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十天過去了,二十天過去了,就這樣不知不覺地過了一個月。街頭一角的紫陽花開了,芳光儘量不去看它們。
在進展順利的時候,覺得自己一個人湊合著干也無所謂。但當第一次碰壁,束手無策的時候,開始想要一個可以說話的對象了。但是久瀨笙子已經不在了。
想著要打破僵局,但是腦海中怎麼也浮現不出對策。潮濕的季節過去了,陽光開始刺痛皮膚了,某天芳光有了這樣的感覺。
深夜,他在書之黨羽打工。進入夏天后白天變長了,一直忙碌到零時關店的情況也增加了。但是偏偏這天店裡門庭冷落,只有有線廣播的音樂空虛地的在里迴蕩。
交給芳光的工作的其中之一,就是整理小條。小條就是夾在書里的條狀紙片,通過它來計算營業額,每張小條上都寫了書的名字,小條積累起來以後,看著這些名字把小條按照學習參考書、實用書、漫畫書等幾個類別進行分類。不停地看著無數的書名多少有點意思,但是習慣了以後就變成了機械的勞動。
這天小條的數量比平時少,整理比預定的提早完成,到關店為止還有很多時間。芳光用原子筆在收銀台配備的便條紙上疾書。
他寫的名字有“葉黑白”“北里參吾”“北里斗滿子”“北里可南子”,此外還有“弦卷彰男”。也許是因為太心不在焉了,芳光沒有發覺田口正站在他背後。
“很罕見的名字嘛,是客人指名要特定的書嗎?”
聞聲芳光回過頭。
“不,不是。”
芳光冷淡地回答,然後伸手想把便條紙撕了。但是他突然靈機一動,坦然自若地問道:
“您認識這個作家嗎?”
“沒怎麼聽說。這麼說,這些是作家嗎?”
“不,不是。三個一樣的姓,怎麼看都是一家人吧。”
但是田口卻做出了詫異的表情。
“那些確實是。不過我說的是,這個叫弦卷的傢伙。從前,他剛寫完微型小說的時候,正好作為便乘本出版了。我讀過了那個,很無聊的東西。”(便乘本:因為某些機緣而搭便車出版的書)
芳光稍作思考。然後又巡視了一線店裡,還是沒有客人。
“這個人,是雜誌的記者或是撰稿人。”
“是嘛。怪不得出過便乘本。”
“我正好在收集這個人的情報,但是他已經去世了。他好像除了那本沒出過其他的書。”
“呀。看一下書的末尾,可能會有一些書籍的情報。”
假設弦卷寫過“安特衛普的槍聲”的書,那他有可能會把參吾的斷章作為某種參考資料刊登上去。雖然自覺希望渺茫,但也只能死死抓住這根救命稻草了。深夜工作的倦意頓時煙消雲散。
“那個,那本書,您現在還有嗎?”
田口歪起頭。
“嗯,這個麼,我有一段時間只要是微型小說全部都會買回來,所以應該有吧。算了,我找找看吧。”
“如果您知道書名的話,我到圖書館去找。“
“那可是文庫本,圖書館會有嗎?而且,名字我也忘了。”
最後他含糊其辭,接著拍了一下手。
“喂,比起那個,已經到關店時間了。給我把收銀機關了。”
一個禮拜之後,田口把一本老舊的文庫本帶到了書之黨羽。書的名字叫《弦卷彰的微型小說劇場》,彰和彰男名字不一樣,但是一看作者介紹,上面寫著:“以弦卷彰男的名義著有多部紀實作品。”
田口把書遞給芳光的時候,不停地叮囑:
“我之前也說過了,這不是什麼好東西。”
出版發行是在昭和五十三年。《朝霞句會》刊登葉黑白的小說是在昭和五十年,於此相比,這本書的出版稍稍隔了一段時間。
悶熱的夜晚,自己房間昏暗的燈光下,芳光打開窗戶讓風進來,然後他打開了這本陳舊的文庫本。
沒有看到他所期待書籍情報。但取而代之的是,刊登了作品一覽。大部分作品是新寫的,少數集中在昭和五十二年。但是,只有一篇作品是在昭和四十九年發表的。
芳光不帶任何感情地,翻到這篇作品的頁數。題目是,《漆黑的隧道》。看到第一行,芳光背上仿佛有針扎的感覺在遊走。
那是這麼寫的:“從前在南美旅行的時候,曾在玻利維亞一個叫波托西的鎮上,聽到奇妙的傳聞。”
2
漆黑的隧道
弦卷彰
從前在南美旅行的時候,曾在玻利維亞一個叫波托西的鎮上,聽到奇妙的傳聞。一個男人因為一件迫不得已的事借了錢,現在他只要設法把那筆錢還上就可以了,但是還沒有湊齊那個數。他的妻子和女兒約定要帶著錢從村子出發經過一座山過來,應該在前一天的傍晚就到了,但卻到了第二天的天明還沒看見人影。當天的六點整是還錢的期限,期限一過,他的全部財產就要被查封。面對妻兒的安危和破產的危機,這兩個讓人進退兩難的大難題,如此堅毅豪邁的南美男子也大驚失色了。
男人狂奔進了我住的驛站,驛站的主人好像是男人的朋友。我正在為清晨提神而喝著馬黛茶,兩人在我的旁邊做了這樣的對話:(馬黛茶:阿根廷的一種特產茶)
在進展順利的時候,覺得自己一個人湊合著干也無所謂。但當第一次碰壁,束手無策的時候,開始想要一個可以說話的對象了。但是久瀨笙子已經不在了。
想著要打破僵局,但是腦海中怎麼也浮現不出對策。潮濕的季節過去了,陽光開始刺痛皮膚了,某天芳光有了這樣的感覺。
深夜,他在書之黨羽打工。進入夏天后白天變長了,一直忙碌到零時關店的情況也增加了。但是偏偏這天店裡門庭冷落,只有有線廣播的音樂空虛地的在里迴蕩。
交給芳光的工作的其中之一,就是整理小條。小條就是夾在書里的條狀紙片,通過它來計算營業額,每張小條上都寫了書的名字,小條積累起來以後,看著這些名字把小條按照學習參考書、實用書、漫畫書等幾個類別進行分類。不停地看著無數的書名多少有點意思,但是習慣了以後就變成了機械的勞動。
這天小條的數量比平時少,整理比預定的提早完成,到關店為止還有很多時間。芳光用原子筆在收銀台配備的便條紙上疾書。
他寫的名字有“葉黑白”“北里參吾”“北里斗滿子”“北里可南子”,此外還有“弦卷彰男”。也許是因為太心不在焉了,芳光沒有發覺田口正站在他背後。
“很罕見的名字嘛,是客人指名要特定的書嗎?”
聞聲芳光回過頭。
“不,不是。”
芳光冷淡地回答,然後伸手想把便條紙撕了。但是他突然靈機一動,坦然自若地問道:
“您認識這個作家嗎?”
“沒怎麼聽說。這麼說,這些是作家嗎?”
“不,不是。三個一樣的姓,怎麼看都是一家人吧。”
但是田口卻做出了詫異的表情。
“那些確實是。不過我說的是,這個叫弦卷的傢伙。從前,他剛寫完微型小說的時候,正好作為便乘本出版了。我讀過了那個,很無聊的東西。”(便乘本:因為某些機緣而搭便車出版的書)
芳光稍作思考。然後又巡視了一線店裡,還是沒有客人。
“這個人,是雜誌的記者或是撰稿人。”
“是嘛。怪不得出過便乘本。”
“我正好在收集這個人的情報,但是他已經去世了。他好像除了那本沒出過其他的書。”
“呀。看一下書的末尾,可能會有一些書籍的情報。”
假設弦卷寫過“安特衛普的槍聲”的書,那他有可能會把參吾的斷章作為某種參考資料刊登上去。雖然自覺希望渺茫,但也只能死死抓住這根救命稻草了。深夜工作的倦意頓時煙消雲散。
“那個,那本書,您現在還有嗎?”
田口歪起頭。
“嗯,這個麼,我有一段時間只要是微型小說全部都會買回來,所以應該有吧。算了,我找找看吧。”
“如果您知道書名的話,我到圖書館去找。“
“那可是文庫本,圖書館會有嗎?而且,名字我也忘了。”
最後他含糊其辭,接著拍了一下手。
“喂,比起那個,已經到關店時間了。給我把收銀機關了。”
一個禮拜之後,田口把一本老舊的文庫本帶到了書之黨羽。書的名字叫《弦卷彰的微型小說劇場》,彰和彰男名字不一樣,但是一看作者介紹,上面寫著:“以弦卷彰男的名義著有多部紀實作品。”
田口把書遞給芳光的時候,不停地叮囑:
“我之前也說過了,這不是什麼好東西。”
出版發行是在昭和五十三年。《朝霞句會》刊登葉黑白的小說是在昭和五十年,於此相比,這本書的出版稍稍隔了一段時間。
悶熱的夜晚,自己房間昏暗的燈光下,芳光打開窗戶讓風進來,然後他打開了這本陳舊的文庫本。
沒有看到他所期待書籍情報。但取而代之的是,刊登了作品一覽。大部分作品是新寫的,少數集中在昭和五十二年。但是,只有一篇作品是在昭和四十九年發表的。
芳光不帶任何感情地,翻到這篇作品的頁數。題目是,《漆黑的隧道》。看到第一行,芳光背上仿佛有針扎的感覺在遊走。
那是這麼寫的:“從前在南美旅行的時候,曾在玻利維亞一個叫波托西的鎮上,聽到奇妙的傳聞。”
2
漆黑的隧道
弦卷彰
從前在南美旅行的時候,曾在玻利維亞一個叫波托西的鎮上,聽到奇妙的傳聞。一個男人因為一件迫不得已的事借了錢,現在他只要設法把那筆錢還上就可以了,但是還沒有湊齊那個數。他的妻子和女兒約定要帶著錢從村子出發經過一座山過來,應該在前一天的傍晚就到了,但卻到了第二天的天明還沒看見人影。當天的六點整是還錢的期限,期限一過,他的全部財產就要被查封。面對妻兒的安危和破產的危機,這兩個讓人進退兩難的大難題,如此堅毅豪邁的南美男子也大驚失色了。
男人狂奔進了我住的驛站,驛站的主人好像是男人的朋友。我正在為清晨提神而喝著馬黛茶,兩人在我的旁邊做了這樣的對話:(馬黛茶:阿根廷的一種特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