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你是指什麼?”
“我是說,完全肯定他確實是自殺嗎?”
“噢!”弗蘭基說。她思索了一會又說,“我明白了。是的,肯定是自殺。”
“你完全確信?你想想,弗蘭基,我們聽莫伊拉說過,尼科爾森想幹掉兩個人。好了,其中一個死了。”
弗蘭基又想了想,但再次搖搖頭。
“肯定是自殺。”她說,“我和羅傑爾聽到槍聲時,我們正在花園裡。我們直接跑進屋,穿過客廳進了大廳。書房門從裡面鎖上了。我們繞到窗前,窗戶也日得緊緊的,羅傑爾只得砸碎了窗玻璃。直到這時尼科爾森才出現在現場。”
博比細想了一下這番話。“情況看來沒問題。但尼科爾森出現在現場似乎太突然。”
“他下午早些時候把手杖丟在那兒了,他回來取。”
博比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
“聽著,弗蘭基,設想是尼科爾森槍殺了亨利-巴辛頓一弗輪奇……”
“那他得先誘迫亨利寫一封遺書。”
“我認為,偽造是世界上最容易不過的事了。筆跡的改變可以推說是情緒波動。”
“對,說得不錯。繼續你的推測。”
“尼科爾森槍殺了亨利,留下遺書,偷偷鎖上門溜出來,幾分鐘後又露面,像是剛到似的。”
弗蘭基搖頭表示遺憾。
“推測倒是不錯,但不能成立。從一開始起,鑰匙就在亨利-巴辛頓一弗輪奇的口袋裡。”
“誰在那兒找到的?”
“晤,事實上是尼科爾森。”
“問題就在這兒。對他來說,假裝在那兒找到鑰匙真是太容易了。”
“我記得,我當時正監視他的舉動,我肯定鑰匙在衣袋裡。”
“那是看變戲法的人說的話。你親眼看見兔子放進帽子裡了!如果尼科爾森是位第一流的罪犯,這種簡單不過的手法對他來講就是兒童遊戲。”
“晤,你的推測可能是對的。但說實話,博比,全都不可能。槍響時,西爾維亞在屋裡。她一聽到槍響就衝出屋進了大廳。如果尼科爾森開槍後走出書房,她一定會看到他。此外,她告訴我們尼科爾森是從車道走到大門的。當我們繞著房子跑時,她看見他了,還帶他繞到書房窗前。不是這樣,博比,我不願這樣說,但這個人當時不在犯罪現場。”
“按照原則,我不相信不在犯罪現場的人。”博比說。
“我也不相信。但是,我不明白你怎麼能智勝這個人。”
“不能。西爾維亞的話應該足以說明了。”
“對,確實是這樣。”
“算了,”博比嘆了口氣,“我看我們只得看成自殺了。可憐的傢伙2弗蘭基,下一個進攻目標是什麼呢?”
“凱曼夫婦,”弗蘭基說,“我看,在拜訪他們之前,我們不能太馬虎了。你留有凱曼寫信來的地址吧?”
“有,和他們在聽證會上提供的一樣。帕丁頓,聖-輪納德花園十七號。”
“你不承認我們有點忽視調查渠道嗎?”
“絕對如此。都一樣,弗蘭基,我產生了一個不祥的念頭,你會發現鳥兒飛走了。我應想到凱曼夫婦昨天肯定忍不住了。”
“即便他們溜了,我也許會發現與他們有關的事。”
“為什麼說‘我’呢?”
“因為,我再說一次,我認為你最好不要在這件事中露面,就像我們以為羅傑爾是這場戲中的壞人就來這兒一樣。
他們都認識你,而不認識我。”
“那麼你打算怎麼結識他們呢?”博比問。
“我將作為政治要人,”弗蘭基說,“在為保守黨遊說。我帶傳單去。”
“值得干,”博比說,“不過,正如我剛說的,我認為你會發現鳥兒飛了。現在還有件事需要考慮,那就是莫伊拉。”
“哎呀,”弗蘭基說,“我把她全忘了。”
“所以我才提醒你。”博比的態度微微有些掃興。
“你提醒得對,”弗蘭基親切地說,“她那兒肯定有事了。”
博比點點頭。那張不可思議而又令人難忘的面容浮現在他眼前。這張臉帶有悲劇意味。當他最初從艾輪-卡斯泰爾斯的衣袋取出那張照片的那一刻起,他就常有這種感覺。
“在我第一次去格朗吉邸宅時,如果那天晚上你看到她就好了!”他說,“她害怕得發狂。我可以說,弗蘭基,她說的話是對的,那不是神經質,也不是胡思亂想或者類似的東西。如果尼科爾森想同西爾維亞結婚,有兩個障礙必須排除。一個已經死了。我有一種感覺,莫伊拉的性命危在旦夕,任何延誤都可能是致命的。”
博比急切的話語使弗蘭基清醒過來。
“親愛的,你說得對,”她說,“我們必須趕快行動。我們干點什麼呢?”
“我們必須勸她馬上離開格朗吉邸宅。”
弗蘭基點頭贊同。
“我說呀,”她說,“她最好到威爾斯去,到城堡去。千真萬確,在那兒她應該說足夠安全的了。”
“如果你能這樣安頓莫伊拉,弗蘭基,再沒比這更好的了。”
“得了,這事相當簡單。父親從不注意誰來誰去。他會喜歡莫伊拉的,差不多個個男人都會喜歡她的,她是那麼嬌柔。奇怪的是,男人們怎麼都喜歡束手無策的女人。”“我認為莫伊拉不是那種束手無策的女人。”博比說。
“胡說。她就像一隻不知所措的小鳥等著蛇來吞食。”
“她能做什麼呢?”
“事情多著呢。”弗蘭基神情活潑地說。
“啊,我看不出了。她沒有錢,沒有朋友……”
“親愛的,別說得這麼沉悶了,好像你在給少女聯誼會介紹情況似的。”
“對不起。”博比說。
交談令人不快地中止了。
“算了,”弗蘭基恢復了常態,“照你說的吧,我看我們快接著辦這件事。”
“我也這麼想,”博比說,“真的,弗蘭基,你太寬宏大量了。””“行了,”弗蘭基打斷了他,“我不在意援救這個姑娘,只要你不再說有關她的蠢話,好像她缺胳膊少退、沒口沒腦似的。”
“我簡直不明白你說些什麼。”博比說,“好了,我們不必再談這些了。”弗蘭基說,“現在,我的想法是不管要幹什麼最好快點。這是一句名言嗎?”
“是名言的釋義。接著說,麥克白斯夫人……”
“你知道,我總是以為,”弗蘭基突然不著邊際地岔開話題,“麥克白斯夫人絕對唆使麥克白斯去幹了所有那些謀殺,因為她對生活,附帶對麥克白斯都厭倦透了。我確信麥克白斯是那種逆來順受、與世無害、使妻子討厭得發狂的人。但是,一旦他一生中首次殺了人,他就產生了好人下地獄的感覺,而且開始發展為自大狂,當作他原先自卑情結的一種補償。”
“我是說,完全肯定他確實是自殺嗎?”
“噢!”弗蘭基說。她思索了一會又說,“我明白了。是的,肯定是自殺。”
“你完全確信?你想想,弗蘭基,我們聽莫伊拉說過,尼科爾森想幹掉兩個人。好了,其中一個死了。”
弗蘭基又想了想,但再次搖搖頭。
“肯定是自殺。”她說,“我和羅傑爾聽到槍聲時,我們正在花園裡。我們直接跑進屋,穿過客廳進了大廳。書房門從裡面鎖上了。我們繞到窗前,窗戶也日得緊緊的,羅傑爾只得砸碎了窗玻璃。直到這時尼科爾森才出現在現場。”
博比細想了一下這番話。“情況看來沒問題。但尼科爾森出現在現場似乎太突然。”
“他下午早些時候把手杖丟在那兒了,他回來取。”
博比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
“聽著,弗蘭基,設想是尼科爾森槍殺了亨利-巴辛頓一弗輪奇……”
“那他得先誘迫亨利寫一封遺書。”
“我認為,偽造是世界上最容易不過的事了。筆跡的改變可以推說是情緒波動。”
“對,說得不錯。繼續你的推測。”
“尼科爾森槍殺了亨利,留下遺書,偷偷鎖上門溜出來,幾分鐘後又露面,像是剛到似的。”
弗蘭基搖頭表示遺憾。
“推測倒是不錯,但不能成立。從一開始起,鑰匙就在亨利-巴辛頓一弗輪奇的口袋裡。”
“誰在那兒找到的?”
“晤,事實上是尼科爾森。”
“問題就在這兒。對他來說,假裝在那兒找到鑰匙真是太容易了。”
“我記得,我當時正監視他的舉動,我肯定鑰匙在衣袋裡。”
“那是看變戲法的人說的話。你親眼看見兔子放進帽子裡了!如果尼科爾森是位第一流的罪犯,這種簡單不過的手法對他來講就是兒童遊戲。”
“晤,你的推測可能是對的。但說實話,博比,全都不可能。槍響時,西爾維亞在屋裡。她一聽到槍響就衝出屋進了大廳。如果尼科爾森開槍後走出書房,她一定會看到他。此外,她告訴我們尼科爾森是從車道走到大門的。當我們繞著房子跑時,她看見他了,還帶他繞到書房窗前。不是這樣,博比,我不願這樣說,但這個人當時不在犯罪現場。”
“按照原則,我不相信不在犯罪現場的人。”博比說。
“我也不相信。但是,我不明白你怎麼能智勝這個人。”
“不能。西爾維亞的話應該足以說明了。”
“對,確實是這樣。”
“算了,”博比嘆了口氣,“我看我們只得看成自殺了。可憐的傢伙2弗蘭基,下一個進攻目標是什麼呢?”
“凱曼夫婦,”弗蘭基說,“我看,在拜訪他們之前,我們不能太馬虎了。你留有凱曼寫信來的地址吧?”
“有,和他們在聽證會上提供的一樣。帕丁頓,聖-輪納德花園十七號。”
“你不承認我們有點忽視調查渠道嗎?”
“絕對如此。都一樣,弗蘭基,我產生了一個不祥的念頭,你會發現鳥兒飛走了。我應想到凱曼夫婦昨天肯定忍不住了。”
“即便他們溜了,我也許會發現與他們有關的事。”
“為什麼說‘我’呢?”
“因為,我再說一次,我認為你最好不要在這件事中露面,就像我們以為羅傑爾是這場戲中的壞人就來這兒一樣。
他們都認識你,而不認識我。”
“那麼你打算怎麼結識他們呢?”博比問。
“我將作為政治要人,”弗蘭基說,“在為保守黨遊說。我帶傳單去。”
“值得干,”博比說,“不過,正如我剛說的,我認為你會發現鳥兒飛了。現在還有件事需要考慮,那就是莫伊拉。”
“哎呀,”弗蘭基說,“我把她全忘了。”
“所以我才提醒你。”博比的態度微微有些掃興。
“你提醒得對,”弗蘭基親切地說,“她那兒肯定有事了。”
博比點點頭。那張不可思議而又令人難忘的面容浮現在他眼前。這張臉帶有悲劇意味。當他最初從艾輪-卡斯泰爾斯的衣袋取出那張照片的那一刻起,他就常有這種感覺。
“在我第一次去格朗吉邸宅時,如果那天晚上你看到她就好了!”他說,“她害怕得發狂。我可以說,弗蘭基,她說的話是對的,那不是神經質,也不是胡思亂想或者類似的東西。如果尼科爾森想同西爾維亞結婚,有兩個障礙必須排除。一個已經死了。我有一種感覺,莫伊拉的性命危在旦夕,任何延誤都可能是致命的。”
博比急切的話語使弗蘭基清醒過來。
“親愛的,你說得對,”她說,“我們必須趕快行動。我們干點什麼呢?”
“我們必須勸她馬上離開格朗吉邸宅。”
弗蘭基點頭贊同。
“我說呀,”她說,“她最好到威爾斯去,到城堡去。千真萬確,在那兒她應該說足夠安全的了。”
“如果你能這樣安頓莫伊拉,弗蘭基,再沒比這更好的了。”
“得了,這事相當簡單。父親從不注意誰來誰去。他會喜歡莫伊拉的,差不多個個男人都會喜歡她的,她是那麼嬌柔。奇怪的是,男人們怎麼都喜歡束手無策的女人。”“我認為莫伊拉不是那種束手無策的女人。”博比說。
“胡說。她就像一隻不知所措的小鳥等著蛇來吞食。”
“她能做什麼呢?”
“事情多著呢。”弗蘭基神情活潑地說。
“啊,我看不出了。她沒有錢,沒有朋友……”
“親愛的,別說得這麼沉悶了,好像你在給少女聯誼會介紹情況似的。”
“對不起。”博比說。
交談令人不快地中止了。
“算了,”弗蘭基恢復了常態,“照你說的吧,我看我們快接著辦這件事。”
“我也這麼想,”博比說,“真的,弗蘭基,你太寬宏大量了。””“行了,”弗蘭基打斷了他,“我不在意援救這個姑娘,只要你不再說有關她的蠢話,好像她缺胳膊少退、沒口沒腦似的。”
“我簡直不明白你說些什麼。”博比說,“好了,我們不必再談這些了。”弗蘭基說,“現在,我的想法是不管要幹什麼最好快點。這是一句名言嗎?”
“是名言的釋義。接著說,麥克白斯夫人……”
“你知道,我總是以為,”弗蘭基突然不著邊際地岔開話題,“麥克白斯夫人絕對唆使麥克白斯去幹了所有那些謀殺,因為她對生活,附帶對麥克白斯都厭倦透了。我確信麥克白斯是那種逆來順受、與世無害、使妻子討厭得發狂的人。但是,一旦他一生中首次殺了人,他就產生了好人下地獄的感覺,而且開始發展為自大狂,當作他原先自卑情結的一種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