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部分 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兇殺事件

  從波特蘭市郊外的專用機場到市中心的攝政王酒店,這一路上是由警車帶引著我們風馳電掣般趕完的。攝政王酒店是幢古老的翻建的西部建築物,這一事件也是當地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兇殺事件。

  莫利納瑞在與聯邦調查局地區負責人交談著什麼,我則與當地兇殺科的警官漢納·伍德以及她的搭檔羅布·斯通互相通報案情的最新進展。

  兇殺現場十分恐怖。莫利納瑞讓我慢慢仔細察看現場的各個細節。顯然,是普羅普開了門讓兇手進來的。經濟學家身上三處中彈——兩槍打在胸口,另外一槍打在頭上,子彈穿透了頭顱,彈頭掉落在地上。普羅普身上還被劃了幾刀,可能就是用那把被丟在地板一邊的鋸齒刀劃的。

  “勘察組找到了這個。”漢納遞給我一隻口袋,裡面裝著一顆9毫米的彈頭。另外一隻口袋裡是只很大的釣鉤。

  “發現有指紋嗎?”“門把手的內側取到部分指紋,很可能是普羅普的。瑞士領館已經在與普羅普的家屬聯繫了。”漢納說道。“他昨晚與朋友約好了一起共進晚餐,隨後乘今天早上七點的班機去溫哥華市。除此之外,沒有來電或訪客。”

  我戴上手套。打開普羅普床上的公文箱,翻看著他的記事本。箱子裡散亂地放著幾本書,大多是學術方面的。

  我走進房間的衛生間。普羅普的盥洗用品一一攤放在洗臉盆檯面上。沒其他什麼可看的了,看起來沒東西被翻動過。

  “要是你能告訴我們該重點查找什麼,警官,也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斯通對我說道。

  但我做不到,奧古斯特·斯皮斯這一名字還沒對外公布。我把重點放在粘貼在鏡子上的現場照片中的那個指紋上。這兇殺現場真是不堪入目,令人毛骨悚然。到處是血。還有那警告語:MAI。

  殺人兇手在按部就班地幹活,我暗忖道。他們想要有個講壇。現在他們已經有了,那麼他們想講些什麼呢?“聽我說,警官,”漢納有點不高興地說道,“其實並不難猜出你與副部長趕到這兒來是為了什麼。是為了舊金山發生的那些可怕的事?與這起兇殺案有聯繫的,對嗎?”我還沒來得及說什麼,莫利納瑞與特派員湯普森走進了屋。“都看過了?”他問我。

  “要是您不反對的話,長官”——那聯邦調查局的人從口袋裡拿出手機——“我這就通知匡蒂科①匡蒂科: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也為美國聯邦調查局國家學院的所在地。

  的反恐組,說那殺手又開始行動了。”“你說呢,警官?”莫利納瑞看著我問道。

  我搖了搖頭。“不。我想不是這樣的。”那個聯邦調查局的人又一次認真地看著我。“警官,你還是不同意我的看法?”“我想你應該再等等。”我認真地逐字說道。“我想這起兇殺案與其他案子並沒關係。現在我幾乎敢肯定是這樣的。”第二部分 聽聽我陳述理由的神情

  那個聯邦調查局的人一臉驚愕的樣子,仿佛我們這間屋子的樓頂會被上面的人踩穿塌陷下來似的。莫利納瑞顯得從容不迫,他沒表態傾向誰的見解,而是露出了準備聽聽我陳述理由的神情。  “你知道格爾德·普羅普是以什麼為生的嗎?他首站到美國又究竟是為了什麼?”特派員湯普森問道。

  “我知道的,”我答道。

  “他下周計劃要去哪裡做演講?”“我也聽說了,”我說道。“就像你被告知的一樣。”湯普森朝莫利納瑞那邊笑了笑。“這麼說來,這兒的兇手是另有其人,碰巧也是瞄上了八大工業國會議了?”“是的,”我說道。“我正是這麼想的。”湯普森哈哈大笑起來,隨即打開了他的手機蓋,在鍵盤上撳著按鈕。

  莫利納瑞舉起手。“我想聽聽警官是怎樣想的。”“好吧……首先,這兇殺現場情況與其他兩起的完全不同。第一,這個兇手很可能是個男性,這從他能把普羅普擊倒在地的臂力上可以推斷得出。但這並不是我得出結論的依據。我的依據是這屍體的實際狀況。

  “前兩起兇殺案都是冷漠、不帶個人色彩的。”我指著粘貼在鏡子上的現場照片又說道。“這起兇殺案卻是充滿了感情色彩,帶著強烈的個人色彩。看看那些刀口。殺手在他身上捅了好幾刀。他用了手槍,還用了小刀。”

  “你是說把人在屋子裡炸死,把毒藥灌進人的嘴裡,與這起殺人有著不同之處?”湯普森問道。

  “你幹這一行以來,特派員先生,是否扣動過扳機?”他聳聳肩,但臉卻紅了。“沒……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我把普羅普的屍體照片從鏡子上取下來。“這樣的事你幹得出來嗎?”那個聯邦調查局的人猶豫著,不知該怎麼回答。

  “不同的殺手會有不同的習性,”莫利納瑞插進來說道。“這個殺手可能是個施虐狂。”“好吧,還有時機問題。昨天的來信說是每三天殺一個人。那應該到周日,昨天就動手顯得太早了。”“也有可能,這傢伙正好送到了他們口上,”那聯邦調查局的人說道。“你總不能說,你對恐怖分子殺手的話也相信?”“我正要這麼說,”我說道。“我研究過形形色色的殺手,熟知他們的習性。他們與我們之間似乎有種默契。如果我們不相信他們的話,那我們還要去關注他們的留言幹什麼?我們又怎麼去確認一些行動是同一伙人乾的?他們得言而有信。”湯普森朝莫利納瑞那邊望去,仿佛在向他求援。莫利納瑞卻看著我。“你說的有理,警官。”“最重要的是,”我說道,“這起兇殺案沒留下簽名。舊金山的兩起兇殺案都有署名留下的。他是要我們知道這是他幹的。你還得佩服他的聰明。在被炸屋外空地上留下一隻疑似第二枚炸彈的背包。本戈賽恩的嘴裡塞進了他自己公司的信箋。”我向莫利納瑞聳聳肩。“你可以請聯邦調查局或是國土安全部里所有的博士或法醫專家來,我可不在乎……但你把我帶來這兒。我就得對你說,這次不是他幹的。”第二部分 恐怖活動有蔓延趨勢的觀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