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裡頭都放些什麼?”

  “放的是我曾經賣過保險箱的顧客名單、保險箱密碼和副鑰匙。”

  “這些東西還在嗎?”

  “是的,全部都在。”

  “這座保險箱本身的開啟密碼呢?”

  “我記在腦子裡。鑰匙我是隨時都帶在身上的。”

  “保險箱上面的指紋我們已經採下來了。依你看,小偷有沒有動過保險箱呢?”

  “轉盤確實被轉過。可是,就算號碼被對到,沒有鑰匙,門還是開不了的。”

  “顧客的名字你都登記下來,是不是?”

  “我賣出保險箱的時候會把寫有密碼的卡片和鑰匙交給顧客,一方面把對方的姓名住址留下來。這張卡片有人有時候會丟掉。遇到這種事情時,我就會補開一張給顧客。如果丟的是鑰匙,因為這我保存有副鑰匙,所以我會另配一把給他的。”

  “過去向你買過保險的,有哪些地方或哪些人呢?”

  “我有說出這個的必要嗎?”

  “我們認為有這個必要。”

  “實際上我賣出去的數量並不多。我賣給的地方有農會、漁業合作社、鎮上的高中和兩所小學。此外就是一家銀樓、洋裁補習班和兩家商店。哦,對,還有火車站和鎮長公館。總共只有這些。最近大家多半都是買手提保險箱或鐵櫃。這方面的情形要查登記簿才知道。可是,這和我這次家裡遭竊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這只是預防萬一而已。雖然我們這裡是模範鎮,犯罪率比別的鎮低許多,可是,後來從別處搬進來的人不少,多加提防總是沒有壞處的。”

  這時,另一名刑警開口問了——“或許和這個事件扯不上關係……向你買過保險箱的人都有一張密碼卡,對不對?”

  “是的。”

  “假如其中的一個把這密碼卡丟了,而且被人撿到……”

  “沒有鑰匙還是開不了的。”

  第一位刑警又問道:

  “有人用的是撬開的方法,撬開保險箱的手法有哪些呢?”

  “如果是既不知道密碼,又沒有鑰匙一這個情形我們有時候也會遇到——這時候只有用鑽子鑽開一個洞的方法而已。不過,這個洞隨便鑽開也是沒有用的,必須要有知道保險箱構造的行家來鑽才行。”

  “其他還有什麼方法呢?”

  “兩位是真的刑警先生吧?”

  “我們不是讓你看過警察身份證嗎?”

  “喔,對。方法還有兩種。一個是切開鐵板。不過,這個方法非常費手腳,而且需要不少工具。電影裡常有這個場面,實際上才沒那麼容易哩。可是,這個鎮上有保險箱的人相信不可能擺很多現款在裡面,所以,依我想,用這個方法是得不償失的。另外一個方法是使用蠟起模子而打配鑰匙。不過,這也要由行家靠銳敏的感覺和靈巧的手才打得開的。”

  “有這樣的行家嗎?”

  “有是有,不過只能在大都市裡找到,在這樣的小鎮是絕對不可能找到的。”

  “鎮上銀行和合作金庫的保險箱是不是你製造的呢?”

  “不,那和我無關,那些都是在蓋房子的同時,由專家設計製造的,那種專業用的大保險箱我做不來的。”

  “知道了。不管怎樣,這裡發生的事情的確奇怪。進來的小偷為什麼空手而歸呢?”

  “小偷是衝著我這保險箱裡面的東西而來的——你認為這樣,是不是?”

  “除此以外還有什麼可能呢?小偷要的是你賣出去的保險箱的密碼才對。”

  另一名刑警插嘴說:

  “可是,你不覺得這樣太迂嗎?小偷為什麼不直接向有保險箱的地方或人偷這個密碼呢?”

  “這位先生,其實這也不是沒有道理的。有保險箱的人對密碼的守密都做得很徹底,甚至於有故意把卡片燒掉,而靠腦子來記憶的呢。”

  “說的也是。這麼一來,只有你有可能開鎮上的那些保險箱嘍?”

  刑警人員這樣的懷疑態度實在令我覺得憤然。理論上這個人講的確實沒有錯,可是,這個社會不但有法律,做生意的人也有良心,而我會是這樣的人嗎?

  “二位如果懷疑,儘管去查好了。”

  “我為自己的失言道歉。”這位刑警向我謝罪說:“實際上,到現在為止,並沒有發生保險里的財物被竊的事件嘛。我因為缺少對保險箱的知識,所以隨便問問你罷了。不過,現實問題是有人到你家來企圖打開保險箱。由這一點來看,我們不應該認定有歹徒正在做這樣的計劃嗎?”

  “我不敢說沒有這個可能。不過,我是只會做這門生意的人。我的兒子還在讀大學,而這裡是我太太的家鄉。自從疏散搬到這裡來住以後,我和鎮上的人都相處得很好。而我自認為是個富有正義感的人……”

  “你的處境我們完全了解了。如果發生什麼事情,希望你立刻通知警察。我們今天就把指紋帶回去查驗看看。我姓系原,服務單位是偵查股,有事情隨時和我聯絡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