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我的姓名終於要和一項科學上的新發現聯繫在一起了!
“這隻昆蟲的名字今後就要被叫作‘拜蒂柯特六腳蟲’了!”
熱情高漲的昆蟲學家,忘記了他所經歷的所有苦難,好像重新騎上了他最得意的快馬,飛跑了起來,一副“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樣子。
惠爾頓夫人、迪克·桑德立即向他表示了最誠摯的祝賀!
快船在黑夜的河面上飛快地向前漂流。河面上一片沉寂,只有岸邊的河灘上那些鱷魚鱗甲的撞擊聲、大河馬熟睡的鼾聲,偶爾打破了夜的恬靜。
透過河岸上蘆葦叢的梢頭,可見一輪明月爬上了天空,柔和的月光透過草棍間的縫隙,照到了快船裡面。
突然,河右岸傳來一陣“稀哩嘩啦”的響聲,然後又是一陣低沉的水聲,在漆黑的不透月光的河灘上滾動。
是大象,有好幾百隻!
它們白天放開肚子吃飽了野樹根,睡覺之前,到河邊喝水消食來了。
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這些大象,像機器似的同時動作,把大鼻子一起插入水中喝起水來,然後又一起揚起來,那麼這河水很可能被它們抽乾!
【第十八章】 最後的危機
他們就這樣走了 8 天,河水載著他們順流而下。
沒有出什麼大的意外,船走過了一片長達好幾十英里,連接河灘,樹身挺拔的大樹林。
船繼續前進,岸邊沒有了那種好看的大樹了,變成了一片廣闊無邊的大草原。
這一帶,河的兩岸土著人極少,迪克·桑德覺得這很幸運,可這兒的動物特別多。
河邊上漫步的是斑馬、駝鹿和一種名叫“卡阿馬”的體形極其優美的羚羊,它們一到天黑就躲了起來,把位置讓給了金錢豹。
人們經常聽見豹子的叫聲,偶爾還有獅子,它們在高大的草叢中自由地馳騁。
直到目前,迪克·桑德船上的幾個人,還沒有遇到森林中的野獸和土著人的襲擊。
不過,迪克很小心。每天他都要下一次船,一般是下午,把船開到岸邊,然後下船去偵察一下岸上的情況。
每天都需要補充一些食物。可在這裡,沒有糧食作物,木薯、高粱、玉米和水果都沒有。即使能找到,也是野生的,不能吃。
沒有辦法,迪克·桑德只好去打獵,儘管打獵的槍聲可能給他們帶來意想不到的災難。
生火的辦法很有意思,要用步槍上的探條在一根無花果樹枝上不停地旋轉,鑽木取火。當地的土著人就是這麼生火的,甚至猿猴也是用這種辦法取火的。
有了火,就可以烤一些駝鹿或羚羊肉作為幾天的食物。
7 月 4 日,迪克只用一槍,就打死了一隻非洲梅花鹿。
梅花鹿長 5 英尺,頭上長著環形鹿角,皮毛棕黃,上面有發光的扁圓形的斑點,腹部是白色的,肉味鮮美。
這回,夠他們吃好幾天了!
這樣,航行,停船休息、打獵,他們漂流到 7 月 8 日時,大約已經漂流了 100 英里。
這已經是很長一段路了,迪克·桑德心裡早就在嘀咕了,河水會把他們帶到什麼地方?
一路上都有不少支流匯入,可河面並沒有明顯加寬,原來流向北,現在好像轉向西北了。
當然,迪克·桑德他們也從這河裡弄了些食物來吃。他們用很長的藤蔓做成繩子,用上面的刺兒作魚鉤,這樣就能釣到幾條“桑鯽卡魚”,魚的味道很不錯,這個地區,人們把這種魚製成熏魚作為隨身攜帶的食品,還有一種很好吃的魚,叫“烏薩卡”;另外一種寬頭魚,它的下牙床軟骨可以作梳頭髮的梳子。
有一種叫作“達加拉”的小魚,又名非洲白魚,這種魚最喜歡活水,跟鯡魚同屬一類,模樣頗像泰晤士河裡的 白魚。
7 月 9 日,迪克·桑德經受了一次從來沒遇到過的考驗。
當時,他一個人上了岸,正舉槍瞄準一隻駝鹿,鹿的兩隻長角露在一片矮樹叢的上面,迪克·桑德開了槍。
突然,離他只有 30 米遠的地方突然竄出一個可怕的大傢伙來!
它可能也在一直盯著這隻駝鹿,現在發現駝鹿中彈,就去搶食,這個相貌兇惡的傢伙就是一頭獅子。
這隻獅子身體巨大,是被當地人稱為“卡拉魔”的雄獅,不是那種脖子上不長毛的雌傢伙。
雄獅身高 5 英尺,兇猛野蠻。
雄獅剛才一竄已經站到了被迪克·桑德射中的那隻駝鹿身上了。
駝鹿沒有死,在獅子的利爪下,它在不停地顫抖、哀號。
迪克·桑德已經來不及再把第二顆子彈推上膛了。
獅子早就發現了迪克·桑德,可是它現在只是在那兒站著,望著迪克。
迪克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一動不動才有可能得救。
他不打算再把子彈推上膛,甚至不打算逃跑,他是個很能控制自己感情的人,他一動不動地站在那兒,不能有任何動作。
獅子一直在盯著迪克·桑德,兩隻紅色的貓眼閃閃發光,它在猶豫:兩個動物都能吃,一個在掙扎,一個一動不動,吃哪個?
如果那隻駝鹿在獅子的利爪下,不是在掙扎和抽搐,迪克·桑德肯定就沒命了。
“這隻昆蟲的名字今後就要被叫作‘拜蒂柯特六腳蟲’了!”
熱情高漲的昆蟲學家,忘記了他所經歷的所有苦難,好像重新騎上了他最得意的快馬,飛跑了起來,一副“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樣子。
惠爾頓夫人、迪克·桑德立即向他表示了最誠摯的祝賀!
快船在黑夜的河面上飛快地向前漂流。河面上一片沉寂,只有岸邊的河灘上那些鱷魚鱗甲的撞擊聲、大河馬熟睡的鼾聲,偶爾打破了夜的恬靜。
透過河岸上蘆葦叢的梢頭,可見一輪明月爬上了天空,柔和的月光透過草棍間的縫隙,照到了快船裡面。
突然,河右岸傳來一陣“稀哩嘩啦”的響聲,然後又是一陣低沉的水聲,在漆黑的不透月光的河灘上滾動。
是大象,有好幾百隻!
它們白天放開肚子吃飽了野樹根,睡覺之前,到河邊喝水消食來了。
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這些大象,像機器似的同時動作,把大鼻子一起插入水中喝起水來,然後又一起揚起來,那麼這河水很可能被它們抽乾!
【第十八章】 最後的危機
他們就這樣走了 8 天,河水載著他們順流而下。
沒有出什麼大的意外,船走過了一片長達好幾十英里,連接河灘,樹身挺拔的大樹林。
船繼續前進,岸邊沒有了那種好看的大樹了,變成了一片廣闊無邊的大草原。
這一帶,河的兩岸土著人極少,迪克·桑德覺得這很幸運,可這兒的動物特別多。
河邊上漫步的是斑馬、駝鹿和一種名叫“卡阿馬”的體形極其優美的羚羊,它們一到天黑就躲了起來,把位置讓給了金錢豹。
人們經常聽見豹子的叫聲,偶爾還有獅子,它們在高大的草叢中自由地馳騁。
直到目前,迪克·桑德船上的幾個人,還沒有遇到森林中的野獸和土著人的襲擊。
不過,迪克很小心。每天他都要下一次船,一般是下午,把船開到岸邊,然後下船去偵察一下岸上的情況。
每天都需要補充一些食物。可在這裡,沒有糧食作物,木薯、高粱、玉米和水果都沒有。即使能找到,也是野生的,不能吃。
沒有辦法,迪克·桑德只好去打獵,儘管打獵的槍聲可能給他們帶來意想不到的災難。
生火的辦法很有意思,要用步槍上的探條在一根無花果樹枝上不停地旋轉,鑽木取火。當地的土著人就是這麼生火的,甚至猿猴也是用這種辦法取火的。
有了火,就可以烤一些駝鹿或羚羊肉作為幾天的食物。
7 月 4 日,迪克只用一槍,就打死了一隻非洲梅花鹿。
梅花鹿長 5 英尺,頭上長著環形鹿角,皮毛棕黃,上面有發光的扁圓形的斑點,腹部是白色的,肉味鮮美。
這回,夠他們吃好幾天了!
這樣,航行,停船休息、打獵,他們漂流到 7 月 8 日時,大約已經漂流了 100 英里。
這已經是很長一段路了,迪克·桑德心裡早就在嘀咕了,河水會把他們帶到什麼地方?
一路上都有不少支流匯入,可河面並沒有明顯加寬,原來流向北,現在好像轉向西北了。
當然,迪克·桑德他們也從這河裡弄了些食物來吃。他們用很長的藤蔓做成繩子,用上面的刺兒作魚鉤,這樣就能釣到幾條“桑鯽卡魚”,魚的味道很不錯,這個地區,人們把這種魚製成熏魚作為隨身攜帶的食品,還有一種很好吃的魚,叫“烏薩卡”;另外一種寬頭魚,它的下牙床軟骨可以作梳頭髮的梳子。
有一種叫作“達加拉”的小魚,又名非洲白魚,這種魚最喜歡活水,跟鯡魚同屬一類,模樣頗像泰晤士河裡的 白魚。
7 月 9 日,迪克·桑德經受了一次從來沒遇到過的考驗。
當時,他一個人上了岸,正舉槍瞄準一隻駝鹿,鹿的兩隻長角露在一片矮樹叢的上面,迪克·桑德開了槍。
突然,離他只有 30 米遠的地方突然竄出一個可怕的大傢伙來!
它可能也在一直盯著這隻駝鹿,現在發現駝鹿中彈,就去搶食,這個相貌兇惡的傢伙就是一頭獅子。
這隻獅子身體巨大,是被當地人稱為“卡拉魔”的雄獅,不是那種脖子上不長毛的雌傢伙。
雄獅身高 5 英尺,兇猛野蠻。
雄獅剛才一竄已經站到了被迪克·桑德射中的那隻駝鹿身上了。
駝鹿沒有死,在獅子的利爪下,它在不停地顫抖、哀號。
迪克·桑德已經來不及再把第二顆子彈推上膛了。
獅子早就發現了迪克·桑德,可是它現在只是在那兒站著,望著迪克。
迪克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一動不動才有可能得救。
他不打算再把子彈推上膛,甚至不打算逃跑,他是個很能控制自己感情的人,他一動不動地站在那兒,不能有任何動作。
獅子一直在盯著迪克·桑德,兩隻紅色的貓眼閃閃發光,它在猶豫:兩個動物都能吃,一個在掙扎,一個一動不動,吃哪個?
如果那隻駝鹿在獅子的利爪下,不是在掙扎和抽搐,迪克·桑德肯定就沒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