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鮑曼推了推眼鏡,繼續走著。米隆一直等到看不見他時,才跟了上去。不用著急。這位好教授的確正走向自己的辦公室。他穿過綠茵似的公共草坪,消失在另一幢磚樓里。米隆找了條長凳坐了下來。
一個小時過去了。米隆看著學生,覺得自己很老。他應該買份報紙的。坐了一個小時卻沒有任何可以閱讀的東西就意味著他得思考他的腦子裡湧出許多新的可能性,然後又把它們給一一排除掉。他知道自己似乎漏掉了些什麼,他能看到那東西在遠處浮動,但每次他伸出手去抓,它就突然低頭鑽到下面去了。
突然他記起自己還沒有檢查格里格今天的電話錄音。他拿出手機撥了號碼。格里格的聲音傳過來時,他按了一下格里格電話錄音的密碼,317。錄音帶里只有一條訊息,但是很有價值。
“別耍我們,”那個電子處理過的聲音說,“我和波利塔談過了。他願意給錢。這就是你想要的嗎?”
訊息結束。
米隆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裡。他盯著一堵沒掛著常春藤的磚牆。有那麼幾秒鐘,他一直在回味著同一個語調,其他什麼都沒做。見鬼,為什麼?
“……他願意給錢。這就是你想要的嗎?”
米隆按了開始鍵重新播放了這條訊息。然後又聽了一遍。可能在他聽第四遍的時候,鮑曼教授突然出現在門口。
鮑曼停下來和幾個學生說話。他們越談越起勁,三個人都顯示出研究學問的激情。這就是大學。他們一邊繼續著在他們看來毋庸置疑是很重要的討論,一邊離開了校園,沿著阿姆斯特丹街走下去。米隆收起電話,隔著一定距離跟在後面。在32號街他們分開了。兩個學生繼續往南走。鮑曼過了街朝著聖約翰天主教堂走去。聖約翰教堂是個大型建築,有意思的是,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底座為方形的教堂(按這種方法算,聖彼得教堂在羅馬會被看做一個長方形會堂,而不是個教堂)。這個建築就像它坐落其中的城市一樣,令人敬畏卻破爛不堪。高聳的圓柱和華麗的彩色玻璃上掛著標語,比如“請戴安全帽”(這可以追溯到1892年,因為聖約翰教堂從來就沒有完過工),還有“教堂需要您的保護”。正面花崗岩上的洞用木板堵住了。這座宏偉建築物的左邊是兩個簡易的用鋁皮做的臨時倉厙,讓人想起戲劇《高姆?派爾》的開頭場景。右邊是兒童雕塑花園,標誌性雕塑叫做“和平噴泉”。這個巨大的雕塑能讓人產生好幾種感覺,但就是沒有-一種是和平。樸素的頭顱和四肢,龍蝦的大螯,手從塵埃中伸出來仿佛要逃離地獄,一個人把鹿的脖子扭成--團,這些所營造出來的氣氛就像但丁遇見地獄裡的魔鬼一樣陰森恐怖,而不是應有的慵懶的寧靜。
鮑曼沿著教堂右邊的車道走了下去。米隆知道這條路是通向無家可歸者的棚屋。他過了街,想保持一定的跟蹤距離。鮑曼經過一群人,他們敁然是一幫流浪漢——都穿著破舊不堪的衣服。有人招手和鮑曼打招呼。鮑曼也招手回應,然後進了門,消失了。米隆在考慮該怎麼做。事實上他別無選擇。即使這意味著他會被發現,他也得進去。
他經過那群人時,沖他們點頭微笑。他們也向他點頭微笑。棚屋人口是兩扇黑色的門,掛著印花花邊的門帘。離這不遠有兩個牌子——一個上面寫著“慢行!孩子們在玩耍”,另一個上面寫著“教堂學校”。流浪漢棚屋和學校緊挨著——這是一個有趣卻有效的組合。只在紐約可以。
米隆進了門。房間裡擠滿了人,到處是被磨得差不多的破墊子。一股腐爛難聞的氣味充滿了房間,好像什麼東西用過了之後還擺了一整夜。米隆儘量忍著不做鬼臉。他看到鮑曼在一個角落裡和幾個人在說話。他們當中沒有科爾·懷特曼或諾曼·洛溫斯坦。米隆的眼光從左移到右,掃過這些蓬頭垢面的臉龐和空洞無神的眼睛。
他們兩人幾乎是同時看到了對方^
隔著房間他們彼此對視的時間大約只有一秒鐘,但已經足夠了。科爾·懷特曼扭頭就跑。米隆擠過人群,追了過去。鮑曼教授發現了這場混亂。他眼冒怒火,跳到了米隆面前。米隆肩膀一低,把他撞翻在地,腳步仍然沒停。就像吉姆·布朗(美國五六十年代著名的橄欖球運動員,奔跑速度快、時間長,力黽大,比賽中遇到對手阻攔時,常把對手撞翻突破)一樣。所不同的是吉姆·布朗要掩倒的是迪克·巴特克斯和雷·尼奇科,而他撞倒的卻是一個五十歲的大學教授,一個可能體重還不足一百八十磅的人,一個好心腸的人。但還是得撞。
科爾·懷特曼從後門跑出去,身後的門啪的一聲關上了。不久米隆也從這兒跑過。他們來到了外面,不過時間並不長。懷特曼爬上鐵台階,又回到主教堂。米隆跟了上去。裡面和外面都是藝術、建築和殘破相結合的傑出典範。比如,教堂里的座位是廉價的椅子。華麗的花毯掛在花崗岩牆壁上,看上去亂七八糟。亂放的梯子和粗粗的柱子更是難分彼此。
米隆看見科爾從附近的小門出去,往回跑,便趕緊跟在後面飛奔。腳步聲在臣大的穹頂違築裡面迴蕩。他們又間到了外面。然後科爾跑到教堂下面,穿過一道又一道大門。一個牌子上面寫著A。C。T。課程,看起來像是個地下室學校或是日托託兒所。兩邊是年久失修、殘破不堪的鐵皮小屋,這兩個人在中間過道上飛奔。科爾往右一拐,消失在一扇門後面。
一個小時過去了。米隆看著學生,覺得自己很老。他應該買份報紙的。坐了一個小時卻沒有任何可以閱讀的東西就意味著他得思考他的腦子裡湧出許多新的可能性,然後又把它們給一一排除掉。他知道自己似乎漏掉了些什麼,他能看到那東西在遠處浮動,但每次他伸出手去抓,它就突然低頭鑽到下面去了。
突然他記起自己還沒有檢查格里格今天的電話錄音。他拿出手機撥了號碼。格里格的聲音傳過來時,他按了一下格里格電話錄音的密碼,317。錄音帶里只有一條訊息,但是很有價值。
“別耍我們,”那個電子處理過的聲音說,“我和波利塔談過了。他願意給錢。這就是你想要的嗎?”
訊息結束。
米隆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裡。他盯著一堵沒掛著常春藤的磚牆。有那麼幾秒鐘,他一直在回味著同一個語調,其他什麼都沒做。見鬼,為什麼?
“……他願意給錢。這就是你想要的嗎?”
米隆按了開始鍵重新播放了這條訊息。然後又聽了一遍。可能在他聽第四遍的時候,鮑曼教授突然出現在門口。
鮑曼停下來和幾個學生說話。他們越談越起勁,三個人都顯示出研究學問的激情。這就是大學。他們一邊繼續著在他們看來毋庸置疑是很重要的討論,一邊離開了校園,沿著阿姆斯特丹街走下去。米隆收起電話,隔著一定距離跟在後面。在32號街他們分開了。兩個學生繼續往南走。鮑曼過了街朝著聖約翰天主教堂走去。聖約翰教堂是個大型建築,有意思的是,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底座為方形的教堂(按這種方法算,聖彼得教堂在羅馬會被看做一個長方形會堂,而不是個教堂)。這個建築就像它坐落其中的城市一樣,令人敬畏卻破爛不堪。高聳的圓柱和華麗的彩色玻璃上掛著標語,比如“請戴安全帽”(這可以追溯到1892年,因為聖約翰教堂從來就沒有完過工),還有“教堂需要您的保護”。正面花崗岩上的洞用木板堵住了。這座宏偉建築物的左邊是兩個簡易的用鋁皮做的臨時倉厙,讓人想起戲劇《高姆?派爾》的開頭場景。右邊是兒童雕塑花園,標誌性雕塑叫做“和平噴泉”。這個巨大的雕塑能讓人產生好幾種感覺,但就是沒有-一種是和平。樸素的頭顱和四肢,龍蝦的大螯,手從塵埃中伸出來仿佛要逃離地獄,一個人把鹿的脖子扭成--團,這些所營造出來的氣氛就像但丁遇見地獄裡的魔鬼一樣陰森恐怖,而不是應有的慵懶的寧靜。
鮑曼沿著教堂右邊的車道走了下去。米隆知道這條路是通向無家可歸者的棚屋。他過了街,想保持一定的跟蹤距離。鮑曼經過一群人,他們敁然是一幫流浪漢——都穿著破舊不堪的衣服。有人招手和鮑曼打招呼。鮑曼也招手回應,然後進了門,消失了。米隆在考慮該怎麼做。事實上他別無選擇。即使這意味著他會被發現,他也得進去。
他經過那群人時,沖他們點頭微笑。他們也向他點頭微笑。棚屋人口是兩扇黑色的門,掛著印花花邊的門帘。離這不遠有兩個牌子——一個上面寫著“慢行!孩子們在玩耍”,另一個上面寫著“教堂學校”。流浪漢棚屋和學校緊挨著——這是一個有趣卻有效的組合。只在紐約可以。
米隆進了門。房間裡擠滿了人,到處是被磨得差不多的破墊子。一股腐爛難聞的氣味充滿了房間,好像什麼東西用過了之後還擺了一整夜。米隆儘量忍著不做鬼臉。他看到鮑曼在一個角落裡和幾個人在說話。他們當中沒有科爾·懷特曼或諾曼·洛溫斯坦。米隆的眼光從左移到右,掃過這些蓬頭垢面的臉龐和空洞無神的眼睛。
他們兩人幾乎是同時看到了對方^
隔著房間他們彼此對視的時間大約只有一秒鐘,但已經足夠了。科爾·懷特曼扭頭就跑。米隆擠過人群,追了過去。鮑曼教授發現了這場混亂。他眼冒怒火,跳到了米隆面前。米隆肩膀一低,把他撞翻在地,腳步仍然沒停。就像吉姆·布朗(美國五六十年代著名的橄欖球運動員,奔跑速度快、時間長,力黽大,比賽中遇到對手阻攔時,常把對手撞翻突破)一樣。所不同的是吉姆·布朗要掩倒的是迪克·巴特克斯和雷·尼奇科,而他撞倒的卻是一個五十歲的大學教授,一個可能體重還不足一百八十磅的人,一個好心腸的人。但還是得撞。
科爾·懷特曼從後門跑出去,身後的門啪的一聲關上了。不久米隆也從這兒跑過。他們來到了外面,不過時間並不長。懷特曼爬上鐵台階,又回到主教堂。米隆跟了上去。裡面和外面都是藝術、建築和殘破相結合的傑出典範。比如,教堂里的座位是廉價的椅子。華麗的花毯掛在花崗岩牆壁上,看上去亂七八糟。亂放的梯子和粗粗的柱子更是難分彼此。
米隆看見科爾從附近的小門出去,往回跑,便趕緊跟在後面飛奔。腳步聲在臣大的穹頂違築裡面迴蕩。他們又間到了外面。然後科爾跑到教堂下面,穿過一道又一道大門。一個牌子上面寫著A。C。T。課程,看起來像是個地下室學校或是日托託兒所。兩邊是年久失修、殘破不堪的鐵皮小屋,這兩個人在中間過道上飛奔。科爾往右一拐,消失在一扇門後面。