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他已經死了那麼長時間了。”諾亞說。
“和那些被他出賣的人一樣。那些人更慘。”拉比指了指拉著百葉窗的窗戶,窗外就是台伯河,“被他出賣的那些人和我們信仰不同的宗教,他們住在對岸的台伯河岸區,有工人,也有神職人員,在我們需要地方躲藏的時候,他們伸出了援手。埃策希爾?科恩的女兒沒告訴你,她小時候他們是怎麼冒著生命危險,用運酒桶的馬車連夜把她送出城的嗎?她覺得她父親以那樣的方式回報他們能輕易被原諒嗎?”
“可為什麼針對她?”諾亞反駁道,“你的教眾為什麼將她驅逐?她和她的哥哥無罪啊,難道你相信父輩的罪必將傳到孩子身上?”
拉比搖了搖頭。“只要有罪惡的事發生,弗里曼先生,它所帶來的恐懼就將延續好幾代,直至最終消失。我歡迎那個姑娘來猶太教會堂,但我無法消除人們的恐懼。即使我十分想,也實現不了這樣的神跡。
“不久前,猶太教在這裡還十分繁榮,擁有一大批教眾,這一教派差不多和羅馬城一樣古老,先生,可你知道如今這些教眾還剩多少嗎?只有幾個。幾個永遠忘不了過去的人。羅馬城裡的猶太人沒那麼容易遺忘。時至今日,他們還在詛咒焚毀耶路撒冷聖殿的提圖斯⑥,同時永遠懷念友人尤里烏斯?愷撒,為他在廣場哀悼七天。等到他們原諒提圖斯的那一天,他們也會原諒埃策希爾?科恩和他的孩子,以及他孩子的孩子。明白我的意思了嗎,弗里曼先生?”
“嗯,”諾亞說,“我明白了。”
他離開會堂,來到鋪著鵝卵石的冷清街道,四周的古老建築壓迫著他,讓他無處可逃,兩千年的歷史重擔無情地壓在他的肩頭,即便是沿著河堤隆隆作響的車流聲,還有令人嘆為觀止的景觀,都無法緩解分毫。卡洛?皮佩爾諾,那個賣明信片的小販,還在那兒等著。
“見過拉比了吧?很好,現在咱們去台伯島吧。”
“別再提台伯島了,我想讓你帶我去另一個地方。”
“給我兩千里拉,我就帶你去任何地方。”
“行。”諾亞從錢包里取出鈔票,“你對埃策希爾?科恩這個名字有印象嗎?”
卡洛?皮佩爾諾盡力掩飾驚訝之情,可惜一切都寫在他的臉上。他馬上調整心神。“那個人?對不起,先生。對不起,他已經死了,那個人。”他指了指腳下,“想見他的話,得到下面去。
”
“我不是想見他,我想去見熟悉他的人。能告訴我他做了什麼,發生了什麼事。”
“他的事人盡皆知。我都能告訴你。”
“不不,我不想找事發時還是個孩子的人。明白嗎?”
“明白。不過為什麼?”
“想知道為什麼,你就要給我兩千里拉。想知道嗎?”
“不不。”卡洛伸出手,利落地抓過鈔票。接著他聳了聳肩。“先是拉比,現在又是早就下了地獄的埃策希爾?科恩。好吧,我是個導遊,對不對?所以,現在跟我來。”
他帶領諾亞在迷宮般的小巷間穿行,這裡離猶太教會堂不遠,周圍環繞著石牆遺蹟。走出這片被石牆圍繞的區域便置身子住宅區,歲月洗去塗抹在外面的顏料,露出裡面的磚牆。不過屋主們似乎都很以自己的房子為榮,幾乎每扇窗邊都放著盆栽鮮花或綠植。階梯邊、石頭院子裡,隨處可見家庭主婦拿著刷子和桶,擦洗石牆或磚牆。周圍的小巷裡擠滿了小店鋪,傳來忙碌的嘈雜聲。
諾亞終於從震驚中恢復過來,意識到這裡是猶太人居住區,而自己此時正站在一片古蹟前。迄今為止,這個詞在他的世界裡除了醜陋沒有其他任何意義。他知道,震撼源於那堵牆。牆上沒有門,但如今已沒人阻止你翻越過去,不過若讓他來說,他更希望把這堵牆推倒。
羅馬真是個詭異的地方。無論你去哪裡,都會看到殘酷的歷史留下的痕跡,紀念那些慘遭迫害的人。比如這堵牆、地下墳墓、為殉道者修建的教堂、羅馬鬥獸場——他們無處不在,讓你無處可逃。
卡洛最終帶他來到一家肉鋪——根據店名推測,店主應該叫維托?利維。這位屠夫是個壯碩的灰發男人,站在齊胸高的大理石櫃檯後面,一邊砍肉,一邊和一位枯瘦的老婦人鬥嘴。老婦人的頭上裹著披肩,手裡拎著好幾個袋子,等著她要的肉。卡洛和他打招呼的時候他還揮舞著砍肉的刀,突然,他把刀扔到桌上,繞過櫃檯朝諾亞走來,雙手在圍裙上擦了擦。那個老婦人也跟了過來,銳利的小眼睛因為感興趣而閃著光,受到她的召喚,一瞬間,人們從四面八方聚集過來。埃策希爾?科恩已經死了二十年了,諾亞想,但他的名字還活在這一帶。
他並不介意在大庭廣眾之下談論這件事。作為一位年輕的巡警,他早已從日常巡邏中學會不要輕易驅散事故或犯罪現場的圍觀群眾;因為人群中很可能有人的話值得一聽。現在,他就被熱烈的討論包圍著,關於埃策希爾?科恩,在場的每個人都有話說。
藉助卡洛的翻譯,他先詢問了屠夫利維,接著和每一個願意提供信息的人交談。慢慢的,埃策希爾?科恩這個人及他所犯下的罪行漸漸呈現出來。利維提供了最重要的信息——時間、地點和事件。
“和那些被他出賣的人一樣。那些人更慘。”拉比指了指拉著百葉窗的窗戶,窗外就是台伯河,“被他出賣的那些人和我們信仰不同的宗教,他們住在對岸的台伯河岸區,有工人,也有神職人員,在我們需要地方躲藏的時候,他們伸出了援手。埃策希爾?科恩的女兒沒告訴你,她小時候他們是怎麼冒著生命危險,用運酒桶的馬車連夜把她送出城的嗎?她覺得她父親以那樣的方式回報他們能輕易被原諒嗎?”
“可為什麼針對她?”諾亞反駁道,“你的教眾為什麼將她驅逐?她和她的哥哥無罪啊,難道你相信父輩的罪必將傳到孩子身上?”
拉比搖了搖頭。“只要有罪惡的事發生,弗里曼先生,它所帶來的恐懼就將延續好幾代,直至最終消失。我歡迎那個姑娘來猶太教會堂,但我無法消除人們的恐懼。即使我十分想,也實現不了這樣的神跡。
“不久前,猶太教在這裡還十分繁榮,擁有一大批教眾,這一教派差不多和羅馬城一樣古老,先生,可你知道如今這些教眾還剩多少嗎?只有幾個。幾個永遠忘不了過去的人。羅馬城裡的猶太人沒那麼容易遺忘。時至今日,他們還在詛咒焚毀耶路撒冷聖殿的提圖斯⑥,同時永遠懷念友人尤里烏斯?愷撒,為他在廣場哀悼七天。等到他們原諒提圖斯的那一天,他們也會原諒埃策希爾?科恩和他的孩子,以及他孩子的孩子。明白我的意思了嗎,弗里曼先生?”
“嗯,”諾亞說,“我明白了。”
他離開會堂,來到鋪著鵝卵石的冷清街道,四周的古老建築壓迫著他,讓他無處可逃,兩千年的歷史重擔無情地壓在他的肩頭,即便是沿著河堤隆隆作響的車流聲,還有令人嘆為觀止的景觀,都無法緩解分毫。卡洛?皮佩爾諾,那個賣明信片的小販,還在那兒等著。
“見過拉比了吧?很好,現在咱們去台伯島吧。”
“別再提台伯島了,我想讓你帶我去另一個地方。”
“給我兩千里拉,我就帶你去任何地方。”
“行。”諾亞從錢包里取出鈔票,“你對埃策希爾?科恩這個名字有印象嗎?”
卡洛?皮佩爾諾盡力掩飾驚訝之情,可惜一切都寫在他的臉上。他馬上調整心神。“那個人?對不起,先生。對不起,他已經死了,那個人。”他指了指腳下,“想見他的話,得到下面去。
”
“我不是想見他,我想去見熟悉他的人。能告訴我他做了什麼,發生了什麼事。”
“他的事人盡皆知。我都能告訴你。”
“不不,我不想找事發時還是個孩子的人。明白嗎?”
“明白。不過為什麼?”
“想知道為什麼,你就要給我兩千里拉。想知道嗎?”
“不不。”卡洛伸出手,利落地抓過鈔票。接著他聳了聳肩。“先是拉比,現在又是早就下了地獄的埃策希爾?科恩。好吧,我是個導遊,對不對?所以,現在跟我來。”
他帶領諾亞在迷宮般的小巷間穿行,這裡離猶太教會堂不遠,周圍環繞著石牆遺蹟。走出這片被石牆圍繞的區域便置身子住宅區,歲月洗去塗抹在外面的顏料,露出裡面的磚牆。不過屋主們似乎都很以自己的房子為榮,幾乎每扇窗邊都放著盆栽鮮花或綠植。階梯邊、石頭院子裡,隨處可見家庭主婦拿著刷子和桶,擦洗石牆或磚牆。周圍的小巷裡擠滿了小店鋪,傳來忙碌的嘈雜聲。
諾亞終於從震驚中恢復過來,意識到這裡是猶太人居住區,而自己此時正站在一片古蹟前。迄今為止,這個詞在他的世界裡除了醜陋沒有其他任何意義。他知道,震撼源於那堵牆。牆上沒有門,但如今已沒人阻止你翻越過去,不過若讓他來說,他更希望把這堵牆推倒。
羅馬真是個詭異的地方。無論你去哪裡,都會看到殘酷的歷史留下的痕跡,紀念那些慘遭迫害的人。比如這堵牆、地下墳墓、為殉道者修建的教堂、羅馬鬥獸場——他們無處不在,讓你無處可逃。
卡洛最終帶他來到一家肉鋪——根據店名推測,店主應該叫維托?利維。這位屠夫是個壯碩的灰發男人,站在齊胸高的大理石櫃檯後面,一邊砍肉,一邊和一位枯瘦的老婦人鬥嘴。老婦人的頭上裹著披肩,手裡拎著好幾個袋子,等著她要的肉。卡洛和他打招呼的時候他還揮舞著砍肉的刀,突然,他把刀扔到桌上,繞過櫃檯朝諾亞走來,雙手在圍裙上擦了擦。那個老婦人也跟了過來,銳利的小眼睛因為感興趣而閃著光,受到她的召喚,一瞬間,人們從四面八方聚集過來。埃策希爾?科恩已經死了二十年了,諾亞想,但他的名字還活在這一帶。
他並不介意在大庭廣眾之下談論這件事。作為一位年輕的巡警,他早已從日常巡邏中學會不要輕易驅散事故或犯罪現場的圍觀群眾;因為人群中很可能有人的話值得一聽。現在,他就被熱烈的討論包圍著,關於埃策希爾?科恩,在場的每個人都有話說。
藉助卡洛的翻譯,他先詢問了屠夫利維,接著和每一個願意提供信息的人交談。慢慢的,埃策希爾?科恩這個人及他所犯下的罪行漸漸呈現出來。利維提供了最重要的信息——時間、地點和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