒是家裡那位說,像二奶奶這樣的坡地,種植小麥自然不如那些平順的,最多一畝地也就一擔。可今年金豆的收益,家裡那位粗略地算了一下,竟然差不多兩擔呢!”
“今年風調雨順,沒有旱情也沒有水患,固然收益好。”這個時代都是看天吃飯的,而對於天氣變化的預測,也遠遠不如現代的高科技。
陳忠媳婦道:“二奶奶有所不知,那塊坡地貧瘠,即便下足了地肥,終究與山下那些肥沃的土地不可相比的。所以,這個產量倒是不錯,可這金豆,眼下二奶奶打算如此處置,明年可還要種植?”
“當然要種植。”童若瑤想也沒想就肯定地道,產量相對而言比其他的農作物高,況且玉米也是五穀雜糧中的一種,只是原產地不在中原,而在歐洲。
“那金豆也不知能不能吃,二奶奶還要種?”站在一旁服侍的香雪,禁不住說道。
童若瑤看著她問道:“後罩房那吃過金豆的母雞可還活著?”
香雪垂下頭,後罩房種植的幾株金豆成熟後也拿來餵了那兩隻單獨養起來的雞,沒想到雞不但沒事兒,還越長越肥。
童若瑤朝陳忠媳婦道:“把明年要播種的種子留下,好好保管,別受了潮霉壞了,要不明年可就不發芽了。剩下的得了空,給我送進來吧。”
陳忠媳婦見童若瑤說的堅定,也不好反駁,只得點點頭。想了想又問道:“大豆要如何處置?”
“紅豆倒是可能拿來做點心,就送來吧,其他的你們將種子留下。我雖在鄉下長大,對農事卻也算不得熟悉,你們是陳媽媽的親戚,我早已將陳媽媽當做家人,對你們自然是信得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