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這是什麼?”
他們的談話兀然中斷,華盛頓轉過身來,看見我手裡拿著的東西。“這是私人信件,”他憤怒地說,華盛頓動身走來,想要把它搶回去,但我搶先把文件挪到一邊,從書桌後面走了出來。
“我敢肯定這是私人信件。你想知道這裡面寫了什麼嗎,康納?”
困惑與心中撕裂的忠誠給他臉上蒙上了一層陰影。他嘴唇動了動,卻什麼也沒說,眼睛從我身上瞥向華盛頓,同時我繼續說道:“似乎你這位親愛的朋友剛剛下令對你的村子發動攻擊。雖然‘攻擊’這個詞可能有點委婉了。告訴他,總司令。”
華盛頓憤憤不平地答道:“我們接到報告,有同盟的原住民在協助英國人。我已經要求我的人去阻止他們。”
“根據這份命令,你是要通過焚燒他們的村子,破壞他們的土地來阻止他們。通過趕盡殺絕來阻止他們。”
現在我終於有機會告訴康納真相了。“而且這也不是頭一次了,”我看著華盛頓。“告訴他你十八年前做了什麼。”
一時間木屋裡寂靜無聲,氣氛緊張。外面傳來廚房裡發出的咣當聲、馬車進出軍營時輕柔的聲響、教官們洪亮的厲聲吼叫,還有行軍時軍靴節奏整齊的腳步聲。而在屋內,華盛頓看著康納,滿面通紅,也許他腦海里已經產生了幾絲聯想,意識到這麼多年前他究竟做過些什麼。他的嘴張了又合,仿佛他難以找到合適的措辭。
“那個時候不一樣,”他最後怒吼道。查爾斯總喜歡把華盛頓稱作一個優柔寡斷、口齒不清的蠢貨,而在這裡,我頭一回完全明白了他的意思。“那是七年戰爭,”華盛頓說,仿佛這個事實就足以解釋一切。
我瞥了一眼康納,他一動不動,看起來仿佛他僅僅只是心煩意亂一般,好像他正在想著某些其他的事情,對這間屋子裡所發生的一切都漠不關心,接著,我向他伸出手。“現在你看到了,我的兒子——這個‘偉人’在脅迫之下變成了什麼。他編造理由。推卸責任。事實上,他做過很多的事情——除了承擔責任。”
華盛頓臉色煞白。他垂下眼睛,盯著地板,他的愧疚表現得一清二楚。
我懇求地看著康納,他的呼吸沉重起來,隨後他勃然大怒:“夠了!誰做過什麼,為什麼做的,全都給我等著。我的族人才是第一位的。”
我向他伸出手。
“不!”他向後退去。“你和我已經恩斷義絕。”
“兒子……”我怔住了。
但他突然向我大發雷霆。“你以為我軟弱到你叫我一聲兒子就會改變想法?你知道這個消息有多久了?或者說我該相信你是現在才剛剛發現?我母親的血或許是灑在其他人手裡,可查爾斯·李同樣是一頭怪物,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拜你的命令所賜。”他轉向華盛頓,華盛頓向後一退——突然間,他害怕了,他害怕康納的狂怒。
“我警告你們兩個,”康納咆哮道:“敢跟著我或者妨礙我的話,我就宰了你們。”
然後他走了。
1781年9月16日
一
在1778年的蒙茅斯之戰中,儘管華盛頓已經下令讓查爾斯去攻擊正在退卻的英軍,但他卻選擇了撤退。
他這樣做的時候腦子裡究竟想的是什麼,我說不上來。也許他是寡不敵眾,這是他給出的理由,又或者,他是希望能通過撤退使華盛頓和大陸會議顏面盡失,最終被華盛頓解除指揮權。出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尤其是因為事實上這已經無關緊要了,所以我從來也沒問過他。
我所知道的是華盛頓下令讓他進攻,然而他卻反其道而行之,於是戰況急轉直下,變成了一場潰敗。我聽說康納插手了接下來的戰鬥,幫助叛軍免於大敗,而查爾斯卻在撤退時直接撞見了華盛頓,雙方言語交鋒,而且查爾斯還特別使用了某些相當微妙的字眼。
我完全能想像得出來。我想起多年以前我在波士頓港首次遇到的那個年輕人,他是如何用那種充滿敬畏的眼神注視著我,又是如何蔑視眾生。自從他與大陸軍總司令之職失之交臂以後,他對華盛頓的憤恨就像一道裸露的傷口,腐壞潰爛,日益惡化,從未癒合。他不僅在任何可能的場合都要講華盛頓的壞話,從他的人格和領導能力各個方面來詆毀他,而且還發動了一場投書行動,試圖把大陸議會的議員籠絡到自己這邊。誠然,他的熱忱部分源自於他對騎士團的忠誠,但他個人對自己遭受忽視的憤懣也激化了這種熱情。查爾斯或許是已經從英國軍隊裡辭去軍職,事實上成為了一位美洲的公民,可他身上還是有著一種非常英國式的優越感,而且他還強烈地認為總司令的職位非他莫屬。我無法責備他把自己的個人感情帶了進來。最初在綠龍酒館聚集的諸位騎士之中,有誰沒帶著點個人的感情?我肯定不行。我痛恨華盛頓,因為他對齊歐的村子做的那些事,但他在領導革命這方面,雖然有時候他的殘酷無情清晰可見,但他還沒有因為野蠻行徑而染上惡名,據我所知目前還沒有。他已經取得了應有的成功,而且我們現在無疑已經到了戰爭的最後階段,殖民地的獨立缺的只是一紙聲明而已,那麼除了戰鬥英雄之外,他還能被看成是什麼呢?
他們的談話兀然中斷,華盛頓轉過身來,看見我手裡拿著的東西。“這是私人信件,”他憤怒地說,華盛頓動身走來,想要把它搶回去,但我搶先把文件挪到一邊,從書桌後面走了出來。
“我敢肯定這是私人信件。你想知道這裡面寫了什麼嗎,康納?”
困惑與心中撕裂的忠誠給他臉上蒙上了一層陰影。他嘴唇動了動,卻什麼也沒說,眼睛從我身上瞥向華盛頓,同時我繼續說道:“似乎你這位親愛的朋友剛剛下令對你的村子發動攻擊。雖然‘攻擊’這個詞可能有點委婉了。告訴他,總司令。”
華盛頓憤憤不平地答道:“我們接到報告,有同盟的原住民在協助英國人。我已經要求我的人去阻止他們。”
“根據這份命令,你是要通過焚燒他們的村子,破壞他們的土地來阻止他們。通過趕盡殺絕來阻止他們。”
現在我終於有機會告訴康納真相了。“而且這也不是頭一次了,”我看著華盛頓。“告訴他你十八年前做了什麼。”
一時間木屋裡寂靜無聲,氣氛緊張。外面傳來廚房裡發出的咣當聲、馬車進出軍營時輕柔的聲響、教官們洪亮的厲聲吼叫,還有行軍時軍靴節奏整齊的腳步聲。而在屋內,華盛頓看著康納,滿面通紅,也許他腦海里已經產生了幾絲聯想,意識到這麼多年前他究竟做過些什麼。他的嘴張了又合,仿佛他難以找到合適的措辭。
“那個時候不一樣,”他最後怒吼道。查爾斯總喜歡把華盛頓稱作一個優柔寡斷、口齒不清的蠢貨,而在這裡,我頭一回完全明白了他的意思。“那是七年戰爭,”華盛頓說,仿佛這個事實就足以解釋一切。
我瞥了一眼康納,他一動不動,看起來仿佛他僅僅只是心煩意亂一般,好像他正在想著某些其他的事情,對這間屋子裡所發生的一切都漠不關心,接著,我向他伸出手。“現在你看到了,我的兒子——這個‘偉人’在脅迫之下變成了什麼。他編造理由。推卸責任。事實上,他做過很多的事情——除了承擔責任。”
華盛頓臉色煞白。他垂下眼睛,盯著地板,他的愧疚表現得一清二楚。
我懇求地看著康納,他的呼吸沉重起來,隨後他勃然大怒:“夠了!誰做過什麼,為什麼做的,全都給我等著。我的族人才是第一位的。”
我向他伸出手。
“不!”他向後退去。“你和我已經恩斷義絕。”
“兒子……”我怔住了。
但他突然向我大發雷霆。“你以為我軟弱到你叫我一聲兒子就會改變想法?你知道這個消息有多久了?或者說我該相信你是現在才剛剛發現?我母親的血或許是灑在其他人手裡,可查爾斯·李同樣是一頭怪物,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拜你的命令所賜。”他轉向華盛頓,華盛頓向後一退——突然間,他害怕了,他害怕康納的狂怒。
“我警告你們兩個,”康納咆哮道:“敢跟著我或者妨礙我的話,我就宰了你們。”
然後他走了。
1781年9月16日
一
在1778年的蒙茅斯之戰中,儘管華盛頓已經下令讓查爾斯去攻擊正在退卻的英軍,但他卻選擇了撤退。
他這樣做的時候腦子裡究竟想的是什麼,我說不上來。也許他是寡不敵眾,這是他給出的理由,又或者,他是希望能通過撤退使華盛頓和大陸會議顏面盡失,最終被華盛頓解除指揮權。出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尤其是因為事實上這已經無關緊要了,所以我從來也沒問過他。
我所知道的是華盛頓下令讓他進攻,然而他卻反其道而行之,於是戰況急轉直下,變成了一場潰敗。我聽說康納插手了接下來的戰鬥,幫助叛軍免於大敗,而查爾斯卻在撤退時直接撞見了華盛頓,雙方言語交鋒,而且查爾斯還特別使用了某些相當微妙的字眼。
我完全能想像得出來。我想起多年以前我在波士頓港首次遇到的那個年輕人,他是如何用那種充滿敬畏的眼神注視著我,又是如何蔑視眾生。自從他與大陸軍總司令之職失之交臂以後,他對華盛頓的憤恨就像一道裸露的傷口,腐壞潰爛,日益惡化,從未癒合。他不僅在任何可能的場合都要講華盛頓的壞話,從他的人格和領導能力各個方面來詆毀他,而且還發動了一場投書行動,試圖把大陸議會的議員籠絡到自己這邊。誠然,他的熱忱部分源自於他對騎士團的忠誠,但他個人對自己遭受忽視的憤懣也激化了這種熱情。查爾斯或許是已經從英國軍隊裡辭去軍職,事實上成為了一位美洲的公民,可他身上還是有著一種非常英國式的優越感,而且他還強烈地認為總司令的職位非他莫屬。我無法責備他把自己的個人感情帶了進來。最初在綠龍酒館聚集的諸位騎士之中,有誰沒帶著點個人的感情?我肯定不行。我痛恨華盛頓,因為他對齊歐的村子做的那些事,但他在領導革命這方面,雖然有時候他的殘酷無情清晰可見,但他還沒有因為野蠻行徑而染上惡名,據我所知目前還沒有。他已經取得了應有的成功,而且我們現在無疑已經到了戰爭的最後階段,殖民地的獨立缺的只是一紙聲明而已,那麼除了戰鬥英雄之外,他還能被看成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