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其二是這些小說最初並不是謎語小說。在和可南子談話時芳光曾說,葉黑白準備結尾這個舉動,是作為一個作家的誠意。但是小說原本就是有結尾的,只是在寫就之後,正要寄送之際才轉換成了謎語小說。信上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先把結尾拿掉了”,但是去掉最後一行這個舉動肯定不僅僅是偶然。恐怕是他必須要給全部的小說做一些改動,但是因為這樣太費事了,於是北里參吾選擇了隱藏結尾。
當然最重要的發現,當然就是其中一篇小說的寄往的對象已經明了了。就是那個把比利時的事件取名為“安特衛普的槍聲”的記者。參吾給他寄了五篇小說的其中一篇,他的名字叫弦卷。芳光感覺肯定在哪兒見過這個名字。
但是雖然得到了這些情報,芳光在找到第四篇小說前還是花了超出預想的時間。
他先去了圖書館,在雜誌報導中尋找弦卷這個名字。不到一個小說就找到了一個叫弦卷彰男的名字,得到了他寫過報導的雜誌《深層》的刊號,以這個情報為源頭,最後打了電話到那家出版社。但就在這受挫了。
雖然芳光同時在菅生書店和書之黨羽工作,但是之前並沒有給出版社打電話的機會。原以為他們的招待可能會比親切稍稍差一點,但是通過接待處連接到的《深層》的編輯部里。接電話的是個口氣十分粗魯的男人。
“這裡是《深層》編輯部。”
電話是芳光從公用電話打的。綠色的電話機髒兮兮的,上面還附著了抓痕,不知道是不是某人碰上不順心的事抓上去的。電話亭里貼滿了成人商店和酒館之類的GG傳單,而且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還有股怪味。
芳光儘量用平淡的語氣說道:
“在您繁忙的時候打擾深感抱歉。我讀過貴雜誌,我姓菅生。”
“啊,多謝。”
“那個,記者弦卷彰男先生在不在?”
“弦卷?誰啊?我不認識。”
在這個節骨眼上,不知道事情會就此變得棘手,還是可以就這樣輕輕鬆鬆地解決。仔細地聽一聽,電話那頭的聲音還挺年輕的。
芳光一邊看著手中的筆記本,一邊重新發問。
“他曾經在昭和四十六年在貴雜誌署名寫過報導。”
“昭和四十六嗎?”
聲音中帶著笑意。
“那我可不知道,那個時候我是小學生。”
“他已經不是貴公司登記在冊的員工了嗎?”
“我們編輯部沒有這個人。如果有的話,請你報上他的員工代碼。”
因為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芳光也從一開始就不認為弦卷還是現役員工。
“貴公司里有沒有哪一位對以前的事比較熟悉的?”
“這兒也沒有這種人。那你又是誰?”
“我說過,我是讀過報導的芳光。”
“我們這兒肯定不會有人是那個叫弦卷的人的老相識,你指望我,我也很困擾哦。”
他在語尾表露出了厭惡。芳光無意識地動了動手指,抓住口袋裡的硬幣。他感覺對話已經繼續不下去了,手都不知道該放哪兒。但他還是決定試試萬分之一的希望,又投了十元的硬幣,這時電話那頭出現了新的動向。聽到那頭有人說:“弦卷怎麼了?”接電話的男人好像嘲笑一樣地說:“很奇怪的電話啦。”某種刺耳的噪音向他的耳朵襲來,然後接電話的人換了。
“對不起,換我來接電話,我是部長磯崎。弦卷怎麼了?”
語氣比一開始的男人親切了,但無法抹去他聲音中的一股隨意的感覺。芳光提高了音量。
“我拜讀了弦卷先生在昭和四十六年寫的‘安特衛普的槍聲'的報導,我無論如何都想向他詢問一下當時的事。”
“是嗎?”
報上磯崎這個名字的男人什麼都沒問,也完全沒說不行之類的話,他坦率地告知說:
“那可真是難辦了,弦卷已經去世了。”
只要想到北里參吾已經去世,不難想到弦卷也已經去世的可能性。芳光對此早已有所覺悟,所以他很快就重新打起精神。
“是嗎?真遺憾。那麼,他有沒有還在世的家人?”
“這種事,我是不能在電話里告訴你的。”
“您說的很對……”
但是磯崎又接起了話頭。
“一般情況下是這樣,但是弦卷的情況就另當別論了。他是獨身,我認為他生前沒有什麼親近的家人。因此我一個也不認識。”
“是嗎?”
“我還有工作要做,那麼,就這樣吧。”
“啊,是。謝謝了。”
感到被耍了,芳光表示感謝以後,好像一秒也不想浪費似地立刻掛了電話。因為是公共電話,十元已經回不來了,芳光維持把聽筒夾在耳邊的姿勢佇立了好一會兒。
尋找第四篇小說的進程,因為沒有可循的線索而忽然中斷了。
二十年前的寄過去的小說,無法保證它會不會被作為個人物品好好地保存著。但是可以確定北里參吾把小說寄給了弦卷彰男,那麼就必須從他身上尋找突破口。但是他已經成了故人生前還是單身,實在是給人潑了一盆冷水。
當然最重要的發現,當然就是其中一篇小說的寄往的對象已經明了了。就是那個把比利時的事件取名為“安特衛普的槍聲”的記者。參吾給他寄了五篇小說的其中一篇,他的名字叫弦卷。芳光感覺肯定在哪兒見過這個名字。
但是雖然得到了這些情報,芳光在找到第四篇小說前還是花了超出預想的時間。
他先去了圖書館,在雜誌報導中尋找弦卷這個名字。不到一個小說就找到了一個叫弦卷彰男的名字,得到了他寫過報導的雜誌《深層》的刊號,以這個情報為源頭,最後打了電話到那家出版社。但就在這受挫了。
雖然芳光同時在菅生書店和書之黨羽工作,但是之前並沒有給出版社打電話的機會。原以為他們的招待可能會比親切稍稍差一點,但是通過接待處連接到的《深層》的編輯部里。接電話的是個口氣十分粗魯的男人。
“這裡是《深層》編輯部。”
電話是芳光從公用電話打的。綠色的電話機髒兮兮的,上面還附著了抓痕,不知道是不是某人碰上不順心的事抓上去的。電話亭里貼滿了成人商店和酒館之類的GG傳單,而且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還有股怪味。
芳光儘量用平淡的語氣說道:
“在您繁忙的時候打擾深感抱歉。我讀過貴雜誌,我姓菅生。”
“啊,多謝。”
“那個,記者弦卷彰男先生在不在?”
“弦卷?誰啊?我不認識。”
在這個節骨眼上,不知道事情會就此變得棘手,還是可以就這樣輕輕鬆鬆地解決。仔細地聽一聽,電話那頭的聲音還挺年輕的。
芳光一邊看著手中的筆記本,一邊重新發問。
“他曾經在昭和四十六年在貴雜誌署名寫過報導。”
“昭和四十六嗎?”
聲音中帶著笑意。
“那我可不知道,那個時候我是小學生。”
“他已經不是貴公司登記在冊的員工了嗎?”
“我們編輯部沒有這個人。如果有的話,請你報上他的員工代碼。”
因為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芳光也從一開始就不認為弦卷還是現役員工。
“貴公司里有沒有哪一位對以前的事比較熟悉的?”
“這兒也沒有這種人。那你又是誰?”
“我說過,我是讀過報導的芳光。”
“我們這兒肯定不會有人是那個叫弦卷的人的老相識,你指望我,我也很困擾哦。”
他在語尾表露出了厭惡。芳光無意識地動了動手指,抓住口袋裡的硬幣。他感覺對話已經繼續不下去了,手都不知道該放哪兒。但他還是決定試試萬分之一的希望,又投了十元的硬幣,這時電話那頭出現了新的動向。聽到那頭有人說:“弦卷怎麼了?”接電話的男人好像嘲笑一樣地說:“很奇怪的電話啦。”某種刺耳的噪音向他的耳朵襲來,然後接電話的人換了。
“對不起,換我來接電話,我是部長磯崎。弦卷怎麼了?”
語氣比一開始的男人親切了,但無法抹去他聲音中的一股隨意的感覺。芳光提高了音量。
“我拜讀了弦卷先生在昭和四十六年寫的‘安特衛普的槍聲'的報導,我無論如何都想向他詢問一下當時的事。”
“是嗎?”
報上磯崎這個名字的男人什麼都沒問,也完全沒說不行之類的話,他坦率地告知說:
“那可真是難辦了,弦卷已經去世了。”
只要想到北里參吾已經去世,不難想到弦卷也已經去世的可能性。芳光對此早已有所覺悟,所以他很快就重新打起精神。
“是嗎?真遺憾。那麼,他有沒有還在世的家人?”
“這種事,我是不能在電話里告訴你的。”
“您說的很對……”
但是磯崎又接起了話頭。
“一般情況下是這樣,但是弦卷的情況就另當別論了。他是獨身,我認為他生前沒有什麼親近的家人。因此我一個也不認識。”
“是嗎?”
“我還有工作要做,那麼,就這樣吧。”
“啊,是。謝謝了。”
感到被耍了,芳光表示感謝以後,好像一秒也不想浪費似地立刻掛了電話。因為是公共電話,十元已經回不來了,芳光維持把聽筒夾在耳邊的姿勢佇立了好一會兒。
尋找第四篇小說的進程,因為沒有可循的線索而忽然中斷了。
二十年前的寄過去的小說,無法保證它會不會被作為個人物品好好地保存著。但是可以確定北里參吾把小說寄給了弦卷彰男,那麼就必須從他身上尋找突破口。但是他已經成了故人生前還是單身,實在是給人潑了一盆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