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08

  邀請、被邀請都是很普通的事。然而,從學校的朋友之外的人發來的,邀請我這樣一個人的事情還真令我意外。

  這個名叫干原的奇妙的人,會建造怎樣“奔放的”建築物呢。我很有興趣。因為我已經得到了爸爸的允許,下一個周末,我將前往末黑野先生的宅邸。

  東京的二月真冷。正好這些天,西北大陸的一個巨大的冷空氣團正在逼近。星期天下午,我裹緊了搭配和服的外套和披肩,和傭人阿芳一起,前往末黑野宅邸。

  帶有還禮的意思,我被邀請用晚餐,因為我還要參觀他家的宅邸,所以準備下午三點左右到達那裡。

  別姬小姐已經牢記了地址:“在池袋方向的近郊吧。我記得,那兒好像是一眼望去什麼都沒有的挺荒涼的地方。”她是這樣說的。

  那兒附近,連可以作為路標的政府機構呀,賞花景點呀什麼的都沒有。總而言之,好像很難向別人說清楚到底在哪兒。由於末黑野先生乘坐私家車上下班,所以才能住在這種地方。

  末黑野先生所從事的工作是與現代社會的匆忙的工作狀態直接相關的。所以,大概是因為最起碼在他回到家的時候能忘記都市的喧囂和人世間的全部煩心事吧。

  別姬小姐駕駛的福特汽車,在經過池袋車站的地方向左轉,開過省線電汽火車的道口。就這樣驅逐著寒氣,漸漸向郊外駛去。

  如果有山有海的話,人的心情也會有所改變吧。但是,單調的風景並不允許我換換心情。就只是在灰色的天空下,像是要被沉重的空氣壓垮了似的灰暗色的荒野和田野無盡地綿延著。

  好不容易,看見了末黑野先生的宅邸的大門。從那兒進入以後,我們沿著被兩旁橫倒樹夾在中間的石砌的道路向前行駛了一會兒。走在石砌路面的汽車輪胎不斷發出低沉的打鼓似的聲音。

  我們的汽車:在常綠的——但是如果這樣說的話似乎有損於綠色這個詞彙,其實是被青苔包裹著的灰暗的樹木之間穿行。在我們這樣行駛過並不太遠的車行道之後,視野一下寬闊了。於是,突然之間——那座建築物一下跳入眼帘,就好像從那停滯的陰暗樹蔭之中掙脫出來一樣。

  “——停一下。”

  福特汽車放慢了速度,靠邊停在了路肩上。別姬小姐繞道汽車后座,幫我打開了車門。雖然阿芳叮囑我“外面很冷的啊”,但我說了句“就一會兒”,向前走了幾步,抬頭看著眼前的建築物。風在耳邊呼嘯著。

  因為,如果我從汽車裡伸長了脖子,透過車窗玻璃向外看的話,一定看不清楚。而且,當汽車一旦駛進了玄關前面的停車道以後,可能就完全看不見建築物的全景了。

  ——我有點兒失望。

  那建築讓我多少有些會把它想像成一個荒謬絕倫的異型之物——仿佛一隻色彩鮮艷的毛毛蟲直立在那兒一樣,花里胡哨的,而且是一個會令人本能地不願正視的東西。

  但確實,眼前的這個三層建築物,雖然巨大,倒是個規矩的房子。

  最近,我們經常能在彩圖雜誌上看到由長方體組合而成的建築物。像這類清清爽爽的東西才是現代風味的具有功能性的住宅【校註:應該是指十九世紀後期興起的功能主義建築流派】吧。

  我覺得末黑野先生的宅邸在構造上是簡單的。

  進深有多少,從這裡看則無從知曉。然而,如果把我看去的樣子大概地說一下的話,就如同一個大箱子上放了一個中箱子,上面又放了一個小箱子似的三重構造。其實,大中小之間的差別並不太大。

  如果說有什麼別致的地方,那就是在停車道的旁邊,像是有一條往左邊上升的斜道,那斜道像一條纏繞著建築物的帶子,螺旋狀地把建築物纏繞著。從我這裡看過去,看不清那斜道到底是台階還是什麼。由於整幢建築很大,那斜道的坡度並不陡峭。

  二層比一層小,這是因為,差不多是小了斜坡的寬度那麼多。以粘土建造的角柱為一端,每層縮小斜坡的寬度那麼多,一直建造上去,這樣就一定會達到上層頂端尖尖的效果。整個建築就是這種形狀的。

  看上去仿佛像用磚砌的,但是那是一幢現代建築。一定是鋼筋混凝土的。只是在外牆裝修時貼上了看上去像磚的瓷磚罷了。

  “您上車吧。”

  別姬小姐輕聲說。我點點頭。在我回到車上之前,又一次回頭望了望。有一種奇妙的似曾相識的感覺。

  黑色的天空里,仿佛將墨汁倒入水中般的濃淡不一。天空中的黑色不斷地從那房子的頂部呼呼地流過。

  ——這是以陰沉的天際為背景的末黑野宅邸。

  在帝都的資產家中,擁有三層建築的私人宅邸並不少見。然而,建在郊外,在周圍完全沒有可比的建築的地方,則失去了現實意義。

  那建築的一層看上去有相當高的層高,而且屋頂的中間部位又有凸起的地方,所以整個建築看上去非常高。

  啊……我感嘆。別姬小姐輕輕地轉了轉頭:“您怎麼了?”

  我說:“——像巴別塔【《聖經·舊約》里的巴別通天塔】一樣。”

  09

  至於巴別塔,我既沒去過也沒爬過。然而,看那斜道的樣子,不知為何,我就覺得像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