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我準備打電話了。”那個聯邦調查局的人對莫利納瑞說道,他根本不管我剛才說的那些理由,真讓我不由得暗暗生氣。
“我要把話說明白,警官,”莫利納瑞眼睛盯著我說道。“你認為這兒是另外一個殺手乾的,是個仿效者乾的。”“可能是個仿效者,也可能是其他小派別乾的。相信我,我也希望能夠說這是第三起謀殺案,否則的話我們面臨的問題更為複雜了。”“我不明白你的話。”副部長眨著眼說道。
“如果不是同一個殺手的話,”我說道,“那麼這種恐怖活動有開始蔓延的趨勢。我想現在情況可能正是如此。”莫利納瑞慢慢點點頭。“我會通知局裡的,湯普森特派員,先把這些案子分開來處理,至少目前如此。”湯普森特派員嘆了口氣。
“同時,我們得偵破這起兇殺案,畢竟這兒有人被殺了,”副部長果斷地說道。他四下看了看,目光最終落在湯普森身上。“誰還有問題嗎?”“沒了,長官,”湯普森說道,他叭地一聲合上手機翻蓋,放回到口袋裡。
我驚訝得啞口無言。莫利納瑞竟然支持了我的意見。連漢納也驚訝得瞪眼望著莫利納瑞。
隨後的時間是在聯邦調查局波特蘭市地區總部辦公室里度過的。我們約見了普羅普原準備去溫哥華會見的人以及他在波特蘭市的經濟學家朋友。莫利納瑞還讓我一起在他的辦公室參與了他與華盛頓特區總部兩位高級官員的電話討論,他支持我提出的這起案子是起仿效兇殺,而恐怖活動有蔓延趨勢的觀點。
下午五點時,我覺得不能再待下去了。家裡那邊還有幾個挺重要的案子等著我去處理。布倫達對我說過西南航空公司在六點半有個航班回舊金山。
我敲了敲莫利納瑞臨時用作他辦公室的那間鋪著地毯的灰色小屋的門。“要是您不再需要我待在這兒的話,我想現在就趕回去。做一日聯邦政府官員真讓我過癮。”莫利納瑞微微一笑。“聽我說,我希望你還能再待上幾個小時。與我一起用晚餐吧。”我站在他屋裡,盡力讓自己顯得沒對他的話怎麼在意。儘管我平時對聯邦政府的高官不以為然,但總有那麼一點好奇。誰又能完全免俗呢?但我頭腦里也同時冒出了沒法再待下去的一些理由。比如我手頭那些謀殺案要處理。莫利納瑞又是全國執法部門第二號大人物。儘管我內心禁不住一陣激動,但理智仍然告誡我,在偵破這麼高規格的兇殺案的關鍵時刻,要打破常規禮儀顯然是不恰當的。
“晚上十一點鐘有個航班回舊金山的,”莫利納瑞說道。“我保證會送你從容地去機場的。
就這樣吧,林賽。”見我還有點猶豫,他站起了身。“嗨,要是你還信不過國土安全部……你還能信誰呢?”“有兩個條件,”我說道。
“好吧,”副部長同意了。“只要我能辦到。”“去吃海鮮,”我說道。
莫利納瑞臉上露出了笑容。“我想我恰巧知道該去哪兒……”“沒有其他聯邦調查局的人一起用餐。”莫利納瑞仰臉哈哈大笑。“這一點我是能夠絕對保證的。”
第二部分 時間在不知不覺間流逝
“恰巧知道”的地方是家叫坎奇的咖啡館,在葡萄藤街上,這條街有點類似家裡那邊的聯邦大街,沿街都是時尚的餐館和時裝小店鋪。餐館的領班帶我們到靠裡邊的一張安靜的小桌入座。 莫利納瑞問我是否讓他點酒,他點了一種俄勒岡州產的黑比諾葡萄酒。他稱自己是個“尋常食品喜好者”,說他最懷念的是平常生活,能在家裡的廚房裡搗鼓點什麼的。
“你要我認真地相信你這話?”我微笑著說道。
他大聲笑了。“我想這真值得一試。”酒端來了,我舉起酒杯。“謝謝你了。謝謝你今天支持我的觀點。”“沒什麼可謝的,”莫利納瑞說道。“我覺得你說的有理。”我們點了菜,隨即隨便談開了,只是不談工作上的事。他喜歡體育運動——這一點也對我胃口——他還喜歡音樂、歷史、老電影。我不時哈哈大笑,時而傾聽著他的敘述。時間在不知不覺間流逝,在這種時刻里,所有平時那些恐怖的事仿佛都變得遙不可及了。
最後,他說到了在紐約的前妻和一個女兒。
“我想所有的副部長級人物都應該在家裡有一位體貼的嬌小女人做妻子,”我說道。
“我們是十五年前結婚的,離婚也有四年了。我調到華盛頓去上班時,伊莎貝爾仍然住在紐約。起先,這只是種工作調動。不管怎麼說——”他微笑著,臉上露出了思念之情。“像許多事情一樣,要是能重新選擇的話,我會悔改當初的決定的。你怎麼樣,林賽?”“我結過一次婚,”我說道。隨即,我向莫利納瑞講述了“我的故事”。我是怎樣跨出校門後不久就結了婚,三年後又離婚了。是他的錯?我的錯?這又有什麼區別?“幾年前,我幾乎就要重披婚紗了……但終究沒成。”“世事難測,”他嘆著氣說道,“可能還是這樣好。”“不,”我說道。“他死了。是因公殉職的。”“哦,”莫利納瑞說道。我知道他覺得有點尷尬。隨即他做出了一個慈祥的舉動。他伸手放在我的手臂上——沒再向前,也沒不合適的舉動——只是輕輕握了握。他又把手收了回去。
“我要把話說明白,警官,”莫利納瑞眼睛盯著我說道。“你認為這兒是另外一個殺手乾的,是個仿效者乾的。”“可能是個仿效者,也可能是其他小派別乾的。相信我,我也希望能夠說這是第三起謀殺案,否則的話我們面臨的問題更為複雜了。”“我不明白你的話。”副部長眨著眼說道。
“如果不是同一個殺手的話,”我說道,“那麼這種恐怖活動有開始蔓延的趨勢。我想現在情況可能正是如此。”莫利納瑞慢慢點點頭。“我會通知局裡的,湯普森特派員,先把這些案子分開來處理,至少目前如此。”湯普森特派員嘆了口氣。
“同時,我們得偵破這起兇殺案,畢竟這兒有人被殺了,”副部長果斷地說道。他四下看了看,目光最終落在湯普森身上。“誰還有問題嗎?”“沒了,長官,”湯普森說道,他叭地一聲合上手機翻蓋,放回到口袋裡。
我驚訝得啞口無言。莫利納瑞竟然支持了我的意見。連漢納也驚訝得瞪眼望著莫利納瑞。
隨後的時間是在聯邦調查局波特蘭市地區總部辦公室里度過的。我們約見了普羅普原準備去溫哥華會見的人以及他在波特蘭市的經濟學家朋友。莫利納瑞還讓我一起在他的辦公室參與了他與華盛頓特區總部兩位高級官員的電話討論,他支持我提出的這起案子是起仿效兇殺,而恐怖活動有蔓延趨勢的觀點。
下午五點時,我覺得不能再待下去了。家裡那邊還有幾個挺重要的案子等著我去處理。布倫達對我說過西南航空公司在六點半有個航班回舊金山。
我敲了敲莫利納瑞臨時用作他辦公室的那間鋪著地毯的灰色小屋的門。“要是您不再需要我待在這兒的話,我想現在就趕回去。做一日聯邦政府官員真讓我過癮。”莫利納瑞微微一笑。“聽我說,我希望你還能再待上幾個小時。與我一起用晚餐吧。”我站在他屋裡,盡力讓自己顯得沒對他的話怎麼在意。儘管我平時對聯邦政府的高官不以為然,但總有那麼一點好奇。誰又能完全免俗呢?但我頭腦里也同時冒出了沒法再待下去的一些理由。比如我手頭那些謀殺案要處理。莫利納瑞又是全國執法部門第二號大人物。儘管我內心禁不住一陣激動,但理智仍然告誡我,在偵破這麼高規格的兇殺案的關鍵時刻,要打破常規禮儀顯然是不恰當的。
“晚上十一點鐘有個航班回舊金山的,”莫利納瑞說道。“我保證會送你從容地去機場的。
就這樣吧,林賽。”見我還有點猶豫,他站起了身。“嗨,要是你還信不過國土安全部……你還能信誰呢?”“有兩個條件,”我說道。
“好吧,”副部長同意了。“只要我能辦到。”“去吃海鮮,”我說道。
莫利納瑞臉上露出了笑容。“我想我恰巧知道該去哪兒……”“沒有其他聯邦調查局的人一起用餐。”莫利納瑞仰臉哈哈大笑。“這一點我是能夠絕對保證的。”
第二部分 時間在不知不覺間流逝
“恰巧知道”的地方是家叫坎奇的咖啡館,在葡萄藤街上,這條街有點類似家裡那邊的聯邦大街,沿街都是時尚的餐館和時裝小店鋪。餐館的領班帶我們到靠裡邊的一張安靜的小桌入座。 莫利納瑞問我是否讓他點酒,他點了一種俄勒岡州產的黑比諾葡萄酒。他稱自己是個“尋常食品喜好者”,說他最懷念的是平常生活,能在家裡的廚房裡搗鼓點什麼的。
“你要我認真地相信你這話?”我微笑著說道。
他大聲笑了。“我想這真值得一試。”酒端來了,我舉起酒杯。“謝謝你了。謝謝你今天支持我的觀點。”“沒什麼可謝的,”莫利納瑞說道。“我覺得你說的有理。”我們點了菜,隨即隨便談開了,只是不談工作上的事。他喜歡體育運動——這一點也對我胃口——他還喜歡音樂、歷史、老電影。我不時哈哈大笑,時而傾聽著他的敘述。時間在不知不覺間流逝,在這種時刻里,所有平時那些恐怖的事仿佛都變得遙不可及了。
最後,他說到了在紐約的前妻和一個女兒。
“我想所有的副部長級人物都應該在家裡有一位體貼的嬌小女人做妻子,”我說道。
“我們是十五年前結婚的,離婚也有四年了。我調到華盛頓去上班時,伊莎貝爾仍然住在紐約。起先,這只是種工作調動。不管怎麼說——”他微笑著,臉上露出了思念之情。“像許多事情一樣,要是能重新選擇的話,我會悔改當初的決定的。你怎麼樣,林賽?”“我結過一次婚,”我說道。隨即,我向莫利納瑞講述了“我的故事”。我是怎樣跨出校門後不久就結了婚,三年後又離婚了。是他的錯?我的錯?這又有什麼區別?“幾年前,我幾乎就要重披婚紗了……但終究沒成。”“世事難測,”他嘆著氣說道,“可能還是這樣好。”“不,”我說道。“他死了。是因公殉職的。”“哦,”莫利納瑞說道。我知道他覺得有點尷尬。隨即他做出了一個慈祥的舉動。他伸手放在我的手臂上——沒再向前,也沒不合適的舉動——只是輕輕握了握。他又把手收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